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水知识 > 全国各城市风水 >

福州地理风水

2021-07-27 05:51:55   灵睿居士

福州地理风水

想写福州地理风水的念头由来已久,但真正勾起这个话题是一位的士司机。记得前一段“黑格比”台风来袭,本以为会在连江登陆,然后横扫福州,不想却掉头东北,一掠而过。虽然风没来,却带来了云和雨,让久苦于秋燥的市民,偷得几日闲。打的士时,与司机闲聊,他说自从05年“龙王”台风之后,福州修起了镇海楼,说也奇怪,打那以后,台风就不正面袭击福州了。想想也是,05年镇海楼修起以后,确实是风调雨顺,地理风水之说,不可全信,不可不信。用现代语言来解释“上风上水”的意义,通俗点说就是因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而成为一个适宜人居的“风水宝地”。

但我还是谨记“子不言乱怪力神”的古训,个人理解为风水之说是先祖们根据几千年来与大自然的相处中,总结出来的一些目前无法用科学来准确解释的实践经验。所谓风水,最低级要求的应该是 “风和水谐”,按我们现代的说法是越环保宜居则风水越好吧。自古以来,人们在选择建城地址的过程中,总结出一套建筑风水理论,其意在于营造人与自然相互适应的美好居住环境,所谓”天人合一”。

一、福州城址选择与风水

福州建城有两千多年了,在有人类活动的大约五千年里,福州先民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地理风水遗产,本着“温故而知新”的心态,从福州的城市建设历史中,可以管窥福州往昔的地理风水,对我们今日选择居住之地,也许有点帮助。

福州地处太平洋西岸,晚更新世以来海平面的变化,对福州的影响较大,所以在谈地理风水前,要专门聊一下福州的海平面。在距今35000年前,古海平面在-50米处;距今29000~28000年间,古海面在-110~-100米深处;距今28000~25000年间,海面回升到-90米;距今25000~23500年间,海面又下降至-100米处;距今23000~20500年间,古海面位于-130~-140米处;自18000年前开始,海平面又急剧下降,至15000年前达到最低点,为-150~-160米。中国东海大陆架大部分脱水露出海面,大陆向东延伸数百公里,台湾和本省岛屿均与大陆连成一片;从15000年以来,海面开始回升,在回升过程中曾有几次停顿,形成数级水下阶地;距今14440年,海面回升到-115米;14000年前回升到-100米;12000年前回升到-50~-60米;11300年左右,上升到-18米以上。海水已影响到闽江口地区,当时闽江河谷较现在低15~20米。

8000年前,海面为-5米左右;7000~6000年间,海面达到现在高度;6000~5000年间,海面升到最大高度,比现在海面高3~4米,福州盆地成为海湾;距今约2600年起海平面逐渐下降,直至今日的位置。这次海侵,称为“长乐海侵”,盆地内沉积几米至十几米厚的淤泥层,福州盆地内许多以“屿”命名的地名,如前屿、后屿、台屿、横屿、南屿、盘屿、国屿等,以及甘蔗昙石山的贝丘遗址也都证明这一史实。

而据考古学家的论证,商周至汉初时期,现在的福州市区还是一片内海和沼泽地,屏山、乌山、于山等还是岛屿,所谓于山,就是当初越国的一个分支于越移居在此而得名。如果时光可以倒流,那时的福州大概可以用“福州湾”来形容,就像今日的湄洲湾、罗源湾一样。西周晚期(约前770年间),闽族人已在福州中部丘陵壑地之间(今台江区吉祥山一带)活动。可惜那时的吉祥山不过是福州湾内的一座小岛,地方狭小,甚至可能常常被闽江的洪峰淹没,所以成不了先民们的定居地。

倒是“福州湾”的北部、现新店一带是平坦的高台地,这里的地形就成了先民们落脚的第一站,也奠定了福州城的第一块基石。据查,闽越先民所建的古城遗址位于新店莲花峰下古城山南侧至池边村北侧,由八一水库畔的岩溪和半顶水库畔的半顶溪夹峙,今天,比较靠近那里的别墅有翠湖山庄及其水库对岸的古城山庄。古城遗址东距福飞路150米,以今天的观点,至多是山寨一类的规模,当然,不生产时下流行的“山寨机”。

位于福州市郊区新店乡的古城村距福州市区约5公里,城址呈长方形,南向偏东10度,南北长而东西狭窄。东、西、北三面城墙残存,南墙已荡平。城宽310米,长约600多米,可辨认的城墙残段合计275米,残墙厚10.5米,高1米左右。城墙为夯土建筑,褐色粘质,质坚硬。50年代初,部分城墙还有一人多高,后逐渐毁于建房和平整土地。70年代在平整土地时,当地群众还出土了一批布纹饰瓦片。当地人把城墙以内称为“古城里”,把西城址外称为“古城外”,把城东南侧一块平地称为“校场”。城址北侧200多米有座高128.9米的山丘,名曰“古城山”。1988年1月,在古城山南麓靠古城一侧的山坡上,出土一件汉代方格纹硬陶罐。该遗址于1986年列为福州市郊区文物保护单位。

新店遗址自1996年10月至今历经多次考古发掘,发掘出的众多文物都能证明该古城还是福建省迄今已发现的最早城池。这一带可以看成是福州发展的龙头。东周显王三十五年(前334年), 越王(勾践六世孙)无疆为楚威王所败,越国瓦解,其后裔臣民散居东南一带,部分入闽,逐渐与土著闽族人融成闽越族。这次的人口迁移,对于福州古城的发展无疑是有推动作用的,比如冶炼技术,对农业发展自然利好多多。

沧海桑田,随着地壳的变化、四周山体泥石与山洪的冲淤和闽江带来沙土的沉积,现在市区的陆地渐渐形成。而越王无疆也七传至无诸,无诸先是自立为闽越王,秦时被废为君长,高祖五年(前202年),因反秦有功,无诸被汉高祖复封为闽越王。据推测,当时的古城旧址的发展极其缓慢,可能是因为肃杀的北风或是四周山体泥石与山洪的威胁。所谓“树移死,人移活”,无诸也不例外,他在今屏山东南麓冶山一带筑城建都,称冶城,为福州城垣之始。

冶城北有森林茂密的越王山,因它像屏风一样挡住北面寒气,又称屏山。其东麓为冶山,又名泉山,是一座小山。该地山环水绕,百泉汇集于池,传说欧冶子在此铸剑,故称欧冶池。池面十几里,四周林木繁盛,土地肥沃,既可防洪涝,又可灌溉周围田地。冶城具体方位大致南至今鼓屏路湖东路口,北至屏山,以欧冶池为中心,四面环山,东面今七星井一带较平,土地肥沃,可以耕种。冶城建立后,闽越国即禁止在屏山樵采,保持树木水源,使屏山成为冶城风水宝地。以今天的观点看,冶城大概与"水泊梁山"类似,无诸也算是“占山为王”,同时也接受了汉高祖刘邦的“招安”,后来宋江给“盗版”了。

据《闽都记》载:“汉高祖五年,封无诸为闽越王,都冶。”。因地处冶山附近,故名冶城。由于西周以后封建诸侯王都的面积有所限制:“大者不过三百雉”(即周围不过九百丈)。清郭柏苍《葭桁草堂集》:“相传汉时海航椗于还珠门外”,冶城之南是水漫地区,因而城池是座狭小的土城,城里主要居聚王族官吏和士兵。这座古城,据《三山志》记载:“闽越故城,今府治北二百五步。”正德《福州府志》:“在今府治东北二百五步。”《闽都记》:“将军山一名冶山,在贡院西南,闽越古城。”《榕城考古略》:“今合诸说考之,其地当在今诸古岭以南,城隍庙以北等地也”,即今鼓屏路省财政厅、钱塘巷一带。1989年在鼓楼区城直街21号、22号居民住宅厨房边发现有“冶山古迹”摩崖石刻。1990年在鼓屏路发现有汉代的瓦当、瓦筒等物,在七星井一带发现汉代遗址、遗物。综上述,证实《榕城考古略》所记。

元代萨天锡有《越王山》诗为证:”越王故国四围山,云气犹屯虎豹关。铜兽暗随秋露泣,海鸦多背夕阳还。一时人物风尘外,千古英雄草莽间。日暮鹧鸪啼更急,荒苔野竹雨斑斑。”诗中虽然充满怀古悲凉之情,却客观上记述了前人重视城市风水,使城市居民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当然,此时的福州盆地也还没形成,以现在眼光来看,福州只是一个渔村吧,这个“渔村”就是今天福州的雏形,正如当初的深圳渔村,只是深圳的建设速度使其少了一份历史的沉淀与厚重。

从此以后,福州的城垣,自汉冶城起历经五次移扩兴废,即汉冶城、晋子城、唐罗城、五代夹城和宋元外城。我们的先人在城市建设中自古就很重视规划和风水。从汉无诸开始就把冶城建在屏山南麓,坐北朝南,食南方风水;背靠屏山,左倚鼓山,右傍旗山,有依有靠;面对三道横案(吉祥山、高盖山、五虎山),主理万民生机。我们有理由说这就是历代领导者、建设者精心设计的一条城市中轴线,也就是今天的八一七路,由此也可以看到福州的“来龙去脉”。

这条中轴线从屏山开始,经鼓屏路、东街口、南街、南门兜、茶亭街、洋头口、中亭街,其实贯穿了整个福州城市发展的轨迹。这种形胜历经2200多年不变,即使近代增辟了许多新线路,也离不开这样的态势。

无诸在此风水宝地建城后,闽越国发展很快,到汉武帝时,闽越王郢仗着国力强盛举兵围东瓯、攻南海,向东北、西南扩张,严重威胁汉朝的集权统治。20年后,东越王余善举兵反汉。汉武帝于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派兵平叛,灭闽越国,拆除冶城,把居民迁往中原,福州古城一度荒废。

沉寂了400年后,晋太康元年(280年),晋武帝在吴建置的建安郡地,增设晋安郡,辖地相当于现在福建的东南沿海地区。太康三年,任命严高为晋安郡守。严高到任后见旧城狭小,不足以聚众,即着手选择新址。他原计划将新城建在白田渡,又嫌不是坐北朝南,于是以地形图向著名地理风水学家郭璞求教。郭璞指着旧城南面的小山阜说:“是宜城,后五百年大盛。”

据宋梁克家《三山志》载:“晋太康三年(282年),既诏治郡,命严高治故城,招抚昔民子孙。高顾视险隘,不足以聚众,将移白田渡,嫌非南向,乃图咨以郭璞。蹼指其小山阜,曰:‘是宜城,后五百年大盛。’于是迁焉。”又明王应山《闽都记》载:“闽自无诸开国,都冶为城,所从来久远,晋太康三年,治郡树牧,狭视冶城,太守严高询于郭璞,乃经始于越王山之南。”再清林枫《榕城考古略》载:“晋武帝太康三年,始治郡。太守严高狭视冶城规制,将移白田渡嫌为南向(疑系”非南向“之误)。乃为图咨于著作郎郭璞。璞指一小山阜,使迁之,乃经始于越王山之南,是为子城,自晋迄六朝皆仍之。”以上都是说晋严高迁建子城时,都曾请教郭璞。

郭璞确有其人,且是历史名人。在诸多有关郭璞的资料中,1989年版《辞海》所载较为扼要简明,且具权威性。《辞海》载:“郭璞(276-324)东晋文学家,训诂学家。字景纯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博学,好古文奇字,又喜阴阳卜筮之术。东晋初为著作佐郎,后王敦任为记室参军。敦欲谋反,命其卜筮,璞谓其必败,为敦所杀。王敦平,追赠弘农太守。擅长诗赋。今传《郭弘农集》系明人所辑。”根据这些记载,郭璞还是一条硬汉,人品可嘉。他直言王敦谋反必败,引起王敦不满。王敦问他:“卿寿几何?”答曰:“命尽今日日中。”(这里为福州话说白天为“日中”找到了依据)他明知王敦立即要杀他,还是不改口,年仅48岁的生命。

高啸云的《八闽新记》中《严高与郭蹼》篇说得更具体:“郭璞好经术,博学有奇才,只是有‘口吃’的毛病,说话期期艾艾,可是下笔千言,词赋为东晋中兴之冠,以江赋与南郊赋为最有名,在赋中极言江南风景之美……”由此可见郭璞很可能来过福建,对包括福州在内的八闽大地的山水颇为了解。因此他有资格为福州城看风水。

上文讲到的白田渡究竟在哪里呢?《长乐六里志》释及,白田山在闽县钦仁里,即晋郡守严高欲徙郡治处。地产蕉草,可以为布。坑曰蕉坑,溪曰蕉溪。另据《闽都记》载,白田渡在白田山下,有马江之左次港,称上桐江,潮通龙门、坑田、琅尾、东渡、白田,接蕉溪、大溪二水。白田山和白田渡之间,村庄鳞次栉比,为白田村。白田村俗称“白田”,至今仍在口头流布,而书面写的是“玉田”,显然属地名的雅称。《长乐六里志》有“玉田即白田”记载,便为佐证。玉田村,又是今长乐玉田镇所在地,为大福州平原的中心地带。可惜虽然有山可靠,却是朝北,冬天却是挡不住北风的。

言归正传,据《福州府志·卷四·城池》记载,郭璞在《迁城记》中写道:“桑田为海,人事更改……鸟出木空,千载不昧。前有双眉,重施粉黛。溪涧水来,尽归于海。主揖其客,客住主在。稳首东日,高山镇寨……”。

在这里,郭璞对福州建城的选址作了风水理论的阐释,大意是说:沧海变为桑田,能聚集更多的人居住,可变荒芜为繁荣。有树才有鸟,有树鸟才有优美的居住环境,这是千年不变的道理,绝对不能毁坏林木花鸟。城前面有乌石山和于山两座山,就像是双眉,必须很好保护山上树木。林木郁郁葱葱,就像重施粉黛一般,才能使溪涧里的水保持清澈,流归大海。人类与环境,就像主人与客人一样,主人善待客人,客人住得安稳,主人就很自在。太阳从东方升起,照耀着高山下的城镇,这里是一片繁荣景象。

严高得郭璞指点后,即着手建晋安郡城。北起今鼓屏路小山阜,南至八一七北路虎节路口;东起湖东路丽文坊口,西至鼓西路渡鸡口。设五座城门,城外均有护城河,规模较冶城为大,后代因城扩大,故称为子城。

同时,严高疏导西北面山上的水流。他利用因筑城取土而被掏深的城郊东北和西北的洼地,开凿成东湖和西湖,绕湖一周各二十里。西湖东临城墙,西南有大梦山、象山,西北有五凤山环绕,农田间杂其中,既防涝又防旱。西北山上溪水汇集湖中,灌溉农田。东湖集东北山上流下之水,旱季灌溉,雨季储水以防涝东湖在城东北,今新店、琴亭、斗门一带,浮村山是东湖的中心,湖前、湖塍村是东湖留下地名,湖今已无存。两湖以五凤山的续脉龙腰山为界,如两颗绿色明珠,调节气候,绿化环境,生产食物。这是当时最大的水利工程,既使福州城西北面山峰成为风水宝地,龙脉所在,又使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福州城从此成为山清水秀、物产丰饶的安居福地。有鉴于此,福州目前计划在琴亭一带重新挖掘一个东湖,就不足为奇了,风水上应该有益(所以万科金域榕郡也“不失时机”地加以利用了东湖)。

其实,真正使福州兴旺的是筑城后的永平至永嘉年间(291~313年) 为争夺中央政权而持续16年的“八王之乱”,导致政权覆灭,战祸连绵,驱使中原士族和民众南逃避难,其中一部分辗转入闽。这是北方汉人首次大批入闽,史载“自永嘉不竟,中原板荡,江左衣冠右族林、陈、黄、郑、詹、邱、何、胡八姓迁入闽中。”这就是史上著名的“衣冠南渡”。北方汉人同时带来了蚕丝业,从此,福建也有了彩缎生产。

此后,随着城市的繁荣,福州城不断扩大。特别是唐天宝十四年(755年),爆发安史之乱,出现“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的惨状,大批北方人经由浙江、江西进入福建。仅贞元十四年(788年)“奔闽之僧尼士庶”一次便达5000人。第二次的北方人南迁,给福州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到唐中和年间(约882年)经济繁荣,人口大增,福建观察使郑镒再在东南隅进行拓修,北至今鼓屏路小阜,南至今八一七北路上的虎节路口,东至今湖东路丽文坊口,西至今鼓西路渡鸡口。设6个城门,城门外均有护城河,南名虎节门,门外有大航桥,俗称大桥,桥在今八一七北路虎节路口。东南名安定门,门外有仁爱桥,桥在今开元路南端与妙巷东端之间,即今卫前街。东名康泰门,上建有东山楼,门外有东康桥,桥在湖东路中山路口之间,即今丽文坊。西丰乐门,门内宜兴门,门外有宜兴桥,在今鼓西路渡鸡口。西南名清泰门,上有清泰楼,门外有雅俗桥,俗称杨桥,桥在今达明路雅亮里与葛厝弄附近。拓建后的子城,面积比旧城扩展,城内官衙鼎立,郡衙在北居中,北靠城边,南设仪门,门在今鼓屏路湖东路口。同时,在乌石山西麓凿南湖,后引西湖水流入南湖,灌溉城西南田地。

子城扩建期间,唐光启元年(885年),河南光州固始人王潮、王审知兄弟随王绪农民军入闽,有众3万余人,此后陆续有中原人士南下归属,并就地娶闽越族遗民女子为妻,人口迅速繁衍,又一次实现大规模的民族融合。据《闽县乡土志》载:“及唐季王氏来闽,随之者有36姓”。第三次的北方人南迁,更加开拓了福州的城建。

唐天复元年(约901年),威武军节度使王审知筑罗城,故罗城又名“威武军城”,把子城围成内城。城呈不规则圆弧形,方圆约40里,城高20尺,厚17尺,把晋安郡城包在城内。北面将冶山围入,成为全城制高点。南面以安泰河为限。罗城以大航桥河为分界,政治中心与贵族居城北,平民居住区及商业经济区居城南。同时,强调中轴对称,城北中轴大道两侧辟为衙署;城南中轴两边,分段围筑高墙,这些居民区成为坊、巷之始,以后逐步形成“三坊七巷”的布局雏形。罗城城墙全部用砖砌筑,城砖都印有“威武军式样制造”的字样。砖的大小“以开元尺为准,长一尺八寸,厚三寸”。设8个城门,南利涉门,即今安泰桥北岸;东海晏门,即今东大路五一路口澳桥西端;东南通津门,即今津门路的高节路口;东北延远门,即今中山路北端贡院前附近,俗呼北院后;北永安门,即今北门钱塘巷永安境;西善化门,即今西门兜善化坊口;西南清远门,即今光禄坊澳门路澳门桥北;西北安善门。

五代后梁开平元年(907年)(《闽录》云:二年,后诸郡志相沿),王审知把椭圆形的南北端加以扩大,把罗城夹在里面,故称“夹城” ,名南北月城,方圆26里。南北夹城建成后,包括罗城略呈圆形,南端由利涉门扩展到今南门兜的宁越门,北端由永安门扩展到越王山(屏山)东麓的严胜门、遗爱门。夹城又叫做南月城、北月城,周围二十六里四千八百丈。南月城大门2个:宁越门(今南门兜)、美化门(原阔埕街),并开浚护城濠和江湖相通。北月城也有2个大门:严胜门(今华林寺东段)和遗爱门(今北门兜)。当时城南还有1座内城门,名叫水步门,在原水部菜头桥。北城还有2城门,一名井楼门,在今井大路七星井附近;一名迎仙门,在今西门兜。夹城建成后和罗城连成一起,把屏山、乌山、于山3个制高点都围在城中,提高福州的防御能力。当时还建筑7座佛塔(现仅存定光塔和坚牢塔,即俗称白塔和乌塔)和鼓山白云峰涌泉院(明永乐年间改名涌泉寺)。

北宋开宝七年(974年),福州刺史钱昱出于加强防御又增筑的东南夹城。南自光顺门(合沙门)而西,城329丈,门楼6间,敌楼30间;东自东武门(行春门,今称东门)而北,有安道、临江2门,楼3门,敌楼皆5间;便门2个(汤井门、船场门),敌楼9间,城274丈,开沿城河2900尺;自东武门而南,门楼3间,敌楼24间,城310丈,开沿城河3600尺,城高1.6丈,厚8尺,下用坚石为墙基,上垒以砖壁,复为屋盖。在福州历代城垣建设中第一次出现建敌楼。从当时外城的几座城门的旧址,可以看出其扩展范围。南面扩至合沙门,名远南,后改光顺,今洗马桥北边;东南扩到通仙门,今通仙境;东至春门(亦名东武门),今晋安桥西侧;东北扩至汤井门,今汤井兜和船场门;西南扩至怡山门,在迎仙门外,今西门兜。

宋太平兴国三年(987年) 宋太宗统一福建,宋王朝顾虑有反,下令废毁城垣,仅余残墙高数尺。宋熙宁年间(1068~1077年),程师孟知福州,于次年动工修建福州城,在子城旧址加以修复。程师孟修复子城时,将西门扩展到今鼓西路元帅庙河沿,取名丰乐门,门外为定远桥,并将都仓(今称旧米仓),围在城内,又在城上建楼阁9座,即:蕃宣楼、西湖楼、五云楼、三山楼、清徽楼、泰山楼、堆玉楼、缓带楼、坐云楼。同时疏浚护城濠,架桥12座:虎节门大桥、清泰门雅俗桥、发苗桥、义和桥、宜秋桥、长利桥、仁爱桥、乐游桥、群乐桥、开通桥、便民桥、宜兴门桥。元朝再次下令废毁福州城墙。

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大举南侵,北方人口纷纷南迁,形成福州历史上第四次移民高潮。据宋《三山志》记载,南宋淳熙九年(1182年)福州户数已从太平兴国年间的94475户,增加到321284户,200年内增加226809户,增加2~3倍多,其中主户211500户,客户109692户,客户也占主户的半数。人口增长压力之下,南宋咸淳年间(1265~1274年)又于外城加以增筑。

明洪武四年(1371年),朱元璋命驸马都尉王恭修建福州旧城。王恭详细考察福州风水(又一位风水先生),认为要使城内生态完好,必须把屏山、乌山、于山三山环于城内,于是以石砌墙,北跨屏山主峰,外城绕乌山、于山二山建城墙,广袤方十里,基本上呈圆形,风水奇佳。重建时,先在屏山巅修建一座作为各城门楼样本的谯楼,故名“样楼”。从楼中可望大海,又名镇海楼。城墙的东、西、南三面则按宋代的外城遗址修复。南面的城垣围绕于山、乌石山麓,方圆10里,四周边长3340丈。城墙高2.1丈多,厚1.7丈,城上有敌楼62座,警铺98座,堞楼2164个,女墙4085个。

洪武六年(1373年)福州中卫指挥李惠等又加修建,在城中增建城橹,环城俱加屋盖。为防御倭患,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在城上增设敌台36个,环城3面,挖濠深7.5尺,宽10丈,长3300余丈。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倭寇又侵犯,因有城垣保护,曾歼灭倭寇于城下。市郊“八十一堆”,相传就是当年倭寇葬身之地。万历十年(1582年)又重修,共有7大城门:南门(在九仙桥)、北门(即前夹城的严胜门,此门后塞,改仁爱门为北门)、东门(即前外城的行春门)、西门(即前夹城的迎仙门)、水部门(在东南面)、汤门(在东北面,即前汤井门)、井楼门(在汤门北面,即前船场门)。在石城之外的要冲地方,再加上一重半圆形的瓮城,亦有门,可关闭。还有水关4个,以沟通城内外的河道。

明代学者王世懋在《闽部疏》中写道:“天下形势,易辨者莫如福州府,诸山罗抱,龙从西稍衍处过行省,小山坐其中,乌石、九仙(于山)二山东西峙作双阙。其外托东山高大,蔽亏日月,大海在其外,是谓鼓山。西山迤逦稍卑,状若展旗,曰旗山,以配鼓。其前则印山若屏,似人巧凑泊而成者,然犹未睹水所经宿也。登道山(乌石山)以望,则大小二水,历历在目。大江从西南蛇行方山下,南台江稍近城而行。大江复从南稍折而东北,南台江水合之,汪洋弥漫,东下长乐入海,其山川明秀如此。”

明代学者王应山在《闽都记》中写道:”三峰峙于域中,三绝标于户外。甘果方几,莲花现瑞。襟江带湖,东南并海。二潮吞吐,百河灌溢。山川灵秀所都耶。逢兵不乱,逢饥不荒。沙合路通河口,海滨邹鲁,而自古记之。”至此,学者认为明代福州城的选址得天时、地利、人和,为最佳风水。其关键在于避风藏水,城内有树木茂盛的三山,可避风;城外有江河湖塘,可以藏水,福州成了天造地设的人间福地。

以后的清朝基本是照着明城府的布局加以完善,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总督李率泰因防火灾,拆换城屋,增筑垣墙,高2.4丈,厚1.9丈,计窝铺264座,炮台93座,垛口3000多个,马道5530丈。康熙三十年(1691年)总督郭世隆重建西南2城楼。雍正五年(1727年)、九年(1731年)相继重修,增筑女墙。乾隆十六年(1751年)总督喀尔吉善、巡抚潘思榘又重修。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福建督抚重修城垣,竣工后将其山川形势以及坛庙、官署、坊乡、衢路、桥梁地位绘图注说。道光年间(1821~1850年)再次进行大修,但城的范围都没有拓展。

  辛亥革命后,为了发展交通,城墙陆续拆毁。还珠门始建于五代龙德元年,初名镇闽台,又名归投门。清代经过改建,改名狮子楼,俗称双门楼,双门中置有石凿大狮3只,面朝南方,用以压五虎山,俗称“三狮掣五虎”。民国时改建公路时拆毁,三狮移置鼓楼前“海天鳌柱”匾下面,1952年拆鼓楼城墙建鼓屏路时,把石狮移置南门兜环岛,“文化大革命”时期被毁。当然,从此以后,福州城的建设基本是限于停顿。

二、福州城市建设的风水格局

福州在闽江下游,四周被群山峻岭所环抱,东有鼓山,西有旗山,南有五虎山,北有斗顶山(莲花峰)。福州城内于山、乌山、屏山“三山”鼎峙,城内城外七山雄踞。除了四面环山,气候宜人,地理条件也十分优越。自闽越王无诸建都城于福州,二千多年来福州一直是福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明朝初年重修福州府城后,形成理想的风水格局。

明代福州古城修建后,形成一个相对封闭式的地理环境。从城中看,东有鼓山,西有旗山,南有方山(五虎山),北有莲花山,这四座大山的余脉环绕福州城,形成山环形势。闽江自北向南,从福州城南穿流而过,其支流环绕福州城,形成水绕形势。古代风水家把这种山环水绕的相对封闭式环境称为太极,认为”既有天地,天一太极,地亦一太极,所生万物又名一太极。故地理太祖,一龙之终始,所占之疆域,所收之山水,合成一圈,此一太极也。”福州的地理环境附合太极的地理要求,宜建府城。按照风水家的看法,这种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山水翕集,四势团近有情,而真穴必居包裹拥从之中,所谓藏风聚气者也。”简单讲,就是风水学家称为“山环水抱必有气”的理想城市。从现在看,山环水绕的地理位置十分适合人们生产生活,繁衍生息,也就附合风水家的理论。

  风水家还认为,太极是分层次的,”物物有太极,于风水言太极尤肖焉。太极有三层,风水有外罗城,为外太极。龙虎砂为中太极,护穴砂有内太极。其穴坪处,为太极中间一点。”从这个理论上看,闽越国的冶城、严高的子城、王审知的罗城、宋代的外城,一直到明代的府城建筑,是一步步向太极风水理论接近的过程,明代的府城才完善了太极的布局。从地图上看,福州城是由接近圆形的城墙所环绕,其道路水流,均体现藏风聚水的原则,城中心点是鼓楼,登楼则全城在望,为太极穴地所在。按照风水理论进行规划布局,是福州城建筑的重要特点。因此,目前计划中重建的鼓楼,对福州未来发展一定大有裨益。

2.南北中轴的形势

  福州古城建筑自北向南形成南北中轴线的形势。城北为屏山,在屏山正北城墙上建楼,称作样楼,后改名镇海楼,为全城制高点。从镇海楼向南,即是全城最重要的寺庙华林寺。镇海楼与华林寺上下呼应,成为城北最主要的风水宝地。镇海楼历经多次重修,于1970年被拆毁,现在重修成功,风水果然大好。从华林寺向南,即是城隍庙。福州府的城隍庙是都城隍,为全省最高级别的城隍。从城隍庙往西南不远,即是布政使署,为全省行政长官公署,全省行政事务,在此决断。从布政使署向南,即为鼓楼。这里是全城的中心,风水穴位所在。

  鼓楼西南面是总督衙门,为全省最高军政长官驻地,全省大事要事,均在此作出决断。这里是历代省政府驻地,一直延续至解放初期,至今尚有省府路的地名。从鼓楼至南门有南大街相通,其中要过东西走向两条内河,由勾栏桥和安泰桥接通大路,形成城内自北向南的中轴线布局。这是一条风水线,集中了全省最重要的公署、寺庙、城楼,体现风水学中天圆地方中心点的理论。

  出南门有四座山作为福州城的案山,形成南面屏障,拱卫府城。第一案为横山,即今吉祥山;第二案为天宁山,即今烟台山;第三案为高盖山;第四案为方山,即五虎山。来势凶猛的东南风经过这四座案山的阻挡,到城中已是微风,附合藏风聚气的原则。

3、趋吉避凶的措施

  按照风水理论,任何一处地理,无论风水如何好,总有不足之处,必须采取措施补救,福州古城也是如此。

  从地理上看,福州城地势较低,加上降雨集中在6~9月,容易引发洪涝灾害。历史上福州古城多次被水淹没,造成水土流失,损失惨重。夏日骄阳似火,四周环山的福州城散热较慢,气候炎热。为解决这一不足,福州自宋代以来,提倡在城内植榕,榕树根深叶茂,既保持水土,又遮阴避日,福州因此号称榕城。

  从山脉走向上看,山形似龙从西北向东南延伸,而北门处的龙腰阻隔东、西两水,山上树木茂盛,泉水甘甜,环境优美,被公认为福州的风水穴。相传五代时闽王王审知想凿通龙腰,使东西两水汇合,白天开凿晚上即复合,从此再无人开凿。明代名宦董应举在《省城山川议》中说:”省城自龙腰过脉……龙腰最微最贵,此一城之命脉,不可不保护。妄凿盗埋,法诚宜禁。若论省城水法,龙腰东北诸山之水汇于溪,送入汤门关;龙腰西北诸水汇于湖,送入北水关,此二送龙水也。”因此,龙腰成为福州风水山,山上林木葱郁,它既可隔开东西二水,避免暴雨造成水量过大的危险,又可阻挡北方南下寒流,对福州城起到保护作用。

  从气候上看,福州地处东南沿海,每年入秋后北方冷空气南侵频繁,西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也较活跃。西风带和热带系统的对峙引起明显的气压梯度,造成强劲的东北大风。东北风夹杂海上潮湿空气吹入城内,对人体健康不利。因此,在风水上称福州东北面为鬼煞,不适合人居住。为化解煞气,福州东北的城墙修得又高又厚,以阻挡煞气,并广植树木,少建房屋,此处人烟稀少,后来把贡院建在此处,使学生有幽静的学习环境。

  从山形上看,东面鼓山似鼓,西面旗山似旗,鼓反在旗之前,有倒置之憾,然而这正是福州没有兵灾的征兆。从历史上看,福州没有发生大战事,确是吉祥福地。北面莲花山为风水宝山,阻挡北方南下寒流,夏天可上山避暑,可作为福州的后花园。唯独南面的方山,形式五虎,俗称五虎山,虎头朝向福州城,在风水上认为不祥。于是为化解此煞,特精制两只大石狮(也有说三只),置于南门两旁,狮头朝向五虎山,避免五虎伤人,此乃迷信之说。

另外,对于五虎山,古时风水学家曾曰,福州地理为“三龙对五虎”,三龙就是我们东部新城经常提到的三江口(闽江、乌龙江和马江)。龙虎相争,事业累人,历朝历代,福州既无巨商旺贾富甲一方,亦无经天纬地之激扬大事,对历史而言,福州人更象一个旁观者。因此,福州人多在外地成就一番事业,少有在家门口成就伟业者。这也就是为何在福州大街小巷处处可见名人故居之理了。南宋以来,福州曾两度成为小京城,对于偏安无为的帝王而言,选择福州无疑是正确的。这个龙虎相争的大格局至今未有化解之道,福州人依然是“七溜八溜不离福州”。

  综上所述,福州古城在建设和完善中贯穿着传统风水学说。这些风水观念大部分有其合理性,是科学的,它是从中国人民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其中有一小部分是因为人们还未完全了解自然,对自然存在敬畏心理,而产生的迷信思想。在城市迅速发展的今天,重温古代风水观念中所包含的城市建设中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对我们了解福州别墅的风水有借鉴作用。

三、福州别墅的地理风水

谈福州风水,可以从其气象、气候与地质结合福州两千多年城建史加以探询。

大风是指风速≥17.2米/秒的八级或八级以上的风,是福州地区的气象灾害之一。大风常因台风、冷空气或寒潮过境及局部性强对流天气而引起,其中尤以冷空气过境而引起大风最为频繁。

  福州地区全年受季风的影响,风向随季节变化,冬季主吹偏北风,夏季主吹偏南风。主导风向均在NNE—ENE(北北东-东北东)之间,三个风向(NNE、NE、ENE)频率之和均在40%~50%之间。一般来讲,9月至次年5月以东北风为主,6~8月以西南风或东南风为主。沿海和岛屿地区由于受台湾海峡“狭管效应”的影响,风力特别强劲,如琅岐岛和马尾一带年平均风速为4.1米/秒。大风日数沿海明显多于内陆山区,前者多在80天以上,后者仅5天左右。1990年18号台风影响福州时,12级以上风力持续9小时之久,最大风速达39米/秒,为市区有气象记录以来极为罕见的现象。

  大风的危害主要是毁坏房屋、农作物和某些建筑物,甚至可以掀翻船只,招致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所以,在福州的东北方与东南方建别墅就要有所注意。特别是东北面(上文讲的鬼煞),福州曾将东北的城墙修得又高又厚,以阻挡煞气就是这个道理。作为五四北的别墅业主,对此也要加以注意化解。至于福州东南方的别墅,由于没有象老城区四座案山的抵挡,台风的影响在所难免,也要有所防范。

福州地区的洪涝灾害主要发生在闽江下游。闽江系一扇状水系,上游流域(即南平以上)占全流域总面积的70%,中游流域(即南平以下、安仁溪以上)占16%,下游流域仅占14%,面积最小。福州市区处于闽江下游,江面特宽,坡度转缓,加以有海潮顶托,一旦中上游地区连降大雨或暴雨,河水向下汇集,河槽难以容纳,便很容易形成洪涝灾害。

  内涝是伴随洪水或台风引发的暴雨而来,据有记载的水文资料,福州市受涝面积约有3887公顷,受淹时间一般为3~4天,最长7~8天。比较严重的的2005年的龙王台风,更是让福州的内涝地区现出原形,五四北是首当其冲,这才有了“东湖”加以化解。

  为了防御闽江洪水,1953年开始修建闽江下游防洪堤,总长106.83公里。其中保护福州市区堤段12.9公里,按“二十四年一遇”洪水标准进行设计,其余南台岛建新南北岸堤和盖山南北岸堤,闽侯甘蔗荆溪段,上街、南屿、南通段,均为5~10年标准。随着近二三十年的河床不断淤浅,洪水威胁日益加重,闽江下游防洪堤已全面加高加固,提高防洪标准。保障市区安全的12.9公里堤段,提高到“百年一遇”标准;建新、盖山南北堤岸也提高到“百年一遇”标准;闽侯、荆溪段提高到“五十年一遇”标准。加上水口电站的兴建,使得福州的洪水灾害得到缓解,自然,在江边建别墅就不必担心洪水的威胁了。

“三寒”即倒春寒、五月寒和寒露风,是福州地区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它是因受冷空气南下影响,造成日均温连续3天或3天以上低于作物生物学下限温度而引起。福州地区寒害几乎年年皆有,主要是如下三种:

  (1)倒春寒

  是指早春遇到的低温冷害而言。入春后因冷空气南下,致使福州地区3月下旬连续5天,或4月上旬连续4天出现日均温低于12℃的阴冷天气,大约为每两年一遇。

  (2)五月寒

  福州地区多出现在小满到芒种的梅雨季节,故又称“梅雨寒”。因受冷空气南下影响,福州地区在5月下旬到6月上、中旬连续≥3天出现日均气温≤20℃的低温、阴雨、少日照的天气过程。出现机率一般是3~4年一遇。

  (3)寒露风

  多出现寒露节气前后,故名。亦称“秋寒”。入秋后,北方冷空气南下,致使日均温连续≥3天低于临界温度而引起。其寒害程度自西北山区向沿海减弱。

以上三寒都是冷空气南下造成的,因此,建在福州北面的别墅首受其害,福州新店古城当初被废,并迁城南移到屏山之南,也和北边肃杀的寒气有关。

福州市位于长乐—诏安断裂带北段,地处清流—连江东西向断裂与南平—福州北西向断裂交汇部位,是地震易发区。历史上曾有多次地震发生。最大一次是明万历二年八月初四(1574年8月19日)发生在福州、连江间5.8级地震,震中在闽侯县尚干附近,烈度为Ⅶ度强。当时福州府“八月昼鸣,空中有声如雷,地大震,方山巨石坠於田。声从西北至东南而没,诸郡皆然”(明《闽都记》)。

  福州市区还遭受外区多次强震的影响和破坏,其中有两次最为强烈:(1)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泉州海外八级大震,福州“地大震有声,时方夜,动摇不止,屋若将倾,人争惊避,墙垣多颓塌”,地震烈度为Ⅵ—Ⅶ度。(2)1918年东山—南澳间7.3级地震,福州地震烈度为Ⅵ—Ⅶ度,土墙开裂,屋椽倾塌;连江地开裂,泉水喷出。水口水电站自1993年蓄水后已发生许多诱发小地震,1996年4月21日还发生4.2级地震。

  根据国家地震烈度区划,福州市区地震烈度魁岐以西为Ⅵ度,以东为Ⅶ度,闽江口划为“Ⅶ度危险区”,其范围东北端起自连江琯头,西南到尚干、螺洲,东南到长乐,西北到鼓山南。以此划分,魁岐、螺洲这一南北线的东侧,地震烈度高于市区,所以,在这一地带的别墅抗震等级应该提高,以备不时之需。

福州市区存在气温高于周围郊区的现象。因市区高层建筑、水泥地、工厂排放废气、人口密度和车流量等不断增加及绿地、水面等的日益减少,自80年代以来市区与郊区的温差有明显增加的趋势。热岛效应在晴朗无风的夜晚尤为明显。即在市区内,由于人流量和车流量的不同,各地夏温也有差异,人流量和车流量大的火车站、东街口、五一广场等,气温就比省气象站所在地高1.0~2.0℃,水泥地表温度比气温高30~40℃。近几年来,福州市区夏季气温已不低于武汉、南京、南昌等夏季高温中心,成为中国东部又一个“火炉”。福州城市的热岛效应不仅影响正常生产,也给人民生活带来很大不便。

因此,从这点出发,在市中心地带建设别墅就不是很推荐的。

由上分析可见,基于气象、气候和地质的因素,福州的北面、东北面、东南面及其市中心地带的别墅从“风和水谐” 、“藏风聚水”的原则来说不是很理想。至于在山坡地和山脚下建别墅也不是很推荐,主要是担心四周山体在暴雨季节时产生山洪与滑坡,记得龙王台风时,闽侯上街溪源溪山洪爆发,加上山体滑坡,造成山脚下某武警指挥学校被冲毁的悲剧。还是龙王台风带来的山洪,曾使溪源溪边上的两个别墅楼盘都遭受不同程度的水淹,据说居住主题公园靠溪一侧的别墅也被山洪淹过。

从业内人士最爱说的“上风上水”角度讲,闽江是从西北向东南流,鉴于福州污水尚未处理到位的现状,在城市东南部的别墅享受的江水的污染程度应该较高;至于风的影响,就不得不说到长乐的华能电厂,它正处于福州的东南方,夏天劲吹东南风,就会增加处于电厂下风的福州东南部的空气粉尘含量。只有等待福州将水与空气污染治理好了以后,福州东南部的环境才会明显好转。

所以,从“风和水谐”的角度出发,个人比较推荐福州西面且靠江边的别墅,举例说,像融侨温泉水乡别墅、闽都大庄园和建发领域等附近地区的别墅。住西边的好处是避开大风(不论是冬天肃杀的东北风,还是夏天东南向的台风),加上福州市中心“长高”了,替西边挡大风的效果更明显;至于住江边的好处是避开内涝与山体滑坡,而且江边对于消暑纳凉的功效非比寻常,看看江边的房价就知道所言不虚。

大师测算:

有事求卦,预知前程祸福:

卜筮之道,源自易理,配合天地人三道之气,推演人事物生死旺衰;古人曰:“至诚之道可以先知”。

算命精选

缘分配对

灵签抽签

相关阅读: