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姓名大全 > 姓名知识 >

姓氏名字的历史与变迁

2021-07-20 01:32:26   灵睿居士

平时,我们遇到了陌生人,要与之沟通,一般要问“您贵姓?”“您尊姓大名?”我们国家举行党政、人大、政协等重大会议,选举、公布凡涉及多人的,起排列往往“以姓氏笔划为序”。那么,什么是姓氏?姓、氏二者是否是一回事?什么是名?阅读古代文献、看古装戏剧时常常会碰到同一个人姓名之外又有字、号的情况。下面具体解释 :

  一、姓

  许慎《说文解字》卷二四“女部”:“姓,人所生也,从女、生,生亦声。”班固《白虎通德论》卷九曰:“姓者,生也,人禀天气所以生者也。” 《左传·隐公八年》“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说明“姓”的本义是“生”。故,姓最初是代表有共同血缘、血统、血族关系的种族称号,简称族号。作为族号,它不只是个别人或个别家庭的称号,而且是整个氏族部落的称号。据文献记载,我们的祖先最初使用姓的目的是为了“别婚姻”,“明世系”、“别种族”。它产生的时间大约在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时期。

  姓是怎么来的?首先,与先人们的图腾崇拜有关。在原始蒙眛时代,各部落、氏族都有各自的图腾,如熊动物、葛植物、刘兵器等都曾经是我们祖先的图腾,这种图腾崇拜物成了本部落的标志。后来便成了这个部落全体成员的代号,即 “姓”。由于古代氏族部落的数量毕竟是有限的、可数的,所以,纯正的远古时代留下来的姓是很少的。

  后人据《春秋》整理出来的“古姓”有:妫(今河北涿鹿有妫水)、姒、子、姬、(周王族姓)、风、赢(秦姓)、己、任、吉、芊、曹、祁、妘、姜、董、偃、归、曼、芈(楚姓)、隗(原北方少数民族姓)、漆(瞒)、允等22个姓。这些姓中近半数带女字旁。所以,人们推测,姓的产生可能在母系氏族社会。章太炎先生及其他学者又从《说文》、《山海经》、甲骨文、金文等较古的文献中整理出几十个古姓(约59个,章太炎得52个,他人又从金文中得嫘等7个),这样加上原有的也不过80几个,可以想见,这只是远古实际存在的姓中的一部分,原有的姓肯定不止这些。其他的已佚。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时候的姓决没有我们今天讲的“姓”多。我们这里可以罗列几个从古至今具有代表性的关于姓的数字。

  ①北宋以后的封建社会,长期作为儿童识字读物的《百家姓》(北宋钱塘无名氏编),共收入502个姓氏(其中单姓342个,复姓60个。开头曰:“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②宋代郑樵《通志·姓氏略》中统计古代姓氏共有1745个。③明代翰林院编修吴沈等人据当时户部所藏户籍编成《皇明千家姓》,收姓氏1968个。(开头曰:“朱奉天运,富有万方,圣神文武,道合陶唐……”)④清代康熙帝亲自审定《御制百家姓》,(开头曰:“孔师阙党,孟席齐梁,高山詹仰,邹鲁荣昌,冉季宗正,游夏文章……”)⑤清人张澍《姓氏寻源》、《姓氏辨误》中说古姓氏有5129个。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陆学者阎福卿等曾编辑出版过《中国姓氏汇编》共收姓氏5730个。其中单姓 3470个,双字姓2085个,三字姓163个,四字五字姓12个。台湾省也出版过《中华姓符》共收姓氏6363个,但里面有异体字重复收入的情况。⑦据中国语言文字改革工作委员会汉字处1984年的抽样调查及有关专家的估计,直到今天还在使用的姓氏在3000个以上。(气象出版社2001年1月出版王大良编《当代百家姓》据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认为:目前,我国常用的姓约400个,按当时人口数算,前100个姓是:李王张刘陈杨赵黄周吴,徐孙胡朱高林何郭马罗,梁宋郑谢韩唐冯于董萧,程曹袁邓许傅沈曾彭吕,苏卢蒋蔡贾丁魏薛叶阎,余潘杜戴夏钟汪田任姜,范方石姚谭廖周熊金陆,郝孔白崔康王丘秦江史,顾侯郎孟龙万段雷钱汤,尹黎易常武乔贺赖龚文。这100姓占全国总人口的87%以上。其中李王张刘陈5姓就有3亿多人口。李8700万、王8000 万、张800万、刘6000万、陈5000万。全国各城市的大姓情况也不一样,如上海前10名的姓是:张王陈李徐朱周吴刘沈。)这个数字跟我们前面说的所谓远古即有的纯正的“姓”相去太远了。那么另外那些也被称作姓的字又是怎么回事呢?那些字就是现代姓的主要组成部分 “氏”,下面就来介绍 “氏”。

  二、“氏”

  由于人口的繁衍,原来的部落又分出若干新的部落,这些部落为了互相区别以表示自己的特异性,就为自己的子部落单独起一个本部落共用的代号,这便是 “氏”,当然也有的小部落没这样做,而仍然沿用老部落的姓的。有的部落一边沿用旧姓,一边有自己的“氏”。这些小部落后来又分出更多的小部落,它们又为自己确定氏,这样氏便越来越多,甚至于远远超过原来姓的规模。

  从时间上来讲,这已是父系氏族社会的事情了,氏带上了这个时代的烙印。所以“氏”可以说是姓的分支。《通签·外纪》说:“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就很能说明二者的关系。“姓”是不变的,“氏“是可变的。顾炎武也说“氏一传而可变,姓千万年而不变。”秦汉之前,姓和氏在不同场合使用,哪些人有姓,哪些人用氏有严格规定,汉代以后,姓氏不加区分,姓氏合一,统称为姓。最明显的标志是《史记》,根据现有姓氏、推究它们的来源或者说最初确定它为姓氏的缘由,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前面提到过,带女字旁的姓氏如:娰、姬、姜、妫、赢等,这是母系氏族社会女性崇拜的反映。有些直接就是女族长的名姓称号。

  (2)以动植物或其他自然物为姓氏。如马、牛、羊、猪、蛇、龙、柳、梅、李、桃、花、叶、谷、麦、桑、麻、粟、山、水、林、木、风、云、河、江、金、石、钢、铁、玉等,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部落的图腾。

  (3)以封国、采邑或职官、爵位为姓。如齐、楚、燕、韩、赵、魏、秦、鲁、蔡、郑、陈、宋、阮;司徒、司马、司空、乐正、宰、上官、太史、少正、王、侯、公孙、伯子等,由于古代封爵职官名目繁多,故此类姓很多。

  (4)以出生地、居住地或职业为姓,如姚(虞舜生姚墟)、东方(伏羲住处)、西门、东门(鲁庄公子遂后代封住地)、东郭、南、百里、欧阳(越王勾践,被封在乌程欧阳亭)、陶、巫、卜、医等。

  (5)以祖先族号、谥号为姓。如唐、虞、夏、商、周、殷,文、武、昭、穆、康、庄、宣、平、成等。

  (6)其他(在姓中还有几种变种,突变情况):

  A、皇帝赐姓。如刘邦赐项伯姓刘。李煜赐奚廷圭(墨务官)姓李。

  B、为避灾难而改姓。如伍子胥在吴被杀后,子孙逃到齐国,改姓王孙;陈厉公子陈完,在陈内乱后逃到齐国做了大夫,改姓田。

  C、为避皇帝或圣人讳而改姓。如荀改孙,庄改严,丘改邱等。

  D、嫌原姓复杂、字多而改姓。如司马简姓司或马或冯,欧阳简姓欧。

  E、少数民族主动从汉姓。如北魏孝文帝规定鲜卑族人改用汉姓如陆、穆、贺、于等,皇族带头,由原来的姓拓跋改为姓元。

  F、另外,拓跋、单于、宇文、长孙、呼延、尉迟、耶律、完颜,爱新觉罗等都是少数民族姓的汉语译音。有些少数民族姓在译成汉语后,嫌字太长就简化,如爱新觉罗,改姓罗,金。从以上可看出,同姓不一定一家。

  今天在公共社交场合的“贵姓”、“尊姓”、“按姓氏笔画为序”中的姓,实际上包括了古姓、氏这两方面的内容。

  另外,古代姓氏还有几点值得注意:

  ①战国前,贵族才有姓氏,贵族男子称氏,女子称姓。因为“姓所以别婚姻”,“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通志·氏族略序》)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考之于《传》,二百五十五年之间,有男子而称姓者乎?无有也。”

  那么男子称什么呢?1、贵者称氏;2、贱者则以职业概括之。如奕秋、庖丁、匠石、医和、优孟,这些职业名后来才成了姓。当时是通称。

  ②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礼不娶同姓”,“父母同姓,其出不蕃”(《左传》),“同姓不婚,恶不殖也”。(《国语》)有人认为里面隐含了朴素的优生学。

  春秋时,鲁昭公娶吴女为夫人,两人都姓姬,乃改夫人姓孟,称吴孟子。

  ③因为“姓”起着“别婚姻”的作用,贵族男子又不称姓,故女子称姓特别重要,为了给待嫁或已嫁的同姓女子加以区别,就形成了对女子的特殊称呼,在姓的前后加前缀、后缀。

  A、前缀用排行:孟、伯、仲、叔、季。如孟姜、伯姬、叔隗,

  B、以夫家的采邑、谥号为前缀:如晋姬、武姜、文赢。

  C、加氏、女、母、姬、媪、妪等后缀,如张氏、商女、孟母、吴姬、赵媪等。

  三、名 名是每个人的代号。姓氏是公共的,

  名是个人的。历朝历代的命名习惯,反映了一定时期内的社会意识形态。由于人们所属的民族、社会、历史、宗教信仰、道德传统及文化修养的不同,其命名习惯也很不相同。

  “名”的产生也是在氏族社会时期,同时也是人的个体意识逐渐觉醒的必然结果。《说文》对名这样解释:“名,自命也。从口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意为,黄昏后,天暗黑不能相认识,各以代号称。这便是名的由来。这多少有些传说意味。人们发现使用“名”的便利性,便逐渐通行起来,使得人皆有名,并对命“名”讲究起来。实际上,名的出现是私有制经济出现后的必然产物。古时天下为公,一个部落一个名号,黄帝、炎帝、共工、蚩尤都是部落名。

  据《周礼》“婚生三月而加名”,婴儿出生三个月后由父亲取名,我们现在所看见最早的名是商代人的名。当时的习惯,崇尚以天干为名。也往往以其生日干支来命名,主要以天干命名,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天干)。如太乙,成汤(天乙),太丁,盘庚,帝辛(纣)外丙、仲壬、太甲……武丁(盘庚曾孙)。陈梦家《殷商卜辞综述》认为:太康(即大庚),仲康(中庚),少康(少庚)等。周代以后对命名有所讲究。春秋鲁桓公六年(705)鲁桓公问命名应遵守的礼节时,大夫申提出“信”“义”“象”“假”“类”五条(“五则”)。到战国时,很多贵族通过占卜来给自己的儿子命名,如屈原(皇揽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随着儒学的兴起,对起名的讲究越来越复杂,成书于战国年间的《周礼》中对命名除了前面提的主要注意的五条之外,还规定了“六不”。即(1)不以国(2)不以官(3)不以山川(4)不以隐疾(5)不以畜牲(6)不以器币。

  秦汉以后,随着封建专制的加强,在命名方面除了对“五类”、“六不”同样讲究外,还对一些寓含王霸意义的字眼如龙、天、君、王、帝、上、圣、皇等字禁止使用。有些朝代不禁。

  魏晋以后,一代代的学风、思潮、单从命名方面即能看出一些。

  如魏晋南北朝人自命清高,玄学盛行,起名讲究高雅。如盛行以“之”命名,如王羲之子献之,孙静之、桢之。画家顾恺之,将军刘牢之,科学家祖冲之,史学家裴松之,文学家颜延之,杨衔之等。

  南北朝佛教盛行,取佛僧名成了时髦。一时间,僧佑、僧护、僧智、梵童、摩诃之名比比皆是。据正史载,南北朝带僧字的名有122人,昙者39人,佛者24人。

  唐宋时,道炽一时,僧也极红。以金、木、水、火、土五行命名成了时尚。如朱熹(火),父名松(木),儿名 (土),孙名钜、钩、鉴、铎(金),曾孙名渊、泠、潜、济、浚、澄(水),刚好是五行一个循环。

  周秦两汉单名多于双名。

  有些双名也是单名,如晋介之推,虞宫之奇,郑烛之武,佚之狐,之为虚字,不算。还有一个“不”字,韩申不害,楚萧不疑,赵国赵不倦,汉代程不识,不危、不惑等皆如此。

  另外,汉人取名:(1)尚英武,雄浑劲健。像胜、武、勇、超、猛、固、彪、举等这很常用。

  (2)见贤思齐、追慕圣人。如张禹,赵禹、邓禹、陶汤、张汤、赵汤、周昌、王昌、张尧、黄舜等就体现这一特色。

  (3)求长生长寿。如万年、延寿、寿王、千秋、去病、去疾、彭祖、彭生等名常见。

  王莽时,“令中国不得有二名”,《春秋》“讥二名”,《公羊传》:“二名非礼也”,可能单名多于双名的原因。西汉15帝,二人复名;东汉13帝全单名。

  西汉至东晋,54帝,4个复名,单名94%,东汉以后,尤其两晋南北朝,佛道盛行,一时间佛名盛行:金刚、力士、文殊、目连、药王、般若、三宝随处可见,以带佛气。僧、佛、摩、梵、昙,直取佛名也很多。

  唐宋后,取复名多起来,皇帝除外,因单名易于避讳。

  另外,唐人追求雅,以文、德、儒、元、雅、士等字命名很流行。

  五代时,因《尚书·太甲上》有“旁求俊彦”《伪孔传》有“美士曰彦”。故而,据正史载,五代共有87人以“彦”字命名。元代人以取蒙文名为时尚。

  元末,张士诚原名九四,“士诚”之名乃一文人所取,是在取笑他,他还不知,典出《孟子》:“士,诚小人也”之句。

  宋以后,尤其明清,字辈谱命名法最盛行。至今,从农村族谱中可看出这一现象。其字当然是些寓意吉利的字,如文武,富贵、昭庆、德祥、龙凤、昌盛等。 明清以族谱命名为特征,影响很大。

  1744,乾隆为孔子后裔定了三十个字为:

  希言公彦承 宏闻贞尚衍

  兴毓传继广 昭宪庆繁祥

  令德垂维佑 钦绍念显扬

  1920年,孔令贴又在这30个字后续了二十个字:建道敦安定,懋修肇益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清满贵族则喜欢用安、福、永、泰、保全、常荣、桂祥等吉利字命名。

  而民间命名习惯约有以下数种:

  ①节令法:以生时节令,花卉为名,春花、梅、桃、李,夏雨、秋实、秋雨、秋艳、冬晓、冬梅、腊梅等。

  ②地名法:纪念孩子的出生地,如杭生、浙生、沪生、渝生、杭宁。

  ③盼子盼财法:如来娣、根娣、玲娣、招娣、延娣、来宝、来发。

  ④动物法:阿牛、阿鼠、小鱼、小狗、小龙、阿龙、小骏(马)、小凤、凤儿。

  ⑤体重法:九斤老太、九斤姑娘(加护身符的重量)。

  ⑥性变法:女当男养,亚男、冠男、家骏、家雄;男当女养,新妹、宝姬、秋月等。

  ⑦排行法:大牛、二牛、三小、小牛,大囡、二囡、三囡;根大、根亮(两)、根山(三);张益(一)张耳(二)张山散(三)等。

  ⑧五行法:如前述朱熹一家祖孙五代。

  ⑨综合的,如润土(节令加五行)。

  民国年间尚洋名:玛丽、海伦、彼德、约翰、汤姆很多。

  文革间尚红、建、卫、忠、青等字。

  现在的趋向:朦胧、洋名、多字名。

  古代的女子有姓无名,在家只有小名、乳名,对外则称某某氏。

  四、字

  “字”只是限于古代有身份的人。

  《礼记·曲礼》上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就是说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字,取字的目的是为了让人尊重他,供他人称呼。一般人尤其是同辈和属下只许称尊长的字而不能直呼其名。

  古人命字方法的主要依据有以下几种:

  ①同义反复。如屈原名平,字原,广平为原。孔子学生宰予,字子我,季路字子由,颜回字子渊,诸葛亮字孔明,陶渊明字元亮、周瑜字公瑾,诸葛瑾字子瑜,文天祥字景瑞,都属此类。

  ②反义相对。晋大夫赵衰(减少意)字子馀(增多)。曾点(小黑也)字子晳,色白也。唐王绩字无功,朱熹(火亮)字元晦,元赵孟(俯)字子昂,晏殊字同叔。

  ③连义推想。赵云字子龙(云从龙);晁补之,字无咎;苏轼,字子瞻(《左传僖28年》:“君冯轼而观之”);岳飞字鹏举。

  从以上三类可以看出,字与名有密切关系,字往往是名的补充或解释,这叫“名字相应”,互为表里,故字又称作“表字”。这三种是主要的,另外还有以干支五行命字,以排行命字,或者字行加排行,字后加父(甫)的情况一般也归入字的范围。

  命字方面与命名同样,有着时代气息,一个总的趋向是美词化和尊老化,在尊老化方面更加显。

  唐宋以后,由于理学加强,一些繁文褥节越来越多,读书人之间在称呼上也大做文章,称字,是为了表尊敬,但时间长了之后,渐感称字还不够恭敬,于是又有了比字更表恭敬的号。

  五、号

  号也叫别称、别字、别号。《周礼·春官·大祝》:“号为尊其名更美称焉”。名、字是由尊长代取,而号则不同,号初为自取,称自号;后来,才有别人送上的称号,称尊号、雅号等。

  号起源很早,但直至六朝时期还不流行,葛洪、陶潜有号,当时多数人没有。到唐宋间才特别盛行起来,原因有二:1、伦理道德加强,2、文学发达,文人讲究文雅。至明清,由于文人范围扩大,加上帝王提倡,更加盛行起来。纵观古人命号特点,我们也可以概括为几条。

  自号一般都有寓意在内。

  1、或以居住地环境自号:如陶潜,自号五柳先生。李白自幼生活在四川青莲乡,故自号青莲居士。苏轼,自号东坡居士。陆游,号龟堂。辛弃疾号称稼轩居士。明武宗朱厚照自号锦堂老人,明世宗朱厚璁自号天池钓叟,明神宗朱翊自号禹斋。乾隆晚年自号十全老人、古稀天子。咸丰(奕 )自号且乐道人。

  2、或以旨趣抱负自号:杜甫,自号少陵野老,“一万卷书,一千卷古金石文,一张琴,一局棋,一壶酒,一老翁”——“六一居士”是欧阳修晚年的自号。贺知章,自号四明狂客;金心农自号出家庵粥饭僧,都体现了个人的旨趣。

  3、有些人还以生辰年龄、文学意境、形貌特征,甚至惊人之语自号。

  辛弃疾自号六十一上人,赵孟甲寅年生,自号甲寅人;元郑元右,自号尚左生,明代祝允明自号祝枝指生,后在民间演变成祝支山。朱 尊,自号夕阳芳草村落,唐寅自号江南第一风流才子,普救寺婚姻案主者。徐树丕,自号活埋庵道人。

  别人赠号主要有三种情况:

  1、以其轶事特征为号。如李白,人称谪仙人。宋代贺铸因写了“一川烟柳、梅子黄时雨”的好词句,人称贺梅子。张先因写了“云破月来花弄影”,“浮萍断处见山影”,“隔墙送过秋千影”三句带“影”字的好诗,人称“张三影”。类似例子再如:

  山抹微云秦学士——秦观“满庭芳”词“山抹微云,天连衰草”

  露花倒影柳屯田——柳永,《破阵子》词中有“露花倒影”句。

  张孤雁——张炎《解连环·孤雁》

  红杏尚书——宋祁(工部尚书)《木兰花》“绿杨烟外晓春寒,红杏枝头春意闹”。

  现当代作家的笔名、艺名也可算入号的范畴,有的是自号,有的是赠号。

  郭沫若(笔名)原名开贞,巴金、夏衍、冰心全是笔名(自号),而非原名。

  艺号(赠号):

  张英杰——盖叫天,牛俊国——牛得草,荀慧生——白牡丹,李慧敏——白玉霜,毛稚黄——毛三瘦。

  2、以官职、任所或出生地为号。王安石称王临川;杜工部(杜甫),贾长沙(贾谊);王右军(王羲之);汤显祖称汤临川;康有为,广东南海人,称康南海;孔融,曾任北海太守,人称孔北海;顾炎武,江苏昆山亭林镇人,人称顾亭林。清代民谣“宰相合肥天下瘦”说的是李鸿章(合肥人),“司农常熟世间芜”说的是翁同和为常熟人,时任户部尚书。

  3、以封爵、谥号为号

  诸葛亮封武乡侯,人称武侯;司马光,封温国公,岳飞,谥号武穆。

  宋以后,文人之间大多以号相称,以至造成众号行世,他们的字名反被冷疏的情况。苏轼一生有14类38个名号,鲁迅先生一生(1881—1936)57岁,共用过140多个名号(主要是笔名)。

  鲁迅原名周樟树,字豫才,改名树人。1898年,第一次用笔名,戛剑生、树人。1818年,《狂人日记》发表时,始用鲁迅笔名。三十年代后更多,最多的为1933年26个和1934年41个。这两年也是他的创作高峰,作品最多的时期。

  由于号可自取和赠送,因此具有自由性和可变性。以至许多文人,有很多别号,多的可达几十个,上百个,“别号太多,反成搅乱”(郑板桥集题画。靳秋四索画),所以近代以后,尤其建国以来,文人用号之风大减,不少人发表作品不用笔名,就用真名。少数文人存有别号,多为20世纪三、四十年代前就出名的文人。如鲁迅曾自号书斋,绿林书室,且介亭;王力自号龙虫并雕斋;姚雪垠,无止境斋;叶圣陶未厌居,俞平柏古槐书屋,此可谓遗风。

类别:姓氏文化 | 评论(3) | 浏览(307) 【窦】的含义2007-08-12 15:28窦

dòu

【名】

(形声。从穴,卖声。本义:孔穴)

同本义〖hole〗

窦,空也。——《说文》

穿窦窖。——《礼记·月令》。注:“入地隋曰窦。”

顺人情之大窦也。——《礼记·礼运》。注:“孔穴也。”

在刑部狱,见死而由窦出者日三四人。——清·方苞《狱中杂记》

如:窦径(洞穴和小路)

门旁小户〖sidedoor〗

筚门闺窦之人而皆陵其上。——《左传》。杜预注:“闺窦,小户;穿壁为户,上锐下方,状如圭也。”

泛指简陋门户〖door〗

荣族子敝,小随母养于宗中,及十二,自窦而走,至大街。——明·冯梦龙《智囊补》

古代椭圆形地窖〖cellar〗。如:窦窖(积藏谷物的地窖)

水沟,阴沟〖sewer〗

宫中之窦,其崇三尺。——《周礼》

王闻变,易敝衣,匿水窦中,久而得之。——宋·周密《齐东野语》

水道口〖mouthofasewer〗

不见四窦者,四窦,五岳之匹。——《周礼·春官·大宗伯》郑注

窦,水沟口也。——五代·徐锴《说文解字系传》

泽居苦水者,买庸而决窦。——《韩非子·五蠹》

人体或某些器官或组织的内部凹入部分〖sinus〗。如:鼻窦;胃窦;额窦

古州名〖Douprefecture〗

窦州,汉苍梧郡地,唐武德五年置南扶州,贞观八年曰窦州。——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

dòu

【动】

溃决;穿通〖(ofadykeordam)burst〗

不防川,不窦泽。——《国语》。韦昭注:“窦,决也。”

窦道

dòudào

〖undergroundway〗指在地下或山洞里修筑的道路。

类别:姓氏文化 | 评论(0) | 浏览(171) 公安部4月公布的中国前300个姓氏2007-06-16 12:23公安部公布的至2007年4月份中国姓氏排名前300名

①前100名

01李02王03张04刘05陈06杨07赵08黄09周10吴

11徐12孙13胡14朱15高16林17何18郭19马20罗

21梁22宋23郑24谢25韩26唐27冯28于29董30萧

31程32曹33袁34邓35许36傅37沈38曾39彭40吕

41苏42卢43蒋44蔡45贾46丁47魏48薛49叶50阎

51余52潘53杜54戴55夏56钟57汪58田59任60姜

61范62方63石64姚65谭66廖67邹68熊69金70陆

71郝72孔73白74崔75康76毛77邱78秦79江80史

81顾82侯83邵84孟85龙86万87段88雷89钱90汤

91尹92黎93易94常95武96乔97贺98赖99龚100文

②第101—200名

101庞102樊103兰104殷105施106陶107洪108翟109安110颜

111倪112严113牛114温115芦116季117俞118章119鲁120葛

121伍122韦123申124尤125毕126聂127丛128焦129向130柳

131邢132路133岳134齐135沿136梅137莫138庄139辛140管

141祝142左143涂144谷145祁146时147舒148耿149牟150卜

151路152詹153关154苗155凌156费157纪158靳159盛160童

161欧162甄163项164曲165成166游167阳168裴169席170卫

171查172屈173鲍174位175覃176霍177翁178隋179植180甘

181景182薄183单184包185司186柏187宁188柯189阮190桂

191闵192欧阳193解194强195柴196华197车198冉199房200边

③第201—300名

201辜201吉203饶204刁205瞿206戚207丘208古209米210池

211滕212晋213苑214邬215臧216畅217宫218来219嵺220苟

221全222褚223廉224简225娄226盖227符228奚229木230穆

231党232燕233郎234邸235冀236谈237姬238屠239连240郜

241晏242栾243郁244商245蒙246计247喻248揭249窦250迟

251宇252敖253糜254鄢255冷256卓257花258仇259艾260蓝

261都262巩263稽264井265练266仲267乐268虞269卞270封

271竺272冼273原274官275衣276楚277佟278栗279匡280宗

281应282台283巫284鞠285僧286桑287荆288谌289银290扬

291明292沙293薄294伏295岑296习297胥298保299和300蔺

类别:姓氏文化 | 评论(1) | 浏览(282) 窦姓在中华姓氏树上的位置2007-05-31 10:09

类别:姓氏文化 | 评论(0) | 浏览(120) 万姓同根,根在周口,万宗同源,源自羲皇2007-05-29 14:23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血脉、明伦理,有一种追根求源、认祖归宗的共同愿望,由此而产生了源远流长、古朴厚重的姓氏文化和根祖文化,催生了绵绵不绝的寻根热和祭陵潮。自春秋战国以来,河南淮阳太昊伏羲庙会之所以香火连绵,久盛不衰,万人颂扬,传承至今,从根本上说,就在于这里是三皇故都、道家之源,是中华龙文化、姓氏文化、道学文化和农耕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所谓万姓同根,根在周口,万宗同源,源自羲皇,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早在6400年以前,三皇之首、人祖伏羲带领族人,在这里尝百草,种五谷,定姓氏,制嫁娶,养牲畜,兴庖厨,以龙纪官,实现了中华民族史前史时代第一次氏族的大联合,并由此完成了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的过渡,开创了中华文明的先河。在这一长达几千年的历史变迁过程中,伏羲作为它的神话传说和文化符号,集中反映了东方人类社会的起源、繁衍、发展的初始进化过程。而姓氏文化的深厚积淀,又为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起到了奠基石的作用。

类别:姓氏文化 | 评论(0) | 浏览(154) 中国姓氏大全2007-05-21 10:11 中国姓氏的来源:中国人在母系氏族社会的时候就有"姓"了,是跟母亲的姓."姓"是"女"和"生"组成,就说明最早的姓 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所以夏,商,周的时候,人们有姓也有氏."姓"是从居住的村落,或者所属的部族名称而来, '氏'是从君主所封的地,所赐的爵位,所任的官职,或者死后按照功绩,追加的称号而来所以贵族有姓,有名,也有氏;平民有姓有名,没有氏.如黄帝,姓公孙,生于轩辕之丘,故称为轩辕氏.如林氏的始祖比干就是子姓,同"氏"的男女可以通婚,同”姓“的男女却不可以通 婚。 因为中国人很早就发现这条遗传规律: 近亲通婚对后代不利,后来儒家用伦理解释了这一条。

中国姓氏大全:中国的姓氏到底有多少呢?目前还没有一个准确的数据,如先秦时期的姓氏书籍《世本》收入18姓875氏,尽管其中有些姓氏没有留传下来,但绝大部分都使用至今。两汉以后,一些新的姓氏和由少数民族汉化改姓而来的姓氏大量涌现,唐代初年编修的《大唐氏族志》收录293姓;唐代中叶人林宝编撰《元和姓纂》,收入姓氏1233个;中国古代幼儿启蒙读物中的<<百家姓>> 是北宋时写的, 里面一共收集了单姓408个, 复姓30个, 一共438个。宋朝人撰著《通志·氏族略》和《姓解》,分别收的姓氏为2255和2568个。此外,明朝人陈士元所《姓觿》一书,收录姓氏3625个;王圻撰《续文献通考》,收录姓氏4657个。至于现代人编写的姓氏书籍,也都收录了较多的姓氏。其中如《中国姓氏大全》收录姓氏5600多个,《中国姓氏汇编》收录5730个,《中国姓符》收录6363个,《姓氏辞典》收录8000多个,《中国姓氏大辞典》收入11969个,《中华古今姓氏大辞典》收录12000多个。据专家保守估计,我国实际使用过和正在使用的姓氏大约有20000个。

唐太宗的时候--公元627年,吏部尚书高士廉,收集民间的姓记录,写成一本书<<氏族志>>,颁布天下,作为当时推举贤能做官,或搓合婚姻的依据.并且有门第之分.在东西晋的时候,仕大夫的家族门第观念更为普遍.

中国姓氏大全中,中国四个大姓是张王李赵, 历史悠久, 分布广泛, 如李氏是皇帝赐姓最多的。 根据最新的统计, 单是姓张的, 就 有一亿人。1977年史学家李栋明, 在<<东方杂志>>上发表过一篇有关姓的论文, 文中指出:华人最大的十个姓是: 张,王,李,赵,陈,杨,吴,刘,黄, 周。 这十个姓占华人人口40%, 约四亿人.第二大的十个姓是: 徐, 朱, 林, 孙, 马, 高, 胡, 郑, 郭, 萧。 占华人人口10%以上。 第三大的十个姓是: 谢, 何, 许, 宋, 沈, 罗, 韩, 邓, 梁, 叶。 占华人人口10%。 接下来的十五个大姓是: 方, 崔, 程, 潘, 曹, 冯, 汪,蔡, 袁, 卢, 唐, 钱, 杜, 彭, 陆, 加起来也占总人口的10%。 在中国十亿人口中, 有七亿人口姓了45个大姓。 另外的三亿多人的姓, 都是比较少见的, 象毛, 江, 白, 文, 关, 廖, 苗, 池等等.

附中国姓氏大全目录

赵 钱 孙 李 周 吴 郑 王 冯 陈 褚 卫

蒋 沈 韩 杨 朱 秦 尤 许 何 吕 施 张

孔 曹 严 华 金 魏 陶 姜 戚 谢 邹 喻

柏 水 窦 章 云 苏 潘 葛 奚 范 彭 郎

鲁 韦 昌 马 苗 凤 花 方 俞 任 袁 柳

酆 鲍 史 唐 费 廉 岑 薛 雷 贺 倪 汤

滕 殷 罗 毕 郝 邬 安 常 乐 于 时 傅

皮 卞 齐 康 伍 余 元 卜 顾 孟 平 黄

和 穆 萧 尹 姚 邵 湛 汪 祁 毛 禹 狄

米 贝 明 臧 计 伏 成 戴 谈 宋 茅 庞

熊 纪 舒 屈 项 祝 董 梁 杜 阮 蓝 闵

席 季 麻 强 贾 路 娄 危 江 童 颜 郭

梅 盛 林 刁 锺 徐 邱 骆 高 夏 蔡 田

樊 胡 凌 霍 虞 万 支 柯 昝 管 卢 莫

经 房 裘 缪 干 解 应 宗 丁 宣 贲 邓

郁 单 杭 洪 包 诸 左 石 崔 吉 钮 龚

程 嵇 邢 滑 裴 陆 荣 翁 荀 羊 於 惠

甄 麴 家 封 芮 羿 储 靳 汲 邴 糜 松

井 段 富 巫 乌 焦 巴 弓 牧 隗 山 谷

车 侯 宓 蓬 全 郗 班 仰 秋 仲 伊 宫

宁 仇 栾 暴 甘 钭 历 戎 祖 武 符 刘

景 詹 束 龙 叶 幸 司 韶 郜 黎 蓟 溥

印 宿 白 怀 蒲 邰 从 鄂 索 咸 籍 赖

卓 蔺 屠 蒙 池 乔 阳 郁 胥 能 苍 双

闻 莘 党 翟 谭 贡 劳 逄 姬 申 扶 堵

冉 宰 郦 雍 却 璩 桑 桂 濮 牛 寿 通

边 扈 燕 冀 僪 浦 尚 农 温 别 庄 晏

柴 瞿 阎 充 慕 连 茹 习 宦 艾 鱼 容

向 古 易 慎 戈 廖 庾 终 暨 居 衡 步

都 耿 满 弘 匡 国 文 寇 广 禄 阙 东

欧 殳 沃 利 蔚 越 夔 隆 师 巩 厍 聂

晁 勾 敖 融 冷 訾 辛 阚 那 简 饶 空

曾 毋 沙 乜 养 鞠 须 丰 巢 关 蒯 相

查 后 荆 红 游 竺 权 逮 盍 益 桓 公

万俟 司马 上官 欧阳 夏侯 诸葛 闻人 东方 赫连 皇甫 尉迟 公羊

澹台 公冶 宗政 濮阳 淳于 单于 太叔 申屠 公孙 仲孙 轩辕 令狐

钟离 宇文 长孙 慕容 司徒 司空 召 有 舜 叶赫那拉 丛 岳

寸 贰 皇 侨 彤 竭 端 赫 实 甫 集 象

翠 狂 辟 典 良 函 芒 苦 其 京 中 夕

之 章佳 那拉 冠 宾 香 果 依尔根觉罗 依尔觉罗 萨嘛喇 赫舍里 额尔德特

萨克达 钮祜禄 他塔喇 喜塔腊 讷殷富察 叶赫那兰 库雅喇 瓜尔佳 舒穆禄 爱新觉罗 索绰络 纳喇

乌雅 范姜 碧鲁 张廖 张简 图门 太史 公叔 乌孙 完颜 马佳 佟佳

富察 费莫 蹇 称 诺 来 多 繁 戊 朴 回 毓

税 荤 靖 绪 愈 硕 牢 买 但 巧 枚 撒

泰 秘 亥 绍 以 壬 森 斋 释 奕 姒 朋

求 羽 用 占 真 穰 翦 闾 漆 贵 代 贯

旁 崇 栋 告 休 褒 谏 锐 皋 闳 在 歧

禾 示 是 委 钊 频 嬴 呼 大 威 昂 律

冒 保 系 抄 定 化 莱 校 么 抗 祢 綦

悟 宏 功 庚 务 敏 捷 拱 兆 丑 丙 畅

苟 随 类 卯 俟 友 答 乙 允 甲 留 尾

佼 玄 乘 裔 延 植 环 矫 赛 昔 侍 度

旷 遇 偶 前 由 咎 塞 敛 受 泷 袭 衅

叔 圣 御 夫 仆 镇 藩 邸 府 掌 首 员

焉 戏 可 智 尔 凭 悉 进 笃 厚 仁 业

肇 资 合 仍 九 衷 哀 刑 俎 仵 圭 夷

徭 蛮 汗 孛 乾 帖 罕 洛 淦 洋 邶 郸

郯 邗 邛 剑 虢 隋 蒿 茆 菅 苌 树 桐

锁 钟 机 盘 铎 斛 玉 线 针 箕 庹 绳

磨 蒉 瓮 弭 刀 疏 牵 浑 恽 势 世 仝

同 蚁 止 戢 睢 冼 种 涂 肖 己 泣 潜

卷 脱 谬 蹉 赧 浮 顿 说 次 错 念 夙

斯 完 丹 表 聊 源 姓 吾 寻 展 出 不

户 闭 才 无 书 学 愚 本 性 雪 霜 烟

寒 少 字 桥 板 斐 独 千 诗 嘉 扬 善

揭 祈 析 赤 紫 青 柔 刚 奇 拜 佛 陀

弥 阿 素 长 僧 隐 仙 隽 宇 祭 酒 淡

塔 琦 闪 始 星 南 天 接 波 碧 速 禚

腾 潮 镜 似 澄 潭 謇 纵 渠 奈 风 春

濯 沐 茂 英 兰 檀 藤 枝 检 生 折 登

驹 骑 貊 虎 肥 鹿 雀 野 禽 飞 节 宜

鲜 粟 栗 豆 帛 官 布 衣 藏 宝 钞 银

门 盈 庆 喜 及 普 建 营 巨 望 希 道

载 声 漫 犁 力 贸 勤 革 改 兴 亓 睦

修 信 闽 北 守 坚 勇 汉 练 尉 士 旅

五 令 将 旗 军 行 奉 敬 恭 仪 母 堂

丘 义 礼 慈 孝 理 伦 卿 问 永 辉 位

让 尧 依 犹 介 承 市 所 苑 杞 剧 第

零 谌 招 续 达 忻 六 鄞 战 迟 候 宛

励 粘 萨 邝 覃 辜 初 楼 城 区 局 台

原 考 妫 纳 泉 老 清 德 卑 过 麦 曲

竹 百 福 言 第五 佟 爱 年 笪 谯 哈 墨

南宫 赏 伯 佴 佘 牟 商 西门 东门 左丘 梁丘 琴

后 况 亢 缑 帅 微生 羊舌 海 归 呼延 南门 东郭

百里 钦 鄢 汝 法 闫 楚 晋 谷梁 宰父 夹谷 拓跋

壤驷 乐正 漆雕 公西 巫马 端木 颛孙 子车 督 仉 司寇 亓官

鲜于 锺离 盖 逯 库 郏 逢 阴 薄 厉 稽 闾丘

公良 段干 开 光 操 瑞 眭 泥 运 摩 伟 铁 迮

类别:姓氏文化 | 评论(4) | 浏览(2313) 姓氏迁徙的原因2007-05-21 10:08 从姓氏播衍迁徙这一个过程可以清楚地看到,迁徙有两个显著的特点:其一,我国许多姓氏是以中原为其中心地带向四周播衍迁徙,中原这一地带,包括今河南全省、河北、山东、安徽、山西等部分地区。姓氏发展的这一特点,正是由姓氏起源决定的。历史上,我国很多姓氏正是起源于这一个地区。据有关资料考证;仅河南起源的姓氏就占中华姓氏将近1/5左右。其二,在历代的士族迁徙的过程中,次数最多、人口最众、持续时间最长的则是南迁。换言之,今日我国南方各地的姓氏,多是由北方士族大举南迁所为。北方士族大举南迁,既有地理环境原因,还有历史等诸多原因。而直接导致大举南迁,恐怕缘于北方诸多少数民族不断南下中原。就姓氏迁徙的本身而言,可归结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的原因。

  第一,国家强制性的移民。历朝统治阶级,为了加强所统辖地区的经济发展,或消除各地的反叛势力,维护当朝的统治,强制性地组织移民,尤其早期朝代最为突出。见于史料记载的事例也很多,像战国时期在秦灭巴蜀以后,便在那里设置蜀郡,强迁关中民众万户到蜀郡,开垦土地,发展生产;至汉代,统治者又曾组织移民,"关东贫民徙陇西、代北、西河、上郡、会稽,凡七十二万五千人口"(《汉书·武帝纪》)。关东,指潼关或函谷关以东;陇西,郡治今甘肃临洮南;代北,大致相当今山西繁峙、五台、原平、代县及河北怀安、蔚县以北地区;西河,郡治今内蒙古东胜县;上郡,郡治今陕西榆林东和南;会稽,郡治今江苏苏州市。再有,汉初,为消除各地旧贵族和豪强势力,维护汉朝统治,汉高祖刘邦采纳娄敬(后赐刘姓)之建议,曾迁六国贵族后裔和关东豪族于关中,置于中央政府监视之下,大约有20万之众。

  第二,因留戍而定居异地。历代统治者在周边都调用了大批留戍边防,这些由统治者直接调遣去的官兵,与当地的妇女结为夫妻,组成小家庭,便定居了下来。像秦代留戍长城或岭南的,汉代留戍西域的,唐代留戍闽(今属福建)中的,就属于这种情况。

  第三,因官职迁调或因仕宦于某个朝代,或因王朝或诸割据政权的建立而移居他地。因官职迁调多为一个家族的迁徙,往往又因世代为官异地,其后代家族不仅显贵,而且还形成了许多异地望族。这不仅是历代姓氏家族形成郡望的主要原因,也是姓氏迁徙中最为普遍的现象。同时,也是姓氏寻觅家族脉络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因仕宦于某个朝代而迁徙是历代最普遍的现象。我们知道,中国历代王朝的改换是相当频繁的,自然其王朝的都城也有所变动。故而因仕宦于某个朝代而迁入其都或统辖地的人数也是非常多的,而迁入的人士,又多出自业大族大之家。

  第四,因王室之乱及少数民族入主中原而导致的各地连年的战乱,再加上严重的自然灾害,使成千上万的家族被迫离乡背井,迁徙外地,以求生存。这也是导致各姓氏家族迁徙的最主要的原因,尤以魏晋、唐五代、金元三个不同时期最为突出,也即我国历史上在这三个时期发生三次民族大迁徙。其迁徙的方向则主要为我国南方,其人口之众多,规模及相继持续时间之长,也是其它时代或别的原因导致迁徙所无法比拟的。其具体事例像汉末的"董卓之乱"引发的士族大批迁徙到今江苏、浙江、四川、广东等地;西晋末年的"八王之乱"后出现的由匈奴贵族刘渊、刘聪父子掀起的"永嘉之乱",引起中原士族空前大规模地持续南迁,也即史称的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迁徙。我国很多家族大批地迁居今福建、安徽、浙江、江西、江苏、湖北等省。唐初至五代,中原士族南迁主要有三次,一次是唐初,一次是"安史之乱"之后,一次是在唐末。其中,后两次影响最大。始于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75年)、止于代宗广德元年(763年)、历时8年的"安史之乱",使中原再一次遭受了一场空前的浩劫,一直持续到五代的黄巢起义,中原长期动乱,再次迫使中原士族大举南迁,也即史称的我国历史上第二次民族大迁徙时期。这段时期中原士族分别迁人今江苏、浙江、湖北、湖南、江西、云南、广西、广东等省,其影响最大的是向福建等地的迁徙。像唐初随陈元光入闽开基漳州的就有好多姓氏族人。唐末五代时,河南固始人王潮、王审知兄弟在黄巢起义的影响下,率众起义,曾领兵数万人转战安徽、浙江等地,后在福建创建闽国,连同子孙经营福建达50余年。其中就有许多士族随王审知开基闽地。据有关资料载,入闽的有陈、张、李、王、吴、蔡、杨、郑、谢、郭、曾、周、廖、庄、苏、何、高、詹、沈、施、卢、孙、傅、马、董、薛、韩,计27姓,且以固始人居多。北宋末年,金兵南下攻占开封(今属河南),掳徽、钦二帝,史称"靖康之难",导致连宋室也不得不南迁浙江杭州,直至蒙古军南下入主中原,频繁的战乱,以及南方经济的勃兴,形成了宋代以后持续不断的北人南迁的浪潮。这一次南迁超过以前各次,既有皇亲国戚、达官贵人,又有农、工、商等各界人士。其南迁居于浙江、江苏者为多。中国古代,迁徙多为聚族而迁,所以,到明清时期,中国南方也出现了许多姓氏大族。中原先民的几次南迁,带去了中原的文化和先进的技术,自然也将中原的姓氏播植于南方各地。

  第五,因避仇而留居异地。避仇者因迁入异地而往往改他姓,构成了姓氏来源的一个方面,同时也为异地某个姓氏家族的繁衍增加了新的血液。在封建时代,这种情况也是非常普遍的,故这种困避仇而迁居异地的现象,所导致的一个人或一个家族的迁徙也是不可忽视的。如东汉时有个聂台,和人结下怨仇,为逃避仇人追杀,改姓张氏,隐居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县)。他的后人张辽,是三国时曹魏大将,战功赫赫,被封为晋阳侯。

  第六,因子孙繁衍昌盛及自然灾害而迁。这也多为聚族而迁,是历代姓氏家族迁徙异地的一个较普遍的现象。以于姓为例,其《于氏宗谱》就有这样的记载:"族人昌盛,人增地窄,势难连居。姓祖徙白沟河(在今河南卢龙县),国壁祖往顺天府(今北京市),泰祖居巨野(今山东巨野县),加之历代兵乱,自然灾害的侵袭,族人四出…… 落户于外地,与日俱增。"

类别:姓氏文化 | 评论(0) | 浏览(134) 姓氏产生的途径和方法2007-05-17 15:38 姓氏产生的途径和方法很多,据宋人郑樵《通志·氏族略》所载,"得姓受氏者"可分为32类:以国为氏,以邑为氏,以乡为氏,以亭为氏,以地为氏,以姓为氏,以字为氏,以名为氏,以次为氏,以族为氏,以官为氏,以爵为氏,以凶德为氏,以吉德为氏,以技为氏,以事为氏,以谥为氏,以爵系为氏(复姓),以国系为氏,以族氏为氏,以名氏为氏,以国爵为氏,以邑系为氏,以官名为氏,以邑谥为氏,以谥氏为氏,以爵谥为氏,代北复姓,关西复姓,诸方复姓,夷狄大姓等。依据诸多姓氏学者所考证、研究的资料姓氏起源有以下16种情况:

1.以姓为氏。姓作为母系氏族社会的产物,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的氏族标志符号,用来区别氏族的不同,故这个时代,许多姓都是女字旁,其后人有直接承袭为氏。氏族社会晚期以至夏、商时代,分支氏族的标号有的也为后起之姓。以姓为氏的有姬、姜、姞、姚、(偃)、嬴、妊(任)、子、芈、弋、伊等。

2.以国为氏。夏、商、周三代,封侯赐地,尤其是西周大举分封之后,大大小小的诸侯国遍及大江南北,这些诸侯国的王族、公族后代及庶民,多以国名为氏。如夏、商时代以国名为氏的有程、崇、杜、奄、戈、昆、吾、雷、允、廖、顾、彭、韦等。周时更多,如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齐、鲁、晋、宋、郑、吴、越、秦、楚、卫、韩、赵、魏、燕、陈、蔡、曹、胡、许、罗、朱、梁、邓、薛、于、谢、江等国后裔有以国名为氏,皆成为今天的常姓。这些分封的诸侯国名,就成为后来汉族姓氏的重要来源之一。秦汉以后,还有以国名为氏的现象,但已不多见了。据统计,以国名为氏的姓氏有200多个,秦汉以后仅有10个左右。

3.以邑为氏。邑即采邑、食邑,是帝王及各诸侯国君封给同姓或异姓卿大夫连同土地上劳动的奴隶在内的土地,其后裔便以邑名作为姓氏。如春秋时,晋国大夫羊舌肸字叔向,采邑于杨(今山西省洪洞县一带),其后称为杨氏。另外,还有像崔、卢、鲍、晏、费、柳之类即是。以邑为氏的姓氏绝大部分出现于秦汉之前。另外,以关内(邑)侯得氏的有温、苏、毛、甘等姓。以邑为氏的姓氏大概在160个左右。

4.以乡、亭之名为氏。周朝的分封制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之分,五等之封为国俱、邑侯、关内侯、乡侯、亭侯,如齐宣王少子通封于陆乡(今山东平原县一带),属子爵之列,是为乡侯,其后有以乡名为氏,就是陆氏。历代以乡、亭名为氏的姓氏不多,今日常见的裴、陆、庞、阎等姓,是以乡名为氏的;麋、采、欧阳等姓,是以亭名得氏的。

5.以居地为氏。这种得姓的方式比较悠久,像非常古老的姚、嬴、姬、姜、妫等姓,均是因居于姚墟、嬴滨、姬水、姜水、妫汭河等地而分别得姓的。不过最初,这些姓只是氏族的标号而已,而后才被直接承袭为姓氏了。最直接以居地为氏的,如有后来的傅、稽、邱、劳、蒙、济、桥(乔)等姓氏,均是"因所居而命氏"的,一般都表示不同环境的居住地点。其中复姓的比例也较多,如东郭、南郭、东门、西门等氏。这种命氏的情况,多属无封土者,才以居地命氏。以居地为氏的姓氏大概有120多个。

6.以先人的字或名为氏。古代人一般都有名或字。如宋桓公之子叫公子目夷,字子鱼,公子目夷之子叫公孙友,公孙友的两个儿子,分别以祖父的字命氏,叫鱼莒、鱼石,其后代便也姓鱼了。这是以字为氏。再如商朝第一个君主名汤,其子孙有的便姓汤。这一类命氏,从周朝的宗法制度看,多因公孙之子不可再称公孙,才以先祖的名或字为氏;以祖父的名或字为氏的做法,最初也是伴随周朝宗法制度兴起的。历史上,这种命氏的情况较多,其中,以字为氏的姓氏有150多个,以名为氏的姓氏有300多个。

7.以次第为氏。古时,同姓一家一族的人,其兄弟有以按排行次序取姓的。如老大曰伯或孟,老二曰仲,老三曰叔,老四曰季等,由此排列取姓即为孟氏、仲氏、叔氏、季氏等。此种以排列次序取姓的,在古代也比较常见。像春秋时鲁桓公有子庆父,因连杀二君,后死,因他排行老大,故其子孙就称孟孙子,后有以孟为氏的。

8.以祖上的谥号为氏。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死后,大都要根据其平生的行为褒贬善恶,然后在祭祀仪式上宣布追加的称号,就是谥号。如周代文王、武王的"文"、"武"是谥号,其后有的就以此作为自己的姓氏。再如诸侯卫国的开国君主周公旦之弟康叔,在治理卫国的期间,因成绩卓著,他死后的谥号是"康",意指能够令民安乐,故又称他为卫康叔,其后代就以谥号"康"为姓氏。以谥号为氏的姓氏有28个,且多取单字。

9. 以官职为氏。在古代有掌握土地、军政、工程、刑狱及纠察等的官员,他们的官衔分别叫司徒、司马、司空、司寇,其后代有以官职为氏的。这种取氏的目的,则是以此来标明地位的,听其姓便可知其家祖的官职。再如周时,姓理的原是掌握刑狱诉讼的官,姓史的原是记录国君言行的官,姓师的原是掌握国家音乐的官。还有像相、尉、上官、少正、巫、匠等都是以官职取氏的范例。以官职为氏的姓氏有120多个。

10.以爵位尊贵称号及爵系(复姓)为氏。爵位是君主国家对贵族所封的等级,以此为氏的有:皇、王、公、霸、侯、王叔、王子、王孙、公子、公孙等姓。像春秋初晋哀侯及弟晋缗侯相继为晋武公杀后,其后子孙便以其爵位"侯"为氏。还有以先人有氏而又受爵的国爵为氏的,有夏侯、莒子、杓侯、韩侯、葛伯等姓。

11.以技艺为氏。如从事巫术的人以技传家,其后代便以巫为氏。如商王太戊的大臣,有叫巫成的,就是筮占卜的创造者,又是个占星家。还有卜、屠(杀牛宰羊)、优、干将(铸剑)、陶(制陶)、匠(工匠)、甄(制陶器)、乌浴(养鸟兽)等姓,也都属于此类。

12.以德行或著闻之事为氏。如汉开国功臣、淮南王英布反叛遭镇压,因他少时以罪被黥(在犯人脸上制记号并涂墨的一种刑罚),汉高祖刘邦便赐英布的后代为黥氏,此所谓"以凶德为氏";春秋时晋人赵衰,对人像冬天的太阳般可爱,故以冬日为氏,此所谓"以吉德为氏";汉武帝时念丞相田千秋,年高德勋,特意下令恩准乘小车出入宫廷,人称"车丞相",其子孙以此为荣,有的便以车为氏;又吴郡(今江南苏杭一带)有个小孩,生下就能说话,这个小儿的后代便姓儿,此谓以著闻之事为氏。

13.因赐姓、避讳而改姓氏。赐姓即天子、皇帝赐给臣民的姓氏,此风气上古三代之时已有,如夏时有个叫刘累的,曾跟豢龙氏学习扰(驯服)龙,奉传孔甲,便被赐氏曰御龙。豢(喂养)龙氏、御(驾驭)龙氏也是因赐而得。以后曾被封建诸朝代所采用。在封建王朝,皇帝的姓最为尊贵,各朝皇帝出于褒赏、恩惠赐给臣属的姓多是"国姓",即是帝的姓。如汉朝曾赐娄、项二氏为刘氏;唐王朝开国元勋请将徐(徐世称)、邴(邴元紘)、安(安抱玉)、杜(杜伏成)、胡(胡大恩)、弘(弘播)、郭(郭子和)、麻(麻延昌)、鲜于、张(张宝臣)、阿布、阿跌、舍利、朱邪(朱邪赤心,赐姓李,改名国昌)、董(董忠臣)、罗共16姓(其中五家为复姓)赐予国姓李氏。就连武则天执政朝廷时,也曾把唐中宗和以后的唐睿宗先后赐姓"武"。明王朝太祖朱元璋曾赐外甥李文忠,养子沐英、何光辉、徐习马皆姓朱。明隆武帝时,还曾把国姓"朱"赐给了郑成功,郑成功因而被闽台人民称为"国姓爷"。

  另外,在唐、宋、明三朝时期,皇帝赐姓于少数民族臣属的事也不少,也大都是以"国姓"赐之。避讳,是指凡遇到皇帝或尊长的名字不能直接说出或写出,则要用改字、缺笔等办法来回避。如汉文帝叫刘恒,当时的恒氏有的便改为了常氏;汉明帝叫刘庄,姓庄的有的改姓平。再如汉安帝刘祜,其父叫刘庆,庆氏也因避皇帝父亲的名讳而改称贺氏,等等。这种避讳改氏的情况,几乎历代都有,尤其从秦汉开始。当然,还有因其他种种原因改姓的。像宋代有龚美,因真宗刘皇后从小孤身无亲被龚美父收养,真宗继位后,为让刘皇后有宗族之基,赐龚美刘姓。

14.因避仇而改姓氏。避仇就是躲避灾祸、躲避仇人。避仇连同赐姓、避讳之事多系自秦汉兴起。封建时代,政治黑暗,刑法严酷,夷三代,灭九族,满门抄斩,同姓人也会牵连,如此恶劣行为经常发生,自然就会使一些姓氏家庭因避祸而迁入异地改姓。如仇氏避仇改姓求,郜氏避仇改姓浩等,此为家族避祸改姓而迁。再如战国时,魏国人范睢,因被魏国宰相魏齐毒打,死里逃生,为避仇人迫害,更姓张,名禄,西入秦国,屡向秦王献奇计,登上相位,封爵应侯。

15.少数民族的姓及其改姓。秦汉之际,随着汉民族的形成,我国的姓氏也随之形成,但在此后的漫长岁月里,又有了少数民族的加入,我国姓氏变得更加复杂和庞大,充分体现了民族融合的历史。这一划时代的民族大融合时期,我国姓氏得到拓展,也是许多家族由西向东、由北向南大举迁徙繁衍的时期。这个时期大致上是从公元3世纪末到6世纪末,亦即西晋末年到隋唐近300年的时期,也是我国姓氏发展的第二个重要阶段。我国姓氏能在这一时期得到充分的融合发展,是与分布于我国北方的五个兄弟少数民族东进、南下后汉化分不开的。这五个北方少数民族分别是羌、氏、羯、匈奴、鲜卑。

  羌族又称西戎,在远古就和炎黄族是很接近的两个民族,西周时,就有姜姓戎国与姬姓戎国,他们的血统与姜姓、姬姓有亲缘关系。又传说唐尧是羌族庆都之子。周的祖先弃,也是羌族女子姜嫄所生。炎黄族先后进入中原地区,而羌族仍留居我国西北部的甘肃、青海等地。秦汉时,分为许多部落;西汉初,臣服于匈奴。汉武帝驱走匈奴后,开河西置四郡(即酒泉、武威、张掖、敦煌四郡),羌仰慕汉文化,有一部分便陆续内附,与汉人杂居凉州(今甘肃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一带)各郡县。东汉时在羌人地区设西海郡,徙汉人入居。东晋时,烧当羌曾建立了以长安为中心的后秦割据政权,成为当时的"十六国"之一。

  氏族自称是盘古后裔,与羌族长期杂居,古籍中往往氏、羌并称。其主要部分居住于武都(今甘肃省武都县、成县、徽县等地),东汉时部分氏人散居凉州一带,魏、晋时,有大批氏人徙于关中。氐比羌弱小,但经济文化比羌族进步,长期与汉人杂居,姓名已与汉人同。晋太康六年(公元285年),其支系白马氏曾在今甘肃东南部、四川西北部建立仇池、前奏、后凉等割据政权。

  匈奴,亦称"胡",战国时期,主要活动于黄河河套地区和阴山(今内蒙、狼山、大青山)一带,政治中心在头曼城(今五原县)。在冒顿单于时期,兼并了许多少数部落,建立起强大的奴隶制政权。西汉时,在汉武帝三次的打击下,匈奴族分裂为二部,南下附汉的称南匈奴,留居漠北的称北匈奴。南匈奴屯居今山西、陕西西北部及内蒙古呼和浩特至包头一带。后南匈奴人更确定地成为居住并州(今山西大部、陕北、河套地区靠近河北省一部分)的一个少数民族。西晋时,曾先后建立了赵、夏、北凉等地方割据政权。因长期与汉族杂居,此时也多被汉化。留居漠北的北匈奴人成为后来鲜卑族的一部分。

  鲜卑是东胡(我国古代东北方诸族)的一族,最初分布在鲜卑山(今内蒙哲盟科尔沁右翼中旗西部),秦汉初,南迁于今西喇木伦河与洮儿河之间,附于匈奴。东汉建武三十年(公元54年),鲜卑大人来洛阳,要求附汉朝。公元1世纪末,进入匈奴故地,并其余众10余万帐落(户),势力渐强。公元2世纪中叶,其首领檀石槐在今山西阳高县北弹汗山建庭立制,组织起强大的军事部落联盟。南北朝时期,在我国北部建立割据政权的拓跋、慕容、宇文、乞伏、秃发等部,都是鲜卑的后裔。此后,逐渐合于汉族和其他民族之中。

  羯为我国古代少数民族中最具人种差异的民族,高鼻深目多须,源于小月支(古族名),在入塞匈奴19种之中属于羌梁部落,散居在上党郡(今山西潞城县一带)。晋时,羯人石勒建立后赵,为十六国之一。羯人姓用汉姓,名仍用本族名,如石勒的父亲姓周名曷朱。

  以上这五个兄弟民族,在西晋末年都先后在我国北方建立了13个割据政权,连同汉人建立的3个政权国,合称"十六国"时期,其延续达90年之久。最后又由鲜卑族拓跋部统一了黄河流域,建立魏国,与南方取代东晋的宋、齐、梁、陈等朝对峙,形成了历史上的南北朝时期,最后均被杨氏-一灭掉,建立了全国大统一的隋朝。这些少数民族在融合之前原有的姓氏,亦即译音转写的汉字复姓,被称为代北复姓、代北(泛指汉晋两朝代郡和唐朝以后代州以北地区,即今山西省繁峙、五台、原平、代县与河北省怀安、蔚县以北地区)三字姓、代北四字姓、关西(汉唐时代泛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即古代的凉州、渭州〈今陕西、甘肃一带〉)复姓、诸方复姓(主要是指魏晋隋唐的百济、西域等地少数民族的姓氏)。历史上,这一时期少数民族的复姓改汉字单姓的典范恐怕要数鲜卑族代北复姓与代北三字姓了。这主要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所推行的汉化措施有关。公元49年,孝文帝率领鲜卑族贵族、文武百官及军士20万,连同家属奴隶总共100多万人,自平城(今山西大同)南下洛阳,其30年间,作为汉化的根本措施之一,魏孝文帝把各部落原有的鲜卑族复姓,统统改为音近或义近的汉字单姓。据《魏书·官氏志》所载,鲜卑族姓氏共有114个,后大都改成了汉字单姓,共计140多个。其主要的有:皇族拓跋氏改为元氏(魏孝文帝本人的姓名,由拓跋宏改为元宏);属皇族近亲的贵族共有九姓:丘穆陵(一作丘目陵)氏改为穆氏,步陆孤(一作步鹿孤、步六抓)氏改为陆氏,独孤氏改为刘氏,贺赖氏改为贺氏,贺娄(一作加楼)氏改为娄(楼)氏,勿忸于(一作五忸于)改为于氏,尉迟(蔚迟)氏改为尉(蔚)氏,纥奚氏改为嵇氏,达奚氏改为奚氏。这九姓成为当时鲜卑贵族最显赫的家族。其它主要有:步大汗(亦作出大汗)氏改为韩氏,郁久阎氏改为茹氏,独孤浑氏改为杜氏,阿伏干(亦作阿不干、阿薄干、阿步干)氏改为阿氏,莫胡卢(亦作莫侯卢)氏改为阳氏,乙那娄(亦作壹那类、一那娄)改为娄氏,莫那娄(莫耐娄)氏改为莫氏,斛瑟罗氏、叱罗氏、破多罗氏改为罗氏,拔列兰氏改为梁氏,阿鹿桓氏改为桓氏,没路真氏改为路氏,温石兰氏改为石氏,俟吕陵氏、比丘氏、叱吕氏改为吕氏,可朱浑(亦作可足浑、渴烛浑)氏改为朱氏,拔拔氏改为孙氏,拔略氏改为苏氏,叱温氏、温盆氏改为温氏,伏卢氏、莫卢(赤作莫芦)氏改为卢氏,纥鹘氏改为胡氏,贺拔氏改为贺氏,贺鲁氏改为周氏,贺兒氏改为倪氏,侯奴氏、胡古口引氏、古引氏改为侯氏,丘敦(亦作邱敦)氏改为丘(邱)氏,统万(亦作吐万)氏改为万氏,是娄(亦作楼)氏改为高氏,贺葛氏改为葛氏,阿史那氏改为史氏,等等。还有少部分仍用原姓的,但已属于汉族姓氏了。像到现在还能经常遇到的宇文、呼延、慕容、尉迟、赫连等姓,就属于这类情况。显而易见,历代诸多姓氏中,先后都有以河南洛阳为其郡望的,无疑多有鲜卑族这一支复姓改汉字单姓的注入。据江统《徙戎论》所云,关中人口100余万,鲜卑、氏、羌等族约占有一半,可见,汉时兄弟民族与汉人杂居于关中已初具规模了。这些少数民族中所形成的复姓,通称为关西复姓,主要是由西羌族姓氏译音转写的汉字复姓。有钳耳氏,为西羌族,后改胡姓;夫蒙氏,西羌族,如后秦建威将军夫蒙羌品,后有改姓为凭,等等。魏晋南北朝以后,民族融合的表现也是非常多的。像隋唐间在今中亚的阿姆、锡尔两河流域有称为"昭武九姓"的,即为康、安、曹、石、采、何、火寻、戊地、史等,就是由西北少数民族建立的九个姓政权国。至唐代,在河北一带还有内附了的不少兄弟民族,像东突厥、西突厥、高丽等。这些少数民族随着汉化,其原有的单姓或复姓有相当一部分经变字或变音,加入汉族固有的姓氏之列。另外,还有一部分少数民族无固定姓氏,在汉文化的影响下,也有直接采用汉姓的。像唐五代时的南诏国(今云南一带)有汉姓蒙、孟、庄、段、杨、赵等;宋元间所形成的回族,其中的一部分姓氏,也属于这种情况。其后,在我国境内少数民族蒙古族所建立的政权--元朝,由于朱元璋实行了强制性的汉化政策,使包括蒙古族在内的许多少数民族,因留居中原而改汉姓。至于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王朝的建立者满族,其改汉字单姓却经过了一个相当的时期。据有关学者考证,大多数满族人改用汉字单姓是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到辛亥革命以后,才全都改用汉字单姓。皇族爱新觉罗的子孙,多半改姓"金",此外姓赵的也不少,也有姓罗的。较多的满族人使用"小姓",即是原名中的首字。

16.其他。除上述的姓源外,还有冒充、假冒或借用某姓的现象,称冒姓;还有音讹、省文及异写而分化成不同姓氏的。如韩转音为何;汉时大宛国的破落那氏省文为那氏;满族将佳氏省文为倏姓;袁又写作援、辕;延边朝鲜族里有姓韩、金、崔、李的,回族里有姓马、石的,可能都是借用汉字单姓。

类别:姓氏文化 | 评论(0) | 浏览(98) 家谱和家谱的内容2007-05-16 16:14一、什么是家谱

家谱,亦称族谱、宗谱、家乘、通谱、统谱、世谱、支谱、房谱等等,名称各异,其内涵是同一的,只是外延有所区别而已,现在一般统称家谱或族谱。家谱是系统记述某一同宗共祖的血缘集团世系人物或兼及其他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而姓氏是"某一同宗共祖血缘集团"的标识符号,家谱、族谱就是记录某一姓氏家族成员间的血缘关系的图册。

宗法式家族是一种血缘组织,内部的血缘关系必须十分清楚,这种组织才能维持和发展。即使旧的家族裂变成许多新家族后,以及新家族再裂变之后,各家族之间的血缘关系也必须十分清楚。一个家族的始祖及始祖母是谁?始祖如有几个妻子的话,谁是嫡?谁是庶?他们各有几个儿子,名叫什么?他们的妻又是谁,又各有几个儿子?家族的各支各房是怎样一代一代传下来的?现在众多族人的父、祖、曾祖、高祖等等是谁?谁和谁是什么血缘关系?新家族始祖是从旧家族的哪一代分裂出来的?它又是怎样一代一代地传到现在?总之,家族成员之间的各种复杂的血统关系必须清楚。在没有文字的时候,血缘关系靠一代一代的口耳传授,储存在人们的记忆中。时间长了,记忆难免有差错。当文字产生以后,人们就用文字把这种血缘记录下来,这就是谱牒,是家谱、族谱的雏形。

谱牒源于何时?大概可以上溯到先秦时代。司马迁说的《谱牒》、《牒记》,都是周以后的东西,周代的《世本》,曾对司马迁创作纪传体通史有过参考作用,学术界公认为为中国家谱的开山之祖。战国时代的《春秋公子血脉谱》,启我国家族史籍以"谱"为名之先河。周代的《世本》,在于"奠系世,辨昭穆",它所奠的系世,是周宗室的帝王世系;所辨的昭穆,是尊卑贵贱的亲疏。完全是为推行宗法分封,巩固周王朝统治服务的。周代的宗法分封制度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已经"礼崩乐坏",趋于瓦解。到了汉高祖刘邦"徒步有天下",宗族组织由兴到衰,由破坏到重建,至东汉时已由世族宗族代替了,君统与宗统开始分离。两汉的家谱功能是为恢复、重建宗族和形成、巩固世族的统治服务。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门阀势力极度膨胀,选用官吏实行九品中正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家",官之任用,"不考人才行业,空辨姓氏高下","有司选举,必稽谱牒","家之婚姻,必由谱系",此时的家谱,成了政府选举、士族出仕、门第婚姻的依据。与之适应的是修家谱之风极为盛行,国家设谱局,置谱官,"人尚谱系之学,家藏谱系之书"。同时,伪造世系门第的造假现象应运而生,由"尚官""尚姓"至于"尚诈"。唐朝初年,修谱继续为官府垄断。为了打击旧有的门阀势力,抬高李氏皇族社会地位,唐太宗李世民组织力量编纂《氏族志》,"以今日官爵为等级高下",旧有门阀势力受到重大打击。五代以后,"取士不问家世",庶族知识分子可以通过科举出仕;"婚姻不问门阀",新兴的庶族地主、商人在社会上获得了应有的地位。以至宋代,家谱编纂方式由过去主要是官府修谱发展成私家修谱。家谱功能上也由过去主要是出仕、联姻的政治功能转变为"尊祖、敬宗、收族"的社会伦理道德的教化功能。明清以降,私修家谱之风盛行不衰,目前存世家谱、族谱绝大多数是清代以后撰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家谱被认为是封建宗族制度的产物,作为一种特有的封建文化自然在荡涤之列,民间的修谱活动几于绝迹。而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政治环境的日渐宽松,政府采取的是一种不支持、不制止的宽容态度,纂修家谱过去被禁止的"封建宗族活动"又"沉渣泛起"、"死灰复燃"。社会各界对新修家谱看法不一,也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罢了。

二、家谱的内容

明以前家谱所见极少,无以考察。明以后,一种新的家族制开始形成,它以尊祖、敬宗、睦族为宗旨,根据理学的伦理纲常制定宗规家法来约束族众。"尊祖"必叙谱牒,"敬宗"当建祠堂,"睦族"需赈济族人。修谱建祠,开办义学、义庄,耕种义田,管理祠产,家族活动自然多了起来。家谱的内容也逐渐由记载单一的血缘世系到比较全面记载家族的整体情况,内容愈来愈多,篇幅愈来愈大。不过,相对清代家谱而言,明代家谱的内容还是比较简单的。一般只有谱序、跋和世系图(表)。历史进入满清以后,家谱纂修数量骤增,内容不断增加。就总体情况而论,大致包含以下方面:

谱序。谱序是每部家谱不可或缺的部分,包括阖家或某几位族人撰写的序和当时名流写的赠序,以及跋语等。序跋的内容主要是介绍家族世系渊源、传承关系、修谱缘由和经过以及任事人员等,是熟悉、研究一部家谱的直接切入点,是了解该家族世系源流的重要资料。

谱例、谱论和目录。谱例又称凡例,用条文形式主要阐明族谱纂修原则和体例以及类目安排的理由。谱例强调家族血缘的纯洁性,维护以男子为中心的伦理纲常,表示遵循"信以传信,疑以传疑"的修谱原则。谱论一般是摘录前代硕学名儒论家谱之重要的语录,也有直接把皇帝的喻民榜、喻民诏刊载在谱前,以告诫族人。目录又称总目,说明该谱的卷数,每卷的主要内容。谱例和目录是识谱的入门指南,缘径方可探幽。

恩纶录。又称恩荣录、褒颂、诰勅、赐谕、告身等。主要登载历代皇帝和中央、地方两级政府官员对家族成员封赠、褒奖文字,举凡勅书、诰命、上谕、御制碑文、祭文、赐匾等,靡不备载。

传记。一般家谱都有先祖像赞、小传,把本族先祖中有显赫身份的人绘成遗像载诸谱端,并附像赞。大多数家谱不仅有先祖像赞,还有列传,对本族名望著世或德行懿范者列传志行,包括节妇、烈女,附载年谱、寿序、墓志铭、祭文、行述、碑铭等。

族规、家训。这是每部家谱必载的内容,要敬宗收族,没有一定的族规、家法不行。族规、家训的内容十分庞杂,除了传统的宗法内容外,还有诸如财产继承、婚姻纠纷、禁盗禁赌、封山禁林等。

典制。包括冠礼、笄礼、婚礼、祭礼等,有的谱以仪礼统之,含仪文、丧礼的图式、器具和祭品的制作。还有的谱把祠规、祠产、义学、祀田的管理条例和契据也放在典制之内。

墓图、墓志。墓图绘有所在地地名、方位、四址交界;墓志介绍墓主的生平和墓庐建置情况。湖南家谱特别重视墓图,不少家谱都将其单独列为一卷,有的甚至几卷、十几卷。

派语。又称辈份诗、班行诗等,没有统一的名称,登载族人排行字辈,有的谱派行或称班次多达八十辈、一百辈。派语在谱中占的份量极小,但却极重要,是一个家族男性成员取名的依据,直接反映出家族内部不同辈分成员之间纵向的、前后相继的关系,以及相同辈分成员之间横向的、平行配合的关系。

捐款、领谱名目。修谱是族人共同的事,必须大家捐资,是族人对修谱的认同和责任。领谱名目是族谱修完后发给各房各派的登记录。家谱是按房按派编号发放的,不能冒领。编号有的按"千字文",有的按八卦,有的按十二生肖,还有的以修谱宗旨编号,等等。

世系图。湖南家谱有很多称垂丝图,顾名思义,喻世系子孙绵延不绝,似垂柳丝丝。图实为表,多采欧式,以五世为一图,下五世格尽另起。称始祖为第一世或第一派祖,以此序列,清晰可考。有的谱分外世纪和内世纪。外世纪从受姓始祖至谱尊始祖(或始迁祖)止,内世纪则以始祖(或始迁祖)奉为一世祖或一派祖。

世系表。湖南多称齿录。按家族辈份、长幼序列,各具派名、字号、生卒年、官阶爵次、婚配、子女情况。

清及清以后家谱的内容大体上如前所述,但并非千篇一律,没有统一的类目设置要求,只是互相参照。因此,不同家谱内容上有增有减,有分有合,但世系图、世系表是必不可少的,否则就不成其为"谱"了。

 明代中后期是中国家谱体例演变与内容更新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以下摘录了一套家谱的七大主要内容。

一 姓氏源流

  姓氏源流就是同一族得姓的来源与变迁,中国人的姓氏渊源大多很为古老,假若没有古书或旧谱 的记载,后人就很难考究得清楚。从一姓到一国一家,不能不知晓自己根源来自何处,认清自己 的姓氏来源,每套《家谱》都详细介绍了自己姓氏源流,这样才能世世代代承继,也能将族系根缘流传千百年。

  中国姓氏在经过历史不断演变,如:战乱,迁移,改朝换代,以及避讳改姓、避难改姓、复姓改为单姓等,姓氏变得更为复杂,其真正的出处、源头就更需要详细考证了,《家谱》中有详细记载。

  封建时代,许多姓氏为了抬高自己的门第和郡望,习惯于与名人扯上关系,或硬追溯到某皇帝作自己的祖先。却不知道,这影响了血缘的纯正和确实性,后人不可不慎。

  《家谱》中有“叙本系、述始封”的传统,它的目的也在于“明世次、别亲疏”以及考订姓氏源流。 《家谱》均有记载姓氏的一章,以叙述家族得姓的来源,或是家族因某种原因改姓的历史。所以《家谱》中的姓氏源流就变得很重要,它是明辨您家族血统的证明文献

二 堂号

  堂号是一个姓氏的特殊标识,它能显示姓氏发源的地缘关系。在家谱中,堂号具有联系姓氏与宗族关系 的意义,也是后代寻根问祖的重要线索之一。

  堂号名称一般取自于郡号名或为纪念家族史祖或名人而自创。

  一般来说,堂号多取自于郡号名,郡是秦、汉时期对行政区域的建置, 郡号名又取自于郡名,或诸侯国名, 地方府、州、县名。随着姓氏家族的发展壮大,就出现了以各姓氏名门望族发祥地的郡名作为郡号的由来。

  大家族日久人众,或是遇至天灾连年之时,族人就会因迁徙流离,而散布各地。于是就有了在“总堂号”之下, 再加入“分堂号”名称的方法。 “总堂号”代表家族(姓氏)的发祥地,寓后人以不忘本源,“分堂号”则是族人迁徙至新地,成为当地有名望家族后,以该地的郡号作为堂号,“总堂号”和“分堂号”统称为“郡望”。

  因为各族姓基本上都是以郡名作为自己家族的郡号,所以就有了若干姓氏同为一个堂号的现象。例如:王,胡 这两个姓的郡望都是“清河堂”。

  堂号名称的另一出处:自创堂号,乃家族中人自立的堂号,该堂号名称一为有别于各姓氏的分支别派,二为铭记祖先或名人的公德事迹或教诲。例如:杨氏的“四知堂”寓意“天知、地知、我知、子知”的为人风范。

三 世系表

  如果发现一本关于您身世的家谱,您最想看的是什么哪?是不是想知道自家的祖先是谁?家族中曾有过哪 些名人、功绩?家族中人现在哪里?等等,所有的答案就在家谱的世系表中。

  作为家谱中最重要的内容,“世系表”,简而言之,就是说明一个家族成员, 如:父子、兄弟间的相互关 系,写清楚祖先后代每一个家族成员名字的图表。它有四种基本的记述格式:欧式、苏式、宝塔式和牒记式。

  欧式:又称横行体,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立的。欧式的特点是:世代分格,由右向左横行,五世一表, 用起来很方便。欧式中,每个世代人名左侧都有一段生平记述,介绍该人的字、号、功名、官爵、生辰年月日、 配偶、藏地、功绩等。

  苏式:又称垂珠体,是北宋文学家苏洵创立的。苏式世系表的特点是:世代直行下垂,世代间无横线连接,全 部用竖线串连,图表格式也是由右向左排列的,主要是强调宗法关系。

  宝塔式:顾名思义,就是将世代人名象宝塔一样,由上向下排列。宝塔式采用横竖线连接法,竖线永远处在横线 的中间,这对人多的大家族来说,因人名不可能排在同一页纸上,兄弟之间长幼关系不清,会为写谱、看谱带来 很多不便。

牒记式:不用横竖线连接世代人名间的关系,而是纯用文字来表述这种关系。每个人名下都有一个相关的简介, 如:字、号、功名、官爵、生辰年月日、藏地、功绩等。牒记式的世系形式固定,次序分明,比较节约纸张。

  以上四种世系表形式都各有特色,这是一般族谱中比较常见的世系表,但也有其它的变化,我们在记述家族世系 表时,可根据掌握材料的多少、家族成员的多少等灵活采用,总之,世系表要易看易懂、内容真实、层序分明,这 才是最为重要的。

四 家训

  家训也是家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传统宗族教育起了很大的作用。

  远古时代,人类社会经历了氏族、家族、家庭的变迁,然而,这些都是形成一个国家的基石。 在国家不安定和国法不明确之际,家训即可发挥稳定社会秩序的力量。因为,家族为了维持 必要的法制制度,就拟定一定的行为规范来约束家族中人,这便是家法家训的最早起源。

  自汉初起,家训著作随着朝代演变渐丰富多采。家谱中记录了许多治家教子的名言警句,成为 人们倾心企慕的治家良策,成为“修身”、“齐家”的典范。例如“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的节俭持家思想,今天看来仍有积极意义。在家谱中有不少详记家训、家规等以资子孙遵行的。 当中,最为人称道的名训,如颜氏家训、朱子治家格言等,至今脍炙人口。

  家训之所以为世人所重,因其主旨乃推崇忠孝节义、教导礼仪廉耻。此外,提倡什么和禁止什么, 也是族规家法中的重要内容,如:“节俭当崇”、“邪巫当禁”等。

简言之,每个家族都有不同的族规家训。家谱中较为常见者,大致包括了以下内容:

(一)、注重家法、国法

(二)、和睦宗族、乡里

(三)、孝顺父母、敬长辈

(四)、合乎礼教、正名分

(五)、祖宗祭祀、墓祭程序

五 家传

  要想深入了解世系表中族人的历史功绩,那就得看家传了。

  家传,是用来记述家族中有名望、有功绩人的事迹的文体,是一种正式的传记,明朝之前, 传与谱是分开来记的。

  “传记”记述了一个人一生的功绩品德,从对国家、民族、社会的贡献,到对地方、家族做 的每一件业绩,如:出资修建词堂、祖墓等,全部记述在内,以作为后人学习之榜样,并荣 耀家族。

  家传一般分为:列传、内传和外传等。列传是记录家族中有功绩男子的传记;内传是记录家 族中有品行女子的传记;外传是记录家族中已出嫁有品行女子的传记。

  传记中多配有该人的画像或关于该人的故事图画,让后代读起来倍感生动形象。

  家传之用词以真实平朴为重,最忌溢美之词。这也是评价一部“家传”水平高低与否的重要标准。

六 艺文著述

  “谱乃一家之史“,其中当然少不了家人的艺文著述。自六朝起,就有将家族中名人的著作录入家谱的惯例, 尤其是到了明朝,此风更盛,这部分的内容更加丰富了,涉及史学、文化、经济、宗教等许多领域,在形式上 甚至堪于”经典史料“相媲美。

  家谱中的艺文著述,在体例上一般称作:艺文志、辞源集、文征集等。

  “艺文著述”以家族中名人所写的诗文著作为主要内容,也收集本族人与外人的书信来函,以及经籍、表策、 碑文、书札等,有的还有版画、肖像画、版本作品、名家书法、歌曲等,从形式到 内容都十分丰富。

  艺文著述是家族先人的心血结晶,其中的大量珍贵史料文献,有着非常珍贵的参考和欣赏价值。 但是, 由于艺文著述的种类、内容繁多,而又良 不齐,所以还需后人用心整理,方能使家族中的艺文精品 得以流传和利用。

  同时,我们在续补家谱现代艺文著述时,更需精心挑选,慎重录入,把最有价值和代表性的文献传给后代。

七 家谱图像

  家谱之体现,能合书、图、史、表、志为一体者,它的利用价值就显得大些。家谱主要以文字内容为主,图片资料 为副,但一张好的图片、照片仍是能将时代的精神面貌和特质传达出来。

  将图片、照片纳入家谱的意义在于,为家族传承提高了一个最直接的环境背景,使家谱不在局限在文字文字记录、 整体概念也变得鲜明而生动起来。

  只要是能让人对家谱有更进一步认识的古地图或老照片,均应该被收入家谱里,包括:

1) 老照片

家中存有的古老黑白照片、一家人的合照等,都有其历史价值,也是见证家谱的最原始材料。

2) 祖先图片(遗像、人物画、肖像画)

中国历代以来多有大量之人物画及肖像画,其中有大部分是为了纪念先人,或表达对圣贤亲人的追慕。

也有些家谱将家族先人中显达之人,画出其仪容,置于卷首,以求达到光大族望,启迪后人的目的,有些也刊载一些 先人手泽遗墨。

3) 风水图(祠堂图、墓图)

祠堂是供奉先人的地方,在古代更是家族聚会之所,所以一般的家谱均有记载和刊载建物版图、描绘实状,有些更是 附刊墓图,有些甚至详记地理方位。

人们相信一个家族的兴衰和祖辈所居住、埋葬的地点有很深的关系,这些都蕴涵着丰富的“风水”内容,所以也被称 为“风水图”。

4) 故居/村庄图

明清族谱中不但记述居址迁徙,很多富家所修的谱书中,还以精美的版图,印制出他们家族的庭院、楼阁、书斋、房舍等

大师测算:

有事求卦,预知前程祸福:

卜筮之道,源自易理,配合天地人三道之气,推演人事物生死旺衰;古人曰:“至诚之道可以先知”。

算命精选

缘分配对

灵签抽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