当前位置: 首页 > 算命大全 > 易经算命 >

中国历代易学人物

2021-08-14 10:22:03   灵睿居士

中国历代易学人物

上古先圣羲皇作易以来,华夏文化的各个门类无一不打上了《易》的烙印。她之所以高居《诗》、《书》、《礼》、《乐》、《春秋》之上。而成为六经之首,不仅在于她本身所具有博大精深的内涵,同时也饱含着历代研易者的毕生精力和心血。本篇力图沿着易学发展的历史足迹,对历代颇具影响的易学志士及学者名流做些扼要的介绍。

一、上古及先秦時期

伏羲

亦作伏戏、伏牺、苾戏、苾牺、包栖、庖牺、或作羲皇、牺皇、皇牺,一说伏羲即太昊,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部落酋长和人类的始祖,姓风,建都于陈(今河南开封东)。《周易·系辞下》:“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认为八卦乃伏羲所画。历史上还传说伏羲曾造书契,教民捕鱼畜牧,以充庖厨;始创婚嫁,正姓氏,使人类由血缘家族向氏族社会过渡等。

神农

亦称连山氏、烈山氏。一说即炎帝,传说中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相传为姜永(今湖北随县)人,诞生之地称为烈山。相传伏羲氏所作之易,经十九传而至神农氏。神农氏扩大了易象的运用,表现在:运用益卦卦象,发明了耕作;运用噬嗑卦卦象,发明了市场交易;运用阴阳升降消长之象和理数,奠定了中医之基础。相传其复演八卦而为六十四卦,作《连山易》。

黄帝

古史中说他本姓公孙,因居姬水,故改姬姓,号轩辕氏,有熊氏,又号归藏氏,传说中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伏羲之易,至神农氏后又经八传而至黄帝。其治易,用途甚广,钩深致远,制器尚象,发明了文字、音律、干支、五行、天文、历算、舟车、宫室、杵臼、方矢及棺椁衣衾,并据易而立礼制,兴礼乐,治百官,济万民,开拓中华之文化,还曾作兵家八阵法以破蚩尤。黄帝之易,以坤为首位,认为坤象地而属土,而地面上的万物,均由坤土之功而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所以作《归藏易》。

周文王

商末周部落领袖。姬姓,名昌。商纣时为西伯,故亦称伯昌,周武王之父,武王有天下,追尊为文王,故又称文昌。少时参加农牧,关心民间疾苦,受到诸候拥护。曾一度被纣囚于前不羑里(今河南汤阴县北),后因重赂方得获释。获释后益行善政,诸候纷纷归附。在位五十年,国势强盛,并建都丰邑(今陕西西安西南沣水西岸)。相传其被囚羡里时,曾取法尧垂衣裳而天下治(衣取象于乾,裳取象于坤),演易而穷究天人之理,演伏羲八卦而为六十四卦,并作卦辞和爻辞。

周公

西周杰出政治家。姓姬,名旦,亦称公旦,叔旦。因封地在周(今陕西岐山),史称周公。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曾帮助武王灭商,并在武王死后、成王年幼时摄政,数次率军东征,平息了武庚和管叔、蔡叔、霍叔及东方少数民族的叛乱,建都洛邑(今河南洛阳)。相传其治世以《易》为本,并据《易》而制礼作乐,制定出一套比较完备的典章制度。周公易以乾为首位,乾为精神动态,发扬光大,乾于象则为文,故其时尚文。相传他不仅精通易学,还曾作八卦爻辞。其言论见于《尚书》的《大诰》、《康诰》、《多士》、《无逸》、《立政》等篇。

老子

春秋末期著名思想家,道家学说创始人。姓老,名聃。一说姓李,名耳,字伯阳,聃为谥号。亦有认为老子即太史儋者。亦称老莱子。楚国苦邑(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曾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传说孔子曾向其问礼。后因见周期衰微,遂隐居,著《老子》。后来道教尊其为教主。老子之学,宗黄帝《归藏易》之体系,首重坤柔。其守静、贵柔、尊阴、无为的思想,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宇宙生成论和数字推测法,被认为是在《周易》的成卦程序以及易有两仪、四象、八卦的启示下衍生出来的。传统上还有老子挟图书西行出关之说,认为今日所传易之图像,皆为老子所遗。著有《老子》(又名《道德经》)五千余言。

孔子

(前551年—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作为著名的学者和思想家,孔子对〈周易〉有很深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司马迁曾说:“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史记·孔子世家》)《论语》亦有两处载孔子论《易》之言:一是《述而》,一是《子路》。《述而》言:“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认为《周易》能帮助进德修业,提供人生指南。在《子路》中,他说:“南人有言:'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又说:“不占而已矣。”“不恒其德,或承之羞”是《周易》恒卦九三爻辞。孔子以南人无恒心、不可作医的话来解释恒卦九三爻辞,强调卦爻辞对道德修养的意义,同时又认为善学《易》的人,不去占筮,认为《周易》的用处在于提高人的道德境界,不是卜问吉凶祸福。孔子特别强调《周易》书中蕴涵的义理,认为它可以供人探索、玩味、体会、实行。这种对《周易》的理解,对后来儒家学者解易产生很大的影响。后来儒家解易,注重卦爻辞的教育意义,不注重筮法。如荀子之言:“善为易者不占。”(《荀子·大略》)《易传》更是充分反映了孔子重人道教育意义的治《易》倾向。使《周易》完成了由卜筮之书向哲学著作的过渡。至于传统上认为《易传》乃孔子所作,则自宋代欧阳修《易童子问》,提出疑问以来就一直见仁见智,莫衷一是,迄今尚无定论。

姑布子卿

春秋时赵国相士。姓姑布,字子卿,赵国人(一说是晋人)。精《周易》阴阳八卦,善为相术,据传曾给孔子和赵襄子看过相。《荀子·非相》也说他为古时相人,事具《史记·赵世家》。

商瞿

(前522--?)春秋末易学家。字子木,鲁国人。孔子学生,特别喜欢《周易》,孔子便传《周易》于他,后来他又传易于鲁人桥庇子庸。

卜商

(前507--?)春秋末儒学家、政治家。名商,字子夏,以字行。晋国温(今河南温县西南)人。一说为卫国人。孔子得意门生,以文学著称。曾在鲁为莒父(今山东高密县东南)宰。才思敏捷,精通《诗》、《春秋》、《易》、《礼》,深得孔子赞许。孔子死后,讲学于魏国西河(在今山西),李克、吴起均为其学生,魏文候亦尊其为师。易学著作相传有《子夏易传》十一卷,今人多认为此书为后人伪托。

荀子

(前313—前238)战国后期杰出的思想家和儒学大师。名况,时人尊而号为“卿”,故亦称荀卿,又称孙卿。赵国人。曾周游齐、楚、秦等国。在齐,三为稷下祭酒(学宫之长);在楚、春申君任为兰陵(今山东苍山县兰陵镇)令,晚年,积极从事教学和著述,总结百家争鸣的理论成果,创立了先秦时期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体系。其思想反映在《荀子》一书中。受战国时期阴阳学说或以阴阳说解易的影响,他以阴阳为哲学范畴,说明事物的发展。并曾引用《周易》卦爻辞论证自己的观点。《荀子》中谈到《周易》的有四处。继承孔子的学风,认为“善为易者不占”(《大略》),不把《周易》作为推断吉凶祸福的典籍,这与其无神论思想一致。在《非相》中,引用坤卦六四爻辞“括囊”、“无咎无誉”讥讽“腐儒”。在《大略》中引用小畜初九爻辞“复自道,何其咎”说明《春秋》所以以秦穆公为贤,皆因他能悔过自新。对咸卦的解释,不仅主取象说,而且主刚柔说,认为八卦卦象又各具刚柔的性质。所谓刚柔,不过是阴阳的另一种说法而已。其学以孔子为宗,主人性皆恶,须以礼义矫正,并由此建立了礼治和法治相结合的政治观。坚持儒家“正名”之说,反对天命、鬼神迷信之说。文学上则善作说理透辟、结构谨严的散文,《赋篇》一文对汉赋之兴起有一定影响。著作有《荀子》三十二篇,其中《大略》、《宥坐》等最后六篇,或系门人弟子所记。

邹衍

(前305—前240?)战国末期哲学家,阴阳家的代表人物。《史记》作“驺衍”。齐国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东北)人。以阴阳观念为核心,创立了阴阳五行学派。其学说对象数派易学有一定的影响。在天文、地理、历史等方面亦有着丰富的知识,曾游历魏、燕、赵等国。受到诸候礼遇。“深观阴阳消息”,喜谈宇宙变化。以解说阴阳、五行为中心,将春秋战国时代流行的说明物质变化的“五行”说附会于社会历史变动、王朝兴替和人世的吉凶灾祥上,提出了“五德终始”说。以金、木、水、火、土为“五德”,认为历史上王朝的兴替和制度的改变就是“五德”的相生相克和终始循环。“五德终始”说后来成为西汉谶纬学说的基石。他又提出“先验后推”的思想方法,并将此运用于地理上,提出“大九州”说,认为中国名为“赤县神州”,却只是全世界八十一州中的一州,每九州为一集合单位,称“大九州”,有小海环绕,九个“大九州”另有大海环绕,再往外便是天地的边际。因其语“闳大不经”,当时人称他为“谈天衍”。《史记》载其曾作《主动》、《终始》、《大圣》等百余篇,十余万言。《汉书·艺文志》著录《邹子》四十九篇,《邹子终始》五十六篇,皆已亡佚,清马国翰所编《玉函山房辑佚书》中载其遗说。

蔡泽

战国时辩士。燕国人。多智善辩,曾游说诸候各国。后入秦,昭王召见,拜为客卿,并继范睢拜为秦相,献计昭王攻击西周,不久称病辞去相位,封为刚成君,居留秦国十余年,精研《周易》,其易说受道家和阴阳家的影响,以阴阳消息说来解释《周易》中的义理。在劝说范睢退位时,用“物盛即衰”、“与时变化”来说明乾卦上九爻辞“亢龙有悔”的道理,认为范睢应乘禄位贵盛时及时引退,若身居高位而不能引退,则将有杀身之祸。事具《史记·范睢蔡泽列传》和《战国策·秦策》。

鬼谷子

相传为战国时楚人,纵横家之祖。姓名传说不一,因隐居于鬼谷而号称鬼谷子,后人或称鬼谷先生。长于养性持身和纵横捭阖之术,《史记》载其为苏秦、张仪之师。其学源自《易》,论因变无常,从黄老“心术”论世御事,讲求内外损益之理,后来又演变为“反应”、“揣摩”之术,为纵横家所宗。今传《鬼谷子》一书,系后人伪托。

二、西汉

河上公

西汉道家。姓名不详。汉文帝时,在河滨结草为庵,因以为号。精通《周易》、《老子》学说,并用《周易》解释《老子》。汉文帝读《老子》有所不解,亦常遣使者向他请教。据传著作有《道德经注》,当系后人伪托。

司马季主

西汉术数名家。楚国人。曾游学于长安(今陕西西安)。通经术,善占筮,通晓《周易》,认为六十四卦为文王重卦而得,此说对后世影响很大。其解易,属象数一派,善以卦爻象和阴阳之数占算时日、吉凶和鬼怪灾异之事,把周易作为占算时日、预测祸福的方术。摆卦摊于长安市东,为人占卜吉凶。宋忠、贾谊二大夫曾前往访问,并把卜筮看成是骗人之术。司马季主则辩解说卜筮之功德很大,不仅有利于国家,甚或可致臣忠子孝,病者以愈,死者复生。事具《史记·日者列传》。

董仲舒

(前179—前104)西汉今文经学大师,汉代新儒学的奠基者。广川(今河北省枣强县广川镇)人。少治《春秋公羊传》,景帝时为博士,武帝时拜江都相,因言灾异下狱,赦免后出为胶西王相,不久告病归家,然朝廷有大事辄遣使赴其家咨询。生平讲学著书,推尊儒术,罢黜百家,其学以儒家思想为中心,杂以阴阳五行说,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融为一体,形成了封建神学体系,核心是“天人感应”说。通晓《周易》,其所宣扬的“仁义礼智信”五常,即是效法八卦中的乾坤和五行之气,按阴阳变易法则而制定的。解经时以讲阴阳灾异而闻名,阴阳五行说对孟京易学之卦气说影响颇大。其哲学思想可谓天命论与阴阳五行说结合的产物。他以五常解释五行,将其品德纳入一年四季节气的变化,把主管四季变化之五行说成君臣父子之道的体现,在《春秋繁露》中,曾征引《周易》之经传予以解释,此外,还宣扬“黑、白、赤三统”循环的历史观。著作有《春秋繁露》(有人认为经后世附益增改)及《董子文集》。

韩婴

西汉经学家,今文诗学“韩诗学”的开创者。世称韩生,燕(郡治在今北京市)人。文帝时,为博士。景帝时,为常山王刘舜太付。精研《诗经》,兼治《周易》。由于燕、赵间好诗,故其易学的影响不大。其对《周易》经传的理解,继承了《彖》、《象》、《文言》解经的传统,取人道教训方义。据近人考证,《周易集解》《周易正义》中所引用的《子夏易传》,实为韩婴甩著。现存《韩诗外传》中,亦常引用《周易》经传文,加以解释。如引用《系辞》文解释道:“传曰: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忠易为礼,诚易为辞,贤人易为民,工巧易为材”。(卷三)著作至南宋以后仅存《韩诗外传》。清赵怀玉曾辑《韩诗内传》佚文,,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辑有《韩诗故》二卷、《韩诗内传》一卷、《韩诗说》一卷。《韩诗外传》今本十卷,近人许维矞有《集释》本。

田何

西汉今文易学的开创者。字子庄,亦作子装,淄川(今属山东省淄博市)人。汉初迁居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号杜田生。专门研究《周易》,受业于东武(今山东诸城县)孙虞,又授易于弟子王同、周王孙、丁宽、服生。这些弟子皆著《易传》数篇,后又授易于杨河。施雠、孟喜、梁丘贺皆为田何四传弟子。凡西汉立为博士的今文易学家,皆出于他的传授。

王同

西汉经学家。字子中,东武(今山东诸城县)人。通晓《周易》,曾受易于田何,后又授易与鲁周霸、莒衡胡等人。著作有《易传》数篇。

周王孙

西汉今文经学家。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受易学于田何,后丁宽从之受古义,号《周氏传》。

丁宽

西汉今文经学家。字子襄,梁(今河南商丘南)人。汉景帝时,为梁孝王将军,曾抗击吴楚七国叛军,号丁将军。初从田何受易,尽得其学,学成东归时,田何曾谓门人言曰:“易以东矣。”后又从周王孙受古义。曾作《易说》三万言授于田王孙。《易说》一书,已佚,《汉书·艺文志》亦未载,《汉书·艺文志》易类中著录有丁宽著《丁氏》八篇。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辑有《周易丁氏传》二卷。

东方朔

(前154—前93)西汉文学家,术数家。字曼倩,平原厌次(今山东惠民东北)人。传说很多,被视为“神仙”。世传其曾著术数书《灵棋经》二卷,据近人余嘉锡等考证,是书为晋释法味伪托。长于文辞,性诙谐滑稽,武帝时,累官至太中大夫,时以诙谐滑稽之谈,寓讽谏之意。著作有《答客难》、《非有先生论》、《七谏》等。《汉书·艺文志》杂家著录有《东方朔》二十篇,今已散佚。世传之《神异经》、《海内十州记》,则系后人伪托。

杨何

西汉经学家。字叔元,淄川(今属山东淄博市)人。汉武帝时,任中大夫。受易学于田何,后又传易于司马谈。著作有《易传杨氏》二篇,已佚。

孔安国

西汉经学家。鲁(今山东曲阜)人。孔子后裔,武帝时任谏大夫。曾受《诗》于申公,受今文《尚书》于伏生,相传曾从孔子住宅旧壁中得所藏古文《尚书》,开古文尚书学一派,但为后来学者所怀疑。对《周易》亦有研究,认为八卦为伏羲所作,曾云:“《河图》者,伏羲氏王天下,龙马出河,遂则其文以画八卦。《洛书》者,禹治水时,神龟负文而列于背,有数至九,禹遂因而第之以成。”(《尚书·洪范传》)相传其曾著有《尚书·孔氏传》,对此宋人开始怀疑,经明、清学者考证,定为后人伪托之作。

司马谈

(?--前110)西汉史学家、思想家,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司马迁之父。博学多通,曾学天文于唐都,受易学于杨何,习道论于黄子(黄生)。武帝时,任太史令。认为八卦为伏羲所作,重卦为文王所作,说《易》不以卜筮为非,亦不拘泥于卜筮。文有《论六家之要指》。

司马迁

(前145或前135--?)西汉史学家、思想家、天文学家。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幼曾耕牧,十岁始读古文典籍,性好游,二十岁后游踪遍及南北,到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初任郎中,元封三年(前108年),继父职任太史令,始作《史记》,因在朝廷为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而获罪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乃发愤著作《史记》,最后终于完成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对《周易》亦有研究,主张“伏羲之纯厚,作易八卦”(《史记·太史公自序》),并认为文王拘于羑里时重卦而为六十四卦。著作有《史记》、《报任少卿书》、《素王妙论》(即《太史公素王妙论》)、《太初历》等。

田王孙

西汉经学家,砀县(治所在今河南永城县东北)人。从丁宽学易,立为博士。后又授其《易》学与施雠、孟喜,梁丘贺,由此易有施、孟、梁丘之学。

焦延寿

西汉易学家。字赣,一说名赣,字延寿,梁国(今河南商丘南)人。出身贫贱,曾因好学而得到梁王资助。昭帝时,由郡吏举小黄令。元帝时,为三老。政绩优异。专治易学,曾从孟喜学易,自言得孟喜之传,后曾授易学与京房。长于以灾变说易,注重易象,易于象数之中别有占候一派者,实自其始。旧传其曾以一卦变六十四卦,六十四卦共演变为四千零九十六卦,每卦之下皆有韵文繇辞,用以占验吉凶,撰成《易林》十六卷,然据近人余嘉锡考证,此书非焦延寿所撰,而为东汉易学家崔篆所作。

施雠

西汉经学家,西汉今文易学“施氏学”的开创者。字长卿,沛(今江苏沛县东)人。与孟喜、梁丘贺同学易于田何的再传弟子田王孙。宣帝时,立为博士。甘露中,曾在石渠阁与诸儒讨论五经的异同。后授易于张禹、鲁伯、张禹又授易于彭宣。于是施氏之易有张、彭之学。著作已佚,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辑有《周易施氏章句》一卷。

孟喜

西汉今文经学家,今文易学“孟氏学”的开创者。字长卿,东海兰陵(今山东苍山兰陵镇)人。父孟卿,善为《礼》、《春秋》,后以《礼经》多,《春秋》繁杂,乃使孟喜跟从田何的再传弟子田王孙学习《周易》,与施雠、梁丘贺同学。举孝廉为朗,后为丞相椽,宣帝时,立为博士。以阴阳说解说《周易》,以此推测气候的变化,判断人事的吉凶,为汉易中卦气说的倡导者。其《易章句》已失传,但其易说的一部分内容保存在唐僧一行的《卦议》中。其易学的特点是以《周易》卦象解说一年节气的变化,即以六十四卦配四时、十二月、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此即所谓“卦气”。曾授易于同郡白光(字少子),沛郡翟牧(字子兄),故孟氏之易有翟,白之学。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辑有《周易孟氏章句》,黄爽《汉学堂丛书》辑有《孟喜易章句》,孙堂《汉魏二十一家易注》也有其著作的辑录。惠栋《易汉学》对其易说有所阐发。

梁丘贺

西汉经学家,西汉今文易学“梁丘学”的开创者。字长翁,琅琊诸(今山东诸城西南)人。初从京房(非焦延寿弟子)受易学,后与施雠、孟喜同受易于田何的再传弟子田王孙。宣帝时,求京房门人,得为官。因为人小心周密,筮占多有应验,深得宣帝信重,官大中大夫,给事中,至少府,并被立为博士。曾传其易学于子临,临学精熟,后宣帝选高材郎十人从临受业。据传临授易学与五鹿充宗等,充宗授教士孙张、邓彭祖、衡咸,由此梁丘之易有士孙、邓、衡之学。著作已佚,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辑有《周易梁丘章句》一卷。

费直

西汉古文易学“费氏学”的开创者。字长翁,东莱(郡治在今山东掖县)人。官单父令。治古文《易》,长于卦筮,无章句,专以《彖》、《象》、《系辞》等篇解说上下经文。王璜等人传之,则是易有费氏之学。据《魏志·高贵乡公记》所引语,以传附经,始于费直和郑玄,后传至王弼。其易学初在民间流传,成为古文易学中民间易学的代表,到东汉时大为流行,郑众、马融、郑玄、荀爽等人均习其学,三国魏人王弼注《易》亦用其说,今本《周易》亦与之有关,至永嘉之乱,遂不传。费氏易学,不讲卦气和阴阳灾变,而是以《易传》文意解经,注重义理,对《周易》经传的理解,也都是取人道教训方义。其易学后来发展成义理学派,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辑有《费氏易》一卷、《费氏易林》一卷、《周易分野》一卷。

高相

西汉经学家。沛(今江苏沛县东)人。治《易》与费直同时。无章句,专以阴阳灾异说《易》,自言所学出于何弟子丁宽,后又传易学于其子康及兰陵毋将永,康因明晓《周易》而为郎,永因通晓《周易》而至豫章都尉。于是《易》有高氏之学,然高氏易学只在民间流传,未得列于学官。

张禹

(?--前5)西汉今文经学家。字子文,谥曰节候,河内轵(今河南济源东南)人。幼喜观卜,久之,颇晓其别蓍布卦意,且能从旁言之。年长,从施雠受易,又授易于彭宣,于是施氏之易方有张、彭之学。

王璜

西汉经学家。字平中,琅琊(今属山东)人。受易学于费直,并传费直之易,由此易有费氏之学。

白光

西汉经学家。字少子,东海兰陵(今山东苍山兰陵镇)人。喜易,与沛郡翟牧同受易学于孟喜,仕为博士,由此孟氏之易有翟、白之学。

翟牧

西汉经学家。字子兄,沛郡(今安徽濉溪县西北)人。喜易,与兰陵白光同受易学于孟喜,仕为博士。于是孟氏之易有翟、白之学。

京房

①(前77—前37)西汉今文易学“京氏学”的开创者,律学家。本姓李,字君明,;因好音律,推律自定为京氏。东郡顿邱(今河南清丰西南)人。曾学易于孟喜门人焦延寿,以通变说易,好讲灾异。延寿曾誉之说:“得我以亡身者,京生也。”(《汉书·京房传》)元帝初元四年,以孝廉为郎,后立为博士。屡次上疏,以灾异推论时政得失。因劾奏中书令石显等专权,出为魏郡太守,不久,下狱死。他把《周易》看作是占算吉凶的典籍,从而创造了许多占算的体例,以讲占候之术而闻名。在占算体例的解释中,进一步发挥了孟喜的卦气说,并吸收了当时的阴阳五行学说。其易学的主要成就是:(1)八宫卦说,包括世应说和飞伏说。将八经卦的重卦称为“八宫”,按乾、震、坎、艮、坤、巽、离、兑顺序排列,把六十四卦分别纳入“八宫”。(2)纳甲说。用八宫卦配以十天干,各爻分别配以十二地支。甲为十干之首,故此说称为“纳甲”;配以十二支,称为“纳支”。(3)五行说。以五行学说解释卦爻象和卦爻辞的吉凶。以五行说解《周易》,始于京房。此说包括:五星配卦说,五行爻位说,五行生克说,八卦休王说等。(4)卦气说。有与孟喜卦气说相同者,如以坎卦主冬至,离卦主夏至,每卦六爻各配六个月份,表示气候的变化。也有与孟喜卦气说不同的,如将坎离震巽四正卦纳入一年的日数之中。孟喜以六十卦、三百六十爻配一年之日数。而京房则以六十四卦、三百六十四爻配一年之日数。跟孟喜之卦气说相比,他于四正卦以外,又增加了巽艮两卦,主管二十四节气。卦气说以消息卦和杂卦的关系,解释气候反常现象,演讲灾变。(5)阴阳二气说。以阴阳二气的变易,解释卦爻象的变易,以此说明“易”就是阴阳二气升降变易而无止境。京氏易学,不仅讲占法,而且通过对占法的解释,形成了一套理论体系,用来解释自然和社会,成为汉代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京房曾“传易学于殷嘉、姚平、乘弘,皆为'郎’、博士,由是易有京氏之学。”(《汉书·儒林传》)乐律方面,曾创十三弦“准”以定律,并根据八卦原理,用“三分损益法”,将十二律扩展成六十律。著作今存《京氏易传》三卷,其它皆已失传。佚文可见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中《周易京氏章句》和王保训的《京氏易》,另外,黄爽《汉学堂丛书》及孙堂的《汉魏二十一家易注》亦有辑录。②西汉易学家。武帝时为大中大夫,出为齐郡太守。治易,曾与司马谈同习易于杨何,后又传其易学于梁丘贺。

刘向

(前77—前6)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本名更生,字子政,沛(今江苏沛县)人。宣帝时,任散骑谏议大夫,元帝时,为中垒校尉。因反对宣官弘恭、石显、被捕下狱。成帝时,更名向,任光禄大夫,校阅经传诸子诗赋等书籍,写成《别录》一书,此为我国目录学之祖。推崇《周易》,所著《洪范五行传》,即以五行阴阳说,讲灾异和占验。讲灾异常引用孟喜、京房之卦气说。以阴阳灾异推论时政得失,屡次上书劾奏外戚专权。著作除《别录》、《洪范五行传》外,另有《新序》、《说苑》、《列女传》等。又有《五经通义》,已佚,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辑存一卷。原有集,已佚,明代人辑有《刘中垒集》。

刘歆

(?--23)西汉末年古文经学派的开创者、目录学家、天文学家、数学家。字子骏。后改名秀,字颖叔。刘向之子。沛(今江苏沛县)人。少时即以通晓《诗》、《书》,善属文而被成帝召见,任黄门郎。河平(前28—前25)中,与父向总校舍群书。向死,承父业,整理六艺群书,编成《七略》,对中国目录学的建立有一定贡献。王莽执政,立古文博士,歆任“国师”。后因参与谋杀王莽事件,事败自杀。推崇《周易》,所著《七略》即以《周易》为群经之首,以五经配五常之道,而“易为之原”。(《汉书·艺文志》)以八卦为河图,《洪范》中的五行文为洛书。讲易重卦气说,讲天文历法以孟、京卦气说为据。他在《三统历》是即以黄钟为天统,林钟为地统,太簇为人统,并配以乾坤两卦象,配十二律、十二月、十二辰,即是效法孟喜、京房的卦气说。通晓天文律历,首次把《周易》中的数同五行联系起来。根据《太初历》修订而成我国史书上第一部记载完整的历法----《三统历》,并著有《三统历谱》。著作原有集,已佚。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辑有《刘子骏集》。

严君平

(前73—17)西汉术数名家。名遵,字君平,以字行。蜀郡(今四川)人。隐居不仕。成帝时,卜筮于成都市,日得百钱即闭肆下帘诵读《老子》,以著书为事。卜筮时,每依蓍龟以忠孝信义教人。扬雄少时曾从其游学,屡称其德。通晓《老子》、《庄子》,尤精《周易》,曾引《周易》经传文意,解释老子的《道德经》,将易学与黄老学说结合起来,讲阴阳变易学说。著作有《道德经指归》(隋书·经籍志)作《老子指归》。

五鹿充宗

西汉经学家。复姓五鹿,名充宗,字君孟。元帝时,官少府,与当权宦官石显结为党友,贵幸一时。成帝初,石显被罢官,他也被降为玄菟太守。专治今文易中之“梁丘学”,曾与当时诸易家辩易,诸儒畏其权势,不敢与之争论,唯朱云多次将其驳倒,当时人称“五鹿岳岳(长角的样子)。朱云折其角”。(《汉书·朱云传》)(《汉书·艺文志》易类著录有其所作《略说》三篇。

朱云

西汉经学家。字游,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少以任侠闻名,年四十,始刻苦读书。通晓《周易》与《论语》,曾任博士、杜陵令、槐里令等职。为人刚直,数忤权贵,由是获罪被刑。晚年教授生徒,年七十,卒于家。对《周易》颇有研究,元帝时,曾与少府五鹿充宗辩论易学,屡屡获胜,颇享时誉。

扬雄

(前53—18)西汉著名学者,文学家。一作杨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少而好学,博览群书,多识古文奇字,任黄门将郎。王莽时,任大夫,校书天禄阁。虽为古文经学派中的人物,但由于受孟喜、京房易学的影响,曾模仿《周易》的结构而作《太玄》。视“玄”为宇宙万物的根源,揉合儒、道、阴阳三家学说,运用当时的天文历法知识,描绘了一个世界图式,提出了“夫作者贵其有循而体自然也”、“质干在乎自然,华藻在乎人事”等观点。认为事物均按九个阶段发展,甚至凡事均用九去硬套,认为天有“九天”,地有“九地”,人有“九等”,家族有“九属”。另仿《论语》作《法言》,续《苍颉篇目》为《训纂篇》,收集各地方言作《方言》,仿司马相如《子虚》、《上林》等赋作《长杨赋》等。清严可均所编《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收其赋、箴等共四卷。

彭宣

西汉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字子夏。哀帝时,官至大司空,封长平候。王莽专政,乞归,卒于家。曾从当时今文经学家张禹受易,而禹则受易于施雠,于是施氏之易有张、彭之学。

三、东汉

崔篆

东汉易学家。字延寿,涿郡安平(今属河北)人。王莽时,曾任建新大尹,后辞去。通晓《周易》,其易学观象玩辞,不言灾异。曾以一卦演变为六十四卦,六十四演变为四千零九十六卦,每卦之下皆有韵文繇辞,用以占验吉凶。此法后为以术数谈《易》者所宗,著作有《易林》十六卷,六十四篇。此书旧题为西汉焦延寿所撰,经清沈炳巽、牟庭及近人余嘉锡等考证为崔篆所作。

范升

东汉经学家,字辩卿,代郡(今河北蔚县东北)人。九岁即通晓《论语》、《孝经》,及长,习梁丘贺易学和《老子》,并教授后生。王莽时,为议曹史。光武帝时,拜为议郎,并迁博士,参议朝政大事。永平中,为聊城令,坐事免,卒于家。对《周易》很有研究,主梁丘贺易学,反对为费直易学产博士。对《春秋》主公羊学,反对为左氏春秋立博士。曾与古文经学家韩歆辩难。事具《后汉书》。

樊英

东汉易学家、术数名家。字季齐,亦作季高,南阳鲁阳(今属河南鲁山县)人。长期隐居,收徒讲学。安帝时,征为博士。顺帝时,曾拜为五官中郎将,光禄大夫。少受业三辅,习京氏易学,兼明五经,又善风角、星算,河洛七纬,推步灾异。著有《易章句》,世名樊氏学。以图纬教授四方受业者。因善算,朝廷每有灾异,常诏问其变复之效,世传所言多能验。著《易章句》,今不传。又传其曾为易学著作《易纬稽览图》、《易纬辨终备》作过传注。

张衡

(78—139)东汉文学家、科学家。字平子,河南南阳西鄂(今河南南召县南)人。自幼好学,善属文,通五经,尤精于天文、阴阳历算之学。曾两度担任执管天文的太史令,掌管天象观测,还曾两度担任侍中、河间(今河北献县东南)相、尚书等职。对易学有较深的研究,认为《易纬》形成天于汉哀帝和平帝之间,此说现已得到肯定。又认为《易纬乾凿度》、《乾坤凿度》中提出的九宫和卦气同为一类,且为卦气的一种形式,亦为占术之一。并且以《周易》之象而作天文著作《灵宪》。首次正确解释月食的成因,认识到行星运动速度的快慢与距离地球的远近有关。画出我国每一张有二千五百颗恒星和较完备的星图,创制出世界上最早和利用水力转动的浑天仪和测定地震的候风地动仪。他是“浑天说”的代表人物,认为“浑天如鸡子”,天地关系犹如蛋壳包蛋黄,天外地内。文学上亦颇有成就,代表作有《两京赋》、《归田赋》等。画艺超群,为东汉六大画家之一。著作原有集,已佚。明张溥辑有《张河间集》,较为完备。

马融

(79—166)东汉经学家,学者。字季长,右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曾任校书郎,议郎、南太守等职。才高博洽,世称“通儒”。曾遍注《周易》、《尚书》、《毛诗》、《三礼》、《论语》、《孝经》、《老子》、《淮南子》等,使古文经学达到成熟的程度。又曾设帐授徒,教养诸生,生徒常有千数。郑玄、卢植均出自其门下。通晓《周易》,尝习费氏之易。费氏易原无章句,自马融注始分章句,将《系辞》上篇分为十三章。吸取孟、京卦气说,解释《周易》经传文。如本京房《易传》乾卦语“建子起潜龙”,以建子之月,解释初九爻辞。在注太极时,以卦气说解释太衍之数五十,以其一不用的为太极,以北极星解释太极,以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解释其用四十有九。这种太极观,后来经过王弼的改造,终于引出以太极为虚无实体的结论。认为八卦为伏羲所作,卦辞为文王所作,爻辞为周公所作。其注《易》著作已佚,唐李鼎祚《周易集解》、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及黄爽《汉学堂丛书》均有辑录。清臧庸曾采录马融、王肃易注佚文辑为《马王易义》。另有赋、颂二十一篇,明代人辑有《马季长集》。

王符

(85?--162)东汉哲学家。字节信,安定临泾(今甘肃镇原东南)人。少而好学,有志操,愤世嫉俗。终生不仕,隐居著书,讥评时政。反对贵族的虚无,大胆地揭露豪强地主的贪婪残暴,与崔瑷、马融友善。曾将易、老结合,提出“道者气之根”说,以《易纬》所说的太极元气,来解释《老子》所说的“道”,认为天地万物的根本是元气。还涉及卜筮、巫祝、看相、占梦等活动。提倡学习,强调人为,否认有生而知之的圣人。著作有《潜夫论》十卷,三十六篇。

范丹

(112—185)亦作“范冉”。东汉经学家。字史云,谥曰贞节先生,陈留外黄(今河南杞县东北)人。马融弟子。通晓五经,尤其精通《周易》和《尚书》,善于依据《周易》之卦爻辞来占卜。性格狷急,不能从俗。桓帝时,任为莱芜长,他却遁逃于梁、沛间,以卖卜为生。生活极贫,所居敝陋,有时绝粮,时谓“甑中生尘范史云,釜中生鱼范莱芜”。

郎岂

东汉经学家、占候家,推阴阳言灾异和重要人物之一。字雅光,北海安丘(今属山东)人,少传父业,隐居海滨,广收门徒,弟子多达数万人。通晓京房易学,善风角星算,并精通群经。顺帝征之,占灾异,岂便引《周易》经传文陈述便宜七事,授郎中,后为孙礼所杀。上疏多引《稽览图》这部以卦气说宣扬阴阳灾异内容的《易纬》著作。事具《后汉书·郎岂传》。

郑玄

(127—200)东汉末年经学大师,易学大家。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山东高密西南)人。为别于郑兴、郑众父子,世称郑玄为“后郑”。博通今文、古文经学,且精于天文历算。少而好学,不乐为官。曾入太学学今文《易》和《公羊春秋》、《九章算术》、《三统历》,又曾从张恭祖学古文《尚书》、《周礼》、《左传》,还曾从马融学古文经。马融召集弟子考论图纬,推算浑天,众说纷纭,而玄一言便决。马融曾谓门人曰:郑生今去,吾道东矣!玄游学十余年复归乡里,聚徒讲学,弟子至数百千人。后因党锢事被禁,便潜心著述。其著述以古文经说为主,兼采今文经说,融会贯通,成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世称“郑学”。其解经,虽属古文经学的传统,然又精通今文经学,且以注纬书而闻名。以筮法中的七八之数解释“精气为物”,以九六之数解释“游魂为变”,这种解易的倾向,后被称为象数学派。其习易,先受京氏易,后学费氏易,受费氏易学影响较大。其易学的特点为(1)以爻辰说解释《周易》经传。以乾坤十二爻辰为依据,认为其它各卦的爻辰,逢九从乾爻所值,逢六从坤爻所值。并通过爻辰说追求卦爻辞同卦爻象之间的内在联系。此说颇牵强,使得易学变成烦琐的经学。(2)以五行说解释《周易》的筮法,即以五行说解释《周易》中的象和数。吸收了刘歆《三统历》中把《周易》中的数同五行联系起来的观点以及京房以五行解释八卦爻位的观点,用以解释《系辞》中的大衍之数和天地之数。以水、火、土、金、木五行相生和顺序,解释《系辞》中天地之数的排列顺序,以五行生成之数解释大衍之数,并以天地之数配五行,又配四方,表示一年气候的变化。以五行生成说解释《易传》中的天地之数和大衍之数,将大衍之数看成是五行之气生化万物的法则,将筮法中的阴阳奇偶之数,推衍为五行之气的生数和成数。以“二五阴阳之合”说明万物的形成,以五行之数的变化解释生死和鬼神,认为生命的变化,同一年四季的变化相一致,大衍之数来自于天地之数。他的这种五行生成说,对后代易学的发展影响颇大。在重卦、作卦、爻辞之人问题上,认为是夏禹重八卦而六十四卦,卦辞、爻辞皆为文王所作。除经学外,对天文历算也有较深研究,曾提出一年四季与地球在太空中的四游升降有关的观点。在《周易乾凿度注》中,又提出元气之所本始寂然无物亦忽然而自生的观点,此对魏晋玄学有一定影响。著有《易论》、《易赞》,并为《周易》、《周易乾凿度》(又称《易纬乾坤凿度》)、《乾象历》、《尚书》、《毛诗》《仪礼》、《周礼》、《礼记》、《论语》、《孝经》等作注,此外,尚著有《六艺论》、《驳许慎五经异义》、《天文七政论》等。著作多已散佚。南宋王应麟辑有《周易郑康成注》,清惠栋对王应麟辑本进行补正,作《新本郑氏周易》,清袁钧《郑氏遗书》、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有其佚文辑本,孔广森《通德遗书所见录》、黄爽《高密遗书》亦辑有其佚文。

荀爽

(128—190)东汉经学家。又名谞,字慈明,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荀况十二世孙。幼而好学,潜心经籍。年十二能通《春秋》、《论语》,及长,“耽思经书,庆吊不行,征命不应。”(《后汉书·荀爽传》)桓帝时,拜郎中,以世乱,弃官去,旋遭党锢之祸,隐居十余年,以著述为事。献帝即位,任司空,参与王允等谋除董卓事,未及发难而病卒。精通易学,治古文费氏易,大抵究爻位之上下,辨卦德之刚柔,已与王弼注略近。与郑玄、虞翻等本伏羲“十言之教”以立说,并称《易》学三家。受孟、京派易学影响,以八宫、飞伏解易,虽主卦气说,但不利用卦气说讲阴阳灾变。其解易,属于自己创见的是乾升坤降说。清惠栋曾在《易汉学》中解释此说:“以阳在二者当上升坤五为君,阴在五者当降居乾二为臣”。其升降说的内容为:乾坤两卦为基本卦,这两卦爻位的升降是八卦和六十四卦的基础。他以此乾升刊降说来解释《周易》的经传,并将此体例加以推广,以阴阳爻位升降说来解释其它卦。又认为一卦中其它各爻,也存在着阳升阴降,而且一卦中爻位升降,就变化成另一卦。荀爽不仅以升降说解释卦爻辞和《彖》、《象》二传文,还用以解释《周易》的基本原理。成为汉易中象数学的内容之一。著作有《周易注》十一卷,已佚。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辑有《周易荀氏注》二卷,孙堂《汉魏二十一家易注》辑有《荀爽周易注》一卷。惠栋《易汉学》、张惠言《周易荀氏九家义》均对荀氏易说有所阐发。另著有《春秋条例》、《新书》、《诗传》、《尚书正传》等,多已亡佚。

王畅

东汉易学家。字叔茂。官南阳太守,长乐卫尉,至司空。通晓《周易》,为当时易学名家刘表之师。

宋衷

或作“宋忠”。东汉著名学者。字仲子,南阳章陵(今湖北枣阳县东)人。刘表据荆州,其为五业从事,治古文,善太玄,在荆州学派中最有影响。精通《周易》,解易则取互体说。如释泰卦六四爻《象》文“翩翩不富”时说:“四五体震,翩翩之象也。”(《周易集解》)引言乾升坤降,卦气动静,大抵出自荀氏。除解易外,还以注扬雄《太玄》闻名于当时。曾与刘表共定《五经章句》。著作有《易注》九卷,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辑有《周易宋氏注》一卷。另有《太玄注》、《法言注》、《世本注》等。

刘表

(142—208)东汉末官吏。字景升,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县西南)人。汉献帝时,任荆州刺吏,据有今湖南、湖北的大部分地区,成为当时一股强大的割据势力。主荆州时,提倡经学,本人亦精通《周易》其易学近于费氏易;注《易》时,义与郑玄为近,偶尔也有从京氏者。著作有《易章句》五卷,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辑有《易章句》一卷。

薛虞

疑为汉魏间儒生。时代、里籍、生平不详。仅知其精研《周易》,易学著作早在唐即已佚。《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亦均未著录,唐陆德明《经典释文》中曾引其说。清黄爽《汉学堂丛书》辑有《薛虞易音注》、马国翰《玉幽山房辑佚书》中辑有《周易薛氏记》一卷。

徐从事

《周易参同契》作者之一。东汉人,活动于公元二世纪中叶。唐刘知古《日月玄枢篇》引:“玄光先生曰:徐从事拟龙虎天文而作《参同契》上篇以传魏君,魏君为作中篇传于淳于叔通,叔通为制下篇以表三才之道。”容字号无名氏注本序云:“凌阳子于崆峒山传与徐从事,徐从事传与淳于君……第三卷淳于君撰,重解上下二卷,疑于始传魏君。”托名阴长生注本序云:“盖闻《参同契》者,昔是古《龙虎上经》,本出徐真人。徐真人,青州从事,北海(今山东昌乐)人也。后因越上虞人魏伯阳,造《五相类》以解前篇,遂改为《参同契》。更有淳于叔通。补续其类……叔通亲事徐君,习此经。”明杨慎《古文参同契·序》云:“徐氏景休笺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以为杨慎所依托而无所据,云:“晓序但称魏君示青州徐从事,徐隐名而注之。郑樵《通志·艺文略》,有徐从事注《阴阳统略参同契》三卷,亦不言为徐景休。何以越二千年,至慎而其名忽显?”余嘉锡《辩证》亦不置辞。按,徐之名非出于明,而早见于唐,张玄德《丹论诀旨心鉴(或作“照”)·金丹论》:“昔刘玄穆事魏先生,看火一年,忘情有疑,遂不遇百早夭;徐景休勒心积德,不怠昏旭,师授以药,长生而仙,今在太白山……徐君魏先生、淳于公、此三人各通至术,并神仙之流。”其事迹多不可详考。据前引数种资料,徐氏撰著在先,而《参同契》五言句较他种体裁更具原始性,故徐从事可能是《参同契》五言句作者。

淳于叔通

《周易参同契》作者之一。梁陶弘景《真诰·稽神枢》云:“定录府有典柄执法郎,是淳于斟,字叔显,主试有道者。斟,会稽上虞人,汉桓帝(147—167年在位)时作徐州县令……后入吴乌目山隐居,遇仙人慧车子,授以虹景丹经,修行得道。”[原注]:“《易参同契》云:桓帝时,上虞淳于叔通受术于青州徐从事,仰观乾象,以处灾异,数有效验。”余嘉锡以为,陶氏所引必为汉魏人旧序,是可靠的。容字号无名氏注本序云:“徐从事传与淳于君。淳于君仰观卦象,以器象于天地,配以乾坤;以药象于坎离,以配水火,则为日月;以鼎象于大白,亦为镇星,以炉火城郭。余六十卦以定升降消息,阴阳度数,二至加减,翻转鼎器。所以便造篇名《五相类》,类解前人,集后一卷,并前三卷,以表三才鼎药。以象三光。”托名阴长生注本序云:“更有淳于叔通,补续其类,取象三才,乃为三卷。叔通亲事徐君,习此经;夜寝不寐,仰观乾象,而定阴阳,则以乾坤,设其爻位,卦配日月,托《易》象焉。”杨慎所注《古文参同契·序》云:“淳于叔通补遗《三相类》上下二篇,后序一篇。”仇兆鳌《集注》则订淳于叔通撰《三相类序》、《大丹赋》、《鼎器歌》。均可参考。

魏伯阳

《周易参同契》作者之一。东汉人,生活于公元二世纪后叶。籍贯有数说,一云会稽(今浙江绍兴市)或会稽上虞(今浙江省上虞县,据《周易参同契通真义·序》),一云吴人(今江苏,据葛洪《神仙传》),一云“郐”人(今河南密县,据朱熹注本正文),一云“鲁”人(今山东,据托名阴长生注本正文)。《神仙传》记载,魏曾为低层官吏,后隐退。曾与弟子入山炼丹。丹成,服后假死,后复活。《参同契》正文“委时去害”以下段落,隐“魏伯阳著(或造、歌)”四字,为汉代纬书笔法,亦称“叟辞”(原始谜语)。这是魏伯阳撰《参同契》的内证。今本《参同契》不同文体之内容互有矛盾,故非一人之著。《神仙传》云:“伯阳作《参同契》、《五(行)相类》凡二卷,其说如似解释《周易》,其实假借爻象以论作丹之意,而儒者不知神仙之事,多作阴阳注之,殊失其奥旨矣。”彭晓注本序又云魏授《参同契》于徐从事与淳于叔通。但早于彭晓的道藏容字号无名氏注本序,托名阴长生注本序和唐刘知古《日月玄枢篇》大至都说依古经撰《参同契》,授淳于叔通,后传至魏伯阳。宋曾造《道枢·参同契下篇》云:“魏翱,字伯阳。汉人,自号云牙子。”又《正统道藏》似字号有《大丹记》、《参同契五相类秘要》,云“太素真人魏伯阳”所撰,为托名之作,“太素”云云,亦均不可靠。清字号《魏伯阳七返丹砂诀》,亦出后人手,非魏氏所撰。

阴长生

东汉人。生活于公元二世纪前叶。署名葛洪《神仙传》云,阴为新野(在今河南)人。汉光武阴皇后之族属,师事马鸣生,受《太清神丹经》以炼外丹。《抱朴子内篇·金丹》云:“近代汉末新野阴君合此太清丹,得仙。”今本《太清金液神丹经》卷中:“故书[马、阴]二君神光见世之言。自汉灵(168—188年)以来,称说故事,附于丹经。”可相印证。《云笈七签》卷106有“阴真君传”,略同。薛大训《神仙通鉴》卷九,云魏伯阳从学于阴长生,为阴之弟子。《正统道藏》所收阴长生《周易参同契》、《金碧五相类参同契》、《阴真君金石五相类》、《紫元君授道传心法》、《阴真君还丹歌》等所注书均系托名之作,大多出唐人之手。

四、三国两晋南北朝

虞翻(146—233)

三国经学家,学仲翔,会稽余姚(今浙江余姚)人。少而好学,有大志。初为太守五郎功曹,孙策起兵,署为功曹,以屡建良策而深受倚重。策死,追随孙权,为骑都尉,因数犯颜谏争,触怒孙权,坐徙丹阳泾县(今属安徽),后又徙交州,虽处罪放,而讲学不倦,门徒常数百人。精于易学,曾得家传西汉今文孟氏《易》,而将八卦与天干五行、方位相配合,推论象数。据传他曾以所作《易注》示于孔融,融览后称道:“乃知东南之美,非徒会稽之竹箭也。”视虞注为“观象云物,察应寒温,原其祸福,与神合契,可谓探赜穷通者也。”(《三国志·吴志·虞翻传》)虞翻易学,可说是汉易中以象数解易的代表,发挥了荀爽的刚柔升降说,将卦气说引向卦变说,以卦变说解释《周易》经传,从而取代了京房易学和《易卦》中的阴阳灾变说。谓卦变即是一卦中的阴阳爻象互易其位,其卦变说,蕴藏着一种理论思维,即以对立面的推移和转化,特别是以阴阳二爻互易及其地位的转化为变易的基本法则。主要内容是:(1)将乾坤父母卦变为六子卦;(2)将十二消息卦变为杂卦。依其卦变说,他对《周易》的经传作了种种解释,他的卦变说,就占筮体例说,从某一卦引出另一卦,两卦合在一起,解释《周易》经传。卦变说还认为某卦中的两爻互易便成为另一卦,还以卦变说来推测人事吉凶。解易时除卦变说外,还提出旁通说。所谓“旁通”,即一卦转化为其对立的卦,六爻皆相反,如乾和坤、坎和离、中孚和小过等,即为旁通之卦,并据此解释《周易》的经传文。不过,虞翻的讲卦变,诘旁通,均是使一卦变为两卦以上的卦,然后再以互体说、取象训解释《周易》的经传文句。取象说也是虞翻易学的重要方面,讲互体,也是以物象解易。为贯彻取象说,他还提出了半象说。所谓“半象说”,是说取卦象的一种补充。通过其卦变说、旁通说、互体说、取象说、半象说,虞翻易学将汉易引向了极其复杂的解易之路。后世将郑玄、荀爽、虞翻并称为《易》学三家。著有《易注》九卷,已佚。唐李鼎祚《周易集解》曾采录,清黄奭《汉学堂丛书》、孙堂《汉魏二十一家易注》亦有辑录,清惠栋《易汉学》、皮锡瑞《易经通论·论郑、荀、虞三家之义》对虞《易》说均有所阐发。清张惠言辑有《周易虞氏义》九卷、《周易虞氏消息》二卷、《虞氏易言》二卷、《虞氏易学》二卷,清纪磊撰有《虞氏易义补注》二卷,清李锐撰有《周易虞氏略例》一卷。

王朗 (?— 228)

三国时魏国大臣。字景兴,谥号成,东海郯(今山东郯城北)人。汉献帝时曾任会稽太守,后为曹操征为谏议大夫,历任文帝、明帝、官至司空、司徒。曾被封为安陵亭候、乐平乡候,后又进封为兰陵候。高才博雅,通经能文,擅长奏疏。精研《周易》,其易学源于孟喜、京房、郑玄、虞翻,解易时多本象数以阐易理,上继汉儒之明象,下开何晏、王弼之明理。著作有《易传》和《春秋传》、〈考经传〉、〈周官传〉等,原有集,多已散佚。

诸葛亮(181—234)

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字孔明,谥曰忠武,琅琊阳都(今山东济南南)人。东汉末,隐居隆中,自比管仲、乐毅,留心世事,被称为“卧龙“。建安十二年(207年),刘备三顾草庐始从之。后为刘备筹划占据荆(今湖南、湖北)、益(今四川)两州,联合孙权,对抗曹操的计算,终使刘备建立蜀汉政权。曹丕代汉,刘备称帝于成都,以其为丞相,备死,则辅佐后主刘禅,被封为武乡候。领益州牧。足智多谋,通晓兵法,据传其知晓黄帝所作之兵家八阵法,并根据伏羲八卦(六十四卦)和古代的兵法推演成八阵图。其军事思想、为将之道、用兵之计等,亦多与〈易经〉相通。著作有〈诸葛亮集〉。

陆绩(187—219)

三国吴学者,天文学家,字公纪,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仕吴,官至郁林太守。幼笃于《诗》、《书》,长玩于《易》、《礼》,研习经籍,博学多识。精通《周易》,曾为《京氏易传》作注,注文不拘一家之说,从孟喜、荀爽、虞翻、郑玄、子夏等易家中择善而从,并将易学应用于星历算数之学。在言天体时,力主浑天之义,反对盖天之说,曾始推浑天意,作《浑天图》,造浑象,其形如鸟卵。著作有《周易注》、《太玄经注》、《浑天仪说》等,今多亡佚,明姚土遴辑有《陆氏易解》一卷,共一百五十条。

王肃(195—256)

三国魏经学大师,古文经学派的集大成者,义理派王弼易学的先导。字子雍,东海郯(今山东郯城西南)人。官至中领军加散骑常侍。年十八,从宋衷解读《太玄》,善贾逵、马融之学,遍注群经,不分今文、古文,对各家经义加以综合,和郑玄学派对立,称为“王学”。曾依据其父王朗所作〈易传〉,撰成〈周易注〉。其易学继承了费氏易的传统,注重义理,略于象数,文字力求简明。以〈易传〉中的观点解释〈周易〉的经传,抛开了汉易中的象数之学,尤其是排斥今文经学派和〈易纬〉解易的学风,不讲互体、卦气、卦变、纳甲等。这种解易的风气,在当时影响很大,其解易,亦主取义说,但并不排斥取象,不过他的取象,不同于汉易中的取象说,只限于本卦上下二体,并以传文中的取象说进行解释。在八卦起源问题上,认为八卦为伏羲所作。著作有〈周易注〉,宋时已佚。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辑有〈周易王氏音〉一卷,附于〈续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存目中,清黄奭辑有《王肃易注》,臧庸辑有《马王易义》一卷。此外,又曾伪造《孔子家语》,作为其反郑论著《圣证论》的论据。均已佚。

荀凯(yi)(204—274)

魏晋之际著名学者、易学家。字景倩,谥曰康,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荀彧之子。仕魏,累官侍中。因功封万岁亭候,迁尚书仆射。后又改封临淮候。入晋,进爵为公,官至侍中太尉,性至孝,博学洽闻。对《周易》有很深的研究,曾驳难钟会的《易无互体论》。其解易,主象数学派,又曾与阮籍等共撰《魏书》,还与何晏等共撰《论语集解》。明晓三礼及朝廷大义,曾受诏与羊祜、庾峻等人删定礼仪,撰定《晋礼》,后又受诏定乐,未竟而卒。事具《晋书·荀凯传》

荀辉

三国魏学者,象数学派易学家。颍川颍阳(今河南许昌)人。官至散骑常侍。通晓易学,继承了荀爽易学的传统,讲互体、卦气、卦变等,曾与王弼、钟会辩论《易》、《老》。著作有《易义》(或称《周易注》)。

管辂(208—256)

三国魏术数名家。字公明,平原(今山东平原县西南)人。曾任清河太守华表文学掾,冀州刺史,少府丞等职。明晓《周易》,尤善卜筮。八九岁时便喜仰视星辰,及成人,风角、占相之道,无不精通,分蓍下卦,用思精妙。继承了汉易中神秘主义传统,以《周易》为占筮之术。曾与何晏等人研讨易道,其解易是以卦爻象和阴阳之数占算时日吉凶和鬼怪灾异之事,在对《周易》卦爻辞的理解上,主取象说,并且反对玄学家以老庄观点解易。讲易道,则很少引卦爻辞,反对以义理解易。认为《周易》的纲要是天地、日月、阴阳及其变化,而这些皆具备于卦爻象之中,依其象数即可推测幽暗之事,断定未来的变化。又认为生死同出于太极,循环不已,故圣人不以死亡之事为忧惧,依占筮可以推测其意,认为生死鬼魂都受阴阳之数的支配,推阴阳之数,即可知死后之事,从而宣扬了有鬼论。又认为阴阳之数乃神妙之物,只可心会,不能言传。事具《三国志·管辂传》。

荀融

三国魏学者,象数派易学家,字伯雅,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约与王弼同时,官至洛阳令,参大将军事。通晓易学,其易学继承了荀爽易学的传统,讲互体、卦气、卦变等,曾经与王弼,钟会辩论《易》、《老》,并著有驳难王弼答问中略知。他主张圣人应“从情从理”,此与何晏的“圣人无喜怒哀乐”之论略同。

荀粲(209—238)三国魏玄学家。字奉倩,三国魏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荀彧之子,荀凯(yi)之弟。荀粲诸兄如荀凯(yi)等皆以儒术论议,而粲独好道家之说,善言名理,认为性与天道,圣人微言,不可得而闻见。受玄学派解易的影响,他提出言不尽意说,并围绕《系辞》,就言意关系与欧阳建展开辩论。他以圣人之书为糟粕,认为典籍所记的圣人言论,不能尽圣人之意,故为古人之糟粕。对《易传·系辞》所说的“圣人立象以尽意”的说法,也提出了异议,认为“象外之意,系表之言”,易理精微奥妙,非图像及词语所能表达。取老庄义,解释《系辞》,不直接否认《系辞》文意,而是把它局限于象、言之内的事物,即具体的事物。与何晏一致认为事物具有物象和义理两个方面。其物象可以用语言来表达,其义理超乎物象之上,则不能用语言来说明。总之,认为《周易》深奥的义理,不可言说。此种言不尽意的理论思维将物象与义理对立起来,在二者之间划了一道鸿沟。并且把语言的作用局限于指述物象,从而否认了语言和概念可以反映事物的本质,否定了象和言的工具作用。事具《晋书·荀粲》。

阮藉(210—263)三国魏玄学家、文学家,竹林七贤之一。字嗣宗,陈留尉氏(今河南开封)人。际瑀之子。曾为步兵校尉,故世称“阮步兵”。博览群籍,尤好《庄》、《老》,善啸能琴,旷达不羁,蔑视礼教,曾以“白眼”看待“礼俗之士”,后期则变得“口不臧否人物”,常以醉酒自保。通过论述《易》的产生、性质与社会作用诸问题,折衷儒道,主张“名教”与“自然”结合。依据《序卦》对六十四卦卦名的解释,讲儒家的政治哲学,并杂以道家的自然无为说。认为《周易》是讲变化的典籍,是所谓“往古之变经”,是圣王明君用来观察事物的变化,从而立政施教的教科书。并依据这一原则,解释了六十四卦的卦序,把六十四卦看成是君主应时当务的依据。在卦序说中,吸收了汉代卦气说盛衰消长的因素,抛弃了天人感应的成分,解释了人类社会历史治乱兴衰的过程。曾从封建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解释六十四卦的卦义,论述善恶和吉凶、天道和人德的关系。认为六十四卦的卦义和顺序同天地万物的秩序相一致。圣人以《周易》为准则,建立社会秩序,确定阳尊阴卑、男刚女柔的分位,使人们遵守,存亡得失安危皆在于是否顺从尊卑之制,阴阳之序。他对各卦的解释,主要紧采用取义说,有时也吸取了汉易中的八卦方位说和五行休王说。解释太极,大旨以老子之道注解,他所说的道或太极,是指天地至大无外故能包容一切的德行,而非居于天地之先的实体。在哲学上,把自然、天地、万物的发生变化,都看成是客体存在,主张把自然和封建名教相结合,以达到“在上而不凌乎下,处卑而不犯乎贵”的境界。诗文表现出嗟生忧时、苦闷彷徨的心情,对现实亦多讥讽,独具风格,后人称为“正始之音”。著作有《通易论》(即《周易通论》)、《通老论》、《达庄论》、《大人先生传》、《咏怀诗》等,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阮嗣宗集》四卷。

何晏(?—249)

三国时玄学家,魏晋玄学的主要创始才之一。字平叔,魏南阳宛(今河南南阳)人。东汉大将军何进之孙。曾随母在曹操收养。少即以才秀知名,娶魏公主,累官至侍中尚书,后因依附曹爽而为司马懿所杀。精通易学,曾与王弼、管辂等易学家论易,解易近于费氏易的传统,以义理为主。好老、庄之言,善言名理,崇尚清淡,和夏候玄、王弼等倡导玄学,且援老入儒,将儒家圣人的孔子改造成玄学的创始人。对儒家经典的解释,亦渗入了道家的观念,这种倾向对将两汉易学转向以老庄、玄学解易影响很大。亦能诗赋。曾著有《周易》注解,已佚。另著有《道德论》、《无名论》《无为论》和《论语集解》今传著作唯有《论语集解》。

钟会(225—264)三国魏名士,玄学家。字士季,颍川长杜(今河南长葛东北)人。精于名理,博学多才,为司马昭重要谋士,累官至司徒,后因谋叛被杀。精研易学,其易学见解同于王弼,排斥汉易中的象数之学。尝论易无互体,并据此与荀融相辩论。易学著作有《易无互体论》,已佚。此外,又著有《道论》、《老子注》等,均佚。《道藏》中辑有其《老子注》部分佚文,明人辑有《钟司徒集》。

王弼(226—249)

三国魏玄学家,以老庄玄学解易的创始人,魏晋易学义理学派代表。字辅嗣,魏国山阳(今河南焦作市东)人。官至尚书郎。少年即享高名,好论儒道,辞才逸辩,与何晏、夏候玄等同开玄学清淡风气,世称“正始”之音。其学不仅影响魏晋之世,对后世亦影响深远。其易学源自费直,主张注《易》时须注重阐明《周易》所包含的义理,摒弃汉儒实异说,谶纬说,恢复先秦儒家说《易》的本旨,从而开创后世以义理说《易》的先河。其易学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古文经学派解易风气的阐发;二是以玄学观点即老庄哲学观点解释《周易》是以玄学观点即老庄哲学观点解释《周易》中的卦爻辞。其易学特点为:(1)取义说。对八卦、六十四卦及其卦爻辞的解释主取义说或卦德说。世传“王弼扫象”以卦义为第一位,批评汉易中的取象说,提出了得意忘象的玄学理论,认为只有取义说才能解道卦爻象和卦爻辞之间的联系。重视《周易》经传文中轴象的原则,阐发了《系辞》所说“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其事肆而隐”等观点,认为抽象的德性可概括具体物象,但不能被卦爻辞中讲的具体物象所迷惑,则丢掉其抽象的原则,表现了其易学的理性主义倾向,导出了忘象求义的理论。(2)一爻为主说,即全卦的意义主要由其中一爻之义所决定。认为直接同卦辞相联系的一爻、居中位之爻(即二五爻)、一卦之中阴阳爻象最少之爻,均是该卦的主体,并由对一爻为主的解释最终引出一以统众和其贵无论的玄学理论。(3)爻变说。认为爻象的变化,无一成不变的形式,爻义的变化,亦无既定的公式。在对《周易》的注解中,不仅主取义说,亦取爻象往来说,甚至还吸收了荀爽的乾升坤降说,用来说明爻的性质在于变通。认为爻义的变化,复杂多端,神妙莫测,卦体与爻义虽相合,有时又相反;卦中的刚柔二爻,虽然相异,有时又相通;刚柔二爻,既相吸引,又相排斥。而人类和行动应以爻变为指南。(4)适时说。认为爻义变动不居,难以推度的原因是由于其所处时机不同,因而其吉凶之义亦不一样,并以此说来摆脱汉易象数学中经互体、卦气、取象等论吉凶的框框。(5)辨位说。在《周易略例》的《辨位》一文中,提出了初上不论位说,认为阴阳爻位,只限于二四和三五,前者为阴位,后者为阳位,而不及初上。对《周易》体例的论述,排斥了汉易中的占候之术,把《周易》看成是讲政治哲学的教科书,排斥汉易中烦琐的象数之学,开易学研究的新风气。但由于保留了爻位说,故其对《周易》所作的义理解释,同样也有烦琐哲学的弊病。王弼玄学的基本命题是“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晋书·王弼传》),他以玄学观点解易,内容为:(1)自然无为。把自然无为看成是高贵的品德,这正是门阀土族的政治哲学在易学中的表现。(2)乾坤用形。以乾为健,以坤为顺,进而以乾健坤顺为天地之德行,将乾坤二元看成是天地万物即自然界的宗主。(3)动息则静。主张动起于静,动复归于静,把静止看成是绝对的。(4)得意忘象。认为象是表现意的。乃义之所生,故得意之后,自然可忘掉象。(5)释大衍义。以太极为世界本原,并将太极观念玄学化,视其为虚无实体。反对《易纬》中的有神论和汉易中以太极为原初物质的观点。这种探讨事物抽象原则的学风,对宋明易学哲学中唯心主义流派有深刻影响。易学著作有《周易注》和《周易略例》,前者是对《易经》和《易传》中的《文言》、《彖辞》〈象辞〉等所作的解释,后者是谈〈周易〉的体例。此外,尚著有〈老子注〉、〈老子指略〉等。

姚信

三国著名学者。字元直,一字德祐,吴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官吴太常卿,精通天文易数之学。习孟喜之易学,注《易》多与虞番相合,言乾坤致用,卦变旁通,九六上下,则与虞番注若应规矩,曾用阴阳五行的性质评论人物才性。又认为八卦为伏羲所作。天文学方面,提出“昕天论”,对地球与太阳运行的规律,节气和温度的变化,昼夜的长短等都有论述。曾著《易注》十卷,已佚。清马国翰辑为《周易姚氏注》一卷,另著有《七纬》、《昕天论》。

向秀(227?—272)魏晋之际玄学家,文学家,竹林七贤之一。字子期,河内怀(仿河南武陟西南)人。早年淡于仕途,有隐居之意,为避祸,不得已而出仕,官至黄门侍郎,散骑常侍。但任官不理政事,寄迹而已。精通《周易》,吸取了古文经学派解易的学风,解易时注重义理,文字力求简明,以《易传》中的观点注解《周易》经传。崇尚老庄学说,曾为《庄子》作注,后由郭象“述而广之”,别成一书。哲学上主张以无为本,自然与名教统一,合儒道为一。文学擅长诗赋。其易学著作有《周易注》,已佚。唐李鼎祚《周易集解》中辑有部分佚文,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中辑有《周易向氏义》一卷,清孙堂《汉魏二十一家易注》辑有《向秀周易义》一卷。另有《庄子注》(与郭象合作),《难养生论》和《恩伯赋》等。

范长生(?—318) 亦名蜀才,西晋道士。一名延久,又

九重(或称六重),或名文(一作友),字元。东晋列国时,浩陵丹兴(今四川黔江)人。居于西山(青城山),为其地天师道首领,拥有部曲千余家。李特、李雄领导农民起义时,曾资助粮草,李雄称成都王,任他为丞相,尊为范贤,后李雄称帝,封他为西山候,并尊其为天地太师。曾致力于《周易》研究,本习费氏之易,故升降之义,依荀爽,而是不用虞翻之卦变,训诂则依郑玄。著作有《蜀才易注》,今佚,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辑有《周易蜀才注》一卷。

蜀才 即范长生。(唐李鼎祚《周易集解》,清孙星衍《周易集解》均称蜀才)

黄颖

晋代南海(今属广东)人。曾任广州儒林从事。精通《周易》,习孟氏之学,尝著〈周易注〉十卷,久佚。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叙录〉、〈隋书·经籍志〉均有其佚文著录,清马国翰〈班幽山房辑佚书〉辑有〈易黄氏注〉一卷。

王yi(274—322)

西晋音韵学家,书画家。字世将,卒赠侍中骠骑将军,谥曰康候。能文多艺,画、乐、射、棋,以至杂技等无一不善,书画人称晋室第一。元帝时,官至荆州太史。精研《周易》,著有《易注》,已佚,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辑有《周易王氏注》一卷。

郭璞(276—324)西晋末东晋初著名学者、文学家、术数名家。字景纯,死后追赠弘农太守,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元帝时,历任著作佐郎,尚书郎,曾奉命与著作郎王隐共撰《晋史》。明帝时,王敦征召为记室参军,因以占卜大凶,劝阻王敦起兵谋反而被杀。喜好经术,博学多才,好古文奇字,擅长词赋。深研易理,并精通天文历算,五行卜筮之术。据传其曾从河东精于卜筮者郭公受青囊中书九卷,而洞悉五行、天文、卜筮之术,所占多验,尤善安墓卜宅,禳灾转祸,通致无方。著作有记载筮验事的《洞林》,另有《新林》、《卜韵》、《玉管定真经》及《尔雅注》、《方言注》、《山海经》、《穆天子传注》、《楚辞注》、《江赋》等数十万言,旧题郭璞所撰《葬书》,疑为他人伪托。著作原有之集已佚,今传《郭弘农集》系明人所辑。

庾阐

东晋初期学者、易学家。安仲初,谥曰贞,颍川鄢陵(今河南鄢陵西北)人。曾任司空、参军,官至零陵太守,给事中。并因功赐吉阳县男。博学,并工诗赋铭颂。精通《周易》,认为象数和龟不是神妙之道所凭借的工具或影迹,亦非神明之所在。更不能以此为神妙之道。引证王弼的筌鱼之喻,主张得妙在忘象,神穷而废蓍。并将此观点推广到美术领域,认为画像不足以传神。其易学著作有《蓍龟论》,见于《艺文类聚》中。又撰《杨都赋》为世所重。

干宝(286—336?)东晋史学家、经学家,象数学派易学家。字令升,新蔡(今属河南新蔡)人。博学多才,元帝时以才器召为著作郎,领修国史,后又任山阴令,散骑常侍等职。性好阴阳术数、精通《周易》。其易学虽吸收了义理学派的一些观点,但解易的总倾向是继承京房以来汉易的传统,吸取了八宫说、纳甲说、卦气说、互体说、五行说、八卦休王说,反对以老庄玄学观点解易,认为玄学派的易学是虚诞之言,并批评了王弼的太极说。其易学虽在理论上并无新的建树,但对玄学派易学却是一大威胁。易学著作颇丰,有《周易注》十卷,《周易问难》二卷,《周易元品论》二卷,今皆散佚。明姚士遴辑有《干常侍易解》三卷,孙堂《汉魏二十一家易注》辑有《干宝周易注》一卷。清张惠言《易义别录》亦有辑录,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有辑本。此外,尚著有《晋纪》、《搜神记》,其中《搜神记》为魏晋志怪小说的代表作,可惜南宋时已佚,今本系明人所辑。

孙盛(302—373)东晋儒家学者,历史学家和无神论者。字安国,太原中都(今山西平遥西北)人。累官至秘书监加给事中。博学多闻,善言名理,与殷浩共擅名一时。精研《周易》,曾与殷浩、刘炎就关于易象妙于见形问题展开过大辨论。其易学一方面拥护汉易的传统,坚决反对易老合一,使《周易》的研究从老庄玄学中解脱出来,另一方面又反对管辂一派的占术,在魏晋易学史上有一定影响。论易时,不排斥取象说和卦气说,认为卦爻象的变化,体现了事物的变化,而事物的变化,皆效法卦爻象的变化,二者一致。他认为《周易》所讲的变化之道和阴阳不测之神,存于卦爻象和所取的物象之中,而卦爻象是有形的,穷神知化不能脱离有形之物。反对脱离形器和事迹,追求抽象之道,反对以卦气说讲占筮之术,推测人事吉凶。认为卦象是来自于对天地万物的摹写,事物的变化表现在六爻之中,观察卦爻象即可知吉凶之理,无需占筮。他既认为易象妙于见形,又驳斥了以《周易》为术数的迷信。并认为夏禹重八而演为六十四卦。反对生死轮回、灵魂不死、善恶报应等宗教迷信,同时又驳斥了佛教的神灭论思想。一生著作甚多,有《易象妙于见形论》、《老聃非大圣论》、《老子疑问反讯》、《魏氏春秋》和《晋阳秋》等。

韩康伯(332—380)东晋玄学家,易学家。名伯,字康伯,以字行。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东)人。殷浩外甥。幼颖悟,及长,“清和有思理,留心文艺”。(《晋书·韩伯传》)仕至吏部尚书,领军将军,改太常,未拜而卒。精研《周易》,魏尚书郎王弼注《周易》时只注了《易经》和《易传》中的《文言》、《彖辞》、《象辞》,其余的《系辞》、《说卦》、《序卦》、《杂卦》等部分则由韩康伯作注,韩注与王注并传于世。其易学受王朗、王肃父子之易注和王弼之易注影响最大。发展了王弼易学,进一步排斥汉易中的象数之学,将《周易》的体例抽象化,追求象数背后的东西,以无形之理为《周易》的根本,认为易之理不仅是形而上学的,而且是超经验的。从义理的角度说明《周易》的原理,进而将易理玄学化,使《周易》成为“三玄”(即《老子》、《庄子》和《周易》)之一。他又以义理解释《易传》中的范畴、概念,力图摆脱古代的占筮迷信和汉代的占候之术,反映了自然无为的天道观和政治观。认为天地万物起源于“无”,变化之道是无为而自然,“不为”、“不劳”即是道(无),体现了老子自然主义的天道观。认为政治禁忌太多,则使百姓手足不知所措,法令森严,则使人民动弹不得,故主张自然远之政。从取义说出发阐发《周易》的性质,认为八卦和六十四卦以及卦义辞具备天下之理。《周易》乃明理之书,《周易》一书是“托象以明义”,人们应在事象的背后探求其主理,这同汉易中从象数的角度理解《周易》的法则不同,鲜明地表现了义理派易学的特色。强调乾坤两卦为《周易》的根本,把乾,刚坤柔视为居于事物背后从而支配事物生成和变化的原理。认为《周易》是明理的典籍。继承王弼以玄解易传统,揉合易老,利用易学中的范畴、命题,宣扬老庄玄学。认为卦象和事物都是以一为宗,“一”虽为简约,却可存博,兼众。把卦爻的变化以及事物变化的原因称之为“神”,阴阳不测之神和神秘万物之神同变化一样神秘莫测。注解《周易·系辞上》“一阴一阳之谓道”认为“一阴一阳”并非又阴又阳,而是既无阴,亦无阳,此即为“道”。其易学思想对宋明时期易学中的义理学派影响很大。著作有〈周易系辞注〉,现在流传的〈十三经注疏〉中的王、韩合注唐孔颖达作疏〈周易正义〉十卷,其中前七卷为王弼注,后三卷为韩康伯注。另又著〈辨谦论〉等。

韩伯 见“韩康伯”条。

张璠(fan)

东晋易学家。安定(今属甘肃泾川北)人。曾任秘书郎、参著作郎。通晓易学,曾集钟会、向秀等二十二家之说,且以向秀为本,撰成荟萃诸家学说以成一书的创始之作《周易集解》。其易学与王弼同出一源,黜象数而专主义理,故所采辑者,马、郑、荀、虞之说一字不登。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所辑《周易向氏义》、《周易统略》(邹湛撰)、《周易卦序论》(杨又撰)、《周易张氏易》(张轨撰)等,均撰自《周易集解》。原书已佚,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辑为《周易张氏集解》一卷。

徐邈(344—397)东晋儒学家。字仙民,原籍东莞姑幕(今山东诸城西北),西晋末年,其祖父携家南渡,以此世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勤行励学,博涉经史。孝武帝时,受谢安举荐,任中书舍人,曾授太子儒学经典,于朝典礼制亦多有建议。撰《五经音训》,学者宗之。通晓《周易》,释《易》音时,兼释《易》之经义,曾撰《周易音》(即《周易徐氏音》)一卷,唐时已佚,唐陆德明《经典释文》中曾引用其音百余条。此外,还著有颇受当时学者重视的《谷梁传注》等。

崔浩(?—450)

北朝北魏经学家、史学家,天文学家。小名桃简,字伯渊,清河东武城(今山东武城西北)人。累官至司徒,为北方土族之首,与北魏鲜卑贵族发生矛盾,终以修史暴露“国恶”之罪被杀,其宗族与亲戚亦均遭灭门之祸。少好学,精通经学、史学、文学及天文历学。奉旨作《周易注》,并注《急就章》、《孝经》、《论语》、《诗经》、《尚书》、《礼记》等典籍。另与弟崔览等合作完成《国史》,又曾制定《五寅元历》。

褚仲都

南北朝时南朝宋易学家。钱塘(今属浙江)人。曾任梁五经博士。精通《周易》。然不作易音讲疏,且辞尚虚诞。曾作《周易讲疏》十六卷,已佚。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辑有《褚仲都周易讲疏》一卷。

刘瓛(huan)(434-489)

南朝齐经学家。字子耦,小字阿称,谥曰贞简先生,齐沛郡相(今安徽濉溪西北)人。刘炎六世孙。性至孝,曾任彭城郡丞。博通五经,聚秆教授,弟子著名者有范缜、何胤等人。精通《周易》,易学黜郑玄而从韩康伯。著作颇丰,有《周易四德例》一卷,《周易乾坤义》一卷,《系辞义疏》二卷等,均已佚,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辑为《周易刘氏义疏》一卷。

萧衍(464—549)即梁武帝。南朝梁的建立者,玄学派易学的代表人物。字叔达,小字练儿,谥曰武,南兰陵(今江苏武进县西北)人。少而笃学,及成人,洞达儒玄。好筹略,有文武才干。曾任雍州刺史,镇守襄阳,后乘齐内乱,起兵夺取帝位,改国号梁,502—549年在位。中大同二年(547年),接受东魏大将候景的归降,后二年候景引兵渡江,攻破都城,萧衍饥病而死。他通晓儒家经典,精通《周易》,迷信佛教,曾跟周宏正、张讥等人讨论易学问题。其易学特点为揉合易佛,以虚无解释《周易》的最高原理,以《周易》解说佛教的教义。从其宣扬佛教教义的著作中,可以看出揉合易佛的倾向。如《喜阿育王寺赦诏》中,以丰卦《彖》文“天地盈虚”句,说明年成不好,人民困苦,闹事作乱,可以宽恕,并引用随卦《彖》文“随时之义”,宣扬逢真形舍利复见之时,应对一切罪犯,施行大赦,以表慈悲之心。解易著作亦有与佛教义理相比附之处。易学属于玄学派,然亦注太极元气说。在《天象论》中,用体用范畴解释《周易》中的义理。此外,还长于文学,精通乐律。曾创制准音器四具,名“通”,又制出长短不同的笛十二支以应十二律。并擅长书法。曾召纳文士,辩论儒、佛义蕴,制定《五礼》,编成《通史》。由于迷信佛教,曾三次舍身同泰寺,并在各地大建寺院。据《隋书·经籍志》记载,其解易著作有《周易大义》二十一卷,《周易系辞义疏》一卷,《周易讲疏》三十五卷,均已佚。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引用其易解四条。明人辑有《梁武帝御制集》。

梁武帝 见“萧衍”条。

徐遵明(475—529)北朝北魏经学家,北学代表人物之一。字子判,华阴(今陕西华阴西)人。幼孤好学,历更数师,俱不终业,乃苦读殚思,博通诸经。聚徒讲学二十余年,沿袭东汉儒家经说,传授《周易》、《尚书》、《左传》、“三礼”,其易学习“郑氏易”,又传《易》于卢景裕、崔觐。北齐易学,并出其所传。著有《春秋义章》三十卷,已佚。

周宏正(496—574)南朝梁、陈经学家。字思行,谥早简子,汝南安城(今河南汝南东南)人。十岁即通晓《老子》、《周易》,十五岁补国子生。仕梁,官国子博士,于士林馆讲授,听者倾朝野。入陈,官至尚书右仆射。知玄象,善占候,精通《周易》,梁武帝萧衍曾跟他及张讥等人讨论过易学问题。其易学中,对卦爻辞文字的解释,多取王弼义,又兼收郑玄、王肃说。就哲理内容而言,有:(1)对乾卦卦辞“元亨利贞”的解释。把元亨利贞作为四德,并从天、地、人三个方面解释这四德,以天之元亨利贞为春夏秋冬,地之元亨利贞为金水木火,人之元亨利贞为仁礼义信,认为四德具有生、养、成、终之义,意味着事物从始到终的发展过程。突破了道德的范畴,而具有世界观的意义,这一观点对唐宋易学的发展影响很大。(2)对《序卦》的解释,将六十四卦分为“六门”,即六类。卦的顺序则表示事物之间的六种联系,如相因、相反、相须、相病,等等,而这些联系又都归之于中道。他还合马融所分费氏章句十三章而为十二章。并明晓佛典,当世名僧也多请他释疑。著作有《周易讲疏》,已佚,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辑为《周氏周易义疏》一卷。又著有《论语疏》、《老子疏》、《庄子疏》等。原有集,已散佚。

张讥

南朝梁陈经学家,易学大师。字直言,清河武城(今山东武城西北)人。少通《论语》、《孝经》,笃好玄言,受学于汝南周宏正,时有新意,为先辈推服。仕梁,为士林馆学士。入陈,历任国子助教、东宫学士、国子博士。陈亡入隋,卒于长安。性恬静,慕闲逸。学生众多,著名者有陆元郎(陆德明)、姚绥等。精通《周易》,曾和其师周宏正等人一起与梁武学萧衍讨论对易学问题,并曾讲授《周易》。其易学本于郑玄,观点中较为突出的,是对《说卦》文“参天两地而倚数”的解释。认这天大于地,天包括地。就数目而言,认为三中有两,并用“三中含两”来说明“一以包两”。这里的“一”,并非单一的一,而是合一的意思。这种观点对宋明时期张载的太极说的明清之际王夫之对奇偶两画的解释都有重大影响。著有《周易义疏》三十卷,久佚,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中辑有《周易张氏讲疏》一卷。又著有《尚书义》、《论语义》、《孝经义》、《老子义》等,均已佚。

卢景裕

北朝北魏经学家。字仲孺(一作仲儒),小字白头,号居士,范阳涿县(今属河北)人。前废帝初,官国子博士。东魏时,请教授诸子,后卒于晋阳。性清静,淡于荣利,敝衣粗食,怡然自安,曾隐居大宁山,专攻经学。精通《周易》,虽不聚徒教授,然所注《周易》大行于世。其易学出于郑、荀两家,如释承乘时,据郑学,又采用荀氏升降之义。并通晓佛学,天竺沙门道怪每作经论,常请他作序。著作有《周易注》,唐李鼎祚《周易集解》中曾采用,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中辑有《周易卢氏注》二卷。此外,尚著有《尚书注》、《孝经注》、《论语注》、《礼记注》、《老子注》等,今多散见于诸书中。

卫元嵩

北朝北周术数名家。益州成都(今属四川)人。精阴阳历算,善阴阳术数。献策后周,赐爵持节蜀郡公。好作预言,天和中著书,预论周隋废兴,颇有征验。不信释教,曾与道士张宾共上疏周武帝灭佛,言僧徒猥滥。讲阳变阴合,以卦象阐述阴阳配偶,以坤为首,乃殷代地辟于丑之学,是中天易思想根源。曾仿照扬雄《太玄经》体例,袭用《归藏》序次,而著成用意怪僻、文字艰涩的《元包》十卷,今存五卷,后有人认为此著属《归藏》主要著作之一。

五、隋·唐·五代

陆德明(550?—630)隋唐间善言名理的经学家,音韵、训诂学家。名元郎,字德明,以字行。苏州吴(今江苏苏州)人。历仕陈、隋、唐、曾任秘书学士、国子助教、国子博士等职。曾受学于周宏正,善言名理,通晓《周易》,曾采汉魏六朝音切,给《周易》经传文注音,又兼采诸儒训诂,且考证各本异周,撰成《周易释文》一卷(即《经典释文》第二卷),并撰《易疏》第二十卷。他常识渊博,所撰《经典释文》三十卷,为汉魏六朝以来研究儒家经典音义的总汇。另又撰有《老子注》十五卷。

陆元郎 见“陆德明”条。

候果

唐初易学家。字行果。官国子博士。精研《周易》,其易学渊源于郑玄而参以荀爽、虞翻之卦变。如释乾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时,谓易有天道、人道、地道,本于郑玄而论三才之道。论升降旁通,又不失荀、虞之旧法。著《周易注》,唐李鼎祚《周易集解》中曾引用,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中辑有《周易候氏注》三卷。

孔颖达(574—648)唐代经学家。字部达(亦作仲达、冲远),谥号宪,冀州衡水(今河北衡水西)人。少聪敏,曾从刘焯问学。通晓经学,尤其明晓《周易》、《左传》、《尚书》、《毛诗》、《礼记》等儒家经典,兼善历算。隋大业初,选为“明经“,授河内郡博士。唐代时,历任文学馆学士,国子祭酒等职。曾奉唐太宗命与颜师古等人编纂《五经正义》,此著作以后便成为经学注疏的“定本”,科举考试经学的标准。并曾与魏徵等人撰写成《隋书》。对《周易》有精深研究,易学观主要有:(1)义象兼采。在论述《周易》体例时,一方面采用王弼取义说,另方面又纠正王弼派鄙视取象将《周易》的体例单一化、绝对化。认为物象和义理应统一。(2)易理备包有无。在论述《周易》原理时,摒弃了王弼派贵无贱有的思想,将王弼派所讲的虚无实体解释为自然而有,自然无为或不知其所以然而然。“道谓自然而生”。(《周易正义》卷七)将玄学中的贵无论的崇有论融合。“是知易理备包有无……形而上者谓之道,道即无也;形而下者谓之器,器即有也。”(《周易正义》卷七)(3)乾坤二元论。继承了汉易的传统,认为六十四卦皆来自乾坤两卦。并通过对乾坤二元的解释,宣扬了以阴阳二气为核心的世界观。认为天地万物和人类生活都为阴阳二气变化的法则所支配,并由阴阳二气所构成,将阴阳二气看成是天地万物形成和变化之本原。(4)太极说。围绕大衍义的问题,解释了太极,以太极元气说否定了虚无实体说,抛弃了《易纬》中的太易说和大一神说。易学著作有《周易正义》、《周易正义序》。其中《正义》是采用王弼注和韩康伯注,并对王、韩二注作逐句解释,故亦被称为孔疏。

李通玄(633—730)唐朝佛学家。世称李长者,太原(今属山西)人。因曾居方山土龛中,日食枣柏少许,故人称枣柏大士,亦称方山大士。少通《易经》,年四十,方专心内典。游五台山遇僧,得受华严大意。以《周易》解说佛教华严宗教义。年九十六坐化。著作有《华严论》四十卷,《决疑论》四卷,《略释》一卷,《解迷显智成慧十明论》一卷及诸偈赞等,并传于世。

一行(683—727)唐朝高僧,天文学家。即僧一行,世称一行阿阇(she)梨。俗姓张,名遂,卒谥大慧禅师。巨鹿(今属河北)人,一说是魏州吕梁(今属河北省)人。为太祖功臣张公开瑾之孙。为逃避官场斗争,二十一岁出家为僧,先从荆州景禅师,旋从嵩山普寂学禅,后从善无畏、金刚智学密法,又参与善无畏译场,助译《大日译》并作《大日经疏》,后成为我国佛教密宗之祖。饱览经典,精通天文历法,并善于吸收汉易中的合理成分,引用卦气说来解说历法。其经文多同于孟京之学。曾推《周易》大衍之数,立术以应炎,改撰《开元大衍历经》。指出孟喜易学的特点是以《周易》卦象解说一年节气变化并根据孟喜卦气说制作卦气图。开元九年(721年),因旧历法预报日食不准,奉诏修订历法,终于在开元十五年(727年),制成唐朝最好,亦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大衍历》,它的体例格式在中国采用西法之前,为历代编历者所沿用。又曾与梁令瓒共同制成黄道游仪和浑天铜仪,其中黄道游仪用以重新测定一百五十余颗恒星的位置,并据此在世界上第一次发现了恒星位置变化的现象,以漏水转动的浑天铜仪是现代时钟的雏形。组织在全国十二个地点的天文观测,并根据南宫说一组的测量,归算出相当于子午线纬度的长度这在科学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其著作有《一行易篡》,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辑为《易篡》一卷,另有易学著作《卦议》及《大日经疏》、《大衍历》、《七政长历》、《心机算术》、《摄调伏藏》、《七曜星辰别行法》、《北斗七星护摩法》等。

李鼎祚

唐代经学家。资州盘石县(今属四川)人。以经术称名于当时,历官左拾遗、秘书省校书郎、殿中侍御史。为唐代提倡汉易象数文学的代表。其易学观可归纳为:在对《周易》体例的理解上,主取象说,认为易学应讲天象,并斥王弼后学不谈天象乃里俗小曲;在对《周易》既讲天道,也讲人道。取圣人取象说,解释八卦的起源。发挥了汉唐的元气阴阳说,否定王弼派以玄学贵无论解易,提出“元气絪縕”说解释天地万物的形成,并以此说来解释“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不测之谓神”。认为《周易》是儒、释、道三教的始基,九流的锁钥,治国,齐家和修身的正术。曾汇集汉易系统中象数派的注释,收集了从子夏、孟喜、京房到伏曼容、孔颖达等三十五家之说,其中以荀爽、虞翻、干宝等人的注解为收集最多者。并采纳了如王弼、何景、韩康伯等玄学派的注解,又加以自己适当的训解,撰成继孔颖达《周易正义》后所出现的又一部总结两汉以来易学、意在纠正孔疏之偏的著作——《周易集解》。另著有《连珠明镜式经》(又名《连珠集》)、《平湖论》等。

孙思邈(581—682)唐代医学家。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少时因病学医,对医学有较深的研究,并博涉经史百家学术,兼通佛典。注重医易关系,提出“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的著名论点,善用《周易》盈虚消息理论来阐述修身防病治病的道理。他的医学思想充满了易具医理、医为易用的观点。对后世医易学影响很大。所著《备急千金要方》及《千金翼方》为中医重要著作。

崔憬

唐代易学家。生活年代在孔颖达之后。精通《周易》,解易时注重义理,不墨守王弼《周易注》,而于荀爽、虞翻、马融、郑玄之学有所窥见。诠释《周易》经文时,好为新说。易学观主要表现为“在对《周易》体例的理解上,以取象说为主,以卦象为《周易》的根本,但又不排斥取义说。既不同于王弼鄙视卦象,不赞成取象说的易学,又不因袭汉易的象数之学。强调取象,重视卦象,主张通过卦象研究易理。在对《周易》原理的解释上,抛弃了孔颖达《周易正义》中以玄学解易的形式,并辩论了三个同哲学有关的问题:(1)在大衍之数上,他的论述以及太极说,不以不用之一为虚无实体,以四十九数未分为太极,并认为八卦蕴藏在大衍之数之中,这在易学上就推导出六十四卦是太极自身的展开的结论,在哲学逻辑上就推衍出天地万物是世界本体自身展开的理论。(2)在道器关系上,以器(指卦爻象)为体,以道(指卦爻变易的功能和性质)为用,这种体用观,具有鲜明的唯物主义性质,后来对宋明易学中的功利派影响很大。其置形器于第一位,将孔颖达《周易正义》中的自然无为之道,归于形器的功能和作用,抛弃了其玄学的形式和迁道后器的观点,从而在易学上作出了贡献。在卦象和义理的关系上,从取象说的立场出发,认为没有乾坤两卦象,即没有“易之形器”,也就没有阴阳爻象变易之道,阴阳变易之理存在于卦爻象之中。(3)在对《序卦》的解释中,阐发了对立转化的思想,为唐代易学哲学史上所罕见。总之,崔憬易学可说是从汉易转向宋易之先驱。著作有《易探玄》,已佚,但其佚文可见于李鼎祚《周易集解》中,清马国翰曾采《周易集解》所引崔憬的遗文一百八十余条,在《玉函山房辑佚书》中辑为《周易探玄》三卷。

彭晓

五代时人,字秀川,号真一子。永康(今属浙江)人。仕后蜀孟昶为朝散郎、守尚书祠部员外郎,赐紫金鱼袋。《十国春秋》卷五十七、《三洞群仙录》、《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四十三,均有彭晓伟略。后者云:彭晓“少好修炼,自号真一子,与击竹子何五云善。孟蜀时明经登第,累迁金堂令,遇异人得丹诀,注《阴符经》、《参同契》、《金钥匙真一诀》。”彭晓撰注今存《周易参同契通真义》、《周易参同契鼎器歌明镜图》、《还丹内象金钥匙》(又称《墨铅水虎论》或《红铅火龙诀》),依据当时内外丹结合的传统,在此三书中解释了《周易》、黄老与内外丹三者一致的原理和功法细节。

六、宋代

张根(1061—1120)

北宋学者,字知常,号吴园。饶州德兴(今属江西)人,元丰进士。曾请徽宗清心省欲,以遏止祸乱之源。曾通判杭州,提举江西常平;尝论党籍之害;后复力陈花石纲之弊,忤权贵,累贬彬州安置。说《易》不主汉儒象数之学,亦不涉宋代河洛之谈,唯论释《周易》经文义理。注文简略,无节外生枝之弊,于经文颇有发明。著有《吴园周易解》、《春秋指南》等。

耿南仲(?—1129)

北宋开封(今属河南)人。字晞道。元丰进士。徽宗时,为东宫官多年。饮宗即位,命签书枢密院事。靖康元年(1126),进同知院事,旋为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坚主对金割地乞和,出使河东舍营,议割地事,嫉李纳位越己上,每与异议,尽罢战守之备。后赴相州,向康王越构劝进。高宗即位,鄙其为人,累贬安置南雄军,卒于道作文言传,称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作象传称云雷屯,君子以经纶行止。断以天理,所以教占者之守道艰险;济以人事,所以教占者尽道。其曰无大过,当指论是非,非论祸福。其畏战主和,依违迁就,即此苟求无咎,与无拂天道之说有关,因经术之偏,祸延国事。然其大致因象诠理,随事示戒,亦往往切实有益,究胜于高语玄虚,推衍奇偶晦蚀,可节取所长。著有《周易新讲义》。

李衡

宋代江都(今属江苏)人。字彦平,自号乐庵。登进士第。授吴江主簿,有部使官依势作威,遂拂衣而归。后任溧阳知县,专心诚意教化民众,累拜侍御史。年老请归,以秘阁修撰致仕。居昆山,聚书逾万卷。蜀人房审树撰《周易义海》共一百卷,其义重复,文辞冗琐,李衡乃采摘精华,删削厘定,并补入程颐苏轼、朱震三家之说,撰成《周易义海撮要》。另有《乐庵遗书》。

沈该

南宋学者。字守约,一字元约。湖州吴兴(今浙江湖州)人。第进士。绍兴间为礼部侍郎,出知夔州。二十五年(1155)召还,为参知政事。次年,进左仆射,同平章事。二十九年,以老请罢,提举洞若观火霄宫。精于《易》。说《易》以正体发明爻象之旨,以变体拟议变动之意,以求合于观象玩辞、观变玩占之义。其占则全用《春秋左传》所载筮例。南渡以后,言《易》者不主程颐之理,即主邵雍之数,沈该《易》说独考究遗经,认为三代以来之占法,违时异尚;而《春秋左传》去古未运,所记卜筮,多在孔子之前,孔子赞《易》,未闻一处斥其谬误。著有《易小传》。

朱震(1072—1138)

南宋学者、易学家、易学史家。字子发,世称汉上先生。荆门宫(今湖北荆门)人。一说邵武(今属福建)人。政和进士,早年曾任州县地方官,后被召为太常春秋博士、经筵侍讲。精于易学,对两汉以来的易学流派以及北宋以来易学的发展都进行了探讨。自谓其易学“以《易传》(指程颐的《程氏易传》)为宗,和会雍(邵雍)载(张载)之论”。(《进周易表》)程颐、张载、邵雍是其易学的三个主要来源,并兼采汉唐以来的观点加以补充。提出宋代易学传授系统:“濮上陈抟以《先天图》传种放,放传穆修,修传李之才,之才传邵雍。放以河图、洛书传李溉,溉传许坚,许坚传范谔昌,谔昌传刘牧。修以《太极图》传周敦颐,敦颐传程颐,程颢……种颐述《易传》,(张)载造《太和》、《参两》等篇。”(《汉上易传·系辞》)其说对卦爻象和卦爻辞的解释,继承了汉易取象说,并吸取了互体、卦变、纳甲、飞伏、五行、卦气等说。象数学派分化为两源,一派主张有数而后有象,以邵雍为代表,一派主张有象而后有数,朱震为代表。对筮法的解释,主张有气而后有象,有象而后有数。太极说是将《系辞》“易有太极”章,“大衍之数”章和《说卦》“参天两地而倚数”这三章观点揉合在一起加以解释的,发展了象数学派的太极观。以太极为混沌未分之气,称其为“一”此本于张载“合则混然”说。但汉易如《乾凿度》以太极元气来于虚无,张载的太极说又流于清虚一大,朱震太极说则抛弃了虚生气说和清虚观念,而以混而未分解释张载的“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对程颐的“体用一源”说批判地继承,认为“气”为世界本原,在理气问题上,不以道和理为本原,也摆脱了道家太极观的影响。其《易》起于南宋,独标象数之帜。《易》图之多,开创了后代许多易学家大画《易》图的先例。虽没有突出的创造,但能综合前人象数学的成就,作了自己的阐发。对汉易和北宋的象数之学作了一次总结。为象数派的易学提供了一套理论体系,对象数学派观点的整理和介绍,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对清代汉学家研究汉易和图书派的演变,起了很大的影响。但其易学文辞繁杂,朱熹责其“解易如百衲袄,不知是说什么”。(《朱子语类》卷六七)其象数学的神秘主义的糟粕甚多,把人事的吉凶悔吝,地位的尊卑贵贱都归之“卦变”。著作有《汉上易传》、《周易卦图》、《周易丛说》。

李光(1078—1159)南宋易学家。字泰发,号转物居士,又自号读易老人,谥庄简。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西北)人。崇宁进士。靖康中,曾劾蔡京、王黼、朱勔、李彦,反对割三镇与金。绍兴元年(1131),累迁吏部侍郎,建议驻华建康(今江苏南京),以守江淮。督临安行在营缮事,不骚扰百姓。八年,参知政事。秦桧欲用其名压制反对和议者,及桧议撤守备,谋削兵权,他面斥桧“怀奸误国。”和议成,安置藤州,移琼州,论文考史,怡然自适。桧死,复官。主张解《易》不应拘泥于象数,而应明人事,其解《易》往往依经立义,因事抒忠。引史入易,以史证易,因反对秦桧和议,假借易学道出其政治观点。所论大都切实近理,然不免牵合附会。著有《读易详说》、《庄简集》。

郑刚中(1088—1154)南宋易学家。字享仲,一字汉章,号北山。婺州金华(今属浙江)人,绍兴进士。以秦桧荐于朝,不敢言桧之非。为川陕宣谕使,谕诸将罢兵,旋任陕西分画地界使,拒金过分的领土要求。后为四川宣抚副使,选将屯守,除去杂税,治蜀有绩。秦桧怒其专擅,累贬封州(今广东封开东南)安置。善易学,兼重理、数。兼取汉学,不主一家。能博采众说,凡荀爽、虞翻、干宝、蜀才九家之说,皆参互考稽,解义不拘成说,能自出新意。著有《周易窥余》、《北山集》、《西征道里记》。

郭雍(1091—1187)南宋学者,易学家,字子和,号白云先生。河南洛阳人,隐居陕州(今河南三门峡西)。乾道中守臣荐于朝,召之不赴,赐号冲晦处士,后更封颐正先生。其父忠孝,师事程颐,著《兼山易解》。其说承继家学,本于忠孝,故以家传为名。朱熹称《兼山易解》溺于象数之为,陆游跋称其父子实传程颐易学。观其所著,大抵剖析义理,与程颐《伊川易传》相似。其谓:易之为书,其道其辞,皆由象出,未有忘象而知易的人。但实非专主象数,陆游所称近实。冯椅《厚斋易学》深斥其非,已为公论。淳熙初,学者集二程、张载、游酢、杨时及其父子有关《周易》著作为《大易粹言》。另有《郭氏传家易说》、《伤寒补亡论》。

都挈

南宋丹阳(今属江苏)人。字圣与,绍兴中由进士累官吏部郎中、太府少卿、淮西总领。父都郁为惠州教官,留心易学。其承家学,论《易》专明变体,就是《左传》所载诸占,所谓某卦之某卦者为变体。古周易原有此一义,但因古书散佚,此说不传。都氏据义理揣摩,求其概略。其中有牵强穿凿之处,但瑕不掩瑜,可备一家之说。著有《易变体义》。

程大昌(1123—1195)南宋经学家。字泰之,徽州休宁(今属安徽)人。绍兴进士。历官著作佐郎、国子司业,浙东提点刑狱,吏部尚书等,以龙图阁学士致仕。有政声。生平笃学,于古今事无不考究,尤精地理之学。论《易》发明刘牧的河洛之学。首论五十五之数,参以图书大衍为易之本原,而卦变揲法皆有图论,往往断以己见,超出先儒之说。所论分爻值日,乃出于京房、焦延寿卦气,其始于中孚,本用太初法,与孔子所谓乾坤之策当期之日不合。复姤生卦说始于邵雍,但乾坤生六子《说卦传》有明文,不得先有六画之卦,后有三画之卦。郑康成用十日、十二表、二十八宿以应大衍五十之数,本于乾凿度,与马融增北辰,荀爽增用九、用六,不过以意决择附会,初无不易之理。张行成别立二十五数以推大衍,则是五十五数之外,别有十五数,更非孔子所曾言。虽排斥先儒,不能脱南宋之风气。然其参互折衷,皆能根据大传,于易义变有所阐明。易著有《易原》、《易志通言》。另有《禹贡山川地理图》、《考古篇》、《演繁露》、《雍录》等。

李石(1108—?)南宋学者,字知几,号方舟。资阳(今属四川)人。绍兴进士乙科。为成都户掾,绍兴二十七年(1159)荐为太学博士。因直情径行,不附权贵,罢为成都学官,为彭州副职,知黎州。入为都官员外郎,复出知合州、眉州,除成都路转运判官。淳熙二年(1175)放罢,出主石室,闽越之士不远千里而来,刻石者众多。易说专论互体,每卦标两互卦之名而以爻词为证。王弼称互体、卦变均不足取,于是弃象不论。互卦及动爻变化,其说见于《系辞》,其法著于《左传》,历代诸儒,有从相承,一概排斥,未免偏涉玄虚,故其说专辩驳王弼之学。著有《方舟集》,易著《方舟易学》收在此集中。

张行成

南宋学者,易学家。字文饶,一作子饶,邛州临邛(今四川邛崃)人。人称观物先生。绍兴(1131—1137)进士。曾为成都府路钤辖司斡办公事,乞归,杜门十年,专意著述。乾道间,表进其书,除直徽阁,官至兵部郎中。精《易》,通术数之学,据邵雍《先天图》和《观物外篇》的“易卦”推衍义,以十年时间著成《皇极经世观牧外篇术衍》十八卷。认为理、数、象存在于事物之先。以“理”为宇宙的本源,并根据“象数”原理构成世界的图式。为邵雍象数的继承者。魏了翁概括其学特点:“(张)行成大意,谓理者太虚之实义,数者太虚之定分未形之初,因理而有数,因数而有象,既形之后,因象以推数,因数以知理。”(见《宋元学案·张祝诸儒学案》)著有《易通变》。其书漫引旁推,万事万物,一一归之于数,发明之处甚多;另著有《皇极经世索引》、《潜虚衍义》、《元包数总义》、《翼元》等。

杨万里(1124—1206)南宋诗人,易学家。字廷秀,号诚斋,谥文节。吉州吉永城今江西吉水)人。绍兴进士。曾官隆兴府奉新县知县、漳州知县、常州知县、广东提点刑狱、枢密院检详官兼太子侍读、左司郎兼侍读、秘书临、宝谟阁学士等。早岁从学于张浚,晚年拒与韩侘胄合作。力主抗金,曾上《干虑策》。力攻投降之非策,忧国忧民。才识广博,秉性刚直敢言,为官廉洁不贪。其《易》说属于义理学派。发明程颐易学,与以邵雍为代表的象数学派、图书学派相对立,同时也受张载的影响。其《易》说观点及特征如下:(1)认为“易者圣人变通之书也”。(《诚斋易传·序》)主张学习《周易》目的,是在人事得失、社会治乱中掌握其法则,转灾为福,转危为安,转乱为治,实现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和平天下之道,使万事万变归于“中正”。(同上)《周易》并非只是算命、卜问吉凶,更重要的是,依据过去的经验,预知未来的事变。即“前知”,亦即“以已往之微,知方来之著”,“以已往之盛,知方来之衰也”。(《诚斋易传·说卦》)《周易》卦爻象和卦爻辞反映了事物变化的法则。(2)引史证经,为其易学的一大特征。《诚斋易传》对各卦和各爻义的解释,几乎皆引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言行加以论证,以说明《周易》乃圣人通变之书。把《周易》看成是治理国家的一部教科书。(3)其解《周易》除引史证经外,还注重从文字和义理两方面串讲,力求文理贯通,不拘于文字训诂和注疏形式,体现了宋学解经特色。(4)易之道天理而已。认为圣人依天地之道而作《易》书,但不能创造天地之道,“天地出于易而易非出于天地,圣人作夫易而易不作于圣人也。”(《诚斋易传·系辞》)《周易》是圣人效法天地之理而写成的。关于理、象、辞、数,其易说认为,易之理最为根本,有未画之易即易之理,才会产生有形有象的东西,才有卦爻象、卦爻辞和揲蓍之数、天地之数。此是对程颐易学“有理而后有象”、“有理则有数”的发挥,故把易之道称为“天理”。易学哲学上反对周敦颐以“无极”、“太极”为虚无的观点,认为混沌元气是宇宙万物的根源。易学哲学受孔颖达太极元气和张载气论的影响,企图将阴阳二气周程氏天理说揉为一体。但因其在易学上主张有理而后有象,故终不能从程颐的理本气末说中解脱出来。主要易学著作有《诚斋易传》,其子杨长孺谓其书:“阅十又七年而后成书,平生精力,尽于此书”。(《诚斋易传·申送易传状》)另著有《庸言》、《诚斋集》,对《周易》经传也有解释和阐发。

朱熹(1130—1200)

南宋哲学家。著名易学家、教育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号晦翁。晚年徒居建阳(今福建)考亭,又主讲紫阳书院,故别号考亭,紫阳。卒谥文。世称朱文公。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绍兴进士。曾任泉州同安主簿、知南康军,秘阁修撰等职。任地方官兴利革弊,有惠政。主张抗金,认为“和议有百害而无一利”(《壬午应诏封事》),强调“蓄锐待时”,反对盲目用兵。为官不过十年、教授四十余年,弟子众多。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均有研究,博极群书,融会贯通,会众说而折其中,精于《易》,影响极大。受学于二程三传弟子李侗,集周敦颐、邵雍、张载等北宋以来易学家之大成,独立发挥,形成自己的体系。其易学批判地吸取了各家的观点,以程氏易学为骨干,融会各家的长处。吸取了欧阳修易说中某些论点,提出“易本卜筮之书”(《朱子语录》卷六十六),上古之民,知识未开,“故圣人立龟以与之卜,作易以与之筮,使之趋利避害,以成天下之事”。(同上)试图说明《周易》的本来面貌。不赞成以义理注解卦爻辞的文义和名义,要求从卜筮角度注明其原意,但又认为此卜筮这书中包含着天下万物之理,需后人揭示阐发。其说对义理学派、象数学派均是一大冲击,发前人所未发。阐发了程颐的假象以显义说,提出“易只是个空底事物”,(同上)即以卦爻象和卦爻辞为表现一类事物之理的形式,视《周易》三百八十四条爻辞为三百八十四条公式,可代入一切有关事物。将《周易》内容抽象化和逻辑化。吸收了图书学派的中五太极说的朱震的大衍之数说,以卦爻象为太极之数自身的展开,从而丰富和发展了程颐的体用一源说,在哲学上完成了理本论的体系。吸取了邵雍的加一倍法,说明太极自身展开为卦爻象的过程,用来丰富本体论的体系。还吸引了张载和朱震易学中的阴阳二气说,以二气变化的法则解释物质世界变化的规律。认为“易只是一阴一阳”。(《朱子语录》卷六十五)《易》虽为卜筮之书,但其蕴藏的基本原理是阴阳变易。其“一阴一阳”指阴阳之理和阴阳之气。“须识理、象、数、辞四者未尝相离。”(《朱子语录》卷六十七)四者之所以结合在一起,是因为象、数、辞皆是阴阳之理的表现形式。关于阴阳流行,提出(1)主一气说。以“一气”说明流行即转化之推移,乃一气之消长。(2)渐化和顿变说。“变者化之渐,化者变之成。”(3)以程颐“阴阳无始”说解释周敦颐“互为其根”说,指出阴阳流行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无始无终,循环不已。(4)提出阴阳各生阴阳说。万事万物各分阴阳,一事一物各分阴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交错对待。总结了问及此事人的辩证思维。以体用一源的本体论观点,解释了周敦颐的太极图说,将汉唐和北宋以来易学哲学中的宇宙生成论,转变为本体论的体系。其本体论不限于自然,并且贯彻到认识论、人性论功行和道德修养等领域,对儒家哲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其易学站在义理学派的立场,对北宋以来的易学发展作了一次总结,在易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所倡导的“理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统治阶级的理论工具,在明清两代被提到儒学正宗的地位。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有重要影响,朝鲜、日本称朱子学,曾一度十分盛行,在东南亚和欧美,朱学亦受到重视。著有《周易本义》、《西铭解》、《四书章句集注》、《四书或问》等,后人编有《朱文公文集》和《朱子语录》等。

戴师愈

南宋人,与朱熹同时。里贯不详,官南康军(今属江西)湘阴(今属湖南)主簿。其论《易》,认为一卦之中凡具八卦,有正有伏,有互有旁。又称一变为七,七变为九,卦爻自一变至七,名作归魂。取经师旧说,不滥于杜撰。著《正易心法》。此书旧题麻衣道者撰,据朱熹推断,当为其伪托。

张栻(1133—1180)南宋学者,字敬夫,一字钦夫,又字乐斋,号南轩。张浚之子。汉州绵竹(今属四川)人。迁于衡阳。少从胡宏“问程氏学”。以荫入仕,历知静江、江陵府,官终右文殿修撰,和朱熹、吕祖谦齐名,时称“东南三贤”。力主抗金,誓不言和。推崇北宋周敦颐《太极图说》,并以“太极”为最高范畴。认为“太极”流行天间,贯乎古今,通乎万物。“太极动而二气形,二气形而万物化,生人与物俱本乎此者也。”(《存斋记》)为学主“明理居敬”,认为“居敬有力,则其所穷者益精;穷理浸明,则其所居者亦有地。”著有《南轩易说》(上下经全佚,仅存《系辞》)、《南宋轩集》、《癸已论语解》、《孟子说》等。

薛季宣(1134—1173)南宋学者。字士龙,号艮斋。温州永嘉(今属浙江)人。历官武昌令,大理寺主簿,大理寺正,出知潮州,改常州,未上任而卒。曾从学于二程弟子袁道洁,于田赋、兵制、地形、水利其甚下功夫,后自成永嘉经制之学。为学“主礼乐制度,以求见之事功”。(全祖望《宋元学案·艮斋学案》案语)故世称其“功利之学”。论八卦起源,同意《系辞》圣人观象说,卦象取于天地万物之象,河洛之数取于天地之数。取刘牧、朱震说,以河为九,洛为十,认为揲蓍成卦基于河洛之数,而河洛之数又以九数为主,此九数源于天有九野,地有九州,河洛各有九曲。主张河图洛书实为古代地图,乃“辩物象而旋地政”(《流语集·书古文周易后》)为圣人治世规墨。其政治上的改革观体现为易学上的变通说。以“寂然不动”解释太极之体,以“感而遂通”解释事物的变通。认为“道”不离“器”,“且道非器可名,然不远物,则常存乎形器之内”。(《浪语集·答陈同甫书》)又认为“彼天之道,何与于(干预)人之道”。(《浪语集·与沈应先书》)反对道学家空谈义理性命,重视实际的效用。其学说由陈傅良继之,至叶适而集大成,形成重经世致用的永嘉学派。论《易》有《书古文周易后》、《河图流书辩》、《答陈同甫书》,《复张人杰学谕书》等,皆见于其著作《浪语集》。著作另有《书古文训文》、《春秋经解指要》。

蔡元定(1135—1198)南宋律学家、易学家。字季道,学者称西山先生。建阳(今属福建)人。师事朱熹。庆元党禁中,流放道州春陵卒。为学长于天文、地理、乐理、历数、兵陈之说,精识博闻。“其律吕象数之学,盖得其家庭之传。”(《宋元学案·西山蔡氏学案》案语)朱熹在吕律、象数问题上,向其请教颇多。朱熹的《参同契考异》是经与其相互订正后定稿的。用象数推断“造化微妙”,曾用蓍草为朱熹写《封事》,替赵汝愚辩解。教人以性与天道为先。(《宋元学案·西山蔡氏学案》)虽为朱门弟子,但其易学却继承了汉易和宋易中象数学传统。其象数之学,除受邵雍数学影响外,继承和发展刘牧以来图书学派特别是《易学启蒙》中的河洛之学,成为元明清以来易学家宣传象数学的主要依据。在汉代吕律已同阴阳五行结合,并为易学所吸收,成为汉象数学内容之一。蔡元定著《律吕新书》正是继承之一传统,提出了十八律的理论。与朱熹合著《易学启蒙》,由其起草,朱熹加以指导,并提出修改意见,由蔡氏成书。《周易》原为卜筮之书,只有了解象数,才能读懂此书,故编《启蒙》,介绍有关筮法的基本知识。朱蔡并非提倡象数之学。《启蒙》认为,《周易》中的象数来于河洛,河洛之数的演变,形成八卦和六十四卦卦象,而河洛之数又出于“自然之理”。因受程氏易学影响,以理解数,是对河洛之学和邵雍易学的发展。《启蒙》中象数之学,同朱震易学相比,有不同的倾向,前者主张有理而后有数,以理居第一位,后者主张有象而后有数,以气象居第一位,易著《皇极经世太玄潜虚指要》是对邵雍象数学的阐发。另著有《洪范解》、《大衍详说》、《燕乐原辨》等。

吕祖谦(1137—1181)南宋哲学家。字伯恭,学者称东莱先生。婺州(今浙江金华)人。隆兴进士。历太学博士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参与重修《徽宗实录》,迁著作佐郎,领修《皇朝文鉴》(即《宋文鉴》)。与朱熹、张械齐名,人称“东南三贤”,“鼎立为世师”,曾邀集鹅湖之会,力图调和“朱学”和“陆学”之间的矛盾,“兼取其长”,同时又接受永嘉学派世致用的思想。其易说赞成陆九渊的“心学”,认为易理与人心不容有二,“心之与道,岂有彼此之可待乎?心外有道非心也,道外有心非道也”,又说:“通天下无非己也。“(《东莱左传博议》卷三)所著《古周易》,意为恢复古《周易》本来面目。朱熹推崇其书,为其作《跋》,并以此作为自己撰写有关《易》经音训为一体,其中所集之书久佚,众家之说因而得以流传。著作有《东莱集》、《吕氏家塾读书记》、《东莱左传博议》、《东莱书说》、《大事记》等。另有《周易辞精义》,疑伪托。此书集众家之说,补程颐《伊川易传》不及《系辞》之缺。然去取不为精审。

吴仁杰(1137—约1200)南宋学者,字斗南,一字南英。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寓居昆山(今属江苏)。淳熙进士。历任罗田令、国子学录、四明通守。博洽经史。论《易》认为六十四正卦为伏羲所作,故首列八纯卦洛变八卦图。又认为卦外六爻及六十四覆卦为文王所作,故有一卦变六十四卦图,有六爻皆变则占对卦,皆不变则占覆卦图。又认为《序卦》为伏羲作,《杂卦》为文王作,今之《爻辞》当为《系辞传》,《系辞传》当为《说卦传》。其说颇新奇,与先儒之说迥异。然证以《史记》引“同归”、“殊途”二语为大传,不名《系辞传》,《隋志》称《说卦》三篇,今只一篇,为后人乱其篇题。所言有据,可备一说。著有〈易图说〉《古周易》、《集古易》、《两汉刊误补遗》、《汉通鉴》等。

陈抟(约871—989)

五代宋初道士和道教学者。字图南,自号扶摇子。毫州(今安徽毫县)人,一说普州崇龛(今四川安岳县)人。早年读诸子百家之言,有展翅青云之志。后唐长兴年(930—933)中,举进士不第,遂隐居修道。先隐居武当山,后居华山四十年,被称为华山道士。精于《易》学,据《宋史》载:“抟好读易,手不释卷,常自号扶摇子,著《指玄篇》八十一章,言导养及还丹之事。”其易学继承了《参同契》的传统。朱熹说:“魏伯阳《参同契》恐是希夷之学,有些是其源流。”(《朱子语录》六十五)其学“不烦文字解说,止有一图,以寓其阴阳消长之数,与卦之生变。”(邵伯温《易学辩惑》)其易学特征为以图式解易。所提出的易学图式,包括象和数两方面的内容,为宋代象数之学和图书学派的创始人。共提出三类图式:(1)先天太极图,又称为“天地自然之图”。(2)龙图,即龙马负图,指河洛一类的图式,乃河洛之学的前身。(3)无极图,以道门所传,该图曾刻于华山之壁(今已佚)。其龙图易,讲天地之数的变化和组合,由此而形成的河洛之学属于数学。其无极图,讲坎离卦象和五行之象属于象学。其先天太极图,既讲八卦之象,又讲阴阳变易的度数,象和数兼而有之。三类图式的共同点是都讲阴阳变易的法则。其易学是宋代易学哲学的先驱。通过授徒,其易学思想流传数代,对北宋邵雍、刘牧、周敦颐、陈景元等人的学术思想都有重大影响。其《龙图序》讲述八卦象数之学,阐明龙图未合、既合的变化,宣扬神学目的论的天人相通主,奠定了先天象数学的思想基础。著作有《指玄篇》、《钓潭集》等,皆亡佚。其《龙图序》一篇,收入《宋文鉴》及四川《安岳县志》;殷真君还丹歌注》一卷,收入《正统道藏》。

种放(956—1016)

北宋易学象。字明逸(一作名逸),自号云溪醉候。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奉母隐居终南山,不事科举,授徒讲学,初屡召不赴。真宗咸平五年(1002),被召入京,授左司谏,自是屡年往返朝廷山林,官至工部侍郎。晚年广置良田,倚势强买,门人亲属也多行不法。移居嵩山,仍至终南按视田亩。在易学上,朱震认为,“陈抟以先天图传种放,放传穆修,穆修传李之才,之才传邵雍。放以河图、洛书传李溉,溉传许坚,许坚传范谔昌,谔昌传刘牧。”(《宋史·朱震传》)李之才的卦变说,刘牧的河洛之学,邵雍的先天学,均与种放有渊源关系,陈抟易学亦籍之流传后世。著有《退士传》。

穆修(979—1032)

北宋文学家,易学家。字伯长,郓州汶阳(今山东汶上)人,徒居蔡州(今河南汝南)。大中祥符进士。调泰州司理参军,以负才与众不合,为通判致人诬告,贬池州。后为颖州文学参军,徒蔡州。不满五代宋初华靡文风,与苏舜钦兄弟相友好,继承柳开,力尊韩、柳文,对此宋古文运动有一定影响。精于《易》。《汉上经筵表》言:“陈抟以先天图传种放,放传穆修,穆修传李之才,之才传邵雍。”又言:“穆修以太极图传周敦颐,敦颐传程颢、程颐”。可见邵雍、周敦颐与二程易学,均与穆修有师承关系,著有《穆参军集》。

李之才(?—1045)

宋初易学家。字挺之,宋史作青社人,但青社非地名,考史记三王世象注,齐在东方,故称青社。又益都县(今属山东)有青社驿,古人文字,类称青州为青社,史文因沿之。天圣进士。性朴率自信。尝为泽州佥署判官,官至殿中丞。师河南穆修受易,得其传。属陈抟图书学派。其易学又授于邵雍,时邵雍易学影响颇深。其易学主卦变说,有变卦反对图、六十四卦相生图传后世。(1)变卦反对图以乾坤二卦为基本卦,其余六十二卦皆为乾坤二卦之变易。乾坤所变之卦,共分四类七组:①

乾坤相索三变六卦不反对图。② 乾卦一阴下生反对,变六卦图;坤卦一阳下生反对,变六卦图。③

乾卦下生二阴,各六变反对,变十二卦图;坤卦下生二阳,各六变反对,变十二卦图。④

乾卦下生三阴,各六变反对,变十二卦图;坤卦下生三阳,各六变反对,变十二卦图。(2)六十四卦相生图以乾坤两卦第一次相交,生出姤复二卦。复为五阴一阳之卦,五变生出五卦;姤为五阳一阴之卦,五变又生出五卦。乾坤第二次相交,生出遁临二卦;遁为四阳二阴之卦,五变生出十四卦;临为四阴二阳之卦,五变生出十四卦。乾坤第三次相交,生出否泰二卦;泰为三阴三阳之卦,三变生出九卦;否为三阳三阴之卦,三变亦生生出九卦。

许坚

北宋江左(指长江以东地区,即今江苏等地)人。有异术。早年以时事于江南李氏,李氏不以礼相待,拂衣归,隐茅山。太平兴国间游庐山,及洪州西山、吉州玉笥山,后不知所终。精易学。南宋易学家朱震认为:“陈抟以先天图传种放,放传穆修,穆修传李之才,之才传邵雍。放以河图、洛书传李溉,溉传许坚,许坚传范谔昌,谔昌传刘牧。”(《宋史·朱震传》)陈抟易学由其流传后世。

孙复(992—1057)北宋晋州平阳(今山西临汾)人,字明复。举进士不第,隐居泰山,世称泰山先生。后为范仲淹等推重,除秘书省校书郎,国子监直讲,迁殿中丞。其学上祖陆淳,下开胡安国,和胡瑗、石介并称“宋初三先生”。解《易》主义理,既反对象数之学,也反对王弼派的易学。其评论王弼派易学说:“专守王弼、韩康伯之说,而求于大易,吾未见其能尽于大易也”。(《宋元学案·泰山学案》)著有《春秋尊王发微》、《孙明复小集》。

胡瑗(993—1059)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字翼之,因世居陕西安定堡,学者称安定先生。泰州海陵(今江苏泰州,一说泰县)人。以经术教授苏州、湖州等地,严立学规。历任太子中舍、光禄寺丞、国子监直讲、大理寺丞、太子中允、天章阁侍讲。后以太常博士致仁,归老于家。和孙复、石介并称“宋初三先生”,开宋代理学之先声。精通儒家经术,主张“明体达用”之学。其说易以义理为宗,重在解说卦爻辞之义,以阴阳二气说解释易理,反对王弼派以虚无解释太极。张南轩称其解《易》“不论互体”,“于象数扫除尽略”。(《宋元学案·安定学案》)程颐皇祜中游太学,为胡瑗所重,后程颐尝言:读易当先观王弼、胡瑗、王安石三家。朱熹亦称胡瑗易学分晓正当。朝廷命主太学,千余士日听其讲《易》。著作《周易口义》、《洪范口义》、《论语说》、《春秋口义》等。

石介(1005—1045)北宋兖州奉符(今山东泰安东南)人,字守道,世称徂徕先生。天圣进士。历郓州观察推官,南京留守推官、嘉州军事判官等。丁母忧,居徂徕山下,以《易》教授。人为国子监直讲。庆历中,为太子中允,直集贤院。与孙复、胡瑗并称“宋初三先生”。解《易》主义理,对象数之学及王弼之易均有微辞。著作有《徂徕集》。

刘牧

北宋中期著名易学家。字先之。衢州(今浙江衢县)人。举进士第,调州军事推官,及范仲淹抚河东,举牧可治剧,为兖州观察推官,累官荆湖北路转运判官卒(墓志作官至太常博士)。治易以讲河图、洛书闻名。陈抟龙图易的第三变可变出两个图式,即五行生成图和九宫图,皆称之为龙图。刘牧易说则加以区别,称五行生成图为洛书,九宫图为河图,提出图九书十说,并对这两个图式为河图,提出图九书十说,并对这两个图式作了理论上的解说,是对陈抟龙图易的进一步发展,在宋易哲学史上影响颇大。(1)其河九洛十说,虽出于陈抟象数学,但不同于道教易学系统,不是用来论证道教教义,而是五行生成论说明《周易》原理。以河图中的四象解释形而上的道,认为形而上的道不是虚无的观念,而是尚未形成器的象和数。批评了玄学派的道体虚无说。其太极说,就筮法说,以奇偶两数未分为太极;就世界观说,以阴阳二气混而一为太极;认为卦象和世界的形成乃太极自身分化的过程,并以五行生成说解释这一分化过程,批评了王弼的太极虚无说,抛弃了孔疏有生于无的形式,成为晋唐易学向宋易转化的标志之一。(2)主张天地之数、大衍之数和五行生成之数都表现在河洛图式中,其数目的排列组合,便得出四象、八卦,数的变化决定卦象的形式,由此认为,其河洛图式不仅包括阴阳二气变化法则,也包括时间过程,天地万物的变化皆备于此图式中,其河图、洛书成了世界形成和变化的模式。论卦象和本体,仍属汉唐易学哲学中生成论和宇宙论的体系,但由于以五行的生数和成数即天地之数自身的演变解释太极生两仪,以及生八卦的过程,此种观点对后来理学派和气学派易学哲学中本体论的发展有一定影响。其河洛图式,因以数为核心,解释卦象和物象,故属于象数学派中的数学派。数学是针对玄学家韩康伯注所说“非忘象者则无以制象,非遗数者无极数”而发的,反对以虚无为象数之母。刘牧主张象由数设,先有数而后有象。“天地之极数五十有五之谓也。遂定天地之象者,天地之数既设,则象从而定也。”(《易数钩隐图》)在象和数关系上,将数置于第一位。河洛图式出于天奇地偶之数的排列组合,在哲学上必然导出数为天地万物的本原。其易学著作有《易数钩隐图》,保存在《道藏·洞真类·灵图类》中。另著有《周易新注》,已佚。

倪天隐

北宋桐庐(今属浙江省)人。号茅冈。博学能文。嘉祜中主讲邑中,有声望。从师胡瑗。说《易》重在阐发人生吉凶消长之理,进退存亡之道,以教人修向治国之方,其说不杂释、道,唯介明儒理。著有《周易口义》,为记述其师胡瑗说《易》之书。

宋咸

北宋建阳(今属福建省)人。字贯之。天圣进士。知邵武军,立学置田以养士。移守韶州,奏除悍卒,境内肃然。官至都官郎中。说《易》反对刘牧河洛之学。将齐牧、王弼易学对比,辨其是非,说明刘牧所创图书之学,同王弼派义理之学相对立。易著有《刘牧王弼易辨》,《易训》。另有《毛诗正纪外义》、《论语增注》、《法言注》、《朝制要览》诸书。

欧阳修(1007—1072)

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易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天圣进士,后累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政知事。早年支持范仲淹新政,晚年反对王安石新法,趋向保守,卒谥文忠。其易学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易童子问》中:(1)敢于打破传统看法,只肯定《彖》、《象》二传为孔子所作,第一次提出《系辞》非孔子所作,指出“余之所以知《系辞》而下,非圣人之作者,以其言繁衍丛脞而乖戾也”(《易童子问》三),认为《系辞》、《文言》等传中的文句重复,杂乱无章,备列解说不一,非一人之言,内容与《论语》所载孔子思想不同。(2)对河图、洛书持否定态度。他以河图、洛书为怪妄,痛斥河洛学派为罪大恶极,应处以严刑。(3)对卦爻辞的解释,注重义理,发挥《彖》、《象》二传的观点,以评论人事为主,其易学具有重人事而轻天道的倾向。对《周易》经文个别文字的解释,对物极必反的论述,对《系辞》等传的质疑,在易学史上有其历史地位,对南宋功利学派和清代汉学家的易学都起了重要的影响。其散文畅达委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词风婉丽。易著有《易童子问》。长于史,与祁合修《新唐书》,自著《五代史记》,又集金石遗文为《集古录》。还著有《欧阳文忠公集》、《六一词》等。

李觏(1009—1059)

北宋著名易学家。字泰伯,南城(今江西南城县)人。少时家境贫寒,两次应试不中。平生以教授为业,创建盱江书院,学者称盱江先生。晚年由范仲淹等人荐为太学助教,后为直讲。其《易》说不赞成把《周易》看成是占卜一类的迷信著作,也不赞成以佛老解易,认为《周易》是讲人伦教化的典籍。推崇并继承王弼义理学派的传统,主取义说,以人事为主,但抛弃了王弼的玄学释易。认为刘牧易图重复、驳杂,将刘牧易图五十五删定成三图:河、洛图,主河九洛十说;八卦方位图,主离南坎北说。其河图以九宫之数配以八卦方位,本于郑玄说,与刘牧不同之处是,认为河图只表示八卦所居之方位,即坎离震兑居四正位,乾坤艮巽居四隅,但不能产生八卦,八卦来于洛书,非来于河图。反对刘牧将河、洛合而为一,以河图为八卦之源。取孔疏说认为河图图式三五七九,乃天之数,象征天阳之气;二四六八乃地之数,象征地阴之气,以此图式考察天地之气运行,天地之气各据一方,并未会合,其中宫只有五,即只有天气之数,而地十未出,天地之气就业问题未具备,认为河图既不能生象,又不成形,也不能形成八卦。认为河图八卦说违背了先有气而后有象而后有形的原则,因而提出八卦出于洛书说。十洛之图之四方之数,皆体现了阴阳二气相会合的法则,能生五行和万物,不仅有象,而且有形,八卦即依此生,河图有八方之位,洛书有五行之象,二者相综而卦成,与刘牧认为有数则有象、象出于数不同,李觏认为有气而后有象,象和数依赖于气。由于其说以阴阳二气解释象和数,不同于刘牧的数学,从而成为北宋易学中以气解易的先驱。通过对大衍之数的解释,提出以太极之气为世界本原,以元气无形解释五弼派易学中的无,以天地有形解释王弼派说的有,将有无问题纳入气论哲学体系中,在宋明哲学史上是一个贡献。因其学倡经世致用,故其易学对南宋功利学派有一定影响,是王安石、陈亮、叶适功利思想的先驱。著作有《易论》、《删定易图序论》|《礼论》、《周礼致太平论》、《庆历民言》等。

邵雍(1011—1077)

北宋著名易学家。字尧夫,自号安乐,谥康节。祖先为范阳(今河北涿县)人,幼随父迁共城(今河南南辉县),隐居于苏门山百源之上,故被后人称为百源先生,其学派被称为“百源学派”。屡被推荐为官,均坚辞不受,终生以研究《周易》为业。后居洛阳,与富弼、司马光、吕公著等从游甚密。勤奋好学,潜心学问。共城令李之才曾授以“物理性命之学”,即《周易》象数之学,往其探索,多所自得,在易学象数学派中“自为一家”,以先天象数之学名于世,和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为北宋五子。其学一反王弼以来的义理派风调,在汉代象数学派的基础上,把陈抟等道教在思想与易理相结合,为理学的命题作论证,使“易学”成为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易学发展的又一重要阶段,故为北宋理学的重要人物。根据《易传》关于八卦形成的解释,参杂道教思想,虚构一宇宙构造图式和学说体系,成为他的“象数之学”(也叫“先天学”)。认为宇宙的本原是太极,太极出生天地,天生于动,地生于静,又认为太极是不动的,太极显发而有变化的功能,于是生出数、象和器。“太极不动,性也;发则神,神则数,数则象,象则器,器则变,复归于神也。”(《皇极经世·观物外篇》)提出天地万物的生成变化是按照“先天象数”的图式展开的。把先天象数归之于心:“先天之学,心也”,“先天之学心法也,故图皆自中起,万化万事皆生乎心也”。(同上)陈抟易学有象学和数学两方面,其易学发展了数学,但并非不讲卦象,而是在奇偶之数上讲卦象变化,主张“数生象”。张载创气学派,程颐创理学派,同其数学派成三足鼎立之势。其易学的基本原则之一,是以乾坤坎离为四正卦,由此推衍出一套图式,进一步发展为李之才的卦变说。认为乾坤坎离为四正卦的图式乃伏羲所画,故称为先天图,称其学为先天学;而汉易中以坎离震兑为四正卦的图式,乃文王之易,是伏羲易的推演,称之为后天之学。邵雍对此两类图式均有解说,但推崇并着重研究先天之学。提出先天之学有卦无文。却尽备天地万物之理。继承发展汉易中的卦气说,抛弃了汉代经师以卦气和象数解易的烦琐经学形式。其八卦和六十四卦次序图,是说明八卦的起源和六十四卦形成次序的。以加一倍法或一分为二法,解释六十四卦数和卦象的形成,把奇偶二数和演变置于第一位,有此数学法则,方有六十四卦,这种解释乃汉唐易学所未见,有排斥了无生有说及汉唐中取象说,创立了以数学观点解易的新流派,并称天地万物都是按八卦生成的次序演变出来的。其八卦和六十四卦方位图,是说明八卦和六十四卦所处方位的。其中方圆合一图是宇宙的时间和空间的间架或模式,用来表示天地万物和人类均处于此空间或模式中。其皇极经世图,将卦气说加以推广,用来解释人类和宇宙变化的规律,并依据阴阳消长规律得出“天地终始”说。主张天地有毁灭、继数,并以元、会、运、世来计算天地历史。认为现世的人类社会已盛极而衰,将历史分为“皇、帝、王、霸“四个时期,提出一代不如一代的历史退化论。其学说经后人发展为算命学,社会上卜卦算命先生,均推邵雍为祖师,标谤其为“康节神数”,在民间破有影响,现存的著作有《皇极经世》(包括《观物内外篇目》、《渔樵问对》、《无名公传》)和《伊川击壤集》二种,前者为其易学哲学著作,后者为其诗集。魏了翁说:“邵子平生之书,其心术之精微在《皇极经世》,其宣寄情意在《击壤集》。”(《性理会通》卷十三)

周敦颐(1017—1073)

宋代著名易学家,理学家的奠基者。字茂叔,原名敦实,因避宋英宗旧讳,改名敦颐。他爱庐山风景,购地筑室以居,取故乡“濂溪”命名,后人称为濂溪先生。谥元公。道州营道(今湖南省道县)人。历任洪州分宁县主簿、南安军司理参军、郴州桂阳与南昌县令、合州判官、虔州通判、永州通判、广南东路转运官、提点本路刑业“,程颢、程颐均为其弟子。善谈名理,深于易学。其太极图原图大半是以道教的先天太极图为蓝本,参照陈抟的无极图,并受禅宗虚无说的影响而制成,将道家和道教的无极观念引入儒家的解易系统始于周敦颐,其《太极图说》认为“无极”和“太极”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阴阳生出金木水火土五行,五行生成万物,万物变化无穷,但都是阴阳二气和五行相互作用的结果。以阴阳动静解释太极和两仪的关系是周敦颐的创见。其《太极图说》为儒家宇宙论提供了一个完整的体系。论天地万物的形成演变过程为:无极→太极→阴阳二气→五行之气→万物和人类。此说是对汉唐易学的宇宙论和李觏的太极元气说的发展。《太极图说》有图有说,说是用来解释图的,属于象学系统。认为只有卦象才能表达义理,“圣人之精,画卦以示;圣人之蕴,因卦以发。卦不画,圣人之精不可得而见。微卦,圣人之蕴,殆不可悉而得闻”。(《易通·精蕴第三十》)朱熹认为其《易说》是“依经以解易”,《通书》是“通论其大旨”,即通论其易学的原理,故又称为“易通》。(见《再定太极通书后序》、《朱文公集》卷七十六)在《通书》中提出“诚”是由“太极”派生出的阳气的体现,是“纯粹至善”的。(《通书·诚下》),为人性固有。但由于受到物欲的诱惑,环境的影响,刚柔不能适得其“中”而生恶。由此,提出“主静”、“无欲”的首先修养论。其存“诚”、“无欲”的人性论和禁欲主义,对程朱学派“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通书》中的易学,一方面继承了晋唐易学中义理学派和传统,一方面又扬弃了王弼派的玄学观点,以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为中心,解释《周易》经传,并且与四书中,特别是《中庸》中的观念相结合。以《周易》经传提供的资料讲宇宙观,将四书中的哲学、伦理学的问题,纳入易学系统,为道家哲学体系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吸收了佛、道学说,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宇宙观,把自然观、认识论、思想方法以及伦理道德等等组织成一个有机的以易学为中心的哲学体系,比以前的儒家学说更加精细和富于理论色彩,在宋、元、明、清的理学中占有较高地位。著作主要有《太极图说》、《通书》、《易说》等,后人编有《周子全书》。

司马光(1019—1086)

北宋史学家、哲学家。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属陕西)人。居涑水乡,世称涑水先生。宝元进士。南宋朱熹曾将其与邵雍、周敦颐、二程及张载列为北宋“六先生”,历任翰林院学士、御史中丞。王安石行新法,他以“祖宗之法不可变”为由,竭力反对。后坚辞枢密副使的任命,辞归洛阳居十五年。其虽在野,却操纵守旧派,成为首领,故人称“真宰相”、“司马相公”。哲宗时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拜相,主持国政,尽罢新法。为相八个月病死,追封温国公,谥文正。反对王弼易学,认为:“王弼以老庄解《易》、非《易》之本旨,不足为据。”(《传家集·称韩秉国书》)所著《易说》大旨在阐明人事。如解同人之《彖》,说:“君子乐与人同,小人乐与人异;君子同其远,小人同其近。”解坎之《大象》说:“水之流也,习而不止,以成大川;人之学也,习而不止,以成大贤。”以儒家中庸思想立说。认为:“阴阳相违,非太极则不成,刚柔相戾,非中正则不行。故天下之德诚众矣,而萃于刚柔,天下之道诚多矣,而会于中正。刚柔者德之府,中正者道之津。是故有刚而无中正则暴以亡,有柔而无中正则邪以消。”(《系辞说》)以“虚”为万物之本原:“万物皆祖于虚,生于气,气以成体,体以受性,性以辩名,名以立行,行以俟命。”摹仿扬雄《太玄》而撰《潜虚》,以五行业本,五行相乘为二十五。用“五五”来变更《太玄》之“九九”八十一首。全书分为义理、图式、术数三部分。义理以五行为基础,吸取阴阳、易卦、筮占之观念,构成天地万物生成之秩序,借以论证“一以治万,少以制众”封建统治之合理性。图有六、依次为《气图》、《体图》、《性图》、《名图》、《行图》、《命图》,皆有文词诠释。术数以一至五为生数,五行相乘得二十五,为天数;六至十为成数,生数与成数之和为五十五,为天地之数;人分为十等,依次迭成塔形,与天地之数相合,以喻人事由天命所定之理,以天数二十五乘以三才,成七十五,为命数,虚其五,而用七十,为筮数。此为占筮新法,依诸数按其筮法加以推衍,以印证其义理。著有《温公易学》、《潜虚》、《潜虚发微论》、《资治通鉴》、《司马温公文集》、《稽古录》、《迂书》等。

张载(1020—1077)

北宋哲学家、著名易学家,理学创始人之一。字子厚。祖籍大梁(今河南开封),生于长安(今陕西西安),随父侨寓于凤翔眉县(今陕西眉县)横渠镇,世称横渠先生。曾讲学关中,故其学派被称为“关学”。嘉祜进士。先任祁州司法参军、丹州云岩县令,后迁著作佐郎、崇文院校书等职。青年时喜谈兵法,博览群书,研究儒家及道、佛学说,以《易》为宗,以《中庸》为体,以孔孟为法。《周易》对其影响最大。其易学属义理学派,以阴阳二气变易法则作为易学的最高范畴,为气学派的代表。继承了孔疏以阴阳二气解易的传统,抛弃了孔疏的玄学形式,通过对《系辞》的解释,建立起以气为核心的易学体系。”提出“太虚即气”的命题,认为“盈天地之间者,法象而已。”“凡象,皆气也。”(《易说·系辞上》)天人观是对汉唐以来的天人之辨所作的一次总结,摒弃了汉易中的天人感应论,批评了邵雍、程颐以圣人之心为天地之心论,以及王弼派易学和孔疏中的人道自然无为说。对王夫之的天人观起了很大影响。对形象概念亦作了区别,认为象和形是不同的,形指大小方圆等形状成形体,象指刚柔动静等性能,有象不一定有形,有形必有象。又认为形可以转化为象,象可以转化为形,二者只有幽明之分,并无有无之别。提出“凡象皆气”(《正蒙·乾称》)说,论证了世界的统一性,气、象、意三者的关系为:离开气,便没有象;离开象,便没有意。此说不仅反驳了王弼的“得意在忘象”,也打击了程颐的理本论。在象数关系上,主张有象而后有数,“有气方有象”。(《横渠易说·系辞下》)。认为“气之生即是道是易”。(同上)气不仅是万象的本质,其变易即气化的过程,也是万物运动和变化的过程,其变易的法则即天地万物所遵循的规律。提出“一物两体”说,为其乾坤卦变说提供了理论根据。以太极之气,即阴阳二气统一体具有运动的本性,说明乾坤两卦互相作用从而形成六十四卦,较程颐乾坤卦变说前进了一步,后被王夫之发展为乾坤并建说。其穷神知化说,虽受玄学派易学影响,但坚定地反对虚无主义人生观,批判了佛道二教的生死观。其易学是对汉唐以来以元气和阴阳二气解释易理的批判总结,在易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著作有《横渠易说》、《正蒙》、《张子语录》、《经学理窟》、《文集》等,编入《张子全书》。中华书局于1978年出版《张载全集》,其中《正蒙》有王夫之《张子正蒙注》。

王安石(1021—1086)

北宋政治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也称临川先生,荆公。抚公。抚州临川(今江西)人。庆历二年)1042)进士。曾任淮南判官、鄞县知县、舒州通判,提点江东武刑狱。嘉祜三年(1058)入为度支判官,上万言书,要求“改易更革”。直集贤院,知制诰。神宗即位,招为翰林学士、参知政事,后任宰相。在神宗支持下,实行变法,史称“熙宁变法”。曾两度为相,死后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国公,谥文。易说主义理,为北宋义理学派的倡导者。程颐说:“易有百余家,难为遍观,如素未读,不晓文义,且须看王弼、胡先生、荆公三家,理会得文义且要熟读,然后都有用心处。”(《二程公书·贵书》十九)著有》易解,《淮南杂说》、《洪范传》、《周礼新义》、《论语解》、《孟子解》《老子注》及《临川集》等。其著作大多散佚,现仅存《临川集》一百卷,《周礼新义》辑本、《周官新义》以及《老子注》残篇。

程颢(1032—1085)

北宋哲学家、易学家、教育家,字伯淳,私谥明道,故学者称明道先生,赐谥纯公。河南洛阳人。嘉祜进士。任鄂县、上元县主簿及晋城令,官至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曾参与王安石的变法,后因反对新法被贬至洛阳任京西路提点刑狱。哲宗即位,司马光执政,荐为宗正寺丞,未及行而病逝。早年与弟颐学于周敦颐,同为理学奠基人,世称“二程”。在洛阳与邵雍、张载亦往来论学。由于和程颐长期在洛阳讲学,故其学被称为“洛学”,与程颐同为北宋易学中义理学派的代表,二人对《周易》的理解,其共同点均以“天理”解《易》,尖锐批评象数之学,反对王弼派以玄学解易。但在心和理的关系上,二人的观点又不尽同。程颐区分心和理,程颢不区分心和理,而自成心学派。对卦爻的解释,虽属义理学派,但不同于气学派的理学派,而是以心说易,以人心为其易学的最高范畴。二人均推崇张载的《西铭》,程颐提出理一分殊说,其说则强调理一,从而提出“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二程全书·遗书》二上),将自己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无彼我之分,强调天人本无差别,以个人的心统率天地万物,天人一本说为心学派易学的基本原则。以仁德和至诚的境界解释“生生之谓易”,认为天地之道和阴阳变易的法则不离人心,以个人的意识代替客观规律,成为心学派解易有先驱,为陆王心学奠定了理论基础。著作有《识仁篇》、《定性书》等,明末徐必达将其与程颐的著作汇编为《二程全书》,1981年中华书局校勘出版《二程集》。

程颐(1033—1107)

北宋著作哲学家和易学家,理学创立者之一。字叔正,因居临伊川,世称伊川先生,谥正公。河南洛阳人,曾与兄程颐同学于周敦颐。王安石当政时,未被起用,与兄程颐在洛阳讲学。司马光当政时,被荐为崇政殿说书。在为哲宗侍讲期间,敢以天下为己任,议论褒贬,无所顾忌,声名日高,从游者日众,后因反对司马光新党执政而被贬,任西京国子监守。不久,再贬至四川溶州,从事讲学和著述达三十余年,他是北宋易学中义理学派代表。通过对卦爻辞的解释,提出卦变说、当位说、相应说、随时取义说,极有利于说明卦爻象和卦爻辞之间的联系,使取义说得到充公发挥。认为“随时变易以从道”。(《伊川易传·序》)将变易之道置于第一位,用来统率象、数、位的变化。提出以理或天理解释《周易》中的变化之道,以是否合天理、顺天理解释卦爻辞的吉凶,强调吉凶变易之理的客观规律性、规范性和可知性,排斥老庄玄学派及汉易象数学派以象数占算阴阳灾变。引史证经,把历史人物的活动看成是吉凶之理消长的体现者。既不赞成王弼的“得意忘象”说,又不赞成邵雍的“数生象”说,认为“有理而后有象,有象而后有数,易因象以明理,由象而知有数。”(《答张闳中书》)“有理则有气,有气则有数”。(《二程全书·易说·系辞》)把《周易》中的象看成是其义理的显现,这是以其理学解易的基本观点,据此,提出“体用一源,显微无间”(《伊川易传·序》)为其易学的基本原则。认为卦象和卦义融合在一起,如体用关系,不相分离。肯定言、明、意三者合一,辞可得意,象可明理,是对汉唐以来关于言、象、意的争论的一次总结。在哲学上探讨了理事关系,道器关系和理气关系,开创本体论,从而建立起理学哲学体系。提出所以为阴阳者是道的命题:“一阴一阳之谓道,道非阴阳也,所以一阴一阳,道也。”(《二程全书·遗书》三)阴阳自身不能称为道,所以为阴阳者才是道,但道不脱离阴阳,以本体论的观点,解释道和阴阳关系,是对孔疏的否定。将“一阴一阳”解释为有阴有阳,又以理本论代替了玄学贵无论,批评了老庄玄学和道教虚无生气说。以“所以阴阳者是道”来解说周敦颐的太极说,进一步发展了理学派的本体论。认为阴阳动静,无始无终,肯定了阴阳变化的永恒性,“动静无端,阴阳无始……动静相因而成变化。”(《二程全书·易说·系辞》)其阴阳变化,指卦爻象的变化。把卦爻象的变易过程和法则,看成是天地万物变化的过程和法则。在哲学上提出了阴阳二气无始说、屈伸消长相因说、动静相因说,讨论了物质世界运动的变化的规律性。其易学继王弼之后,将义理学派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在易学史上有其划时代的意义,为宋明理学奠定了理论基础。著作有《周易程氏传》(又名)伊川易传》)、《遗书》、《文集》、《经说》等,与程颐的著作,明代后期合编为《二程全书》,1981年中华书局校勘出版《二程集》。

苏轼(1037—1101)

北宋文学家、思想家、书画家。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嘉祜进士。治平中,累官直史馆。因反对王安石新法,出任杭州通判,转知密、徐、湖三州。元丰间,又以诗讪谤朝政,罪贬黄州团练副使。哲宗时,旧党执政,苏轼被召还京,任翰林学士。又因和执政者不合,为旧党程颐一派攻击,出知杭、颖、定三州后复召回京,官至礼部尚书。晚年,新党再起,先后被贬官惠州、琼州等地。后卒于常州,谥文忠。晚岁读《易》,玩其爻象,因得其刚柔、远近、喜怒、逆顺之情,故朱熹谓苏轼之易唯发爱恶相攻、情伪相感之义。说《易》如解乾卦彖传性命之理诸条,不免沓冥恍惚,沦于异学。其推阐理势,言简意明,往往足以达难显之情,而深达曲譬之旨,大体近于王弼。而其说多切人事,文辞博辩,足资启发。治《易》是儒、佛、道三教合一。认为“孔老异门,儒释分官,又于其间,禅律交攻。我见大海,有此南东,江河虽殊,其至则同。”(《东坡后集》卷一六)以道为最高范畴,为超越“有”“无”的最高范畴。由道而至万物,乃是由“无”到“有”的过程:“至虚极于无,至实极于有,无为大始,有为成物”。(《东坡易传》卷七)李衡作《周易义海提要》、丁易东作《周易象义》、董真卿作《周易会通》,皆采录其说,著有《东坡易传》(又名《毗陵易传》)、《东坡全集》、《栾城集》等。

龚原

北宋学者,字深之(一作深父)。处州遂昌(今属浙江)人。嘉祜进士。少与陆佃同师王安石。元丰中,为国子直讲,助安石改革学校法,颇为尽力。哲宗即位,历国子丞、太学博士。绍圣初,为国子司业。徽宗时官至兵部、工部侍郎。后与陆佃同人元祜党籍,卒年六十七。其注《易》,实为王弼之支流。崇尚一时,无不以其为宗师。宋人李衡《周易义海撮要》、赵汝棋《筮宗》、元人李简《学易记》,多取其说。著《周易新讲义》。

游酢(1053—1123)

北宋学者。字定夫,一字子通。建州建阳(今属福建)人。世称鹰山先生,亦称广平先生。与兄游醇以文行知名。元丰进士。调萧山尉,召为太学录,迁博士。晚年任监察御史,历知汉阳军、和、舒、濠州。师事二程,与杨时,吕大临、谢良佐并称程门四弟子。注重研究《周易》,称其“仰则著于天文,俯则形于地理,中则隐于人心”。(《鹰山遗文·孙荣心易传序》)著作有《易说》、《中庸义》、《论语杂解》、《孟子杂解》、《游鹰山集》等。

陈瓘(1057或1060—1124)

北宋南剑州沙县(今属福建)人。字莹中,号了翁、了斋、了堂。元丰进士。章惇入相,主张消除朋党,持中道。为太学博士,阻止毁《资治通鉴》。其学私淑二程,兼淑司马光、邵雍。精于《易》,以邵雍节之学说《易》,讲解象数,兼取他家,以易数言天下治乱多验,于《易》确有所得,惜其语言晦涩。著有《了翁易说》、《四明尊尧集》等。

邵伯温(1057—1134)

北宋易学家。字子文。邵雍之子。其祖先为范阳(今属河北涿县)人。随父迁共城(今属河南辉县),后徙居洛阳。幼与前辈司马光等交游。历大名府助教、西京教授。徽宗即位,上书请复祖宗制度,解元佑党禁、分君子小人。戒劳民用兵等,更为小人所忌。南宋初,历成都路提刑、利州路转运副使。继承其父的象数学并加以阐释。对其父“一为太极说”解释道:“天地万物,莫不以一为本,原于一而衍之为万,穷天下之数而复归于一。一者何也?天地之心也,造化之原也。”又说:“一为太极。”(《邵子文语录》)强调“一”或“太极”只存在于“圣人”心中,“圣人之心即天地之心”,“故圣人以天地为一体,万物为一身”(同上)。对其父《八卦次序图》,解释说:“混成一体,谓之太极。太极既判,初有仪形,谓之两仪。两仪又判,而为阴阳刚柔,谓之四象。四象又判,而为太阳、少阳、太阴、少阴、太刚、太柔、少柔,而成八卦。”(同上)此是以动、静为两仪,阴、阳、刚、柔为四象。阴阳又分为太阳、太阴、少阴、少阳;刚、柔又分为少刚、少柔、太刚、太柔;此即四象生八卦。如果以太极为一,此一应包含两仪、四象、八卦之数,两仪、四象等乃太极自身的展开。但邵雍并未引出这一结论,其发挥说:“有太极则有两仪、四象、八卦,以至于天地万物,固已备矣,非谓今日有太极而明日方有两仪,后日乃有四象八卦也。虽谓之曰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其实一时具足。如有形则有影,有一则有二有三,以至于无穷皆然。“(《宋元学案·百源学案》)太极和两仪不是母生子的关系。而是母怀子的关系,子在母中而不分开。太极和两仪的关系是逻辑上的函蕴关系。如同形影一样,“一时具足”。此说提出后,在宋明易学史上,围绕太极和两仪的关系展开了长期的争论,将周敦颐和邵雍的宇宙生成论引向了本体论。依据其父邵雍的《皇极经世图》,作《一元消长之数图》,说明一元的时间中世界演变的过程,是《皇极经世图》的简化,也是其图式的纲领,不仅用来推算人类的历史进程,而且用来推算宇宙的历史进程。著有《皇极系述》、《皇极经世序》、《观物内外篇解》,均为阐述和注解其父易学之作。又著《易学辨惑》、《闻见前录》、《河南集》。

陆九渊(1139—1193)南宋哲学家,教育家。字子静,自号存斋。抚州金溪(今属江西)人。于江西贵溪象山建“精舍”聚徒讲学,学者称象山先生,乾道进士。历任靖安、崇安主簿、国子正,出知荆门军。青年时主张抗金,曾立志习武,以图恢复。政治上要求改革弊政,肯定王安石变法,主张减轻租税,缓和社会矛盾。为“心学”创始人。与朱熹同时,受程颢的影响较大。其学与兄九韶、九龄并称“三陆子之学”。以“心”为构成万物的本源,断言:“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象山先生全集·杂说》)论《易》主取义说,以程颢心学观解释易理。其论卦爻象说:“君子以理制事,以理观象。”(同上)即以事物之理考查卦爻象,理解卦爻辞。主张天人一本,本心即天理。“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同上)认为易理和人心不容有二,爻之义即吾心之理,蓍卦之德即圣人之心。以人心活动的准则解释易理,以天理为主观原则,基于心,充塞宇宙,将个人的精神,特别是道德意识视为宇宙原理。不赞成以象数解《易》:“数即现也,人不明理,如何明数?”(同上)主张有理而后有数。但其对揲蓍成卦的解释,不排斥河洛之学。以“易有太极”章释筮法,朱熹以其为画卦过程,陆九渊以其为揲蓍过程。取揲四之余数定八卦之象,不取过揲之数,亦不取挂扌力之数,不同于朱熹说,别立新义,其法甚简。其释为,三揲即一变得八卦之象,其有六爻,每爻三揲,三六十八,即《系辞》文“十有八变而成卦”。按此说,老阴老阳少阴少阳四象,指卦象,非指爻象,并认为乾坤为可变之卦,六子卦皆不变之卦,此说有异于春秋筮法。其论象数,脱离占筮。其学由明王守仁继承发展,世称“陆王学派”。解说《周易》未留下专著,皆散见于其他著作。著作经后人编为《象山先生全集》。1987年中华书局出版《陆九渊集》。

杨简(1141—1226)南宋著名易学家。字敬仲。明州慈湖(今浙江宁波西北)人。因筑室德润湖(慈湖)畔,世称慈湖先生。乾道进士。久任地方小官,后官乐平知县、国子博士,嘉定元年(1208)授著作郎,出知温州,官至宝谟阁学士、太中大夫。为陆九渊大弟子,“简之学出于陆九渊,故其解易,惟以人心为主,而象数事物,皆在所略”。(《四库全书总目》为宋明时期以心学解易的代表人物。发挥了程颢和陆九渊的天人一本的思想,以人之本心解释了六十四卦的卦爻象和卦爻辞以及《彖》、《象》、《文言》三传,建立起心学派的易学哲学体系。《己易》通论《周易》的原则,集中代表其易学观。其易学哲学的方向是将程颢和陆九渊的观点引向了以自我意识为核心的本体论。认为易之道即人之心,主张心即是道,宇宙变化即人心变化过程。“天地之心即道,即易之道,即人,即人之心,即天地,即万物,即万事,即万理”。(《杨氏易传·复》)解易不似程朱派以天理为出发点,而以道心为出发点。认为易即道心,其所谓“道心者,人之本心也。”(《杨氏易传·无妄》)即不起意念无思无虑,寂然不动的人之生来就有的良知良能之心。此说不仅出于陆氏心学,而且受佛教大乘性宗的禅宗学说的影响。认为卦爻名殊而道一。“乾坤之名不同,而用则无二也。故曰通乎一,万事毕”。(《杨氏易传·乾》)否定外界事物的差异、变化,追求无差别的境界,是对程颢的“仁者天地万物为一体”和陆九渊的“此理充塞宇宙”说的新发展。心学从人心出发,以本心或道心为事物之本原,视卦爻象和事物的差别为人心的产物,不区别道和器,理和事,即不以理为本,事为末。此论受佛影响,将事物的同一性片面夸大,否定了事物之间存在本质差别。提出“天人本一”、“天人一致”“三才一体”说,作为其易学哲学的基本原则。将天道和易的法则归之于个人之心,特别是心理学和伦理学讲的“心”。其说对明代王守仁影响较大。著作有《杨氏易传》、《慈湖遗书》、《慈湖诗传》等。

叶适(1150—1223)南宋哲学家,易学家。字正刚,温州永嘉(今属浙江)人。晚年讲学于永嘉城外水心村,学者称水心先生。淳熙进士。历官太学正、太常博士、尚书左选郎官、权兵部侍郎等。开禧二年(1206)。皇戚韩侘胄贸然伐,及兵败,叶适调知建康府兼沿江制置使,击退来犯金兵,升宝文阁待制。开禧三年被弹劾“附侘胄用兵”罪,夺职,返归故乡,从事讲学、著述而终身。史、哲、文诸学俱有成就,为“永嘉学派”集大志者。重功利之学,认为义不可离利。是功利学派中较全面研究《周易》的代表人物,其说观点如下:(1)继承欧阳修的观点,以《论语》为依据,认为《十翼》除《彖》、《象》二传外,皆非孔子所作。其理由为:大传以下,其文意与《彖》、《象》不合;孔子不信卜筮;《系辞》中某些文句,近于佛老之言,非孔子意:“孔子系易,辞不及数”。(《习学记言·唐书二》故以《周易》,论述义理。其易学是汉代古文经学派解易学风的继续,不同的是抛弃了《文言》、《系辞》中的观点,力图将《周易》与先秦儒家学说结合起来,以抵制佛老二家。(2)以卦象定入德之条目。《彖》主刚柔说,《大象》主取象说,其《易》说则综合二者,并以取象后有理,研究《周易》,应“溯源而后循流”。(《习学记言·周易三》)“溯源”,首要是“以卦象定入德之目”。(同上)即依据《象》文取物说,确定一卦之义理,作为修德应事的根据。其次是“依据卦名通晓世故之义理”,而爻、卦辞可以从略。王弼易学主取义说,鄙视卦象,倒向玄学贵无论;程颐易学亦主取义说,但不排斥卦象和物象,导出道学理本论;而其易学主取象说,义出于象,将物或物象置于第一位,将义理置于第二位,得出道在物中道不离器说。(3)对八卦和《周易》的起源,不赞成伏羲画卦说、人更三圣说,不以《周易》为卜筮之书,批判了象数说、图书说、揲蓍成卦说、汉易卦气说等。依《周礼·春官》所记,认为《易》有三种:即《连山》、《归藏》、《周易》,三易远在夏商即有。《周易》非周文王之易,乃“周流而变易”之义。(《习学记言·随书二》)而主张圣人观象说,以卦爻象为“古圣智所自为”,“察天地阴阳而拟诸其身”。(水心别集·进卷·易))(4)乾坤不并言。依其八卦起源说,又提出乾坤不并立说,批评了《系辞》“一阴一阳之谓道”和“易有太极”说。在哲学上否定了各流派的太极观,主张卦画始于一,推崇刚阳之德,提出“独阳无阴”说,目的在于提倡积极进取、坚忍不拔的刚毅精神,主张抗金,反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萎靡不振。对《周易》的研究,以八卦解释六十四卦义,以八卦和五行解释世界,以阴阳二气为八卦的根据。认为天地阴阳以外的世界,实难测验,只相信感性的和直观的物理世界,此为功利学派注重实用,反对空虚义理学风在易学研究中的表现,但未免有狭隘的经验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偏见。著作有《习学记言》、《水心先生文集》、《别集》等。

蔡渊(1156—1236)南宋建州建阳(今属福建)人,字伯静,号节斋。蔡元定之子,力学不仕,精于《易》,训解多阐明义理。其弟蔡沈评其《易》说:“《易》有太极之说,知至知终之义,正直义方之语,皆义理之大原,为后学之至要,实发前贤之所未发”。(《周易经传训解·后序》)因从学于朱熹,故其论易理本于朱熹说,是对朱熹学的阐发。然其论数,则本其父西山家学。其说不废互体,与朱熹之说颇异。于师说能通其变而酌其平。杂论卦爻十翼象数,对《易传》中的术语、范畴、占筮体侧目而视等,作了简要的解释。著有《周易经传训解》、《易象意言》。

蔡沈(1167—1230)南宋学者,易学家。字仲默,建州建阳(今属福建)人,学者乐九峰先生。专意为学,不求仕进,少从朱熹学。庆元党禁时,随父元定赴道州(今湖南道县)谪所,父死,归隐九峰,受朱熹所托,反复钻研《尚书》数十年,发明先儒之所未及。用邵雍《皇极经世》的“先天数学”讲《尚书·洪范》。继承其父象之学的传统,将理和数统一起来,并以数解理,进一步发展了此派的河洛之学,将图书学派的象数之学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从数的领域讨论了《周易》的法则,并从哲学高度讨论了数的性质及其变化的规律。其河偶洛奇说,实际将易学中的“一阴一阳之谓道”归之为奇偶二数,以奇偶为中心,制造了一个世界模式,以偶数说明对立,以奇数说明转化,将世界的存在和变化归之于奇偶二数的相互作用。认为世界的规律是通过数学的法则表现出来的,物质的变化规律可用数学的方式来计算的推测,肯定物质世界的变化存在着量的规定性。这是图书学派的易学在易学哲学史上的贡献,但他以数解理,将事物的质的规定性,还原于量的规定性,见量而不见质,并将量的规定性看成是脱离具体事物而存在的抽象的数的观念的化身是错误的。认为河图主阴阳,洛书主五行,这样古代的阴阳五行说,作为自然科学的理论根据,又通过河洛图式,进一步规范化、逻辑化,成为明清以来自然科学家解释数学、天文、地理、音乐、物医学等理论的哲学依据。提出“天地之所以肇者数也。人物之所以生者数也,万物之所以失得者亦数也”。(《洪范皇极序》)认为“数”是宇宙之根本,人对“数”的认识是区分“圣”“愚”的标准,“圣者数之通也”;“愚者数之塞也”。(《洪范皇极序》)认为“数”是由人主观自生的,“数由人兴,数由人成。万物皆备于我,咸自取之也”,故“圣人因理以著数,天下因数以明理”。(同上)提出事物的“两”(对立)和“一”(统一)是不可分离的,“非一不能成两,非两则不能致一。两者可知而一者难知也,两者可见而一者难见也”。(同上)又强调“两”与“一”是事物变化的根本。“变者化之渐,化者变之成,变化者阴阳消长屈伸也。非二不能久,非一不能神。(同上)著作有《洪范皇极》、《书集传》、《蔡九峰巫法》等。

魏了翁(1178—1237)南宋学者,易学家。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庆元进士,授签书剑南西川节度判官。在蜀为官十七年,入进兵部郎中,累官至权工部侍郎。以同签书枢密院事督视京湖、江淮兵马。后历知绍兴府、福州。从学朱嘉甚久,与辅广为友,讲论颇多。其《易》学大旨主于以象数求义理,折衷于汉学与宋学之间,采掇严谨,别裁精审,剪除枝蔓,独摘英华。反对佛、老无欲“之说。推崇朱熹理学,但强调“心”的作用,“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又为天地之太极”,“常使此心明白洞达,观感而无所感”。(《乙酉上殿札子》)与陆九渊的观点相接近。著作有《周易要义》、《鹤山集》、《古今考》、《正朔考》等。

程迥

南宋学者。应天府宁陵(今河南宁陵东南)人,徒居余姚(今属浙江)。字可久,号沙随,世称沙随先生,隆兴进士。历知进贤、上饶县,居官严正。少孤贫,年二十余始读书,博闻强记,于户口、田制、贡赋医药、度量衡、音韵等均有研究。精于《易》,论占法、杂记占事尤详。学说本邵雍加一倍法,据《系辞传》、《说卦传》发明其义,用逆数以尚占知来。后朱熹作《易学启蒙》,多用其例,并以师礼事之。著作今存《周易古占法》、《古周易章句外编》、《三器图义》、《医经正本书》等。

林至

南宋嘉兴华亭(今属上海市)人,字德久。淳熙进士,官秘书郎。说《易》法象以太极为本;极数以天地数为本;观变本之卦揲十八变,皆据《易大传》之文,论反对、相生、世应、互体、纳甲、卦变、动爻、卦气八事,认为“谓其非易之道则不可,谓易尽在于是则非”。(《易裨传·自序》)其说加未免稍过,然所论多中说《易》之弊。著有《易裨传》。

朱鉴

南宋婺源(今属江西)人。朱熹嫡长孙。字子明。以荫补迪功郎,累迁湖广总领。宝庆熹祠于居所之左。著《朱文公易说》,此书全采朱熹语录之文,以补朱熹《周易本义》之缺。其中或门人记述,未必尽合朱熹之说;或偶然问答,未必认作确论。然汇集以备考证,可谓世传家学。另著有《诗传遗说》。

赵汝梅

南宋宗室,太宗八世孙,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宝祐进士。仕至户部侍郎、江淮安抚制置使。父赵善湘,精易学。故承其家学,精易象,主卦变。说《易》推阐详明,于此应乘承之理、盈虚消长之机,皆有所发挥,不事穿凿。在宋人《易》说之中,犹为明白笃实。据《汉书·儒林传》称费直唯以《彖》、《象》、《系辞》十篇文言解说上、下经,疑《说卦》、《序卦》、《杂卦》皆为汉儒窜入。又因《系辞》多称“子曰”,故其断为门人所记,非孔子之书。因置此诸传,唯注《周易》上下经文,将《大象》移于封面之后、彖辞之前,将《文言》散附于乾、坤、《彖传》及《小象》之后,割裂颠倒,殊属苦心,颇有新意。但因不标“《象》曰”、“《文言》曰”等字,使传混淆,读者茫然莫辩。每卦之中,皆以卦变立论,亦未免偏主一隅。论图书认为,《易》有衍数,有积数。自五衍而为五十,是衍数。图书二数,皆积数之类,不可以与于揲蓍。故舍《图书》之名而论二数,则自有妙理;强二数以图书之名,则于经无据。推明大衍之数,颇为明白,于诸家旧说,一一条辨考订。著有《周易辑闻》、《易雅》、《筮宗》。

王应麟(1223—1296)南宋著名学者。字伯厚,又字伯斋,号深宁居士。先世居浚仪(今河南开封),后迁居庆元鄞县(今浙江宁波)。淳祐进士。宝祐四年,再试博学鸿词科,中第,历任西安主簿、太常博士、秘书郎、著作郎、起居舍人兼国史编修、实录检讨、尚书兼给事中等。治学“沈潜先儒之说而贯通之。于汉唐则取其核,于两宋则取其纯,不主一说,不名一家,而实集诸儒之大成。”能兼收并取,无门户之见。对经史百家、天文地理等都有研究。长于考证。熟悉掌故制度。易学哲学观偏重陆九渊“心学”。认为“人者,天地之心也。仁,人心也。人而不仁,则天地之心不立矣。为天地立心,仁也”。(《困学记闻·左氏传》)事物的变化也依赖于人心。提出“万化一心”(《深宁文集·慈湖书院记》)的命题。《周易》郑义至宋散佚,王应麟广取诸书,搜集编辑成《周易郑康成注》。该书经文异字,亦皆并存,其中无经文可联缀者,则总录于末简,能于散佚之余,加发搜罗,以存汉易之一线,可谓笃志遗经,潜心古义。一生著述甚富,综合各家学说,相互参证,为中国古代学术思想源流的研究及易学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著作有《困学记闻》、《玉海》、《深宁集》、《诗考》、《玉堂类稿》、《汉易文志考证》等三十余种。

林光世

南宋莆田(今属福建省)人。字逢圣。《馆阁续录》载;淳祐十一年,以易学召赴阙,充秘书省检校文字。十二年,教授常州,文字职事如旧。宝祐二年,补迪功郎,添差江西提举司干办公事。《闽书》则谓:淮东漕臣黄汉章上逢迎圣所著《易镜》,由布衣召为史馆检阅、迁校勘,改京秩,自将作出知潮州。开庆元年,召为都官郎中,入为司农少卿,兼史馆。官阶颇有异同。又称其景定二年赐进士出身。在都官郎中后二年。均未作定论。其《易》说大旨,据《系辞》之语,认为诸儒释《易》,独遗“仰察”之义。因其居住海边,测验天文,悟“天”、“地”八宫之星皆自然有六十四卦,遂以星配卦。先取《系辞》所列自“离”至“夬”十三卦,推阐其旨,以发大凡。所列星图,穿凿附会,被斥为谬论。著《木村易镜》。

李过

南宋兴化(今福建省莆田、仙游县一带)人。字季辨。冯椅称其多所发明,而以《毛渐》、《三坟》为信。然多处割裂经文,次第颠倒,几乎不可训解。晚年丧明,冥心默索,不能与师友相订正,意所独造,或不免自为,而收视返听,用心刻摹,亦往往发先儒所未发。著有《西溪易说》。

方实孙

宋代人。字端仲。累举不第,以所作易著上于朝,以布衣入史局,时宰相因其累上春官,欲令免省奉对,遽以风闻报罢,浩然而归。其易说认为:“易者,道也,象数也。言道则象数在其中矣。道果有耶?《系辞》曰:'易无体’。道果无耶?《系辞》曰:'易有太极’。是道自无而有也。”(《淙山读周易记·自序》)释易多主于爻象,不涉空谈。据“随上六爻王用享于西山,升六四爻王用享于歧山,明夷彖文王以之,革彖汤武革命”等辞证爻彖非文王作。其据“大有九三爻公用亨于天子,解上六爻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小过六五爻公戈取彼在穴。”证爻辞非周公作。又取朱熹《卦变图》别为《易卦变合图》,以补《易学启蒙》所未备。著有《淙山读周易记》。

冯椅

南宋都昌(今属江西)人。字奇之,一作仪之,号厚斋。性敏博学。举进士,官至江西运斡。后家居授徒卒。说《易》淹贯宏道,条分缕析,极为详悉。搜采颇为博治,如王安石、张汝明、张弼、李椿年、李元量、李舜臣、邱昕、毛朴、冯时行、兰廷瑞诸家。荟萃群言,亦多所阐发。采吴仁杰说,以《系辞》为《说卦》。著作有《厚斋易学》,宋元之间,甚重此书;《周易辑说明解》,疑可伪托。另有《经说》、《续史记》及诗文志录二百余卷。

王湜

南宋同州(今陕西大荔)人。说《易》首论太极、两仪、八卦,以夜半日中心肾升降之气阐明。又杂以道家之说。潜心邵雍之学,于陈抟、穆修、李之才、刘牧之书兼而思之,其先天之学,出于炉火。论先天之图,认为陈抟之前,莫知其所自来。其时距邵雍未远,如其言属实,又以知传自伏羲,遭秦焚书,流于方外之说,为后儒附会。邵雍遗书,或得于家人之草稿,或得于外之传闻,间有讹谬。于是抉择是非,著成《易学》,又知《宝极经世》一书,不尽出于邵雍,其言可谓皎然不欺,有先儒笃实之遗风。

税与权

南宋临邛(今属四川邛崃县)人。字巽甫。受业魏了翁之门。朱熹作《易学启蒙》,多发邵雍《先天图》义,至与袁枢论后天易,常以卦画纵横、它复求之,竟不得文王所以安排之意,于是畏惧不敢妄加说明。解《易》说承魏了翁讲明邵雍诸书,于《观物篇》得《后天易上下经序卦图》。用《杂卦传》及扬雄所称文王重易六爻互用两卦十二爻,孔颖达所称六十四卦二二相偶、非覆即变之说证明此图。认为乾、坤、坎、离、颐、中孚、大过、小过不易之八卦为上下两篇之干。互易之五十六卦为上下两篇之用。反覆观其图,上下经皆为十八卦,始终不出九数,说明伏羲、文王之易,似异而同。以此阐明邵雍之说,补《易学启蒙》之未备。此说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史子翚称其说《易》悟乾坤纳甲之义,乾自甲而壬,坤自乙而癸,其数皆九,而疑其乾九能兼坤六,坤阴不能包乾阳之说,谓六之中有一三五,则九数固藏于六,欲更与与权商之,天下之数,不出奇偶,任举一义,皆有说可通。此可谓《易》中一义。著《易学启蒙小传》、《古经传》、《》周体折衷》。

雷思齐

南宋临川(今江西扶州市西)人。字齐贤。宋亡之后,弃儒服为道士,居乌石观(今福建省闽候县城内西南隅),后卒于广信(今江西上饶)。对河图、洛书多有研究。图书之学,实出道家,本道家衍说以附于《易》,固亦有由。认为《河图》之数,以八卦成列,相荡相错,参天两地,参伍以变,其数实为四十,而以其十五会通于中。所述河图洛书、参天两地倚数之图、错综会变等图,及河图遗论,大旨以“天一”为坎、“地二”为坤、“天三”为震、“地四”为巽、“天七”为兑、“地六”为乾、“天九”为离、“地八”为艮。以五十为虚数。此与先儒不同,然具震、齐、巽之义。对易筮亦有发明,多出新意,不主旧法。著有《易图通变》、《易筮通变》、《老子本义》、《庄子旨义》等。

七、元代

吴澄(1249—1333)宋元之际易学哲学家。字幼清,号草庐,学者称为草庐先生,谥文正。抚州崇仁(今江西崇仁县)人。十五岁时,厌科举,用心儒学。后校定五经,授徒讲学。三十八岁以后,历任元朝江西儒学副提举、国子司业、翰林学士、国史院编修、太中大夫等官职,但“旋进旋退”。究心于理学,尤精于易学,被称为“经学之师”。其学本于南宋朱熹,兼宗陆学。主张折衷朱陆,另具特色。自唐代起,易经即以王弼之说为宗,象数之学久置不讲,吴氏著《易纂言》,一决于象,复倡象数之学。史书称其尽破传注之穿凿,故言《易》者多以之为宗。训解经文,所改经文字句,多依傍胡瑗、程颐、朱熹诸家,具有源流,自为改正者不多。言经之所以厘为上下,为程颐、朱熹所不及。其解释经义,词简理明,融贯旧闻,颇完备协和。阐明古义,非元、明诸儒空谈妙语者可比。以象数学论说自然万物、道德性命,笃实不支。然将《系辞传》中上下经十六卦十八爻之文定为错简,移于《文言传》中,不可为训。著有《易纂言》、《易纂言外翼》、《书纂言》、《草庐精言》、《道德经注》等,后被汇编为《草庐吴文正公全集》。

胡炳文(1250—1333)元学者,字仲统,号云峰,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胡一桂之子。至元二年(1288),任江宁教谕。大德五年(1301),历信州路学录,辟道一书院山长,调兰溪州学正,不赴。至大间,族子淀建明经书院于婺源,被聘掌教事。其学宗朱熹,尤精于《易》。根据朱熹《周易本义》,折衷是正,又广采诸家《易》解,互相发明。著有《周易本义通释》,另有《四书通》、《纯正蒙求》、《云峰集》等。

保巴(?—1311)元哲学家,易学家。旧作保八,字公孟,号普庵。蒙古人(一说色目人),居于洛阳,籍贯未详。约于元初任侍郎,后官至尚书右丞。至大四年(1311)春,武帝崩,仁宗即位,罢尚书省,并与丞相脱虎脱、三宝奴、平章乐实、参政王罴同以“变乱旧章,流毒百姓”的罪名被杀。少好学,精易理。在其著《易原奥义》中创立了自己的先天图式说。书中所绘“树图”标以根、干、支、气、形、质和水、火、木、金、土五行等,以表示他所创造的宇宙化万物的先天图式。称“河图”为“先天图”,“八卦图”为“中天图”,“洛书图”为“后天图”。认为先天即太极,“比为根”;中天即人道,“比为干”;后天即地道,“比为支”。认为自根而干,自干而支末的“运化”过程,即是太极演化万物的逻辑过程。先天图式虽熔众说于一炉,自成体系,但多所附会。以太极为本源的宇宙本体论思想,多承宋儒,亦有创见。认为阴阳二气转化为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有个“气变质成”的阶段。见解深刻。继承并发挥魏代王弼的“言不尽意”说,提出了“言不尽意,以心会心”的认识论观点,认为“言”既不能表达意,就只有通过主观的心去领悟客观的“心”——太极之理。对《易》学的辩证法思想,也有较重要的发挥。认为“物极必反,道穷必变”是阴阳变化的实质,在一切事物中普遍存在。指出“一生二,二生万物”是“奇生偶”,一切事物都是“一分为二”,“二者可以相有而不可以相无,要其归则一而二,二而一。”天有阴阳,地有刚柔,人有仁义。比较明确地表述了对立统一思想。但其辩证法是建立在唯心主义基础上的。其易学哲学思想,远接王弼,近承宋儒,兼收并蓄,熔冶加工,自成一家之言,重在阐发易理,用于实际。在《周易原旨》中提出“君子体而用之”的命题,侧重发挥易学中的辩证观点,具体分析了客观事物的发展变化,指明处理事物的方法,体现了在易学研究中重视致用的学风。其学术思想在当时颇有影响,曾奉诏为皇太子讲“易学”。著作有《易源奥义》、《周易原旨》、《系辞》,统名《易体用》,《周易尚古》(已佚),及《进太子笺》。

俞琰(1258—1314)琰一作琬。宋元之际易学家、道教学者。字玉吾,自号金阳子、林屋山人、石涧道人。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曾以词赋见称。宋亡,隐居著述。精于《易》学,说《易》初主程颐、朱熹之说,后研求经文,创发新义,自为一家之言。如与孟淳讲坤卦六二爻,云:“六二既中且正,是以其德直方,唯从乾阳之大,不习坤阴之小,故无不利”。其说与诸儒不同。论刚柔往来,则以两卦反对见义例,较朱熹卦变之说更接近自然。《易》图多本邵雍,论象数之学,则驳张行成以“元亨利贞”为《周易》起数于四之证。于《易》苦思力索,积平生之力,达三四十年之久,冥心独造,其论往往超过前人。著《周易集说》、《读易举要》、《易外别传》、《易图纂要》。曾精研道家学说,著有《阴符经注》、《周易参同契发挥释疑》、《玄学正宗》等。另有《林屋山人集》。

黄泽(1260—1346)元学者,易学家。字楚望。资州(今江西资中)人。家在江州(今江西九江)。以明经学道为志,钻研程朱理学。大德中,授江州景星书院山长,迁南昌东湖书院山长,后家居授徒。精《易》学,曾受吴澄赞赏。说《易》以明象为本,明象则以卦序为本,其占法则以《左传》为主。认为王弼废象数,遁于玄虚;汉儒用象数,失于繁碎。故折中以斟酌其平。其中历陈《易》学不能复古者共十三事;《易》之名义、重卦之义、逆顺之义、卦名之义、卦变之义、卦名、《易》数之原、《易》之辞义、《易》之占辞、蓍法、占法、《序卦》及攘误疑字。持论皆有根据,颇能发明古义,可为说《易》之准则。著作有《易学滥觞》。

赵采

元潼川(今属四川省三台县)人。字德亮,号隆斋。说《易》以宋学为宗,兼为象数变互,颇存古义,非守一家之言。推崇邵雍、程颐、朱熹之学,认为:“有康节邵子推明羲、文之卦画,而象数之学著;有伊川程子推衍夫子之意,而卦画之理明。洎武夷朱文公作《本义》,厘正上下经、《十翼》而还其旧作,《启蒙》本邵子,而发先天。虽《本义》专主卜筮,然于门人问答。又以为《易》中先儒旧说皆不可废。但互体、飞伏、纳甲之类,未及致思耳。故愚以为今时学者之读《易》,当由邵、程、朱三先生之说溯而上之。”(《周易程朱传义折衷·自序》)著有《周易程朱传义折衷》,节录程子《易传》、朱子《本义》之说,益以《语录》诸书,列之于前,而以已说附于其后。

董真卿

元代易学家。鄱阳(今江西波阳县)人,胡一桂弟子。认为诸家之《易》,途虽殊而归则同,故兼收博采,或主义理,或主象占,先儒诸说,见智见仁,各明一义,不主一家之说,务持象数、义理二家之平。然其变易经文,不免有失先儒谨严之意。著有《周易会通》,即如苏轼、朱震林栗三家之书,为朱熹所不取,亦皆收录。

王申子

元邛州(今属四川邛崃县)人。字巽卿。皇庆中充武昌路南阳书院山长,后寓居慈利州天门山。说《易》力主数学,持论与先儒迥异。以河图配先天卦,以洛书配后天卦。对陈抟、邵雍、程颐、朱熹之说一概辩其有误。于说《易》七百余家中,唯取《河图洛书》、伏羲、文王、周公、孔子、周敦颐太极图六家。万事不出乎奇偶,故图书之学,纵横反覆,皆可以通。诠通经文,以辞变、象占、比应、乘承为说,绝不生义于图书。其说平正切实,多所发明。历三十年始成《大易缉说》,另著有《春秋类传》。

张理

元代清江(今江西庐陵)人,字仲纯。延祐中官福州儒学提举。精研象数,兼取以邵雍为代表的“先天图”学、以周敦颐为代表的“太极图”学、以刘牧为代表的“河图”“洛书”学等三家之说。以解说“龙图三变”而闻名。认为第三变“始龙图之未合也,惟五十五数。上二十五,天数也。中贯三五九,外包之十五,尽天三天五天九并十五之位,后形一六无位,又显二十四之为用也。兹所谓天垂象矣。下三十,地数也,亦分五位,皆明五之用也。十分而为六,形地之象焉”。(《易象图说·序》)此一变为天地未合之数。第二变“六分而成四象,地六不配。在上则一不配,形二十四。在下则六不用,亦形二十四”。(同上)此二变为天地已合之位。第三变“后既合也,天一居上为道之宗,地六居下为地之本,三干地二地四为之用。三若在阳则避孤阴,在阴则避寡阳。大矣哉!龙图之变,歧分万途”。(同上)此三变为龙马负图之形。按其《易》说,有两种情况:一是两图相重,即为五行生成图,刘牧称为洛书。二是两图相交,即为九宫图,刘牧称为河图。著有《大易象数钩深图》、《易象图说》。

李简

元代人。里贯未详。仁宗时曾官泰安。说《易》收集六十四家《易》著,列先儒诸说,并且阐明一己之新义,论述亦淳实清晰。所辑虽仅存十分之一,其功可与李鼎祚、房审权并列。著有《学易记》。

龙仁夫

元代吉安(所在今吉安市、辖境相当今江西吉水、万安间的赣江流域)人。字观复。博究经史,以道自任。用荐为江浙儒学副提举,不就。为文奇逸流丽。晚年侨居黄州(今属湖北黄冈)。学者称麟洲先生。《易》说主南宋朱熹《周易本义》,每卦爻下,各分变象、辞占。虽根据程颐《伊川易传》、朱熹《周易本义》之说多,而意在即象释义,于卦象、爻象互明其义,反复推阐,抒其心得,不墨守旧文。创而有本,与游谈无根者有异,多发前儒之所未发。著《周易集注》。

萧汉中

元代泰和(今属江西省)人。字景元。《易》说出自邵雍之学,推阐卦序,颇具精理,依经立义,认为黑白奇偶蔓衍而不可穷尽。解说以圆图乾、坤、坎、离居四正,为上经之主卦,以兑、艮、巽、震居四隅,为下经之主卦。申明上经三十卦,下经三十四卦,多喜分合不可更易。乾、坤之后,受以屯、蒙;地、蒙之后,受以需、讼;其次序不可乱。论三十六宫阴阳清长之机,以互明其义。著《读易考原》。明初朱升作《周易旁注》,采录其文,附于末卷,因以得存。

解蒙

元代吉水(今属江西省)人。字求我。天历举人。说《易》于彖爻之下,代辑先儒之说,荟萃群言,而后乃发明己意。颇能得其精要。凡自注亦皆简明。如“颐六三”注:“颐养之道,以安静为无失。二三动体,故颠拂而凶;四五静休,故颠拂亦吉。”又如“恒彖”注:“恒有二义,利贞者,不易之恒,所以体常;利有往来者,不已之恒,所以尽变。天地圣人所以能恒者,以其能尽变也。”其义多依据前人之说,诠释明晰,有益后学。著《易精蕴大义》。

曾贯

元代泰和(今属江西省)人。字传道。天历举人。官绍兴府照磨。元季兵乱,弃官家居。乡人推率义军,后御龙泉寇,战败守节死。其成仁取义,无愧完人。纯以义理说《易》。体例为:每篇统论一卦六爻之大义,再举他卦辞义相近者相互参证以求异同之故。如“乾卦”注:“乾六爻不言吉,无往而非吉也。初九处之以勿用,即初九之吉。上九处之以无悔,即上九之吉。二之见、五之飞、三四无不中;位或失于正,而圣人处之则无不正。所谓刚健中正,纯粹以精者,吉有大于此乎?”又如“艮卦”注:“敦临、敦艮皆吉,何也?曰敦者,厚道也。厚于治人则人无不服者,临是也。厚于治己而己无不修者,艮是也。人之自处容可处于薄乎?”凡此诸条,立义皆为纯正,其他剖析微细,往往能出前儒训解之外。间取互体立说,时存古义,尤善于持平。在说《易》诸家中,可谓明白而笃实不支。著有《易学变通》及《四书类辨》、《学庸标著》等。

钱义方 元湖州(今浙江省吴兴县)人。字子宜。尝举进士。其仕履不可考。注重易图研究,大抵衍陈抟、邵雍之余绪。认为《系辞》兼言河图洛书,其理相通,并非据洛书以作《易》,陈抟因《易》而演图,并非伏羲据图以画卦,可谓独识其真,皆为笃实之论。所演二十七图,亦因旧图而来。奇偶之数,愈推愈有。人自为说,而其理皆通。著有《周易图说》。

陈应润

元天名(今浙江省)人。字泽云。至正间官桐江宾幕。说《易》认为义理玄妙之谈,堕于老、庄;先天诸图,杂以《参同契》炉火之说,皆非《易》之本旨。自宋以后,毅然首破陈抟之学。论八卦,唯据《说卦传》“帝出乎震”一节,为八卦之正位;以“天地定位”一节,定为八卦相错之用。论太极、两仪、四象,以天地为两仪,以四方为四象。又谓未分八卦,不应先有揲蓍之法,分阴阳为太、少。周敦颐无极、太极、二气、五行之说,只是一家之说,不可以解释《易》。所注采用王弼本,唯有上下经六十四卦,据《左传》“某卦之某卦》之例。称一卦可变六十四卦、六爻可变三百八十四爻,据焦延寿《易林》之例。本古占法而推原其变通之意。每爻大多证以史事。著的《周易爻变义蕴》。其书在宋元人《易》解中,翘然独秀。

陈致虚

元代内丹家,《周易参同契》重要注家之一。字观吾,号上阳子。江右庐陵(今江西吉安附近)人。为宗脉上、理论上融合全真道教南北宗的代表人物,影响很大。全真北宗实际创教人王矗,号重阳;传马钰,号丹阳;三传宋有道,字德芳,号披云;四传李珏,字双玉,号太虚;五传张模,字君范,号紫琼;六传赵友钦,号缘督;七传即至陈致虚,陈弟子百余。据陈之《金丹大要》自叙:“年且四十,伏蒙我师,授以正道。阙后复遇青城老师,传先天一气,坎月离日,金丹之旨,抽添运用,火候之秘。“此即其继承南宗之经过。陈致虚著有《周易参同契分章注》、《金丹大要》、《度人上品妙经注解》等。

八、明代

章潢(1527—1608)明代经学家、哲学家。字本清,江西南昌人。少颖悟好学。构洗堂于东湖,联同志讲学。曾主白鹿洞书院。又辑书百二十七卷为《图书编》。数荐不赴,后遥授顺天府儒学训导,时年七十九岁。对《易》、《诗》、《书》、《春秋》等有研究,各有著述。为学主明善诚身,继善成性。与吴与弼、邓元锡、邓元卿并称“江右四君子”。论《易》主于言象,故引张行成说驳晁公武公理之论。大抵以《汉上易传》为主,杂引虞翻、荀爽九家易及李鼎祚、郑汝谐、林栗、项安世、冯椅、徐大为、吕朴卿诸家,而参以己意。其取象之例甚多,不出本体、互体、伏体三类,虽多本古法,然推衍繁碎,未能尽得经义。著作有《周易象义》、《书经原始》、《诗经原体》、《春秋窍义》、《礼记札言》等。

孙应鳌

明代清平(今属贵州)人,居如臬(今属江苏)。字山甫,谥文恭。幼聪颖异常,日诵千言。嘉靖进士。授户科给事中,出补江西佥事,御流寇有方略,累迁勋阳巡抚。隆庆初上励政亲贤十事,并揭发大珰贪欺罪,皆被赞许而采纳,后入为大理卿,迁礼部右侍郎。后起南工部尚书。其《易》说称天地万物,处处都有易理,在于人心能否明其理。故其说虽认为离数谈理是错的,又认为程颐不取卦变不合易理,实则借《易》以讲学,纵横蔓衍,于易理若离若合,主于自畅其说,不同于诸儒之传只主于释经。著有《淮海易谈》、《律吕分解》、《学孔精言舍汇稿》。

钱一本(1539—1610)明易学家。字国瑞,号启新,常州武进人。万历进士,除庐陵知县、征授御史,巡按广西。上《论相》、《建储》二疏,于诸臣中所言最为耿直,遭神宗忌恨,斥革为民。罢归乡里后筑经正堂,讲学著书,与顾宪成分主东林书院讲席,为东林八君子之一。潜研六经及周敦颐、程颐、程颢诸书,尤精于《易》。历近二十年,著《像象管见》。此书不取京、焦、管、郭之说,亦不取陈抟、李之才之义,惟就卦爻以求象,就象以明人事。象者,天道;像其象者,尽人合天之道。由辞得象,而后无虚悬说理之病,知象为像,而后有神明默成之学。对言象遗理、言理遗象,仿佛其象而仍不知所以为象之弊力主摒弃。虽间有支蔓,然笃实近理者为多。另著《像钞》,虽为像为名,实则衍陈抟之数学。其卦图以朱熹《周易本义》所列九图衍为三十二图,图各有说明,纵横比对,自谓言象而理在其中。然孔子所谓“像者象也”,即指卦爻。朱熹所列九图,后儒已有异同,其三十二图借以旁推,尤为枝蔓。宗“率性修道”,倡“慎独”、“诚明”。认为“性是先天太极之理,心兼后天妙气;性是合虚与气,心是合性与知觉。”还著有《四圣一心录》、《范衍》及《遁世编》等。

高攀龙(1562—1626)明代易学家。初字云从,后改存之,别号景逸。谥忠宪。无锡(今属江苏)人。万历进士,授行人。遭亲丧,家居三十年。天启元年(1621)为光禄少卿,上疏弹劾阁臣方从哲,夺禄一年,改大理少卿。四年任左都御史,揭淮扬御史崔呈秀贪赃秽行,遭魏忠贤诘责,被革职。与顾宪成在无锡东林书院讲学,海内士大夫称“高顾”。崔呈秀派人往捕,投水死。其《易》学出入朱熹、陆九渊之间,故以“心”言《易》。他又说:“天下有非易之心,而无非心之易,是故贵于学也。学也者,知非易则非心,非心则非易,易则吉,非易则凶,悔,吝”。其说主于学《易》以检心,不同于杨简、王宗传等人,引《易》以归“心学”,引“心学”以归“禅学”。其诠释《易》义,每条不过数言。认为“其知易知其能简,能易简而天下之理得”。(〈周易易简说自序〉)并且认为,五经注于后儒,《易》注于孔子,说《易》者明孔子之言即明《易》。著有《周易易简说》、《二程节录》、《正蒙释》《高子遗书》等。

逯中立

明聊城(今属山东)人。字与权,号确斋。万历进士,官给事中。遇事敢言,先后抗疏为高攀龙、顾宪成讼冤。贬陕西按察司知事,引疾家居卒。《易》说不载经文,只标卦名篇名,博采诸家之说,附以己意。但去取颇为精审,大旨以义理为主,不失纯正。至中孚、复、姤诸卦,也参用易纬卦气起中孚及一卦值六日七分之说。平心论义,不立门户之见。著有《周易答记》、《两垣奏疏》。

张介宾(1562—1639)

明医学家,易学家。字景岳,会卿,别号通一子。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幼聪慧,通易学、天文,兵法,精于医术。早年学医于金英,壮岁从戎,身处幕府,游历北方,后回乡专心医学,从事临床及著述,以《内经》为宗,融贯《易》理,并撷取诸医家之长,而自成一家之说。探求哲理在于“摭易理精义用资医学变通”,认为“虽阴阳已备于《内经》,而变化莫大于《周易》”。从“医易同原”、“医易相通”的观点出发,对中医学理论进行了深入和探索和详尽的阐发;明阴阳,辩六变,以分析说明人体生理、病理的发展变化规律,倡“阳非有余,真阴不足”论,以坎卦之象数,水火阴阳之理义,创水火命门学说,临床治疗上着重于补益元阴、元阳。自订不少新方,成为温补学派的主流,为国医学及医易贯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著有《类经》、《类经图翼》、《类经附翼》、《景岳全书》、《质疑录》等书。

魏睿

明松溪(今属福建省)人。字禹卿,号苍水。万历进士。累官湖广按察使。时苗人矿徒为患,睿渝以德意,矿徒解散,焚其巢千七百余所。再擢右佥都御史,巡抚湖广卒。明朝自万历后,《易》学弥荒,笃实者局于文字,无所发明,高明者,骛于玄虚,流为恣肆。其说《易》独能博考旧文,兼存古义。认为文王、周公之《易》,即象著理;孔子之《易》,以理明象。又于汉、魏、晋、唐诸家所论象义之中,取其搂于醇正者录之,即象以通《易》义。著《易义古象通》、《方言据》、《西事珥》、《纬谭》等。

吴桂森

明代学者。字叔美,江苏无锡人。万历贡生。与顾宪成、高攀龙讲学东林书院。同郡钱一本善《易》,从之游,尽得其旨要。其《易》说,以钱一本《像象管见》为本而推阐其义,以明师承。其注释,皆一字一句,究寻义理,颇有新义。著有《周易像象述》、《书经说》、《曲礼说》、《息斋笔记》、《真儒一脉》。

陈祖念

明连江(今属福建省)人。字修甫。陈第子。论易注重实用,每卦详论其义,又逐爻寻理,以切于人事为主。每卦之末,皆总论取象之义,多采互体之说。其学对于汉儒、宋儒,均无所偏附。“义理无穷,非言之所能尽。故传注于汉,疏义于唐,议论于宋,日起而日变,而《易》之用,则随时随事可以自察。是以君子居则观象玩辞,动则观变玩占,圣人所以言《易》者,如是而已。《传》曰:'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朱文公言:'人能取《易》一卦若一爻熟读而玩之,推于事而反于身,则吉、凶、消、长之理,进、退、存、亡之道,无所求而不得,无所处而不当。’此则致用、利用之义也。”(《易用·序》)每卦之末,总论取象之义,多采互体之说。著作有《易用》。

朱睦揳

明代学者,字灌甫,号西亭,学者称西亭先生。休宁(今属安徽)人。周定王六世孙,封镇国中尉。深精经学,尤邃于易、春秋。万历中举周藩宗正,领宗学事。明初藏书之富,推江都葛氏、章丘李氏、睦楔倾资购之,起万卷堂讽诵其中,论者以比汉之刘向。论《易》大旨,辨论诸家说《易》之异同,虽荟萃不多,却颇有卓见。如“乾之四德”,谓程颐《伊川易传》本文言:“视本义为胜”。乾九二利见大人,不专指九五;明夷九三不可疾贞,从项安世以“贞”字为句。“井泥”之“泥”读平声。“勿幕”之“幕”即“囗”字。“数往者顺”,用王安石解。类似训释于明经传有益,非同剽说雷同者可比。著作有《五经稽疑》、《春秋诸传辨疑》、《革除逸史》、《圣典》、《镇平世系记》、《谥苑授经图》、《经序录》、异林》、《韵谱》、《明帝世表》、《周国世系记》、《建文逊国褒忠录》、《陂上集》等。

赵献可(1573—1644)明医学家。字养葵,自号医巫闾子,鄞县(今属浙江)人。《鄞县志》称其“好学淹贯,尤善于《易》而精于医”。学术思想受《周易》影响较深,并善于将易理贯通于医学,颇有独见。如把命门喻为“一身之太极”,把两肾与命门的关系喻为“坎”卦中的两阴爻和一阳爻。详尽阐发和深化了命门学说,指出命门为“主宰先天之体”,有“流行后天之用”。并进一步阐明先后天水火理论,为丰富中医学理论作出了贡献。著有《医贯》、《邯郸遗稿》等著作。

耿桔

明代献县(今属河北省)人,字庭怀。万历举人。讲学虞山书院,官至监察御史。《易》说每卦画六爻而系爻辞于画下,又取反对之卦爻辞倒过来书写,自称古易。依据税与权之本。其于《十翼》则取《文言》“乾元者”以下六十六字,“坤至柔”以下三十四字,认为应当入《彖》;取《文言》“潜龙勿用下也”以下一百零七字,认为应当入《象》,又分《系辞传》为上中下三段,均为无据之说。著有《周易铁笛子》。

曹学佺(1574—1646或1647)明代学者。字能始,号石仓。福建候官(今闽候)人。万历进士。历户部主事、南京户部郎中、四川右参议;广西右参议。因所著《野史纪略》与《三朝要典》抵牾,被削职为民。后起为广西副使,力辞不就,家居二十年,潜心著书。唐王立于闽中,破家起义,历礼部右侍郎,进至尚书。清兵入闽,奔虎山自缢。博闻强记。说《易》专释各卦彖辞,六爻融会一卦之意。其释“鸣鹤在阴”,借用白茅诸句,颇有新义,然于河图、洛书推求不当,以漳浦之学愈衍愈枝。所著《易经通论》佚失。另有《天下一统志》、《天下名山志》、《石仓集》等,时人称为艺林渊薮。

钱士升(1575—1652)明代学者。字抑之,号御冷,晚号塞庵。浙江嘉善人。万历四十四年(1616),殿试第一,授修撰。破产营护赵南星、魏大中等,颇为东林推重。起为少詹事,掌南京翰林院。拜南京礼右侍郎,署尚书事。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内阁。反对在江南刮敛富户,行道实籍没之法,失帝旨,引罪乞休。邵雍探之于气,程颐探之于理,朱熹探之于象。其《易》说自屯以下,于每卦前设互卦,后设对卦,举气在理、象而兼融之,杂采前人之说,断以己意。在明人《易》解中,持论尚为详审。然溺于河洛反对之说。著有《周易揆》、《南宋书》、《逊国逸书》等。

刘宗周(1578—1645)明末哲学家。字起东,号念台,又号克念子,谥忠介。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万历进士。天启初为礼部主事、右通政,因弹劾魏忠贤、客氏,被革职。崇祯初起为顺天知府、工部侍郎、左都御史等职。清执敢言,虽屡被革职而不顾。南明政权复灭后,绝食而卒。曾讲学蕺山,学者称蕺山先生。黄宗羲、陈确均出于其门。筑证人书院讲学,以诚意为主,慎独为功,清修笃行。与漳浦黄道周,明末俱以善解易经闻名。道周长于数,其学长于理,多由心得,故不墨守传义。其删《说卦》、《序卦》、《杂卦》三传,虽本旧说,已失先儒谨严之义。至于经文,亦每以意移置,终不可训。著有《周易古文钞》、《道统录》、《阳明传信录》、《刘子全书》、《刘子全书遗编》等。

陆梦龙

明代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字君启。万历进士。右刑部员外郎。累迁贵州右参政监军,官至山东按察副使,调陕西,进布政司参政。崇祯初分守固原,遇民叩关,击却。后隆德被陷,静海被围,梦龙率众御之,所将只三百余人,被围数重,矢石如雨,突围不得出,与二将俱战死。赐谥忠烈。论《易》颇融会宋儒诸说,参以史事,推寻文句。惟不取河图、洛书之说,颇有卓见。著有《易略》、《梃南始末》。

卓尔康

明代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字去病。万历举人。官至工部屯田司郎中,谪常州府检校,为大同谏官,后终于两淮盐运通判。京师陷,悲愤卒。官大同时,卢象升方为总督,延之上座咨兵事,尔康抗谈,漏下乃已,象升用其策多效。《易》说大旨附会河洛,推衍奇偶,纷纭胶葛,展卷如历家之数表。所谓圣人因象示数之本旨,渺不知其所在。并以此作易之奥。其首列为起数之根,有古河图、古洛书、陈希夷龙图别传古河图、今河图、古洛书、`今洛书。龙马所负一图,而有此四本,神龟所呈一书,而有此两本,为后人臆造。著作有《易学残本》、《诗学》、《春秋辨义》等。

张次仲

明代学者。字元岵,号待轩,一号钝庵。海宁(今属浙江省)人。天启举人,入清不仕。其易不涉象数之学,亦不及谶纬迷信,独以义理为宗,所言切于人事。尽废诸图,具有廓清之功。持论最为笃实,于乾卦遵用王弼本,以便解诂,而仍列郑康成本于简端。其所论辨,如谓八卦因重卦之法,自十六、三十二以至六十四,卦变某卦自某卦而来,皆孔子所不言。有《周易玩辞》、《困学论》、《待轩记》、《待轩诗集》等。

黄道周(1585—1646)明末学者。字幼玄、螭若、细遵,号石斋、又螭。福建漳浦人。天启进士。由庶吉士授编修,即以终养归。崇祯初官右中允,后进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南明福王时官礼部尚书。唐王立,任吏部尚书兼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率师至婺源抗击清军,兵败被执至江宁(今江苏南京),不屈死。学识渊博,贯通古今,通晓天文历数。工书善画,文章风节高天下。《易》说专论动爻,于每卦六爻皆就此卦以观其变。此即《左氏春秋》、《国语》所列之古占法。阐明古占法,涉于《易》之本义,但又以占术为能事,故为《易》之逆流。以河图、洛书之数自相乘除,作三十五图。其诗斗差图、诗斗差退限图、诗元命图、春秋元命图,为推衍汉人纬书四始五际之说,作推测之术。发明沈该《易小传》、都挈《易变体义》典型示范每爻之下先列本卦彖辞,次列本卦象辞,然后列本爻象辞,与沈该、都挈之书又各不相同。著有《易象正》。另著《三易洞玑》,用卦图来推测吉凶,但未言及诸及变象,可与《易象正》相为表里。还著有《正洪范明义》、《月令明义》、《儒行集传》、《表记集传》、《缁衣集传》、《春秋揆》、《孝经集传》等。

何楷

明末福建镇海卫(今厦门南)人,字元子,一作玄子。天启进士。崇祯间擢刑科给事中。率直敢言,弹劾温体仁等大臣,贬秩。复劾杨嗣昌,降职。顺治二年(1645)随唐王入闽,擢户部尚书,掌都察院事,因不容于郑芝龙,旋去职。抑郁而卒。博览群书,尤精经学。《易》说前分上下经,而《彖》、《象》、《系辞》诸传之文随卦分列,沿袭费直之意。列《十翼》原文,以还田何之旧。分经分传以存古本,而经下所列《十翼》之文则引以互证。只是在上下经内不当又另立“初”、“中”、“终”诸名。其易学虽博而不精,但是取材宏富,汉晋以来的旧说,杂采并陈,不株守一家一言。辞必有据,亦不作悬空臆断,穿凿附会之说。间有借诂经以言时事,发其感慨。著《古周易订诂》、《诗经世本古义》。

刘日曦

明代彭泽(今属江西)人,字仲升。天启进士。《易》说以邵雍大横、小圆二图为先天,横排、圆排为大成,其小横为太极,阴阳卦序小圆为先天小成,文王卦位为后天小成,汉儒卦气图加以四正之卦为后天大成,杂卦之次则为孔子序卦与文王序卦一例。附以河图、洛书及周敦颐太极图、邵雍皇极经世、阴阳刚柔四象图。与一元消长数各为之说,大抵出于臆撰。其序卦、杂卦二图,非方非圆,不知其出自何处。著《易思图解》。

秦镛

明代无锡(今江苏)人,字大音。崇祯进士,官清江县知县。《易》说据《序卦》言义理而不涉及象数,依据综合后天之易来进行探索。上经分五节,像阳;下经分四节,像阴。每节中又一一分析而引《杂卦》及《彖》、《角》、爻辞来为上下经注解。考《序卦》、《杂卦》,先儒多疑非孔子之书,故言易诸家往往粗陈梗概。至元代萧汉中《读易考原》,述《分卦》、《序卦》之义,才详细发明。其说较萧汉中所推更加详密,但穿凿附会也因过详时时而有。著《易序图说》、《清江县志》。

喻国人

明代易学家。字春山,郴州(今属湖南)人。其《易》说认为先儒多是非倒置,以十为图,九为书,因作辨证,以九为图取天,以十为书配地。河图主生,洛书主克之理,沿袭刘牧旧说。因伏羲以河图为天则,画乾、坎、艮、震四卦;以洛书为天则,画巽、离、坤、兑四卦。由河图四卦得讼、遁十六阳卦,由洛书四卦得家人、中孚十六阴卦。合河洛迭为上下而得否、姤、履、泰三十二阴阳配合之卦。且以揲蓍之数不惟康节茫然,即一行亦属妄附。自以河、洛之议,由已始定。认为数九则满,满则损。数六则谦,谦则益。故大易终不外乾九损三,变为坤六。坤六益三,变为乾九。或乾九坤六爻相损益,十八变而成卦。认为朱熹不知易中十年三年七日八日之意,以及讼九二三百户之数。其于反对两卦得此意与此数。合屯、蒙二卦,以屯下蒙上,说屯二爻为一年。逆数之至蒙五爻,历十爻为十年。合需、讼二卦,以需下讼上,说讼二画九。就是九十户。讼初画六,就是六十户。需上画六,就是六十户。王画九,就是九十户,合计得三百户。认为此意数千年不明。又认为天地十二会真数不出五十五,惜陈抟、邵雍俱未发明。故演天地五十五数图,又复附以河洛真传说,辨蓍短龟长之说。有记载说,假尔泰龟有常,假尔泰筮有常。原龟筮并重。朱熹随意更改祝词,所以重视泰筮。所引证据,出自《文舆记》、《本草图经》诸书。还认为先儒解“易”为“变易”、“交易”,总不如《系辞》“生生之谓易”五字最确。伏羲以河九洛六为天则,始画八卦,因木德为王,木主仁,仁为生生真种子。每卦六爻,推演五行相生之数来配合。著作有《周易辨正》、《河洛定议赞》、《全易十有八变成卦定议》、《周易对卦数变合参》、《河洛真传》、《周易先生真传》等。

李陈玉

明代人。说《易》兼言图画及谈心性二家之说。言图画者弊在支离破碎,谈心性者弊在杳冥恍惚。其说各得二家之弊。其说有二,一为先天古易,释解图画。其突出不同的是,以无极、太极、无极而太极分为三图。以英辅九星之名配先天八卦,以疏附先后之名配后天八卦,支离破碎。二为后天周易,释解经传。虽言象数,而皆出臆说。其《易钤》有言:如想真正懂得易学,须将一切训诂辞章全部删除,即使孔子之语也不过易象一端之论,才有入处。可称作敢为大言。今人也有此论。著有《三易大传》。

程道生

明海宁(今属浙江省)人,字可生。著有《遁甲演义》,“遁甲”为古代方士术数之一,是书得其精要,对遁甲之法及用奇置闰之要,论述颇详。另有《射义新书》。

陆西星(1520—1606)明代道家学者。字长庚,号潜虚,又号方壶外史。扬州兴化(今江苏)人。九次乡试落第,弃儒服,著黄冠,云游各地。伪称在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吕纯阳降临其所居在北海海草堂,亲授丹法二十余日。陆所传功法,以其流行江浙,遂称东派功法,为阴阳派功法。陆的著作集称《方壶外史丛编》,包含《周易参同契测疏》、《周易参同契口义》、《无上玉皇心印妙经测疏》、《黄帝阴符经测疏》、《老子道德经玄览》等,《丛编》有明末孩堂刊本;两种《周易参同契》注本,亦收入举不胜举我绪庚子(1900年)所刊《道统大成》。

王九灵

明代人,活动于万历(1573—1619)间。永嘉(今浙江)人。字子乾,号赘生,为一云游道士,据《校注古文参同契·后序》云,其“黄冠褐服,遍游两都五兵。日惟卖药自治。”师事称为无英子的道人。又据上书自序称,王九灵不苟同于俞琰、陈致虚等人注解《周易参同契》:“一言一字,必求合于身……若言言字字附会牵合,则亦支离决裂甚矣。”所以他依“古文”本,作《校注古文参同契》和《参同契补遗三相类》,云:“敢别为一注。其御政者,只言御政;养性者,只言养性;服食者,只言服食。”实际上,他只是有限度地承认外丹而已。

朱升(1299—1370)元末明初学者。字允升,休宁(今属安徽)人。学者称枫林先生。元末住池州路学正,隐居石门。至正十七年(1357),朱元璋克徽州(今安徽歙县),由邓愈推荐,召见问时务,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之策,为朱元璋所采纳。吴元年(1367),任侍讲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洪武元年(1368),进翰林学士。不久,请老归里。精于经学,著《周易旁注图说》。是书冠以图说上下二篇,上篇共八图,下篇全录元代萧汉中《读易考原》之文,万历中姚文蔚易其旁注,列于经文之下。后仅有八图,余皆尽散。为敷衍陈抟之学无可取。另有《朱枫林集》。

梁寅(1309—1390)元末明初学者。字孟敬,江西新喻(今新余)人。世业农,家贫,致力于学,博通《五经》,累举不弟,遂弃去。辟集庆路(今江苏南京)儒学训导。元末战乱,隐居教授。明太祖朱元璋征天下名儒修述《礼》、《乐》,他就征,时年已六十余。在礼局中以讨论精审为众所推服。书成,将授官,以老病辞归,结庐石门山,四方之士多从学,学者称为梁五经,又称石门先生。曾说“清、慎、勤”为居官三字符。说《易》以程颐《伊川易传》主理,以朱熹《周易本义》主象,稍有异同,即融会参酌,合以为一,又旁采诸儒之说而阐发之。其诠释经义,平易近人,言理不涉虚无,言象不涉附会,大都本日用常行之事,以示进退学得失之机,故简切详明,与他家迥异。著有《周易参义》、《礼书演义》、《周礼考注》、《春秋考义》、《石门集》等。

叶子奇

明初学者,思想家。字世杰,号静斋,又号草木子。龙泉(今属浙江)人。从王毅求学。元末与青田刘基、浦江宋濂同为浙西著名学者。明初任巴陵主簿,因讼事株连下狱,用凡磨墨著成《草木子》。反对佛道思想。扬雄《太玄经》拟《易》而作,子奇独谓其书附会律历节候而勉强其合,历举未通者八条,以说明其阐明易理不够,扫除星历之说,并另为诠释,以正宋衷、陆绩旧注之讹,犹如说易之家废象数而言义理。著作另有《太玄本昌》、《静斋集》。

胡广(1370—1418)明学者。字光大,号光庵,谥文穆。江西吉水人。建文二年(1400)进士第一,授翰林修撰。永乐五年(1407)进翰林学士兼左春坊大学士,,奉诏纂修《五经四书性理大全》,书成进文渊阁大学士。两次从明成祖出塞北伐,时召帐殿与语,以文墨论议备顾问。制文册典多出其手,善书,行草尤善。奉敕撰《周易大全》,取材于天台董楷《周易传义附录》、鄱阳董真卿《周易会通》、双湖胡一桂《周易本义附录纂疏》、云峰胡炳文《周易本义通释》四家之书,刊除重复,汇编而成。董楷、胡一桂、胡炳文笃守南宋朱熹之易,其说颇谨严。董真卿则以北宋程颐《伊川易传》、朱熹《周易本义》为主,而博采诸家为辅,其说颇为完备。另著有《胡文穆集》。

刘定之(1409—1469)明代学者。字文敬,号呆斋,谥文安。江西永新人。正统进士。授编修,进侍讲。景帝即位,陈时政十事,拜洗马。天顺初,由右庶子累官至翰林学士。宪宗立,进太常少卿,兼侍读学士。成化二年(1466),以本宫入内阁,寻进工部左侍郎。谦恭质直,以文学名闻于时,终官礼部左侍郎,后卒于任。论《易》大旨在标六爻之义,余皆蔓衍成书。卷首列先天、后天诸图,大概与朱熹《周易本义》相同,唯不列卦变图,因卦变之说从程颐《伊川易传》,不从朱熹。亦不列河图、洛书,因其说皆从太极、两仪、四象、八卦互推,不多用奇偶方位。其伏羲先天六十四卦方位图下注云:此图二经十传,皆无明文可见。又图末总注云:以上诸图,昔者学易之家失其传,邵雍取归于《易》,程颐与邵雍同时并常相见,程颐却置之不论。上下经每卦六爻各总为一图,各以俪偶之辞括其爻义,左右上下,以次排列,而以墨线分合交贯。彖传则上下经各为一总图,横行六十四卦,而以卦德、卦象、卦体、卦变直列四格,以经文分别附属,如史家之年表。大象则以《大学》三纲领、八条目横行为纲,以经文相类者分配其下。小象则为列一韵图,以三百八十四爻为经,以四声十九部为纬,如等韵之谱,皆与经义渺不相关。《文言》、《系辞》则或一节为一图,或总括数节为一图,各标其语脉相贯之处。《说卦传》前数节,仍以先天、后天诸说作图。其取象诸节,双作一表,以八卦为经,以天象、地法、人身、物类、草木、乌兽六格为纬,填列传文,亦毫无取义《序卦》,仅附反对一图,杂卦则不不图,遂不置一语。著《易经图释》、《否泰录》、《文安策略》、《宋论》、《呆斋集》等。

王恕(1416—1480)明代学者。字宗贯,号介庵,晚号石渠,谥端毅。陕西三原人。正统进士,历官南京刑部右侍郎、南京兵部尚书加少子太保。孝宗时如为吏部尚书加太子太保。居官历中外五十余年,刚正清严,所引荐皆一时名臣。后辞官家居,致力编著。提出“天地人欲,相为消长”。(《石渠意见·戒慎恐惧二节》)因于程颐、朱熹之说另有所见,故于九十一岁高龄,著《玩易意见》,其说破出新义,然于文义有不可通者,疑为经文有讹,殊不可训。另著有《石渠意见》、《历代名臣谏议录》、《介庵秦稿》、《王端毅文集》等。

胡居仁(1434—1484)明学者。字叔心,号敬斋。江西余平人。绝意仕进,以布衣终其身,一生以讲学为业。筑室梅溪山中,四方来学者日众。后主持白鹿洞书院,专讲穷理尽性至命,成为明代程朱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读《易》二十年,有所得即予以抄摘,取先儒图书论说,并附以己意。其学出明吴与弼,笃实则远远超过其师,故在明代与曹端、薛瑄俱号醇儒。说《易》简明确切,不涉支离玄渺之谈。一生致力于“敬”,强调“敬为存养之道,贯彻始终,所谓涵养须用敬”。(《居业录》)认为宇宙间唯有“实理”流行。“天地之所以为天地,万物之所以为万物,莫非实理所为”。(同上)认为天下万理虽然万殊,但都存于心中,“凡道理具于吾心”。(同上)力攻佛道。著作有《易象钞》、《居业录》、《胡子粹言》及《胡文敬公集》。

王守仁(1472—1528)明哲学家。又名云,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尝筑室故乡阳明洞中,世称阳明先生。弘治进士。授刑部主事,转兵部,因疏劾权奸刘瑾,谪龙场(今贵州文县)驿丞。迁南赣巡抚,平定宸濠之乱。世宗时封新建伯,任两广总督。镇压断藤峡少数民族起义。官至南京兵部尚书。说《易》主张“良知即是易”。(《传习录》下)其学以良知良能为主,谓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事物,故于宋儒崇陆九渊。在郎署与李梦阳交游,刻意为词章。其文博大昌达,诗秀有致。著有《传习录》、《大学问》、《王文成公全书》。

马理(1474—1555)明代学者。字伯循,号奚田。陕西三原人。正德进士。授稽勋主事,改文选,官至南京光禄卿。擅文字,名震天下,曾在家乡武安王祠设教,在嵯峨精舍、商山书院讲学。从王恕游,师事王承裕,为学墨守主敬穷理,与吕楠齐名,同为关中学者所宗。为三原学派重要人物。论《易》虽参用郑元,、王弼、程颐、朱熹之说,博采诸儒异同,阐微摘隐,然大旨主于义理,多引人事以明《易》。著有《周易赞义》及《奚田文集》。

黄芹

明龙岩(今属福建省)人。字德馨,号畏庵。蔡清之弟子。正德九年以岁贡生官海阳县训导。《易》说发明先天图说,以陈真晟天地圣人之图,君子法天之图为心学图。认为伏羲八卦横图、八卦圆图皆为赘设;胡一桂于伏羲六十四卦圆图分配节气,非其本旨;伏羲本河图以作易图,先天八卦合洛书数图,皆穿凿可疑。坚信先天图出自伏羲,推而至于心学,推而至于历法,蔓衍支离,殊不可解。著有《易图识漏》。

梅鷟

明旌德(今属安徽)人。号致斋,梅鹗弟。正德举人。官南京国子监助教,盐课司提举。博闻强记,研析经义,疑《古文尚书》为孔安国、皇甫谧伪作。认为伏羲之易已有文字记载,画卦在前,河图后出。伏羲主张出以揲蓍大衍之数,当为九十九,以五十数为体,以四十九为用,没有中五乘十,置一不用之理,并认为伏羲之说皆臆撰。易著有《古易考原》、《周易集莹》,另有《尚书集莹》、《尚书考异》、《春秋指要》等。

薛侃

明揭阳(今属广东省)人。字尚谦,号中离,薛俊弟。性至孝。正德进士。以侍养归,师王守仁于赣州。与兄率子侄宗铠等往学,自此王氏学盛行于岭南。官至行人司司正,后居中离山,讲学自娱卒。说《易》大旨谓即数为图,即图成卦,皆造化自然之理。所论格致体虚实,及儒释之辨,皆守姚江良知之说。著有《图书质疑》。

金贲亨

明代临海(今属浙江)人。字汝白,初冒高姓。自号其居曰一所,学者称一所先生。正德进士,官至福建、江西提学副使。说易采自程颐、朱熹以外诸家之说,断其是非,不依靠古人,亦不打击古人,得于澄心涵养,非耳剽目袭者所及,所采共五十余家,如胡方平、蔡元定、项平山、游酢、胡云峰、胡双湖、吕东来、杨诚斋、真西山、蔡渊、龚源、苏东坡尹和靖、程沙随、吴临川、朱震杨龟山、邵雍、黄勉斋、耿南仲、郑束谷、王童溪、李西溪、李舜臣、徐几、邱富国、张清子、杨文焕、郑少梅、王炎、潘天锡、方逢辰、胡允等。著有《学易记》、《台学源流》。

崔铣(1478—1541)明学者。字子钟,一字仲凫,号后渠、少石、洹野。河南安阳人。弘治进士。由庶吉士授编修,预修《考宗宗录》,忤刘瑾,出为南京吏部主事,历官南京国子监祭酒,弹劾张惠等致仕者。嘉靖十五年(1536)起为少詹事兼侍读学士,终官于南京礼部右侍郎。其易说以程传为宗,兼采王弼、吴澄之说,与朱熹《周易本义》颇导。大旨舍象数而阐义理,认为陈抟所传图像皆衍术数,与《易》无关,诸儒卦变之说亦支离无取。持论笃实近理,不失为洛闽之传。斥阳明学为“霸儒”、禅学为异说,主治心慎动。著有《读易余言》,晚年著《周易大象说》,多精微自得之旨,为时人所推崇。另有《士翼》、《崔氏小尔雅》、《文苑春秋》及《彰德府志》等。

韩邦奇(1479—1555)明代学者。字汝节,号苑洛,谥恭简。韩邑(今属陕西)人。正德进士。授吏部主事,进员外郎,迁浙江按察佥事,遭诬夺官。世宗时,屡起屡罢,历官山东、山西参议,四川提学副使宣府、辽东巡抚等,终官南京右都御史,南京兵部尚书。为学独宗张载气说。学问精到,对经史及天文、地理、乐律、术数、兵法,都有研究。说易所列卦图,皆用一卦变六十四卦,与汉焦延寿《易林》之说相同,阐理不用汉儒之易,独宗宋儒之易。推崇朱熹《易学启蒙》,阐卜筮之法,以三百八十四变为经,四千九十六变纬。经为《易》之爻辞,纬取焦延寿《易林》附之,占则以孔子占变为主、著有《易学启蒙意见》、《易占经纬》、《禹黄详略》、《苑志乐》、《洪范图解》及《苑洛集》等。

吕楠(1479—1542)明代学者。字仲木,号泾野,学者称泾坚先生。陕西高陵人。正德进士。授翰林修撰。世宗时,任国子监祭酒、南京礼部右侍郎。师事薛敬之,学以穷理、实践为主,与湛若水、邹守益共讲席。当时天下学者不归王守仁则归湛若水,他与罗钦顺独守程朱之学不变。说《易》专主义理,不及象数。著《周易说翼》(佚失),另有《四书因问》、《尚书说要》、《泾野先生文集》等。

舒芬(1484—1527)明代学者、字国裳,号梓溪,谥文节。江西进贤人。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第一。授翰林修撰。因疏谏武宗南巡被杖谪福建市舶副提举。复原官后由疏争下狱夺俸。丁忧归家,病卒,年仅四十四岁,世称“忠孝状元”。易学上推崇北宋周敦颐太极图说,认为“太极不离乎阴阳五行之中”,“以阴阳动静分体用”。(《太极绎义》)视太极为一物,歧阴阳而二之,主张“有天之太极、人之太极、物之太极。自乾男坤女而论太极,则太极万有不同。又自物而论太极,则与人太极又相远矣。”“天之太极主乎动,圣人之太极主乎静”。(同上)为学贯穿诸经,兼通天文律历,尤精《周礼》。著有《易问笺》,其书大抵以意推衍,泛言义理,而多有牵合之病。另有《太极绎义》、《周礼定本》、《东观录》、《梓溪文钞》等。

杨爵(1493—1549)明富平(今属陕西)人,字伯珍,一字伯修,谥忠介。嘉靖进士,授行人,擢御史。以母老乞归。服阕,起故宫。时郭勋承宠用事,世宗经年不视朝,日夕建斋醮。他上书极谏,词过切直,下诏狱拷讯,血肉狼藉。历五年获释,抵家才十日,复逮系狱,又三年始释。官至山东道监察御史。说《易》唯释六十四卦,每卦唯载上下经卦辞。然而其训解,则六爻、《彖传》、《象传》皆兼有涉及,唯不列其文。其说多以人事为主,颇切中事理。著有《周易辩录》(又名《周易辩说》)、《中庸解》、《杨忠介集》。

唐枢(1497—1574)明代学者。字惟中,(一说字惟镇)号子一,学者称一庵先生。归安(今浙江湖州)人。嘉靖进士。官至刑部主事。疏请明正李福达罪,触怒世宗,革职为民。讲学著书四十年,隆庆初复官。以年老加秩致仕。说《易》以《连山》为文王八卦图,以《归藏》为伏羲方图,于义颇疏。初师湛若水,主随处体认天理,后慕王守仁“致良知”之学,力图将两学合而精究,以调和分歧。提出“真心”学,认为心能通天地包万物而居于宇宙中心。因人失却本心,又提出“计真心”,主张通过学问思辩笃行之功,“以去人欲做存天理工夫”(《景行馆论》),以回复“真心”,即“致良知”。著作有《易修墨守》(已佚)、《礼无剩语》、《真谈》、《景行馆论》、《一庵语录》等。

丰坊

明浙江鄞县人。官存礼,晚更名道生,字人翁,别号南禺外史。嘉靖进士。任南京吏部主事,谪通州同知,免归。后屡以上言邀官,终不得起用,郁郁病卒。博学工文。易说认为孔子授《易》于商瞿,《文言》诸传凡“何谓也”皆为商瞿的问辞,“子曰”以下皆为商瞿录孔子的答辞。以周公爻辞谓之易系。其论筮法则以彖专为卜,系专为筮,大抵无据。论太极图说,谓朱熹得之葛长庚,托名周敦颐,尤为诬说。通书法,嗜收藏,家有万卷楼,藏书数万卷。著有《易辩》、《古书世学》、《十三经训诂》、《万卷楼遗集》。

薛甲

明江阴(今属江苏省)人。字应登。嘉靖进士。官至江西按察司副使。《易》说除经文之外,惟《彖》《传》全文分别六爻之前。象传则删《大象》而存《小象》,分缀六爻之下,《文言》、《系辞》、《说卦》、《序卦》、《杂卦》诸传则全删去。论《易》主于因象以明理。如解讼卦元吉中正,解升卦亨于歧山之类,颇出新意。有时则以老庄之说解《易》。著有《易象大旨》。

胡经

明庐陵(今属江西省)人。号前冈。嘉靖进士。说《易》移乾彖传“大明终始”三句于“乃利贞”之下。蒙卦六爻皆主君臣,凡如此类,大约皆出于喜为新说,欲与南宋朱熹之说相异。著有《胡子易演》。

吕怀

明学者。字汝愚,号巾石、健乾。江西永丰人。嘉靖进士大夫。由兵科给事中官至南京太仆寺少卿。论《易》主卦变之学,其例有宫变、有卦变、有爻变。大旨谓六十四卦为八卦之重。受学于湛若水。认为王阳明良知说与湛氏体认天理说,宗旨相同。作《心统图》说,以河图之理证明,要得理存心,只在变化气质。指出善学者应求端于天,不要为气质所局限。著作另有《律吕古义》、《历考庙义》、《巾石类稿》等。

卢翰

明颖州(今属安徽阜阳)人。字子羽。嘉靖举人。官兖州府推官。其讲《易》专主人事,而证以卜筮,每爻皆列变卦之图。而杂引经语史事相似者,类附于下,颇为冗杂附会。立图太多,往往画蛇添足。著有《易经中说》。

来知德(1525—1604)

明代易学家。字矣鲜,号瞿唐,四川梁山(今梁平)人。嘉靖时中乡举,归养不出。潜心治学著书三十年。万历三十年(1602)荐授翰林侍诏,不赴。其学以致知为本,尽伦为要,尤精于《易》学。主张“理、气、象、数”四者的统一。“流行者气,主宰者理,对待者数”。(《周易来注·来瞿唐先生圆图》)认为不能舍象而言理:“《易》卦者,写了物之形,象之谓也,舍象不可以言《易》矣。”“有象则大小远近精粗之理,咸寓其中,方可弥纶?”(《周易来注·系辞下》)把义理和象数结合起来,符合《周易》本身的内容和特征。对朱熹的卦变说,指否定态度。其《易》说的独创性主要是关于错综中爻理论。错综说认为,伏羲之卦主于错,文王之卦主于综。“错者,阴阳横相对也。”(《周易来注·易经字义》)或者说:“一左一右谓之错”。《周易来注·易学启蒙》“综者,上下相颠倒也”。(《周易来注·易经字义》)或者说“一上一下谓之综”。(《周易来注·易学启蒙》)“错”,从横方面揭示了卦与卦的关系,即阴阳矛盾对立关系,是自然和社会矛盾对立的反映。“综”,是从纵的方面揭示了卦的关系。反映阴阳二气上下流行的过程。中爻说则把内外卦联系起来。“中爻者,二、三、四、五所合之卦也”。(《周易来注·易经字义》)又说:“中爻者,阴阳内外相连属也”。(同上)这样就从纵横、内外方面把六十四卦组成不可分割的网络结构。又因把错综中爻的理论与卦、爻辞紧密结合起来,用象数释义理,使许多难以解释的卦、爻辞豁然明了。其《易》说不仅揭示了《易》卦象数之间的联系,还揭示了象数和义理之间的联系,从而说明《周易》个有完整的网络结构和严密的系统性。其《易》说在《易》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历三十年著成《周易集注》(又称《周易来注》)。另有《理学辩疑》、《省觉录》、《瞿唐目录》、《釜山诗集》等。

李贽(1527—1602)明思想家、文学家。本姓林,名载贽。字宏甫,号卓吾、恩斋、温陵居士。泉州晋江(今属福建)人。回旋。嘉靖举人。历任河南共城教渝、南京国子监博士、南京刑部主事、云南姚安知府。后辞官不仕,从事著述。师王艮之子王襞。风骨孤傲,后以异端自居,不过绳辙。反对以孔子学说为家法,抨击假道学。聚徒讲学,远近震动。终被统治者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罪名逮捕,自杀于狱中。其易学观反对以“一”、“理”、“太极”为万物本源,指出:“然则天下万物皆生于两,不生于一”。(《焚书·夫妇论》)依照佛教禅学,坚持“心外无物”的观点。说《易》于每卦先列经文,次以己意总论卦象,又附录诸儒之说于每卦之后。只论六十四卦,《文言》、《系辞》等传俱未涉及。臆改经文移《大象》于《小象》之后。认为乐必九奏而后备,丹必九转而后成,易必九正而后定,故名其著为《九正易因》。其著述大抵非圣无法,唯此书尚不敢诋訾孔子,较他书为谨守绳墨。著作另有《焚书》、《续焚书》、《藏书》、《续藏书》、《李温陵集》等,虽屡遭焚毁,仍流传至今。

焦竑(1540—1620)明代学者。字弱候,号漪园,又号澹园。江宁(今属江苏南京)人。万历十七年(1589),殿试第一,授翰林修撰。受命撰国史《经籍志》。迁东宫侍讲,后因主顺天乡试,举子文中多险诞语,被诬劾,谪福宁州同知。师事耿定向、罗汝等。说《易》以《列子》、《黄庭内景经》、《抱朴子》诸书释经,史称其讲学以罗汝芳为宗,善耿定向、耿定理,笃信李贽之学。力图调的儒佛,认定佛经所说,最得孔孟“尽性致命》精义。博极群书,深谙典章,卓然为古文名家。著作甚富,有《易荃》、《澹园集》、《焦氏类林》、《老忆翼》、《庄子翼》等。

陈第(1541—1617)明代学者。字季立,号一斋。福建连江人。诸生。早年在俞大猷幕下,后随戚继光平定倭乱,出守古北口,任蓟镇游击将军,在镇十年。去职后周游四海。晚年埋首著述,研究音韵,阐明语音因时因地而变迁。为清代乾嘉学者所推重。善诗,藏书极富,号世善堂。论《易》于奇偶之数,皆以黑白为阴阳,两仪,四象,八卦,皆规方而为圆;于先儒所传卦画方位、先后天方圆诸图,一一辩其所失。为图赞有据。然亦有臆造之说。著《伏羲图赞》、《毛诗古音考》、《屈宋古音义》、《五岳两粤游草》、《一斋诗集》等。

贺沚

明代庐州(今安徽省合肥市)人。字汝定。隆庆举人。官至苏州府同知。《易》说以图书为易原本。其六十四卦说,太极图说皆抄摘朱熹之论,无所发明。以河图为先天体,洛书为后天用。八卦有先天图,本自道家抽坎填离之说,然图书亦分先后天,财前人所未有。又引《阴符经》所称五藏证五行,用以说〈易〉,相离愈远。著《图卦亿言》。

九、清代

董守渝

清学者。字次公。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明天启举人。鲁王时官户部主事,为人刚直,清兵渡江,杜门著书以终。认为卦变为《易》之本,六十四卦皆自此来。因上考郎凯、京房、蜀才、虞翻诸家之说,并参照宋元诸儒与明来知德之说,重定卦图,以存古意。每卦皆列古法,并断以己意。所言皆持之有据,不同于他家之穿凿。著有《读易一钞二钞》、《卦变考略》、《易韵补遗》、《春秋简秀集》、《董户部集》等。

孙奇逢(1584—1675)明清之际儒学名士。字启泰,号钟元,世称夏峰先生。容城(今属河北)人。明万历举人。因不满明末吏治腐败,乃与东林党人交往甚密,强烈抨击魏忠贤之流。入清后,屡征不仕。晚年隐居苏门(今河南辉县境内)夏峰村,辟兼山堂,读《易》讲学,率弟子躬耕自食,四方来问者甚众,汤斌、魏象枢皆其门人。其易论为平日谈易有得,摘其体要,以示门人,非逐句作解。说《易》不显攻图书,也无一字及图书。大意发明义理,切近人事,以《象传》通一卦之旨,由一卦通六十四卦之义。凡所训释,皆先列己说,后附旧训。其平生之学,主于实用,因此所言皆有关法戒,足有可取。为学“原本(陆)象山、(王)阳明,以慎独为宗,以体认天理为要,以日用伦常为实际。”与黄宗羲、李顒并称清初三大儒。著作有《读易大旨》、《读易大旨后传》、《周易十卦解》,另有《理学传心纂要》、《理学宗传》、《四书近旨》、《夏峰先生集》、《甲申大难录》等。

刁包(1601—1667)清经学家。字蒙吉,晚号用六居士。直隶祁州(今河北安国)人。天启举人。明亡,拒就李自成所授官。清立国后,就不再为仕,归隐筑“潜室亭”、“肥遁”两斋,著书养母二十余年。《易》说以程颐《伊川易传》本义为主,虽偶言象数,但都是北宋陈抟、李之才之学,非汉以来相传之法。其说推阐易理,也大抵明白正大,足以辅佐程、朱之学,在宋学中实深有所得。曾与孙奇逢辩质“良知”,联诸儒讲学,学重高攀龙,以谨言行为要,主言语不苟,取与不苟,出处不苟。/生平著书,惟以明道为主。著有《易酌》、《四书翼注》、《辩道录》、《潜室礼记》等。

贺贻孙

清初学者。字子翼,自称水田居士。江西永新人。明末诸生。工诗古文,与万茂先、陈士业、徐巨源、曾尧臣等结社豫章(今南昌)。明亡,不仕。顺治初,特列黄榜,不就。康熙间,荐举博学鸿词科,他剪发为僧,潜伏深山,逾四十年而卒。论《易》注释详明,阐发透彻,与抄袭雷同者迥别,在明末清初卓然为一家之学。认为“凡卦惟二五谓之中,余皆不中。六爻有内外之义,下三画为内,上三画为外;又有天地人之义,上二画为天,中二画为人,下二画为地;又有乘承,比应之义,反对、正对之义,交错之义。易类难穷,此特发蒙之要语。”(《易触·自序》)著《易触》,另有《诗触》、《骚笺》、《激书》、《水田居士文集》等。

连斗山

清代颍州(今安徽阜阳县)人。字叔度。其《易》说专主卦画立意。认为一卦之意在于爻,爻画有刚有柔,因刚柔之画而立象,即因刚柔之道系以辞,其道先在于辨画。逐卦详列互体,剖析微妙,颇合于精理。即爻论爻,才能以《易》解《易》,虽间有附会之失,而错综变化的本旨,犹可藉此获得。著有《周易辩画》。

朱朝瑛(1605—1670)清初经学家。字美之,号康流,晚号垒庵。海宁(今属浙江)人。明崇祯进士,官旌德县知县。曾从黄道周游,道周称其“沈静渊郁,所目经史,洞见一方。”入清。隐居不仕,专学六艺,钻研各家学说。康熙中卒。其易学出于黄道周,然持论与道同异。其言象数不主邵雍之说。又另作先天、后天之图,取一索、再索之序为先天、取对卦、化气为后天,殊为创见。易著有《读易略记》,此书收在《五经略记》中。另有《垒庵杂述》、《金陵游草》等。

傅以浙(1609—1665)清初史学家。字于磐,号星岩,山东聊城人。顺治进士、授弘文院修撰,先后充《明史》、《清太宗实录》纂修及《太祖圣训》、《太宗圣训》总裁官,累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以清勤著称。曾奉命与曹本荣修《易经通注》,阐发四圣之精微,衡量诸儒之得失,折衷诸论,斟酌象数义理,熔铸众家之说,词简而理明。另有《贞周斋诗集》。

黄宗羲(1610—1695)明清之际思想家、史学家、易学家。字太冲,号南雷,学者称梨洲先生。浙江余姚人。从学刘宗周。青年时领导“复社”反对宦官权贵,几遭杀害。清兵南下。召募义兵抗清,成立“世忠营”,被鲁王任为左副都御史。入清后,隐居著述,拒应博学鸿词科。与孙奇逢、李顺并称三大儒。通天文、算术、乐律、经史百家以及释道之书。《易》说大旨认为圣人以象示人,有八卦之象、六爻之象、象形之象、爻位之象、反对之象、方位之象、互体之象等,后儒所为伪象,有纳甲、动爻、卦变、先天等,四象杂入而七象反晦。故崇七象而斥四象。《遁甲》、《太乙》、《六壬》三书皆主九宫,以参详人事。以郑康成之“太乙行九宫法”证太乙,以《吴越春秋》之占法、《国语·冷州鸠》对证六壬,而说后世都失其传,以订证数学之失。持论皆有根据。因究心象数,故能一一洞晓其始末,尽得其瑕疵。其说不据理空谈,宏纲巨目,辨论精详。但其中未免主持太过,矫枉过正。以为“盈天地皆心也”,反对宋儒“理在气先”之说。提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己矣”的思想,主张分君权,“公天下”。著有《宋元学案》、《明儒学案》、《明夷待访录》、《南雷文集》、《行朝录》等,后人编有《黄梨洲文集》。

黄宗炎

明清之际学者。字晦本,一字立豁。浙江余姚人。宗羲弟,崇祯中贡生。学行与宗羲相等,画江之役,步迎鲁王于莴坝,兄弟毁家抒国难,时称“世忠营”。明亡,提药笼游海昌、石门间,或刻印作画以自给。于象纬、律吕、轨革、壬遁之学,皆有神悟。晚年以石函锢所著于其中,对其子说:急则埋之丙舍,如其言。子卒,遂莫知所在。学者称鹧鸪先生。说《易》极力驳斥陈抟之学,故其解释爻象,以义理为主,其论四圣相传,不应文王、周公、孔子之外,另有伏羲之易为不传之秘。《周易》未经秦火,不应独禁其图,转为道家藏匿二千年,至陈抟而始出。认为陈抟之图书,乃道家养生之术,与元陈应润之说合。认为周敦颐《太极图说》杂以仙真,伪称《易》道,亦与朱彝尊、毛奇龄所考略同。兼排释氏之说,未免蔓衍于《易》外。著《周易象辞》、《寻门余论》、《图书辨惑》诸书。

方以智(1611—1671)明清之际哲学家、易学家、科学家。字密之,号曼公,安徽桐城人。崇祯十三年中进士,任翰林院检讨。明亡后,南下广东;清兵入粤,出家为僧,改名大智、弘智、行远,别号甚多,有无可、药地、浮山愚者等。学识渊博,“群经史子略能背诵,博涉多奇……凡天文、礼乐、律数、声音、文字、书画、医卜,下逮琴剑、技勇,无不析其旨趣。著书数十万言”(《桐城耆旧传·方以智传》)其曾祖父方学浙著有《易蠡》,祖父方大镇著有《易意》,父亲方孔炤著有《周易时论》,其易说一变为宏通赅博。其家传“三世之易》的精髓是“公因反因”(即“一在二中,三即一”)。其师王宣所衍的河图洛书妙在于“中五”说吐交而旋中为四,环中为五)。其外祖吴观我的“疑信”思想之深奥在于“三一”说。以“公因反因”说为核心,会通桐城方氏学派诸家之说,融贯为一,构成了以方氏《易》学为核心内容的哲学体系。以《周易》贯通诸子思想。常说《周易》所谓“三唯”,等同于《中庸》所谓“三谓”,而《中庸》的“三谓”又同于孟子“两不谓”。又说“《易》、《庄》原通”。(《东西均》第74页)以《易》来会通佛学思想。云“《华严》者,《易》之图也。即其四十二字母,即悉昙与文殊问字,金刚项之五十母。《大般若经》言一字入无量字,从无量字入一字,以入无字,此亦收尽天地、古今之理,象数,为六十四卦也,而乃以善知众艺名,声音与象相表”。(同上第102页)在象数学各派中,受邵雍的影响最大,这是因为“体一用三”之门路,颇符合其哲学“圆”的模式。认为“天地之易”才是最根本的易,是“四圣人之易”的本源。说:“《易》者,尽情之书也。圣人之情见乎词,而天地万物之情见矣。”(《易余·薪火》)不否认《周易》是一本占卜书,但认为这只是“艺”,属于形式,而它的内容在于“立教”。其教化作用,不同于《语》、《孟》的直言而教,而是通过“见惕立教”,即通过惧惊的强制手段,使人从迷悟中醒悟过来。解《易》方法强调:“不通表达,不可与言《易》”。(《易余·礼乐》)易虽可借文字、象数来说明,却不是任何文字、象数所能确切名状的。其解《易》,有时用“象数”法,有时用“义理”法,有时兼用两法。但其“象数”之解,服务于“义理”之解,是其解《易》的显著特点之一。早年对中国传统的自然科学和传入的西方自然科学作了广泛的研究,其自然观主张“盈天地间皆物也”。“一切物皆气所为也”,认为气是有形物体的本原;指出“凡运动皆火之为也”,认为火是一切运动的根源。其易学成一家之言,集桐城方氏学派易学思想之大成。一生著作宏富,达百余种之多,其易著有《周易时论几象图表》、《学易纲宗》、《易余》。另有《物理小识》、《通雅》、《浮山文集》、《东西均》、《崇外稿》、《药地炮庄》、《青原志略》、《愚者智禅师语录》等。

钱澄之(1612—1693)明清之际学者。初名秉镫,字幼光,后改名澄之,官饮光。安徽桐城人。明季诸生。曾辅助南明唐王、桂王政权,任吉安府(后改延平府)推事,翰林院庶吉士,官至编修、知制诰。后辞官还乡,筑室田间,以课耕著述终其身,自号田间老人。家世学易。为学初从京房、邵雍,讲求象数,后兼及义理,并问《易》于黄道周,而实以朱熹为宗。认为“先天图”、“河图”、“洛书”皆因《易》而生,非《易》;因“图”而作。又认为“图”中奇偶之数为揲蓍之法,而非画卦之本,著有《田间易学》、《田间诗学》、《所知录》、《藏山阁集》等。

顾炎武(1613—1682)明末清初思想家。初名绛,字宁人,曾自署蒋山佣。学者称亭林先生。昆山(今属江苏)人。明诸生。少年时参加“复社”反宦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嗣母王氏殉国后,又参加昆山、嘉定一带人民抗清起义。失败后,十谒明孝陵,遍游华北,搜集所至之处地理风俗,并结纳抗清豪杰,以图复明。晚年卜居华阴,卒于曲沃。工诗文。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以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入清后,拒受博学鸿词科。晚年治经侧重考证,开清代朴学风气。赞成张载关于“太虚”、“心、理、性、命”,主张“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周易》之音,本无定体,故撰《易音》三卷。(收在《音学五书〈中〉《易音》就《周易》以求古音,将经传文中协韵之字标出古音;附以解说,通其可通,其不通者则缺之。其书虽间有穿凿,然标音、注释、体例谨严有法。其考核精确者,于求《周易》古韵大有裨益。著有《音学五书》、《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亭林诗文集》等。

陈梦雷

清代学者,易学家。字则震,一字省斋。闽县(今福建省福州市)人。顺治进士。授编修,假归,耿精忠叛,胁梦雷以官,托疾以辞之。精忠败,被诬下狱,谪戌尚阳堡,十余年释还。雍正初又缘事被遣,卒于戌所。易说大旨以朱熹《周易本义》为主,而参以诸家之说。诸家没有涉及的,以及所见诸家之说与《周易本义》互异的,则另抒己意予以阐明。解易认为,《周易》义蕴不超出理、数、象、占,故凡数不可显,理不可穷,便寄之于象,知象则理、数在其中,而占也可象而玩。解易以明象为主,持论多结合人事。诠理虽多尊朱子,而不取其卦变之说。取象虽兼采来知德,而不取其错综之论。著有《周易浅述》及《松鹤山房集》、《天一道人集》,主修《古今图书集成》,声名远播。

周渔

清代江苏兴化人,字大西。顺治进士,官翰林院编修。自称其易说与朱熹《周易本义》、程颐《伊川易传》及古今言易之家大相违背。其说不仅反汉、宋诸家之说,于《系辞》、《文言》也指为非孔子之说,横加排诋,即《彖传》也有所去取。另衍河图之奇偶,深斥《系辞》“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之文。所解六十四卦,多有创论,常翻新出奇。著有《加年堂讲易》。

魏荔彤

清代柏乡(今属河北)人。字念庭。大学士裔介之子。官至江苏常镇道。论画卦,认为唯与河图、洛书义理相通,不必穿凿附会。又认为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非生卦之次序。论爻则兼言变爻,认为占法二爻变者以上爻为主;五爻变者占不变爻;四爻变者占二不变爻,仍以下爻为主;余占本爻与象辞。至论上经以乾、坤为首,中间变化以泰、否;论下经以咸、恒为着重点间变化以损、益,尤得二篇之关键,颇有所见。惟不信先儒扶阳抑阴之说,而予以反复辩论。大意谓阴阳之中,皆有过不及,缘有中正和平。德皆有美凶,品皆有邪正,非阳定为君子,阴定为小人,阴阳中皆有君子、小人。阳之美德刚健,其凶德则暴戾;阴之美德柔顺,其凶德则奸伎。阴阳之君子俱当扶,小人俱当抑。阴阳二者,一理一气,调济刚柔损益过不及,务期如天地运化均平之时。其辨甚健。著有《大易通解》、《怀舫集》。

应撝谦(1615—1683)清初学者。字嗣寅,号潜斋。浙江仁和(今属杭州)人。明诸生。清康熙间尝举学鸿词,终生不仕,闭门治学著书。精通诸经,对历法、田赋、水利、漕运、盐法等均有研究。说《易》杂采诸家,注释所取多依文训诂之说,不为精密。首列诸图,说上经三十卦,下经三十四卦,多寡不均,于是创为上经三十六卦往来之图,下经三十六卦往来之图,一往一来共成七十二卦。为学曾以程朱为宗,后有歧异。著作有《周易应氏集解》、《性理大中》、《教养全书》、《朱子集要》、《潜斋文集》等二十八种。

王夫子(1619—1692)

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易学家。字而农,号斋、一壶道人,晚年居衡阳之石船山,学者称船山先生。衡阳(今属湖南)人。明末举人。曾拒绝张献忠农民军邀请。明亡,清兵南下,举兵阻击于衡山,兵败退至广东肇庆,效力于南明政权。南明亡后隐匿于湘西山区,伏居瑶洞,勤奋著述达四十年。常识渊博,对天文、历法、数学、地理学等均有研究,尤精于经学、史学、文学,以汉儒为门户,以宋五子之奥理,与张载《正蒙》之说神明契合。自述其《易》学大体是“以乾坤并建为宗,错综合一为象;彖爻一致,四圣一揆为释;占学一理,得失吉凶一道为义;占义不占利,劝戒君子不渎告小人为用,畏文、周、孔子之正训,辟京房、陈抟、日者、黄冠之图说为防。”(《周易内传发例》)“即象以见理,即理之得失以定占之吉凶,即中以示学,切民用,合天性,统四圣人於一贯,会以言以动以占以制器于一原”。(同上)以上所述,也为其易学方法论。象数与义理的统一为其易学的重要特征。认为“物生而有象,象成而有数。”(《周易外传》卷一)“天下无数外之象,无象外之数……是故象数相倚,象生数,数亦生象”。(《尚书引义》卷四)其象数范围,大抵以河图、太极图为基础,而以《彖传》刚柔、上下、升降、往来为依据,目的在于“穷理尽性”,揭示天地万物千变万化的规律。“夫象数者,天地也,与道为体,道之成而可见者也”。(《周易外传》卷五)如果舍象数这一“道之成而可见者”,就不可能认识“道”。其易学的另一特征是象、彖、爻、传的统一,“即象见彖,即彖明爻,即彖爻明传,合四圣于一轨,庶几正人心息邪说意云。”(《周易内传发例》)“非象无彖,非彖无爻,非彖与爻无辞,则大象、彖爻、辞、占皆不离乎所画之象。《易》之全体在象,明矣。”(《周易内传》卷六)从全体意义上说,一部《周易》,象、彖、爻、传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从局部意义上说,每一卦彖、爻、辞合一,也是一相对独立的有机体。肯定宇宙的本原是“太极”,太极乃乾坤并建之本始,阴阳浑合之实体,它“无有一极”(《周易内传·系辞上》第十一章),仅是一个真实的共相;“无所不极”(同上),故充塞两间,孕育万有。太极乃“因缊一气”,“因缊,二气交相入而包孕以运动之貌”。(《周易内传·系辞下》第五章)它分阴阳,一柔一刚,自身包含“相倚而不离”的矛盾双方,包含着运动的始因。阐述了物质永恒不灭的思想,“生非创有,死非消灭”。(《周易内传·系辞上》第四章)以比较的方法,研究了《周易》内、外部关系。《周易》内部的天文、历法、律吕、医占等与义理的关系,为《周易》的内部关系。《周易》与其他儒家经典《礼》、《书》、《诗》、《春秋》等的关系,为《周易》的外部关系。而其内、外关系,最后均归结为《周易》与象的关系。“故《周易》者,准天地之神以御象,而不但象数测已然之迹者也”。(《周易内卷》卷五)《易》“准天地之神”,揭示提整个客观世界的普遍性。这种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即“无方之不行者也”(同上),同时又制约着特殊性,即“以御象数”;而天文、历法、律吕、地理等,所反映的为自身特定的具体规律性,即“天地已然之迹”,不可妄立一“体”,妄定一“方”以限《易》,以特殊性取代普遍性,主要易学著作有《周易外传》、《周易内传》、《周易稗疏》、《周易考异》、《周易大象解》等,至于以《易》说理,评史、论政、言志而散见于其他哲学、史学、政论、诗文中者,更是不胜枚举,如《张子正蒙注》、《尚书引义》、《读四书大全说》、《思问录》、《老子衍》、《庄子通》、《诗广传》、《相宗络索》等。其著述之富,多达三百二十四卷。

董说(1620—1686)明末清初学者。字雨若,号西庵,自号鹧鸪生、斯张子。浙江乌程(今湖州)人。黄道周弟子。出太仓张溥门下,工于古文,闻名江左。明亡,改姓名为林蹇,亦称林胡子,皈依佛门,退隐丰草庵,精研经史,尤专注方言、地志、星法、星经、律法、释老之书。顺治十三年(1656)削发出家,更名南潜,云游四方。其论《易》专主数学,兼取焦循、京房、陈抟、邵雍之法,参互为一,并以己意推阐。其根底为黄道周《三易洞玑图》。虽研素具有苦心,然不免失之于杂。极具博辩之才,然其说近于怪诞。著《易发》,另有《七国考》、《董雨若诗文集》等。

王宏撰

清代陕西华阴人。字无异,号山史。监生。康熙中荐鸿博,以病辞。精金石之学,善鉴别法书名画。博雅能古文,尤深于《易》。居华山下,筑“读易庐”居之。论《易》,辟焦延寿、京房之术,阐文王、周公之理,立论推本于经义。一以北宋邵雍、南宋朱熹之学为归。因朱熹谓易本卜筮之书,故著《周易筮述》以述其义。另著有《易图象述》、《华山志》、《砥齐集》。汪琬称其文议论驰骋今古,悉有据依,非苟作者。

毛奇龄(1623—1716)清代经学家、易学家。原名甡,字大可,一字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以郡望为西河,世称西河先生。明亡,哭于学宫三日,四处流亡。康熙时以诸生荐举博学鸿词科,授翰林院检讨,充《明史》纂修官,又进会试同考官,告假归,遂不复出。淹贯群书,诗文称冠一世,而自负者在经学,尤精于《易》。谓易兼五义:一曰变易,二曰交易,是为伏羲之易;三曰反易,谓相其顺逆,审其向背而反见之;四曰对易,谓比其阴阳,度其刚柔而对观之;五曰移易,谓审其分聚,计其往来,而推移其上下,是为文王、周公之易。故以《序卦》为用反易,以分篇为用对易,以演易《系辞》为用移易,其言甚辨。虽不免牵合附会,然大致引据于古人。南宋朱熹《周易本义》虽载卦变图于卷首,而只以为孔子之易,未著其为文王、周公之易。故上考干宝、荀爽、虞翻诸家,凡有卦变、卦综之说,与宋以后相生反对诸图具列于卷,而以推易折衷之图系于后。朱熹谓卦变乃易中之一义,而奇龄则以为演画《系辞》之本旨。于易之杂说,征引前人训诂,纠正近代说《易》之失,对王弼、陈抟二派,攻击尤力。其是不免有强词蔓衍、以博济辩之处,而自明以来申明汉儒之学,使儒者不敢以空言说经,实奇龄开其先路。其论《子夏易传》及《连山》、《归藏》,尤为详赅。自汉以来,言占筮者不止一家,而取象玩占存于世而可验者,以《春秋传》为先。故将其中有关筮占者予以汇编,汉晋以下占筮有合于古法者亦随类附见。奇龄据春秋诸占以推三代之筮法,可谓探其本。其著述宏富,门人蒋枢编辑遗集,分经集、文集二部,经集共五十种,文集合诗赋序记及其他杂著,共二百三十四卷。其易著主要有《仲氏易》、《推易始末》、《春秋占筮书》、《易小帖》、《太极图说遗议》、》河图洛书原舛编》。其他著作有《春秋毛氏传》、《春秋简书刊误》、《春秋属辞比事记》、《古文尚书冤词》、《四书改错》、《论语稽求编》、《圣门释非录》、《西河诗话》、《西河词话》等,后人集为《西河全集》。

曹本荣(1621—1664)明清之际学者,易学家。字木欣,一字厚庵。黄冈(今属湖北)人。顺治进士。历任右春坊右赞善、国子监司业、左春坊古赞善、左春坊左庶子兼侍读、翰林院侍读学士等职。曾上《圣学疏》,要求皇帝“开张视听,修德勤学”。学从王阳明致良知说,说《易》熔铸众家之说,发四圣之精微,斟酌于象数义理,言简而理明。与傅以渐合著《易经通注》,另著有《五大儒语要》、《周张精义》、《王罗择编》、《书绅录》等。

李顒(1627—1705)清初哲学家。字中孚,号二曲。今属陕西周至人。家贫借书苦学,遍读经史诸子反释道之书。曾讲学江南,门徒甚众,后主讲关中书院。与孙奇逢、黄宗羲并称三大儒。清廷屡以博学鸿词征召,绝食坚拒得免。力主自由讲学,认为“立人达人,全在讲学,移风易俗,全在讲学,拨乱反下,全在讲学,旋乾转坤,全在讲学。”(《匡时要务》)为学兼取朱(熹)陆(九渊)两派,认为学者当先观陆九渊、杨简、王守仁、陈献章之书,然后再取程颢、程颐、朱熹、吴与弼、薛瑄、吕楠、罗钦顺之书。著有《易说象数蠡测》、《四书反身录》、《二曲集》等。

朱彝尊(1629—1709)清著名文学家、易学史家。字锡鬯,号竹垞,浙江秀水(今嘉兴)人。康熙间以布衣举博学鸿词科,授翰林院检讨。参与修纂《明史》。少肆力古学,博极群书,客游南北,每出游,必载十三经、二十一史以自随,遇断碑残碣之文,莫不拽剔考证,与史传相参校。其学长于考证,工古文。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词与陈维崧称朱陈,是位根底庞固的学者,文辞渊雅的诗人。中年以后,“学问愈博,风骨愈壮,长篇险韵,出奇无穷。”甚得康熙皇帝赏识,与姜宸英、严绳孙合称“海内三布衣”。顾炎武、阎若璩对其博学多识,皆极为赞赏。于易学史,易经目录卓有贡献。著《经义考》,对经书进行考证,于易经考证颇详,自周迄清,统考历代易经之目,以御注敕撰诸书为首,次为诸经分类,后附毖纬、拟经、承师、刊石、书壁、镂版、著录、通说八门。每经先注其或存、或阙、或佚、或未见。次载原序跋及诸家论断,有所考证亦附著之。如据此书考证:陆德明《经典释文》、李鼎祚《周易集解》、王应麟《困学纪闻》等书引文,于《子夏易传》为伪托,非子夏书。另著有《日下旧闻》、《曝书亭集》,编有《词综》、《明诗综》等。

胡渭(1633—1714)清代经学家、地理学家。初名渭生,字胐明,号东樵。浙江德清人。年少亡父,随母避乱于山间,年十五岁为县学生,后入太学。绝意科举,专穷经义。易说认为五经中惟《易》无所用图,六十四卦、二体六爻之画,即图也。考定宋儒易学所谓“河图”、“洛书”,乃袭用五代末道士陈抟之说,北宋邵雍、南宋朱熹用其说,方始盛行。断定图书之说,实乃修炼、术数两家旁分易学之支流。阐述了宋儒与道教的关系。著有《易图明辨》,尤精地理考证之学。曾与顾祖禹、阎若璩等助徐乾学修《大清一统志》,又撰《禹贡锥指》,为研究中国历史地理沿革的重要考书。著作另有《洪范正论》、《大学翼真》等。

冉觐祖(1636—1718)清代经学家。字永光,号蟫庵,中牟(今属河南省)人。康熙举人,潜心理学,殚精著述。于嵩阳书院主讲理学,后以进士授检讨。易说认为,朱熹分象占,程颐传说理,二者不可偏废,所以兼取二家之说,又杂采诸儒之说互相发明,其中也间有与朱熹之说不同之处。论河图洛书都本之《易源启蒙》,而以刘牧“九为河图,十为洛书”为沿误。但又认为图书之精蕴,不可泥于一端,难辞骑墙之讥。著有《易经详说》、《河图洛书同异考》、《五经四书详说》、《为学大指》、《天理主敬图》及诗文杂著二十余种。

张英(1637—1708)清代学者。字敦复,号乐圃,谥文端。安徽桐城人。康熙进士。以编修充日讲起居注官,入值南书房。圣祖出巡,必相从,一时诏令,多出其手。擢工部尚书,兼翰林学士。先后任《一统志》、《渊鉴类函》、《政治典训》、《平定朔漠方略》总裁官。民生疾苦,四方水旱,知无不言。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说《易》专释六十四卦之旨,而不及《系辞》、《说卦》、《序卦》、《杂卦》,每卦分别立论,诠释大意而不列经文。大抵以朱熹《周易本义》为宗,但不尽从其说。如对“坎卦之贰用缶”句,从程颐《伊川易传》,改为“樽酒簋贰”句。其立说坦畅明白,不务艰深,以经释经,一扫纷纭交错纠缠之见。著有《易经衷论》、《书经衷论》、《文端集》、《聪训斋语》、《恒产琐言》、《南巡扈从纪略》。

方柔如

清代学者。字药房、若文、文辀,号朴山。浙江淳安人。康熙进士。官直隶丰润知县。乾隆初,举博学鸿词,不与试。晚年曾主敷文讲席。少从学毛奇龄,通贯经史。工诗古文词,与同城方舟、方苞并称“三方”。《易》说取四书成语以证《周易》,古无此体,只是标新立异,于经义无关。著有《周易通义》,另有《十三经集解》、《集虚斋文录》、《离骚经解》、《集虚斋学古文》等。

李光地(1642—1718)清代理学家、易学家。字晋卿,号榕村,又号厚庵,谥文贞。福建安溪人。康熙进士。三藩之乱时,郑成功之子郑经由台湾进军福建,他遣使带蜡丸进京密送情报,献用兵之计,还京后,建议攻台,深得康熙信任,累官直隶巡抚、文渊阁大学士。精经学、通乐律、历算、音韵。一生提倡程朱理学。曾为康熙校理编辑《御纂周易折中》(又称《周易折中》)一书,以程颐《伊川易传》、朱熹《周易本义》为主,参考群言,不偏主一家,凡确能发明经义者,都兼收并采,而一切支离幻涉之说,尽皆不录。其解经传,宏深简括,对卦爻象彖时位德应酬河图洛书,以及占筮挂扌力、正变环互,无不条析其义,而推明其所以然。对宋易学融会贯通,卓然成一家之说。其论复、无妄、中孚、离四卦为圣贤心学,也都用消息盈虚观天道而修人事,与杨简《杨氏易传》以解《易》迥异。其解《说卦传》“天地定位”一章,附言先天诸图。发明《易》理,兼证以易象而略于数。其解《系辞传》“观其彖辞则思过半”之义,实注全经,非只解彖辞。大旨虽与程、朱二家颇有出入,但理足相明,无违背抵触。著有《周易通论》、《周易观彖》、《李文贞易义》、《易义前选》、《榕村全集》、《榕村诗所》、《中庸章段》、《论孟杞记》,后人编为《榕村全书》、《李文贞公全集》。

乔莱(1642—1694)清代学者。字子静,一字石林,宝应(今属江苏)人。康熙进士,授内阁中书。康熙十八年(1679),应试博学鸿词科,授翰林院编修,预修《明史》。后典广西乡试,充实录馆纂修官,迁侍读学士。二十六年,罢归。筑“纵棹园”,读《易》其中。论《易》杂采宋元后诸家易说,而参以己意。前列诸图,不主陈抟河图、洛书、先天、后天、方圆、横直之说,于卦变亦不取虞翻以下诸家。而取来知德之反对。其解经多推求人事,证以古今乱得失。于古经文兼注古韵,亦得失互陈。著有《乔氏易俟》及《应制》、《直庐》、《归田》等诗文集。

陈图

清代永丰(今属江西)人,字寄岩。论易以太极、先天、河、洛诸图相合而推演。支离蔓衍,不可究诘。如周敦颐太极图以无极作一空圈。此则变为一纯黑圈形,认为阳含于阴。至于太极图乃为半黑半白圈,是先生阴而后生阳,不是太极生阴阳。又以名山大川分配六十四卦之阴阳,更为牵合。诠释经文,每句皆阴间押韵。经文中多间以图,其图皆奇形怪状。著有《周易起元》。

徐世沐(1632—1716)清代学者。字尔瀚,晚号青麓,又号青牧。江阴(今属江苏)人。厌弃科举。为学笃信朱熹,注重切己反求,强调学以致用。其解易经皆以变爻为主,为宋代都契之绪余,其法为太卜归法。基础代谢部空谈义理。又取经传字义,分题赋咏,体近歌谣,多至一千多首。著作有《周易惜阴录》、《周易存义录》、《周易惜阴诗集》、《四书惜阴录》等。

吴启昆

清代江宁(今属江苏南京)人。字宥函。康熙进士,官翰林院编修。论易发明象数皆为有见,但所言皆宋以来之象数,非汉以来之象数,故不离图书之说。其论卦变,认为《彖传》所载“刚来柔进”之类,必本卦贞、悔二体,实有此象而有此说,非本卦所无,外卦所有,而必假借以得解。在朱熹《周易本义》逐爻细推。以为此自某卦而来,不过兼此一说,欲使经无剩义,非真先有彼卦而后方有此卦。后人尊信朱熹《周易本义》,就误以余意为正意。认为天地之造化,不离五行。八卦率领诸卦,分掌五行以用事。一切往来屈伸之理,无不在六十四卦变通中。因惟总论易之大旨,故不再作章解句释。著《索易臆说》。

陆奎勋

清代平湖(今属浙江)人。字聚候,号星坡,又号陆堂。康熙进士,官翰林院检讨。少工诗文,喜谈兵,又治仙佛及星学家言,中年后一意说经,好持异论,与毛奇龄相近。论《易》宗朱熹者约十有六,宗诸儒者约占十分之四,间以己意训释,与前人无大异同。认为伏羲只画八卦而无卦名;黄帝开始立蓍数,名以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尧、舜始增屯、蒙诸卦名,更定方图卦位;文王始定《序卦》的错综与揲蓍用九用六。于是首列伏羲方图,黄帝方图,唐虞方图,连山圆图,归藏圆图,周易卦序图,其说新异,引据皆不确凿。著有《陆堂易学》、《诗学》、《今文尚书说》、《春秋义存录》、《戴礼绪言》、《陆堂诗文集》。

胡方

清代学者。字大灵,学者称金竹先生。新会(今属广东省)人。康熙贡生。讲求理学,说《易》虽崇尚朱熹,然剖抒己见,不尽与之雷同。注《易》及四书,多所创获。其教人以力行为主。著有《周易本义注》、《鸿桷堂集》等。

陈法

清学者。字定斋,贵州安平人。康熙进士。历康、雍、乾三朝。累官刑部郎中、山东登州知府、直隶大名道等。为政重教养。曾主贵山书院,潜心性理,学宗朱熹,又精《易》学,认为《易》专言人事,故彖爻之辞未尝言天地,雷风诸象亦并不言阴阳。持论切实不枝。至来知德以伏卦为错,反对之卦为综,法则谓大传所云错综,以揲蓍而言,错综其七、八、九、六之数,遂定诸卦之象;今以错综诸卦定象,是先错综其象。又以错综言数,是错综其象以定数。先儒虽言卦变,未有易其阴阳、刚柔之实,颠倒其上下之位者。今以乾为坤,以水为火,以上为下,混淆汩没,而易象反自此亡,其辩最为明晰。其论筮法认为:传所谓挂者,悬之四揲之外,原以象三而非与奇数同归于力,乃象闰之故。其曰再力而后挂,是三变之中有不挂者。一变之中,初力之挂,无须待言。惟再力不挂,故曰再力而后挂,故知再力为指第二变、第三变而言。其说与郭朱迥异。而前一变挂一,后二变不挂,其挂一之策不入归奇之中,则三变皆以四八为奇偶,不用五九借象,与经义似有发现,可备一解。著有《易笺》、《明辨录》、《内心斋诗稿》等。

查慎行(1650—1727)清学者,易学家。字初白,又字悔余,号查田,原名嗣琏,字夏重。浙江海宁人。康熙举人,赐进士出身,应召入值南书房,任编修。后因弟嗣庭案株连下狱。雍正时赦归。能诗善词。少从学黄宗羲,故能不惑于图书之学。于河图说,一谓河图之数圣人非据之以作《易》,而据之以用蓍。一谓河图出于谶纬,而附以朱熹亦用河图生蓍之证。横图、圆图、方图说,则论其顺逆、加减、奇偶、相错之理。于变卦说,认为变卦为朱熹之易,非孔子之易。对天根月窟考诸家之说有六:一为老氏双修性命之学,无关于《易》。二为八卦相错说,称相错是对待,非流行;又称相错仅八卦,非六十四卦相错。三为辟卦说,一论十二月自然之序,一论阴阳升降不外乾坤。四为中爻说,以孔颖达用二五为是。五为中爻五体说,称正体则二五居中,互体则三四居中,三四之中由变而成。六为广八卦说,认为说卦取象不尽可解,当阙所疑。说易醇正,皆明白笃实,足破外学附会之疑。著有《周易玩辞集解》、《敬业堂诗集》、《补注东坡编年诗》、《黔中风土记》、《庐山游记》等。

纳兰性德(1654—1685)清著名词人。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椤伽山人,满州正黄旗人,纳兰氏。大臣明珠之子,尚书徐乾学门生。十六岁时中进士,授乾清门侍卫,屡奉使边疆,宣抚诸少数民族。一生多与文人交游,工于词作,风格清新流畅,近南唐后主。晚年悉攻经史,搜求宋元诸家经解,从事经学考据。说易理说兼备,不主一家之说。取宋陈友文《大易集义》、方闻一《大易粹言》二书而合辑之,撰《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宋儒微义,已略于此书。另有《纳兰词》、《通志堂集》等。

王心敬(1656—1738)清代学者,易学家。字尔缉,号丰川。雩县(今属陕西户县)人。诸生。受业于李容。多次举荐,皆不就。曾主讲江汉书院。精于《易》,善推阐易理。其易说皆明白正大,切近人事,最为笃实,对学者深为有益。认为学《易》可以无大过,此为四圣人系《易》之本旨,也为学易之要领。《易》是道人事之书,阴阳消长,只是借来作影子罢了,所以说:易即象,象即像。对阴阳消长看得不明,是影子不真。置象言易,此称悬空;执象舍义,此为泥迹。象义双显,则用体一源,显微无间。如易不关象,不知义取何处。不属卜筮,不知设蓍为何。认为汉唐之易,流连不舍于训诂,宋明之易,多玩弄聪明;训诂非易,而聪明乱《易》而易亡。又认为义言象占,同体共贯,废一不得,泥一不得。后儒纷纷主象、主教、主理、主卜筮、主错综之变,是舍大道而旁入山径。至于互卦之说,老阴老阳始变之说,错综之说,卦变之说,以及左氏所载古占法,都斥而不信。著有《丰川易说》、《关学编》、《尚书质疑》、《丰川全集》、《丰川续集》等。

李恭(1659—1733)清初思想家、易学家。字刚主,号怒容。直隶蠡县(今属河北)人。康熙举人。早年师事颜元,与颜元同创“颜李学派”。三十二岁中举后,游学南北,结交名士,研讨学术,使颜李之学广为传播。授通州学政,不久以母老告归。晚年隐居家乡,修葺习斋学舍,讲学其中,弟子甚多。博学工文辞,与姜宸英齐名。论易大旨为圣教罕言性天,乾坤四德,必归人事。以下屯、建候、蒙初筮,每卦亦皆以人事立言。陈抟《龙图易》、刘牧《易数钩隐图》经及探元极、推先天者,皆使易道入于无用。《参同契》、《三易洞玑》诸书,皆异端方技之传,其说适足以乱《易》。即五行胜负,分卦直日、一世二世三世四世诸说,亦皆于三圣所言之外,再生枝节。故说颇为淳实,不涉支离恍惚之谈。其驳“卦变”之说,发例于《系辞传》;驳河图、洛书之说,发例于《系辞传》;驳先天、八卦之说,发例于《说卦传》。其余只明经义,不再驳正旧文。大抵以观象为主,兼用互体。传注多采李鼎祚、毛奇龄、胡渭之说。明朝自隆庆、万历以后,言义理者以心学窜入易学,牵持禅学倡以解经。言象数者奇偶与黑白递相推衍,图日积而日多,反置象占、辞变、吉凶悔吝于不问。李恭皆引而归之于人事,深得圣人垂教之旨。为学务以实用之主,指斥程、朱、陆、王理学皆为空谈。著作《周易传注》、《周易筮考》、《大学辨业》、《论学》、《论语传注问》、《恕学文集》等,后人辑有《颜李遗书》和《颜李丛书》。

杨名时(1661—1737)清学者。字宾实,号凝斋,谥文定。江苏江阴人。康熙进士。历任庶吉士、检讨学士等职。任云南巡抚,擢云贵总督。喜诂名钓誉,苟且因循。后因题本误载密谕等事革职。官至礼部尚书兼国子监祭酒。次年病死。因为是李光地门下,故其易学多得之光地。虽《说卦传》及附论《易学启蒙》之类颇推衍先天诸图,尚不至于支离附会。其诠释经传则纯以义理为宗,不涉象数。大抵与程颐、朱熹之义不为苟异,也不为苟同。在宋学之中,可谓明白而笃实。著有《周易劄记》、《易义随记》、《诗义记讲》等。

朱轼(1665—1736)清代学者,易学家。字若瞻,号可亭,谥文端。高安(今属江西)人。康熙进士。知潜江县,执法不畏强暴权势。任陕西学政,得好评,升浙江巡抚,筑海塘,建书院,擢左都御史,加吏部尚业特衔,不久加太子太保,晋太子太傅,授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论易因程颐《伊川易传》。朱熹《周易本义》互有异同,为统一见,不再两可其说而滋生分歧,对两义各有发明,可以并行不悖者,都加摘录而附以诸儒之论。其中诸儒之论有胜过两义者,则舍两义而从诸儒之论,并附以己见。认为自王弼始遗像言理,但易即象,有象才有理,理从象生。雷、风、山、泽以及乾马、坤牛、震龙、巽鸡之类,均为象,就是卦之刚柔、上下、应比、承乘,也都没有离开象。认为纳甲、飞伏等术数之学,也为易的一部分,何况中爻互卦,倒巽、倒兑、厚离、厚坎之象,皆卦体之显而易明者。又称卦有对易、反易,反易之义,先儒有言已备,来知德称卦综为误。又称程颐不取卦变,谓凡卦皆自乾坤来,但合于《彖传》,终究不能完全协和,故一遵朱熹一阴一阳自姤复之说。又称宋、元以来易图不下数千,多与四圣精义了无关系,故一概不录,只分析朱熹各图之义而图仍不载。著有《周易传易合订》、《周易注解》、《周礼注解》、《朱文端公集》。

任启运(1670—1744)清代学者。字翼圣,号钓台。江苏荆溪(今宜兴)人。雍正进士。授翰林院检讨。乾隆时,历官中允、侍讲、侍讲学士、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宗人府府丞等。精理学,治经考据精核。论易宗朱熹。称读《易》当先观图像,故广代诸图,又以己见推广。认为文王、周公卦画出自伏羲图,伏羲之图出版河洛,五十为图书之“中”,学易不以五十为中,即失其本。其说颇为新奇。诠释经义,则多发前人所未发。大抵观象玩辞,时阐精理,实不全从图书生解。著述颇富,著有《周易洗心》、《宫室考》、《孝经章句》、《礼记章句》等。

晏斯盛

清代新喻(今属江西)人。字一斋。康熙进士。乾隆间官至湖北巡抚。论易以所传图书为大衍之数,因《大传》之言而得图,不取河洛奇偶之说,所见最确。又认为辞占不遗彖辞而不取卦变互体之说,则尽废汉易之古法,未免主持稍过。其说不废象数,而不作方技术之曲说;不废义理,而不作“理”、“气”、“心”、“性”之空谈。所论笃实近理。著有《楚蒙山房易经解》、《禹贡解》。

惠士奇(1671—1741)清代经学家、易学家。字天牧,一字仲孺,晚号半农居士,人称红豆先生。江苏吴县人。康熙进士。官翰林院庶吉士、编修、侍读学士。曾两充会试同考官,典试湖南,提督广东学政。历仕康、雍、乾三朝。盛年兼治经史,尤精经学。说易杂释卦爻,专宗汉学。认为汉儒言易,孟喜言以卦气,京房方以适变,荀爽言以升隆,郑玄言以爻辰,虞翻言以纳甲,各持异说,而意旨归一,皆不可废。今所传之易,出自费直、费氏本古文,王弼尽改为俗书,又创虚象之说,致使汉易空言说经。故其说广引博证,有意矫正王弼以来空言说经之弊。其说以象为主,认为易者,象也,圣人观象而系辞,君子观象而玩辞,六十四卦,都实为象。著有《易说》、《礼说》、《春秋》、《交食举隅》等。

江永(1681—1762)清经学家、音韵学家。字慎修。婺源(今属江西)人。诸生,晚年方入贡。长于比勘、博通古今,开清代皖派经学之先河。弟子众多,戴震、金榜等曾从其学。专心《十三经注疏》、于《三礼》有精深研究。治经能融合众家,参以新说,于经义多所阐发。戴震称其学“自汉经师康成后,罕其俦匹。”(《戴东原集》卷十二)论易笃信南宋朱熹,故从朱熹之说,以“十”为河图,以“九”为洛书。其于大衍之数五十说、参天两地以倚数说、揲蓍说、变占说、占法考、互卦说、卦为说、卦变考、卦象说等,皆抉择精详。,论列允当,有益于后学。谓《周易》以反对为序次,卦变当于反对取之,否反为泰,奉反不否,故小往、大来、大往、小来是其颠倒。凡曰业、曰下、曰进、自反卦之外卦,来居内卦,往居外卦。精于音理。注重审音。于古今制度,天文地理,钟律推步等,无不深究索隐。著作甚富,有《河洛精蕴》、《周礼疑义举要》、《礼书纲目》、《礼记训义择言》、《仪礼释例》、《仪礼释宫增注》、《群经补义》、《古韵标准》、《四声切韵表》、《律吕新论》、《春秋地理考实》、《乡党图考》、《近思录集解》等。《四库全书总目》收其书目,多达十五部。

薛雪(1681—1770)清代医学家。字生白,号一瓢。江苏吴县(今苏州)人。乾隆初,举博学鸿词科,未遇。博学多通,能诗,兼工画兰,善拳勇,尤精医学。医术与叶天士齐名。其医案由吴金寿收辑,与叶天士、缪遵义合刊,称《三家医安合刻》。治《易》广采诸说,融以己意,诠释简明,墨守宋学。著有《周易粹义》、《医经原旨》、《湿热篇》、《一瓢诗话》等。

程廷祚(1691—1767)清学者,易学家,初名默,字启生,号绵庄,自号青溪居士。上元(今江苏江宁)人。乾隆元年(1736)召试博学鸿词,当路者欲招致门下,被拒,竟不用。自此闭户穷经。自幼好治经,而于天文,舆地、食货、河渠、兵农、礼乐之事,皆能竟委探源。治《春秋》,考官名、地名、人名颇为精核。尝言墨守宋学己非,墨守汉学者尤非,故其著书多能救先儒之非。说易力排象数之学,唯以义理为宗。阐明爻象,只以《说卦》健顺动入陷丽,只说八义为八卦真象,八者之得失则以所值之重卦为断。其明爻义则求之本爻,而力破承乘、比应诸旧解,其考察六位则专据《系辞》辨贵贱存于位之旨,凡阳爻阴位、阴爻阳位之说,亦尽删除。尽去汉人爻变、互体、飞伏、纳甲诸法,未免主持稍过。但扫空宋人河洛、先天诸图及乘承、比应诸例则有删交错纠缠之功,其统论易理,通其说于道学。其占法订误,认为画有奇偶,九六而上下进退于初二三四五上之际,所谓六爻发挥者,易之变惟在于此;之卦则所以识别动爻之用,而所取仍在本卦。故以《洪范》之说为占法,而以《春秋》内外传所载为附会,变乱不与易应。信理黜数,未免矫枉过直。著有《程氏易通》、《大易择言》、《彖义求是说》、《易说辨正》、《尚书通义》、《礼说》等。

潘思榘(1695—1752)清易学家。字契方,号补堂。阳湖(今江苏武进)人。雍正进士。改庶吉士。补刑部主事,迁郎中。授广东南雄知府。累迁广东按察使、浙江布政使、福建巡抚等官。悉心为政,多所兴革,尤重视兴修不利,蓄湖灌溉。每遇早涝,必亲自主持救灾事宜。屡获嘉奖。论易就卦变之法以求象,而就象以明理,每卦皆注自某卦来,称为时来。汉学如虞翻诸家,皆有此说;宋学程颐、朱熹,亦阐明此理。虽非《易》之本义,也为《易》之一义。彖多言象,而变在其中;爻多言变,而象在其中。不明时来,不知卦之来处;不求爻变,不知卦之去处。爻无所不包,旧说一根讲入身心政治上去,遗却许多道理,不如就其浅处说,而深处亦可通。著有《周易浅释》、《鳌峰讲义》。

惠栋(1697—1758)清代学者、经学家、易学家。字定宇,号松崖,人称小红豆先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诸生。自幼受业于父、祖,笃志问学,家多藏书,经、史、诸子百家、杂说及释、道二藏,无不阅读,通训诂,工诗词,学识渊博。广集汉儒经说,以详博见长。治经师从汉儒,崇古人经学,为“吴派”经学创始人。尤精研易学,并专宗汉易,承父辈治易传统,专搜集汉儒易说,加以编辑考订,附以己见。《易》本这卜筮而作,然汉儒多参以占候,未必尽合周、孔之法,而其时去古未远,要必有所受之,故追考汉儒易学,博采汉易之长,采辑逸闻,钩稽考证,发明汉易之理,以反对宋易河图、洛书、先天、太极之说。自王弼《易》行,汉学遂绝,宋元儒者,类以私意揣法,去古渐远,中间言象数者,又歧为图书之说,其书愈衍愈繁,而未必皆四圣之本旨,故推阐考证,能一一原本汉儒。主发挥汉儒之学,以荀爽、虞翻为主,而参以郑玄、宋咸、干宝诸家之说,融会其义,自为注而自疏之。考究汉儒之传以发明易之本例,共九十类。于诸经深窥古义,一字一句,具有渊源,汰其杂乱,存其精华。据王应麟辑《周易郑康成注》记载,一一考求原本,注其出自本书,明其信而有证,极其详赅。其次序先后,亦均从经文厘定,复搜代群书予以补充。为朱熹《周易本义》释音,校勘字句,凡对《周易本义》有疑义者,皆旁采众说,附以古义。于彖象卦变,《周易本义》往往与《传》义不合,则列汉儒这说以申《传》义。以汉儒训诂为宗,讨论古学古义,对经学疑难有所解释。著有《易汉学》、《周易述》、《易例》、《新本郑氏周易》、《周易本义辨正》、《易大义》、《明堂大道录》、《帝说》,另有《九经古义》、《后汉书补注》、《王士祯精华录训纂》、《松崖文钞》、《古文尚书考》等。钱大昕谓其成就与诸前儒相比,当在何林、服虔之间,马融、赵歧辈不及。著名弟子有江声,余萧客等。

魏枢

清经学家。字又弼、慎斋。承德(今属河北)人。雍正进士。官永平府教授。乾隆初举鸿博,未及试卒。究心经学,尤精于《易》。论《易》用王弼本,列朱熹《周易本义》于前,而以己意附于后。其论卦变说,刚柔皆当指卦,不当指爻。如讼之刚来而得中者,为坎。随之刚来而下柔者,为震下于兑。蛊之刚上而柔下,为坎在巽上。噬嗑、晋、睽、鼎四卦,言柔得中而上行者,皆为离火。凡言刚者皆阳卦,凡言柔者皆阴卦。则以刚来柔来指一爻而言,不足以尽明其义。其论似近理,却不完全正确。其论来知德错综说乾本至健,经错言,则又可以称为顺。初爻变巽为入,以错言,则又可以称为动;以综言,则又可以称为说。二爻变离为明,以错言,则又可以称为陷;中爻巽,可以称为入;以错言,则又可以称为动;以综言,则又可以称为说。推之三四五上,莫不如此。著《东易问》、《春秋管见》。

张叙(1690—?)清经学家。字冰潢,一字宾王,又字风冈。镇详(今江苏太仓)人。雍正举人,乾隆时举鸿博与试未用。深于经学。说易用注疏本,以小象总列六爻之后,以大象置彖传之前。考象辞列六爻后,是吴仁杰所传郑本;大象置彖传前,是周燔本。而其却以为创获,不知有吴、周二本。至图学传自邵雍,其位置皆依《说卦》,周敦颐太极图初不言八卦,其说皆强为牵合。驳斥诸儒爻变之说,而以《左传》所载占法为《周易》未成经时,卜筮家杂用以测验。著有《易贯》、《诗贯》、《孝经精义后录》。

全祖望(1704—1755)清经学家,史学家。字绍衣,号榭山,小字阿补。浙江鄞县人。自署鲒埼亭长。乾隆进士。初任翰林院庶吉士,后降为知县,辞官返里,绝意仕途。主讲鄞县蕺山书院和广东端溪书院,读书著述,至老不止。经学、史才、词科三者兼治,为浙东学派的重要代表。说易认为旧史艺文志《周易》类,自传义章句而外,或归之蓍龟家、五行家、天文家、兵家、道家、释家、神仙家,以见其名,虽系于《易》而实非《易》,是旧史卫经之深意。而朱彝尊《经义考》一概取而列于易,所以乱经者莫甚于此,故予以订正,首列《周易乾凿度》等图三十四种,列通说阴阳灾异及占验体例之书四十四种,列汉唐诸人卜筮相占之书一百零九种,列汉唐诸人以三式占验之书四十五种,列律吕家、天文家、兵家、堪舆家、禄命家、医家、相家、占梦家、射覆家、丹灶家数十种,疏其门户异同,以见其不可列于易经。次列道,释二家之书十种,并区别其源流。再列龟书四十七种,附以蓍书蓍法。其易说学殖淹通,文章尔雅,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足以纠《经义考》之舛疏。易著有《读易别录》。曾七校《水经注》,三笺《困学纪闻》。另著有《宋元学案》、》鲒埼亭集》、《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公车征士从录》。

庄存与(1719—1788)清代经学家、易学家。字方耕,号养恬。江苏常州人。乾隆进士。任翰林院编修,迁内阁学士,曾督直隶学政,典试浙江,累官至礼部侍郎。提倡今文经学,但不排斥古文经学,宣扬《春秋》中的“微言大义”,为常州学派创始人之一。论易以孟喜六日七分为经,以马融、班固天宫、地理、律历各书志为纬。其为文,辩而精,醇而肆,旨远而义近,举大而不遗小,能言诸儒所不能言。统论《彖论》、《级传》、《系辞传》之大义。贯串全经不囿于一家之说,义蕴宏深。虽词多枝叶,间涉繁杂,但非空谈者所能及。著有《彖传论》、《彖象论》、《系辞传论》、《八卦观象解》等。

汪宪(1721—1771)清代易学家。字千波,号鱼亭。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进士。官刑部主事,迁员外郎。博雅好古,有功小学,作诗文必精诣一字,诸经中尤长易经。认为学易目的在于寡过,欲要寡过,唯在知悔,悔存而凶吝渐消,可日趋于吉。故以“存悔”名其易说。所说只解上下经而不解《十翼》,讥自汉以来儒者说易之病,在调停经传。文王作《彖辞》,今不探求于彖而执彖传以解彖,是有孔子之易,无文王之易;周公作爻辞,今不探求于爻而执爻传以解爻,是有孔子之易,而无周公之易。也就是朱熹不可以孔子易这文王易之意。著有《易说存悔》、《说文系传考异》、《振绮堂稿》等,还辑有《振绮堂书》。

钱大昕(1728—1804)清代著名学者。字晓征,一字辛楣,号竹汀。江苏嘉定(今属上海)人。乾隆进士。授编修,历充乡会试考官,提督广东学政,官至少詹事。博极群书。不专治一经,而无经不通;不专攻一艺,而无艺不习。凡经史文艺、音韵、训诂,历代典章制度、官职、民族、地理、金石以及中西历算之法,莫不晰其是非。诗词也有名于时,被推为“吴中七学”之冠。曾师从惠栋、沈彤。乾隆四十年(1775)主讲钟山、娄东、紫阳等书院。其论《易》先后天之说,认为汉唐以前儒家与方士均未有此说而始自宋初方士,但是后代儒家尊信此说,欲取而凌驾于文王、孔子之上,这是上下颠倒错乱。其论虞翻之卦,认为之卦变是变卦。虞仲翔说《易》,专取旁通与之卦。旁通,如乾与坤、坎与离、艮与兑、震与巽等交相变化即是。之卦则以两爻交易而得一卦。乾坤为诸卦之宗。复之泰、大壮、夬阳息卦,始遁、否、观、剥阴消卦都从乾坤来。而诸卦又生于消息,卦临二之五为屯,观上之初也为屯,临初之上这蒙,观五之二也为蒙,故不从自临,观来之例于屯曰坎二之初,于蒙曰艮三之二。遁二之五为鼎,大壮之初也为鼎;遁初之上革,大壮五之二也为革;于列不当从遁、大壮来。而虞仲翔于鼎说大壮上之初,于革曰遁初之上。其义有失,其说认为鼎就是离二之初;革就是兑三之二。又颐兼取临二之上。又对坎说观上之二,对离说遁初之五,都是自乱其例。其论郑玄爻辰之例说,郑康成初习京房易,又从马季长授费直易,费直有《周易分野》一书,其爻辰之法出自此书。其说多散见于《潜研堂文集》和《十驾斋养新录》中。另著有《二十二史考异》、《元诗纪事》、《潜研堂金石文跋尾》、《恒言录》等三十多种。

刘一明(1734—1821)道教养生家。号悟玄子,又号素朴散人、被褐散人,山西省曲沃县人。为清代乾、嘉年间西北地区全真道龙门派第十一代主要代表人物,后半生隐居于金城(今属甘肃省兰州市)南栖云山巅。号其洞曰自在窝,在此设坛传教,著书立说。善治《易》,其易学传自广东道士龛谷。善以道家之言解易,尽将丹法寓于《周易》图卦系辞之中,将养生与《周易》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运用了《河图》、《洛书》、卦象、爻象,系统地阐述了穷理之真、尽性之真、至命之真。认为《易》非卜筮之书,乃穷理、尽性、至命之学。又认为《易》即图、书(即宋人所言之五行数与九宫数),学者欲知卦理,须玩图、书。认为图、书为《易》之根本,《易》为图、书之发挥。注《易》时分伏羲易、文王易、孔子易三部,并以卦画为伏羲易,《十翼》为孔易,卦爻辞为文王,周公所作,即《周易》。易学著作有《易理阐真》(又名《六十四卦与养生》),《三易注略》、《三易读法》、《象言破疑》等。

金榜(1735—1801)清代经学家,易学家。字蕊中,一字辅之,号檠斋。安徽歙县人。乾隆三十七年(1772)进士第一。自小以博学深造为志。官内阁中书,军机处行走,后任翰林院修撰,旋告假归家,著书自娱。精于文词,以才华著称。从江永学,与戴震友善,治三礼,宗东汉郑康成。经书中不著周官占人之法,而《左传》、《国语》所载者,唯有六爻法。后世凡遇数爻变者皆有占。古今之占法,皆失其传,有感于此,乃作《周易考占》。其说大多的据,为前人所未发。另著有《礼笺》,博采旧闻,摭密撷要,对古代天文、地域、田赋、学校、庙堂、车旗、器服等皆有考证。

邵宝华

清代易学家。字荆献,号纯斋,河南西平人。性恬淡自适,终生不仕,屏绝世务,隐居著书,寿至一百零三岁。精研《周易》,解易时,注释经传极简略,着重说明义理,少涉歇脚数,间引史事以相参证,然多有不切者。且尝论山河大地有八卦之象,论地球形状及日月蚀之故,均与近今西欧学说相冥合,著作颇丰,有《周易引端》、《周易解》、《周易说约》、及《四书余鉴》、《邵注四书》、《自省观人表》等,惟《周易引端》行于世。

吴鼐

清代金匮今属(江苏无锡)人。字大年,号拙庵。乾隆进士。授工部主事。幼嗜学,沉酣六经,于《易》尤深。《易》说诠释文句,颇为简明。认为《文言》分上下而《彖辞》、《象辞》反不分上下;又每卦《彖辞》以卦名割系卦画之下,每爻又于句下截断体例,似都旨,也泥古太甚。认为说《易大传》大衍之数者,自西汉京房以下共十三家,皆出于支离附合,唯独宋末元初石涧老人(即俞琰)之说得其义。故胪列诸家之义,附加驳正,折衷于孔子。谓太极一而已,衍而为奇为阳仪一,衍而为偶为阴仪一,是为太极生两仪。又就阳仪之一衍而为奇,为太阳一;衍而为奇为阳仪一,衍而为偶为阴仪之一,是为太极生两仪。又就阳仪之一衍而为奇,为太阳一;衍而为偶,为少阴二;又就阴仪之上衍而为奇,为少阳三;衍而为偶,为太阴四;是为两仪生四象。又就太阳之上衍而为奇,为乾一,衍而为偶,为兑二;又就少阴之上衍而为奇,为离三,衍而为偶,为震四;又就少阳之上衍而为奇,为巽五,衍而为偶,为坎六;又就太阴之上衍而为奇,为艮七,衍而为偶,为坤八;是为四象生八卦。太极之一乘两仪之一二为四,四象之一二三四乘八卦之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为四十六,合之为大衍之数五十,太极体也不用,故用四十九。其论可备一说。著有《周易大衍辨》、《易象约言》、《三正考》。

王琬

清代渭南(今属陕西)人。积一生之力,研究易学。说易大旨围绕图学,但所说均自出新意,其论来知德列太极图于河图前,所图黑白各半,明是阴阳,不得称为太极。论洛书无关于画卦,《系辞》并举图书,不过顺带而言。论伏羲八卦次序及六十四卦次序,并改邵雍之右阳左阴为左阳右阴,以合于逆数。论伏羲六十四卦方位,既然有圆图,那么方图可以不作。论文王八卦次序,即“帝出乎震”一节,不得当是“乾坤六子”一节,即生蓍之数,观不言天地万物有太极,而言易有太极,可得其旨。论来知德所谓错卦、即横反对卦;所谓综卦,即竖反对卦,不必添立名目。论《周易本义·筮仪》第一变归奇之策,通挂一数,不是五就是九。二三变除去第一变所挂之一而不用,惟于本数策中挂一策,仍复合而通数其奇,因此四八与初之五九不同。来知德认为第一变不通挂一数,所见为是。但认为二三变并不挂一,则少象三一营、只三营而非四营了。惟第一变挂一而归奇,不必通挂一数,二三变即用第一变所挂之一而归奇,也不必通挂一数,这都为不是四就是八,无所谓不是五就是九。其说只以《十翼》兼象辞,爻辞数之,未免于古无考查。其解经也都敷衍成文,很少精义。所注意只在图说。著有《周易集注》、《图说》。

黄元御

清代昌邑(今属山东)人。字坤载,号研农。早为诸生,因庸医误药损其目,于是发愤学医。对《素问》、《灵枢》、《难经》、《伤寒论》、《金匮玉函经》等皆有注释,共数十万言。自命甚高,欲驾出魏晋以来医者。又精研易学,解经颇能沿溯古义。其训释以观象为主,观象以《说卦》为主,而参以荀爽九家之说,也兼用互体。大抵据象以明理,不纠绕飞伏、纳甲之术,也不推演河、洛先天之说,在近人易说中犹可称为学有根据。喜好用己意改古义。并《彖》、《象》传于经,而合《文言》为一篇,此依据郑玄本。改乾卦的次序,使与坤卦以下同,此依据王弼本六十三卦之例。割《系辞》十九卦之说移入《文言》,此据吴澄之说。至于《系辞》全部移改次序,并多所删节,又割取《说卦》以补充,《说卦》更多改正。直至以孔子《十翼》为稿本,笔削其文,另造一经,尤非古法。著《周易悬象》。

茹敦和

清代易学家。字逊来,号三樵。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人。乾隆进士,官德安县同知。易说精研汉学,源本象数,旁及名物训诂,间涉传会,终有义据。略依汉儒互体、旁通之变、飞伏之法,比辑彖爻词例,证明《说卦》及荀爽、虞翻各家取象所由。违误者,驳正;夺漏者,补缀,共计二百十八事。出象先后,不依八纯卦,亦不据上下经,似以事类为次,敷陈义据。玩辞考象,多主卦变、互体说。贯穿群经,以为证据,不愧为实事求是之学。以取坎、填离为指要,其义实本于《参同契》。取《说卦传》“昔圣人之作易”及《系辞传》“天数三,地数五”、“参伍以变大衍之数”、“大衍之数”、“乾三策”等数节,详细诠释,自为图书,以明河图之数及大衍揲蓍之法。说义互为详略。取异卦同辞者,比物连类,以相证引。于单名孤义,考核尤精。著《周易象考》、《重订周易二闾记》、《周易小义》、《大衍守传》、《大衍一说》、《八卦方位守传》。

孙星衍(1753—1818)清代经学家、考据学家。字伯渊、渊如,江苏阳湖(今武进)人。少时诗文即有名,袁枚夸其为“天下奇才”。乾隆进士。授翰林编修,官至山东督粮道。曾应浙江巡抚阮元之聘主讲于诂经精舍。一生好学,博览群书,对红史、音韵、训诂、诸子百家及金石文字等都有所研究。工篆书,擅诗文,精校勘,勤于著述。易说取李鼎祚《周易集解》合于王弼《周易注》。又采集马融、郑康成诸家之注,及史征《周易口诀义》中古注,附于其后。凡许慎《说文》,陆德明《经典释文》以及晁说文《音训》所引经文异字异音都收入。搜罗丰富,抉择精当。易著有《孙氏周易集解》。伍崇曜赞此书可与孙星衍曾以二十余年之功、集古近各家成就的《尚书古今文注疏》并传。另著有《尔雅广雅训诂韵编》、《仓颉篇》、《金石萃编》、《环宇访碑录》等多种。

张惠言(1761—1802)清代经学家、著名易学家、文学家。字臬文。江苏武进人。嘉庆进士。官翰林院编修。平生治经最重《易》,其易说,海内推为绝学。认为不尽其辞而欲论其是非,犹如以偏言断狱。而汉魏解《易》者惟虞翻之说较为详备,故独宗虞氏,穷探力索,专攻虞说,求其条贯,明其通例,释其疑滞,申其亡阙,表其大旨。被誉为虞氏易专家。认为虞说宗旨,以阴阳消息六爻,发挥旁通,升降上下,归于乾元,用九而天下治,依物取类,贯穿比附,始若琐碎,及其深入解剥,离根散叶,畅茂条理,精深于大道,为后儒所罕及。虞氏最精之义,为八卦消息成六十四卦。以阳出震为复,息兑为临,盈乾为泰,泰反否,括囊成观,终于剥而入坤,复反于震,阳亏于巽,为姤消,艮为遁,虚坤为否,否反泰,复成大壮,决于夬而就乾,复入于巽,为十二消息。以坎离大过,颐小过,中孚为坎离、乾坤之合,以谦导师、同人、比、大有,为体坎离是乾坤是交剥复之消息,屯鼎为将出震之消息,豫小畜,萃大畜,蹇睽为夬,夬中间之消息,蒙革为大过,颐为将姤巽之消息,蛊随益恒为泰反否之消息,旅丰为特变,震巽艮兑为变伏,而不旁通。因其传虞氏易,必然广涉汉易,故其对汉易诸家颇有精研。认为郑玄、荀爽都为费直学,故述两家学说,合为一书。驳郑玄卦爻无变动。称为彖词,认为七、八者彖,九、六者变,经称用九、用六,而辞皆七、八,名与实不相应。驳郑玄爻辰,认为乾、坤六爻,上系二十八宿,依气应罕,称为爻辰。如此则三百八十爻,其象仅十二爻而止。驳荀爽以乾升坤降为消息,认为阳常宜升而不降,阴常宜降而不升,是姤、遁、否之义,大于既济。其义精当。有感于王弼《周易注》行,而古师说废,孔颖达《周易正义》行,而古《周易》书亡,于是辑录唐代陆德明《经典释文》、李鼎祚《周易集解》及他书所见,各为《别录》,对诸家之说,研究精细,苦心考证,一一述其源流,辨其异同,断以己意,并时有评赞。认为易纬出于圣门而不可废,而八纬之中,唯有《稽览图》讲六日七分,《通卦验》讲八卦晷气,《乾凿度》讲阴阳清息。此三书存《易》之大义,可以研究。历代《易》图,需加辨正,所辨《易》图有:河图洛书、刘牧太极生两仪、天地数十有五诸图、赵仲全古太极图、参同契纳甲图、皇极经世、读三易备遗、卦变图等,皆授据旧文,悉心研究,一一予以辨正,非肆为攻驳者可比。易著有《周易虞氏义》、《周易虞氏消息》、《虞氏易礼》、《虞氏易候》、《虞氏易言》、《虞氏易事》、《周易郑氏注》、《周易荀氏九家》、《周易郑荀义》、《易义别录》、《易纬别录》、《易纬略义》、《易图条辨》、另著《茗柯文》、《茗柯图》、《读仪礼记》等。

江藩(1761—1830)清经学家。字子屏,号郑堂、节甫,江苏甘泉(今扬州)人。监生出身,惠栋的再传弟子,师事江声、余萧客,终生未仕。性豪放,遍游齐、晋、燕、赵、闽、粤、江、浙等地。曾主持淮安丽正书院。博览群经,尤熟于史事。将经学分成汉学和宋学两大派,从而使清代经学源流脉动络分明,厘然可考。然治经专汉学,笃信谨守,门户之见特深。说易能谨守其师惠栋之家法,以荀爽、虞翻为主,精训诂,善解经义,能援证古义,发前人所未发。惠栋著《周易述》,未成而卒,仿惠栋《周易述》有体例,著《周易述补》,续成完书。善词赋,曾作《河赋》数千言,一时人争录。著作另有《国朝汉学师承记》、国朝宋学渊源记》、《国朝经师经义目录》、《尔雅小笺》、《隶经文》、《乐县考》、《炳烛室杂文》等。

焦循(1763—1870)

清经学家,数学家。戏曲理论家。字理堂,晚号理堂老人。江苏甘泉(今扬州)人。嘉庆举人。后应礼部试不第,讬足疾不再应试,终身不仕,以教馆授徒为业。建一楼名“雕菰”,读书著述其中。专研经书,博览典籍。于经、史、历算、声韵、训诂之学无所不究,尤深研《易》学。与阮元齐名。出身治《易》世家,自谓“承祖父之学,幼年好易”。(《易通释·自序》)中年研读《易》学更专心致志,常三更不眠,夜以继日。用数学原理及音韵训诂整理易经,为钱大昕、王鸣盛推重。自称发明易经所讲“旁通”“相错”“时行”三义。(见《易图略·自序》)用数理解释《周易》,所疑尽释。更由治《易》方法通释诸经。认为“名主其形,理主其数”,“名起于立法之后,理起于立法之先”。(《加减乘除释·自序》)以先天抽象的/“数”、“理”形式论述哲学问题,将一切事物的变化归之为“理之一”或“数之约”。(《加减乘除释》卷二)虽处于清代乾、嘉盛世,诸儒崇尚汉学,却独能纠正荀爽、虞翻、郑玄诸家之谬,可称豪杰之士。王引之赞其书“一一推求,至精至当,足使株守汉学者爽然自失”。订孔颖达疏《周易正义》之舛漏,援据精确,足以补《周易正义》所不及。《易》至春秋,淆乱于术士之口,认为《左传》所载有谬误,而以比例、旁通之说代替,推而求之《易》义。说《易》虽自成一家,然也有不当之处,如驳荀爽、虞翻“卦变”之说,而以“少则一卦五六变,多则十余变”为说,其谬误更甚。撰有《雕菰楼易学三书》(包括《易章句》,易通释)、《易图略》)、《易余龠录》、《易话》、《注易日记》、《易广记》、《周易补疏》。又精于历算之学,撰《释弧》、《释轮》、〈释椭〉、《加减乘除释》、《天元一样》、《开方释》等书,为当时算学名家李锐、汪莱所叹服。重视地方戏曲,作《曲考》(已佚)、《剧说》、《花部农谭》等加以考察。其著作多收入《焦氏丛书》。

阮元(1764—1849)清代著名学者、文学家。字伯元,号芸台。江苏仪证人。乾隆进士。累官湖广、丙广、云贵总督。道光时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加太傅。曾在杭州创立诂经精舍,在广州创立学海堂,提倡朴学。淹贯群书,长于考证,自经史小学以及金石诗文,无不精研。于《周易》则据宋士行注疏本,而以唐石经、宋相台本、山井鼎七经考文所引宋本、足利本、钱遵王所校宋单疏本、明钱保孙所校影宋注疏本,以及闽本、汲古阁本,参互校订。取闽本略例,附于十行本,撰《周易校堪记》。由其校堪,而李锐笔述。主编《经籍纂诂》,校刻《十三经注疏》,汇刻《学海堂经解》一千四百卷。另著有《畴人传》、《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研经室集》、《广陵诗事》、《定香亭笔谈》、《小沧浪笔谈》、《石渠随笔》、《两浙金石志》、《山左金石志》等。

李富孙(1764—1843)清代学者。字既访,一字芗沚,浙江嘉兴人。嘉庆拔贡生。长游四方,曾就正于钱大昕、王昶、孙星衍。深通经术。说《易》兼采惠栋、钱大昕诸家之说,作为佐证。对《易经》异文加以辨解。《易经》之异文甚多,文字因读音不同而异,意义又因文字不同而异。文字有古今,有通假,有时还因传写而致讹,纷坛杂揉,难以理清。故博引旁证,以释经之异文。因李鼎祚辑汉以来三十五家注,成《周易集解》一书,使汉学保存于今,得以见其一二。但诸家之说,未采入者尚多,遗文剩义,间见于《经典释文》、《易》、《书》、《诗》、《三礼》、《春秋》、《尔雅正义疏》及《史记集解》、《后汉书注》、《隋唐书》、《李善文选注》、《初学记》、《北堂书钞》、《太平御览》和唐宋人《易》说等书,李富孙辑录附于《周易集解》之后,用意高而用力勤。李鼎祚荟萃诸家之说,所取者固为精华,不取者也未必为渣滓,其博采广选,可补李鼎祚所不及,但因采摘面广量大,疏漏在所不免。著有《易经异文释》、《周易异文笺》、《李氏易解剩义》。另有《校经颇文稿》、《曝书亭词注》、《愿学斋文钞》、《汉魏六朝墓铭纂例》等。

臧庸(1767—1811)清代经学家。本名镛堂,字在东,号拜经。江苏武进人。性沉默朴厚,学术精审。师事卢文绍,后入阮元幕,协助阮元汇辑《经籍纂诂》、《十三经注疏校刊记》。马融《周易章句》十卷,王肃《周易注》二十卷,均佚于宋。朱熹《周易本义》每引王肃本,大概依据《经典释文》,也未见原书。臧庸采孔颖达《周易正义》、陆德明《经典释文》、李鼎祚《周易集解》等书所引,辑为《马王易义》一卷。书中按语,殊多精核,持论平正,长于校堪。马融易学为郑玄易学先河,此书为研究郑学不可多得。另著有《子夏易传》、《拜经日记》、《拜经文集》、《月令杂说》、《考经考异》、《乐记二十三篇注》、《校郑康成易注》、《诗考异》、《尔雅古注》等。

宋翔凤(1776—1860)清代经学家。字虞廷,一字于庭。长洲(今属江苏苏州)人。嘉庆举人。授泰州州学正,改安徽旌德县训导,保知县,试吏湖南,用材干见知大府,历任剧邑,以州牧辞职。咸丰加知府衔。生平淹贯群籍,尤长治经,为常州学派的著名学者。其舅庄存与发明《归藏》之说,世多不能明晓,而他说:《归藏》首坤,坤辟亥壬甲之所藏,六壬六甲之占皆本于《归藏》。考证《周易》经文异同,与李富孙《周易异文笺》相出入,但不及李富孙详备,而研究细密在李富孙之上,凡见于《说文》、《音义》及其他书籍的,均一一疏通并阐发论证。著有《周易考异》、《卦气解》、《尚书略说》、《孟子刘注》、《大学古义说》、《小尔雅训纂》、《四书释地辩证》、《尔雅释服》等,其著后编入《浮溪精舍丛书》。

宋咸熙

清代仁和(今属浙江杭州)人。字德辉。宋儒吕祖谦,依《汉书·艺文志》旧次撰《古周易》十二卷、《音训》二卷。《音训》经传文学,以陆德明《经典释文》为主,而以晁说之所释附其后。《音训》一书佚而不传,仅散见于董真卿《周易会通》中。宋咸熙从《周易会通》中采摘《音训》旧文,依据吕祖谦《上经》、《下经》、《彖传》、《象传》、《系辞》、《文言》、《说卦》、《序卦》、《杂卦》十二篇的次序,用《经典释文》之例,辑成《古周易音训》二卷。此书之功有三:(1)复吕祖谦《音训》之旧;(2)晁说之书久佚,借此书可以考见其书并见晁说之所引先儒佚义;(3)《经典释文》得此书可以互堪。

端木国瑚(1773—1873)清代易学家。字子彝,又字井伯,号鹤田,晚号太鹤山人,浙江青田人。嘉庆举人,道光进士,官内阁中书,曾任归安教谕十余年。尝受业于阮元,得其赏识,入杭州敷文书院就读。《易》学则承自家学。通天下奥理,旁及阴阳术数,尤深于《易》。治易以象数为宗,欲包罗汉、宋、焦、京、陈、邵之学,融合为一。认为《易》之旨尽于《十翼》,《十翼》之作为圣人之情见乎辞,故其说易,皆从情见乎辞。易学著作颇丰,有《易例》一卷,《周易指》三十八卷,《易断辞》一卷,《周易图》五卷,《周易葬说》三卷等,另又有《太鹤山人诗集》十三卷,《文集》四卷。

许桂林(1778—1821)清代经学家。字同叔,号月南,又号月岚。江苏海州(今连云港)人。嘉庆举人。生平博览群书。主张“说经当以经为主,与经合者为是,与经违者为非。”认为“《易》皆乾所生”。易道有三,一曰造化,二曰学术,三曰治道。故易著中图书、象数、占筮、律历、算术、声音、训诂、心身、性命、人事、治道、无不综贯。对汉学取反对、爻变、互卦、爻辰、纳甲、六日七分、世应、游归之术。对清儒《易说》,博采广引。偶尔亦校堪音读。易著有《易确》。另作《春秋谷梁传时日月书法释例》四卷、《宣西通》、《算牖》、《毛诗后笺》、《春秋三传地名考证》、《味无味斋文集》等。

苏秉国

清代南清河(今属上海崇明)人。字均甫,号蒿坪。易说不信汉学爻辰、卦气,也不信宋河洛、先天,只信朱熹之说。认为王弼、程颐其意似直。以易取象无复,又有所自来,犹如诗文比兴与孟子之譬喻。其论贞悔,认为爻辞在其变,以本爻不变者为贞,变者为悔,有的爻本藏而变宣戒,就是贞吉悔亡,有的宜舍贞从变,就是贞凶,悔亡只有贞吉,贞凶只有悔亡,不兼举。其论大小,认为易以阳为大,以阴为小。《传》所谓“齐大小”,是存于卦中,所以《易》对阴阳刚柔之德,每以“大”“小”二字概括。其论往来,认为凡言往来,都就上下体而言,又推及《彖传》,凡言刚来柔来,刚上刚下,柔上柔下,以及往有功,往得中之类,也如彖词所指之例,绝无他义。至于爻辞言往来只就爻位而言,与彖位不同。其论设卦观象,认为六画之卦上下二体,其象容易穷尽不得不取于互卦,汉人说《易》多用互体,考于《系辞》“杂物撰德”,非其中爻不具备,知非穿凿之说可比。其论《系辞传》,“天一地三”与“易有太极”一节,认为后来河洛、先天之学,都出于此。其实与传不合,都是依经立义,不肯苟为异同。只有论汉易经文互异,依《周易折中》定本,遇可采诸家之说,均载入注中。其说持论尤为有据,词简而义昭,语实则理治。著有《周易通义》。

方申(1787—1840)清代易学家。本姓申,后与舅父为子,遂从舅姓方,以申为名,字端斋,江苏仪证人。少不治举子业,年逾四十,始应童子试,道光中以经解补县学生。通晓《周易》,尤精虞氏易。易学著作颇丰,有《易学五书》(包括《诸家易象别录》、《虞氏易象汇编》、《卦象集证》、《互体详述》、《卦变举要》五种)。

黄式三(1788—1862)清代易学家。字薇香。定海(今属浙江省)人。道光间岁贡生。事亲孝,尝应乡试,母暴病卒,驰归恸绝,誓不再赴试。于学不立门户,博综群经,择是而从,惟巩穿凿,中夜自思,怵然不寐。治《易》,言卦辞,一意相承,言爻辞,同者亦一意相承。又释《系辞》,传衰世之意,认为伏羲氏衰而神农作,为易之兴。以此申郑玄、神农重卦之义。先儒注《易》随文曲衍,或彖与爻悖,爻与爻孚,彼此矛盾,卦义难明,此为彖、爻合释不当。同一有它,于比则为正爻,于中孚则为正应;同一中行,于师、泰则为三五,于复、益则为三四,前后矛盾,易例何存?此为同辞合释不当。说见群龙无首,忘乾为首之本义;说龙战血玄黄,昧震为龙为玄黄之由来,管窥天小,全体不明,此这疑义分析来当。不信八卦成列之文,而伏羲六十四卦之图出;不信乾、坤二策当期之日之文,而焦延寿、京房六日七分卦气之说出,术数滋疑,经传益晦,此为通释不当。有鉴以上不当,故著《易释》。是书贯穿经义,辨析是非,一反标谤汉、宋之陋习,推崇其书为囊括古今,亦不无过当。然其书亦间有穿凿附会,自作新奇之语。另著有《论语后案》、《书启幪》、《诗丛说》、《叙说通》、《诗传笺考》、《春秋释》。

朱骏声(1788—1858)清代经学家、文字训诂学家。字丰芑,号允倩,晚号石隐,元和(今江苏吴县)人。嘉庆举人,曾主讲于江阴县吴江、荆溪及嵊县萧山书院。道光时官黟县训导,并迁扬州府学教授。少颖异,年四岁,即通四声,后受业于钱大昕门下,博学多通,深研经、小学,尤邃于《易》,且精天算。曾综核汉、宋以来各家之易说,详论其短长,训诂时穷其源,且广引古籍蕴义、历史事实,以证明人事。又对之卦变化、互卦文义相通者,研之尤详。并精研郑玄爻辰,古今占象征验,阴阳术数,又增订卦辞古韵等。易学著作颇丰,有《易郑氏爻辰广义》二卷、《易互卦扈言》一卷,《易章句异同》一卷、《易消息升降图》二卷、《易答记》四卷、《六十四卦经解》(又名《周易汇通》)八卷。另又著有《说文通训定声》、《尚书古注便读》等。

姚配中(1792—1844)清代经学家。字仲虞,安徽旌德人。博览经史,旁通百家言,尤嗜《易》。善张惠言《虞氏义》,以为汉《易》诸家中,郑氏最优。所以发明郑学,凡郑玄所未备者,取东汉荀爽、虞翻诸家之说卦补之,凡荀爽、虞翻所未及者,则附加案语,申明己意。其所附案语,也本郑玄家法,由卦象以求义理。繁称博引,奥衍宏深,一洗附会穿凿之语。虽推崇郑玄,但不墨守其说,择善而从。用七八九六之义,以与月令之五神、五虫、五音、五味、五祀、五脏及干支十二律相比附,杂引《大戴礼记》、《小戴礼记》、《洪范》、《五行传》、《淮南王书》、《春秋繁露》、《律书》、《纬候说》、《白虎通义》来证明。以卦象说七十二候,依据李所传孟喜之《卦气图》为准,既以四正卦主四时,以六十卦主六日七分,复取八卦用事各四十五日之说,错综而参用,实先王体天穷民之大经,其义一本于卦气,乃汉学之末流,惠栋,张惠言之遗法。著《周易姚氏学》、《周易通论月令》。另有《书学拾遗》、《琴学》、《智果心成颂注》等。

马国翰(1794—1857)清代学者。字词溪,号竹吾,山东济南人。道光进士,历任陕西石泉、云阳县知县等职。平生辑有多部《易》学著作,如《周易丁氏传》等,均保存在其所著《玉函山房辑佚书·经部易类》中。另又著《玉函山房诗集》、《夏小正诗自注》等。

丁晏(1794—1876)清经学家,易学家。字俭卿,一字柘堂,号石亭居士。江苏山阳(今淮安)人。道光举人。曾在籍办堤工,司赈务,修府城,浚市河。咸丰时曾兴团练,对抗农民起义。后由侍读衔内阁中书。博览典籍,尤精《易》,阮元摄漕督,以汉《易》十五家发策,其条对万余言。说《易》诠释,多采之三国虞翻《易注》、王弼《周易注》,北宋程颐《伊川易传》及南宋朱熹《周易本义》,择善而从,不墨守一家之说。因涉历忧患,于程颐《伊川易传》独有心得,藉经义以为龟鉴。发挥《伊川易传》,多精切之义。善辨群疑,有功于易学,亦有功于训诂。认为“本之训诂,以正其文;求之义理,以衷其解。而训诂则非博考不明,非研究不精,故是正文字未可以识而忽之。”(《周易解诂·自序》)鉴于民好为讼事,故藉经说以著风俗,欲使人人晓悟,停止讼事。通经史,笃好郑玄之学。治经不拘汉宋,认为汉儒正其诂,诂正而义以显;宋儒析其理,理明而诂以精,二者不可偏废。于《诗笺》、《礼注》研讨精深。尤熟《通鉴》,以为禁烟当以民命为重,不当计利;立法当以中国为先,不当扰夷。著有《周易解诂》、《周易述传》、《易经象类》、《周易论卦浅说》、《毛郑诗释》、《诗考补注》、《郑康成年谱》、《尚书余论》等。

李道平

清代安陆(今属湖北)人。字远山。嘉庆恩科举人。论易据惠栋、张惠言之书,发挥虞翻易说,将虞氏隐词奥义,阐发详尽,使读者一览而知其门径。他家之说,也随文注释,句梳字栉。列诸家说易凡例,自卦气至二十四方位,共十条,详其端委,并附以图,尤得易学纲领。认为古人说《易》,言象数而理义在其中;后人说《易》,言义理而因此隐象数。又认为作《易》者,不能离象数而设爻象,说易者就不能外象而空谈性命。称占筮之辞必据古法而断,并引经师之义相证,实超出毛奇龄《春秋占筮书》之上。著有《周易集解纂疏》十卷,附《易筮遗占》一卷。

彭申甫(1807—1887)清代易学家。字丽崧。湖南长沙人。研究易学二十余年。论易志在兼治玄儒,故全录李鼎祚《周易集解》、王弼《周易注》、韩康伯《周易注》、程颐《伊川易传》、朱熹《周易本义》原文,博采陆德明《经典释文》、孔颖达《周易正义》以及汉、魏、南北朝、隋、唐、宋、元、明诸家易说,清代如惠栋、张惠言、丁叙忠、俞樾等,凡是能陈述阐发这四家之说的,均予辑录,并间下案语,以申己见。上下经每卦首列经文,再列《彖传》、《象传》,《象传》都合大象、小象为一。然后依次为《系辞》(上下)、《文言》、《说序》。附陆德明、李鼎祚、陈抟、程颐、胡一桂、何孟、纳甲,宋儒河洛、先后天诸图以及朱熹筮仪、著蓍策等,并详细辨正。兼收并蓄,广搜远承,包罗弘富,不名一家一术,条理清楚,通说有法。《孟氏章句》久己亡佚,但其有如亲见,实为粗疏。著有《周易解注传义》。

俞樾(1821—1907)清末学者,著名易学家。字荫甫,号曲园。浙江德清人。道光进士。改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官河南学政,后罢归,一意治经。历讲苏州紫阳、上海求志、德清清溪、归安龙湖等书院,晚年主讲杭州诂经精舍三十余年。授徒多人,章炳麟出其门下,为闻名全国之国学大师。学问渊博,对群经、诸子、语言、训诂以及小说、笔记,皆有撰述。尤精于易,易著甚富。其论易之旁通变化,能得其要领。通于他卦谓之“通”,不通于他卦谓之“穷”。穷于他卦,而自变其阴阳不正以为正,谓之“变化”。认为“易有互体。乃古法”。(《周易互体征》)引《左传·庄公二十二年》“陈候之筮,遇观之否曰风,为天于土上山也”之注“自二至四有艮,象艮有山”,以证明在孔子赞《易》之前,已有互体之说。并取《周易》爻象中有关互体者,进行解释。认为朱熹《周易本义》解“帝出乎震”一章,为邵雍八卦,而非伏羲八卦。伏羲八卦方位,尚未有人能确申其理。故探究伏羲八卦方位之理。其阳升阴降之说,颇有条理,但认为此为伏羲之易,而斐文王之易,实为臆断之辞。考证卦气直日,以订正、日说之讹误,推阐六十四卦次第之义蕴。推求易象,触类引申,大旨与焦循之说相出入,而论述详密超过焦循。精通训诂之学,能通过训诂而求义理,不涉穿凿附会之习。因河图、洛书之学久已失传,而汉宋诸儒又分门别户,故予以探寻,以阐发观象玩辞,观变玩占之大义。以邵雍之易虽异于伏羲、文王、周公、孔子,但也自成一家之言。惟太极、两仪、四象、八卦之相生,《易》言之八卦又生两仪、四象,《易》所未言。其易说以一百之数为太极,又以十二之数为太极,可备治《易》者参考。易著有《易贯》、《艮宦易说》、《玩易篇》、《易旁通变化论》。《周易互体征》、《八卦方位说》、《卦气直日考》、《卦气续考》、《邵易补原》等,有《春在堂全集》共五百余卷。

曾钊(1821—1854)清代学者。字敏修,号冕士,广东南海人。道光拔贡生,官合浦县教谕,调钦州学正。笃学好古,影写、抄录秘本数万卷,校勘讹字脱文,研求经义。文字考之《说文》,《玉篇》,训诂稽之《方言》、《尔雅》。所校《字林》,得阮元赞许,特命为学海堂学长。鸦片战争时,曾献堵河防守策,并演练团勇。精于《易》,是继张惠言之后研究虞氏易的专家。说易完全以虞氏家法为准。著有《易虞氏易笺》(又名《周易虞氏之笺》),此书补张惠言之疏漏,其驳正张惠言之义,尤为审密。然也有失误不当之处。另著《诗毛郑异同辨》、《周礼注疏小笺》等。

凌堃

清易学家。字仲讷,自号铁箫子。乌程(今浙江吴兴县)人。幼不得于后母,亡走山西。遍习壬道、轨革、阴阳诸家言,又善易筋经术,以武侠称。道光中举顺天乡试,请业于阮元,始治经。晚授金华教谕,死洪扬之难。说易以汉学为本,兼综自唐李鼎祚以上,以明古法,明文字训诂之原,以发古义,以得古象。对唐以后之说,亦择善而用。诠释乾姤、同人、履四卦,每卦分六十四卦,大抵拟汉人焦延寿所撰《易林》。著有《周易翼学》、《凌氏易林》、《尚书述》、《春秋理辨》。

何秋涛(1824—1862)清代学者。字愿船,福建光泽人。道光进士,授刑部主事。曾代保定莲池书院院长。喜治经、史、小学。其说易揉合近人驳郑玄爻辰之说,设为十难,而自为解答。认为爻辰之义,必有所受。今所见者,因有残缺,本非郑玄之全书,其是非已难全知。不得以讹缺弃置。著有《周易爻辰申郑义》、《校正元圣武征录》、《北缴汇编》等。

黄以周(1827—1898)清学者,易涫家。字元同,号傲季。定海(今属浙江省)人。式三子,同治举人。官分水训导,事亲孝。光绪间主讲南菁书院十五年,晚选处州教授,以特荐授内阁中书,承其父式之学,尤邃《易》、《礼》,治《易》广搜古注,互证得失,务求其是,“然学必求古,而古亦未必尽是,亦惟择是而从”。(《周易故训订上经·自序》)故其说易不分汉、宋,不偏主义理与象数。杂采古义,而以己意折衷之。审定文字,以唐陆德明《经典释文》、李鼎祚《周易集解》为据,详列异同而不改动。集录自汉至清诸儒不下七十人,皆节取其解说经传之通义、阐明文字之训辞,又广采东汉许慎《说文》、刘熙《释名》、三国张揖《广雅》诸书,以为佐证。择善而从,实事求是。其注兼采《子夏传》、马融、郑玄、荀爽、宋衷、虞翻九家,黄显、干宝、蜀才、卢氏诸家之说,以简为要。疏则杂引汉儒、宋儒之言,以辨析为职,并以疏旁通诸例以明取象所由,而汉儒以卦气、爻辰、纳甲、世应、飞伏,宋儒以先天、太极、河洛书数及宋、元、明人之推明陈抟、邵雍、清人之敷陈诠释孟喜、京房等皆所不用。著有《周易故训订上经》、《周易注疏剩本》。又撰《礼书通故》百卷,精深博大,俞樾称其精核。又有《子思子辑解》,《经训比义》、《古义世本》、《黄帝内经集注》及《儆季杂著》。

唐宗海(1846—1897)晚清医学家。字容川,四川彭县人。平素好学,名闻三蜀。光绪己丑年举进士,中年嗜好医学,寝馈不辍,治学主张“好古而不迷古人,博学而能取长舍短”。善于将易学、中医学、西方医学融于一炉,运用易学和西方医学解释中医理论,强调医易相通,并企图实现“中西汇通”,晚年着重于医易学研究,认为易是医之源,医为易之绪,重视《周易》“交易”和人身八卦理论,所著《医易通说》二卷是论述医易关系的专著。还著有《中西汇通医书五种》,其中《血证论》,以阴阳水火论气血,对血证的认识和诊治颇具特色,影响亦大。

皮锡瑞(1850—1908)清末学者。字鹿门,一字麓云。湖南善化(今长沙)人。光绪举人。景仰西汉今文学大师伏生,署所居名“师伏堂”,学者称师伏先生。曾主湖南桂阳州龙潭书院、江西南昌经训书院讲席。说经笃守家法,词章必宗家教。中日甲午战争后,极言变法图强。光绪二十四年(1898)春,任湖南南学会会长,主讲学术,宣扬保种保教,纵谈爱国维新。戊戌政变后,为顽固派弹劾,革去举人,逐回原籍,遂杜门著述。晚年讲学湘垣。博贯群经,今文经学造诣很深,为晚清经学大家之一。为使学者窥见治经之门径,对三易名义、画卦重卦、文周系辞,孔子作传、汉宋家法、古今宗派,皆能考其流别,辨其得失,断以己意,示学者以治易之术。大旨以汉初易说皆主义理,以施雠、孟喜、梁丘贺章句之学为正传;焦延寿、京房之阴阳灾变,则为《易》外别传;即孟喜之卦气,郑玄之爻辰,亦属别传。虞翻自言五世传孟喜易,引《参同契》日月为易以明坎离之用。又言梦道士饮以三爻,则其学杂出道家,不为典要。且汉儒言六十四卦直日用事,何以震、离、坎、兑四卦不在其内?乾、坤为诸卦之宗,何以与诸卦并列?宋自陈抟、邵雍以来,图书之说,盛行一世。朱熹虽依违其间,而《周易本义》之九图及《易学启蒙》所载,杂出自其门人,非为定论。俞琰明言图书为丹家之书,养生之著,彼已自认不讳。今儒乃据以说《易》,此可谓大惑。是故魏王辅嗣,有摧陷廓清之功;北宋程伊川,有卓然不惑不识;而且《伊川易传》不杂以老庄玄言,说理尤为精切,又胜于王辅嗣。于清儒易学,独举张惠言、焦循二家,以为治易之法。凡论经传缘起,时有愚诬之谈,评汉宋学术,颇多持平之论,不以彼害此。著有《易经通论》、《五经通论》、《经学历史》、《师伏堂丛书》、《师伏堂笔记》、《师伏堂日记》等。

大师测算:

有事求卦,预知前程祸福:

卜筮之道,源自易理,配合天地人三道之气,推演人事物生死旺衰;古人曰:“至诚之道可以先知”。

算命精选

缘分配对

灵签抽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