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开易经预测的密码
(一)时间的属性
任何状态的存在都蕴含一定的时间,任何时间的阶段都有一个状态。听起来没有什么。但这却被我们忽视了应用。比如我们在纸上画一个点,我们看到这个点,就说明这个点在看这一刹那间的状态。这一刹那时间的存在才使我们看到这一点。这一刹那分三个时间概念,即过去,现在,未来。我们能看到这一点必须包括这三个时间:过去,现在,未来。有人说我们看到这一点只是在现在,过去和未来在哪里呢?我们感到是现在,其实感到的现在已经成为过去了,同时将来又成为现在,以成为现在又变成了过去。我们只能在这一过程中才能感知一点的存在。这说明我们对事务的感知“怀旧的”,同时又是“喜新的”。假如我们跟着所画的一点的物理,化学变化去看它,我们是看不到它的。因为它给我们的印象总是在流逝中。我们看到一点的存在,总是无意的把现在所看的状态和刚看的状态比较,有这样一个时间段的对比,我们才能看到这一点。另一方面正看的和刚看的都在流逝,所以它们的对比很难实现。
其实大脑还有一个功能,即预先期待未来事物状态的形式,我所说的“喜新性”。所以任何事物被人们感知有它的状态存在,既是在我们的潜意识里用了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对比。为了表现一个事物的状态也必须选定三个时间——过去,现在,未来。中国古代的易经中一卦是三条线也是这个道理。第一条线代表过去,代表天;第二条线代表现在,代表地;第三条线代表未来,代表人。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也是同理。其实这里面有个时间观念,天在前将要过去,大地实实在在,又受时令影响所以法天,人法地象征未来,人的能动性。在意识里宇宙大的时间规律也在于此。最后又说天法道,道法自然,先动的也先消逝,它的动遵循宇宙的大规律,而宇宙的大规律是自自然然,本来如此的。
(二) 悖论的扩张既智慧
任何一个事物都不能自证。笔不能自证是笔。我不能自证我是谁。因为我要说明我的属性,必然和不是我的事物进行比较才能突出我。我自己无法突出自己。笔也无法自证是笔。这就是悖论,比如克鲁特人都是说慌者。而说这一句话的人就是克鲁特人。他本身在命题里面,所以这句话是不能成立的。如果我们要寻找上面那句话的价值。只能把说话者不当作克鲁特人。但是即使不是克鲁特人说的这句话。这句话本身也不能自证。这句话只能用其他语句和实例去证明。
所以一切观点事物都不能自证。证明一个事物就需要对比。老子讲:长短相较,高下相倾既是此理。但是因为万物的属性太繁杂,如果要穷尽所有的对立属性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古人就规定了两个最抽象的概念“阴”和“阳”。有了对比的因素阴和阳,以及时间的因素:过去,现在,未来,就可以抽象的表达任何的事物了。而阴阳和时间概念的配合最后组成八种形式符号,既是八卦。古人怕后人不理解又附和各种事物到八个符号上去说明属性。取象最大的莫过于天地山泽,风雷水火。
刚才讲悖论牵扯到阴阳。还有一个大的方面既是体和境的问题。我们研究任何问题都不可能孤立的研究,而是在对比中研究。所以也就有了所研究的事物“体”和对比衬托所研究事物“境”的划分。我这里不是一般的体和境,不是说飞机在天上飞,飞机是体,天空是境。这是不能揭示飞机的属性的。我们这里的体是抽象出一切事物的几种类型,上面说了是八种类型既八卦。这里的境是指对比衬托抽象体的境。刚才也说过 事物的对比莫过于阴阳,既对立的两方面,所以从抽象方面来讲我认为事物的八种类型的境既是它们的反面,而且体境相生。乾的反面既是坤,坎的反面既是离,等等。它们互相作对方的体和境。
我说明这个道理是说任何事物的产生必然有一个在哲理上完全相反的事物业产生,互相衬托。我们观察事务的时候,总是看到一个方面,一个事物,对立的方面,对立的事物没有看到,也不容易看到。举个例子:我们看到火在燃烧,用离这个符号代表火,按理应该也有坎这个符号,既水产生。但我们只看到火没看到水啊?其实古人用离这个符号表示火的放热状态,那么火周围的环境在吸热正是坎这个符号所表达的意义。所以有离这个体必然有坎这个境的支持。这不也符合悖论吗?不仅任何事物不能自证,而且也不能脱离它的对立面存在。
(三)为什么用易经预测是科学的
用易经预测是科学的,上面说过八卦本身代表一段时间状态。六十四卦当然也是如此。这一时间状态既过去,现在,未来。也就是说易经任何一卦对事物的判断都蕴含了对这个事物未来状态的测定。八卦的最底一条线就是这样一个未来状态的表述,同时也蕴含对这个事物过去状态的测定,八卦最上一条线就是过去状态的表达。所以一卦的意义既蕴含对过去的推算和对未来的推断。所以懂得易经的人可以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载。科学性既在于此。
有人说一个卦相是现在得出来的,既是蕴含过去现在未来也是很短暂的,几乎和现在的状态是不分离的,怎么知道过去未来那么长时间呢?八卦的三条线分别代表三个时间概念,可每个时间概念的单位时间是没有规定的。用易经的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根据表达的需要确定一个时间单位,可以一条线代表一小时,也可以代表一年。举例:艮卦,代表山,最上面一条线代表久远年代以前地壳变动,中间一条线代表岩浆凝固成山体,后面一条线代表过去一定年代山体仍然凝固不动,所以只有长时间保持以上这个状态的才能被称作山。正好把山的物理状态和时间状态表达清楚。用艮卦既山作卦去测算当然可以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载了,可是我们在取卦的时候几乎用不了一秒钟,而我们得出了几千年的结论。
我们不相信易经既是不相信一秒钟得出得东西可以代表那么长时间。八卦取象都很大很固定,所以在时间上都很有保障。三条线得八卦表达得事物是这样,六条线的卦也是这样,只是它又两个三条线的卦组成表达了事物互相遭遇变动的思想。对时间单位的取舍要跟据所类比取卦之物的具体情况。八卦的纳甲既源于此。
(四)人类思维的属性
我先写一首诗作总体说明:若从极小处着手,寻得极小处是空。若从大处着手,寻得最大处是无。小在大中是有,大在小中是真。有小大处自是颠倒,此处产生一切智慧烦恼。
上面这首诗是指,没有大的衬托,一直去寻小,小到无法测量,是空的,无所谓小;没有小的衬托,一直去寻大,大也无法测量,是无的,无所谓大。在大小的比较中才知小知大,大小也变得真实可靠。人类的思维就是在大小的反复对比中产生的。思维的基本运行状态既是反复对比。而这种反复对比的思维属性造成一种形象,就是人类思维的截断性和颠倒性。首先思维的起点和终点都不可能是单一的小或单一的大,思维不可能是单一方向的。在我们感觉单一方向时,其实我们时时刻刻都在对比中——和前面的印象比。
例如我们看一句话是怎样知道它的意思的呢?一般人认为我们遵从从前到后这样的顺序,其实不然,在我们看一句话时经过了反反复复从头到尾又从尾到头的联系理解,我们并未遵从一定的先后顺序。进一步说,我们打开一页书时,要知道意思就要一句一句的看下去。假如我们在看第二句时把第一句给忘了,看第三句时忘了第二句,依次下去,我们肯定不知道这篇文章的意思。也就是说只有我们看完一篇文章再大脑中已经把所有句子反反复复的比较过,联系起来了,我们才知道这文章的意思。大脑有这样的功能,就是伟大的容载量。为什么我们不能一眼就看懂正篇文章呢?因为我们的思维习惯了截断的方式。但也只因为思维的截断性才能使我们更好的反复对比,才有智慧的成果。不截个段出来,比较范围没有了,大小无法比较,思维的起点和终点就没有了。反复对比的形式总是颠倒的,而在最后我们把思维成果按一定顺序排列表达出来,所以我们觉得不颠倒。世界有前后左右上下,事物有先后快慢。这认为的不颠倒正是对一种颠倒方向的肯定选择。例如北半球的人认为南半球的人颠倒,而南半球的人又认为北半球的人颠倒。现在我们做地球仪是把南半球放在下面,是因为我们科技比他们发展的快,胳膊腕硬。假若南半球的科技发展的快,人们肯定会把地球仪下端定成北半球。谁对谁错分不清楚的。宇宙给了人类双向选择的权利,我们只选择了一个方向并认为天经地义的是那样。
有几句话是这样的:一物原来有一身,一身远有一乾坤。能知万物备于我,肯把三才别立根。天向一中分造化,人于心上起经纶。仙人亦有两般话,道不需传只在人。应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